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5 上篇我们将进行一点比较枯燥的理论探讨,如果大家没有兴趣,可以直接 看下篇。 上篇 法国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认为,西方整个思想依托于 “在场形而上 学”之上,而肇始者就是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 我们现在把目光聚焦到 xx 身上。 思想的助产术是一种对话技术,对话的双方需要面对面地讨论问题,真理 伴随着对话者的 “在场 ”而“出场”。由于面对面的这种直接性,双方才能通过辩论 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真理,面对面还有一个优点: 当对方误解我方观点时,我方可以澄清;反之亦然,因而我们称之为 “辩证 法”,西方人的 “真理越辩越明 ”,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终极真理只有一个,而且是完满的,充足
2、的,不能是相对主义的,含糊不 得,苏格拉底极为反感当时智者们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而对话的双方,观点 肯定是有差异的,否则就没有对话了,一个说话一个点头即可。而助产术就是 要通过双方在场的直接面对,将双方的差异明朗化公开化,因而变得对立起 来,这样就会演变成两种对立的观点同时在场,然后两种观点进行比较,驳 斥,胜的一方继续 “在场”,负的一方则出局,变得 “不在场 ”,负的一方被胜的一 方说服,双方的观点最终实现了同一,即在场的同一。苏格拉底就是通过这种 方式将更为接近真理的答案 “诱导 ”出“场”的,尽管他声称自己一无所知。后来我 们所熟悉的 “正、反、合 ”和“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的辩
3、证法,也都来源于 此。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双方进行对话,并且存在观点上的差异,那么 通过 “在场 ”的方式,这种差异就可以越来越明确地得到揭示,只要差异得到清 楚的揭示,那么就必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如果双方事先为讨论话题划 界,那么最终必然有胜有负,最终通过解决矛盾的方式实现同一;如果双方事 先没有为问题的范围达成某种共识,那么最终必然只能通过妥协的方式实现同 一,但是,妥协的同一总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还是要通过第一种方式消除差 异。 一个更为鲜明的例子就是, “创造工程学 ”之父奥斯本曾经发明了一种风靡 世界的创2/ 5 新方法: “头脑风暴法 ”。这种方法需要专家们在场,互相攻击,
4、指出错误,提出意 见,激发灵感,最终在这种氛围中好点子辈出,实现企业革新。这也是一种典 型的在场方法。西方人开会,选举,也可以是这种场景,还有近年来流行的成 功学,之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效果不佳,也在于它追求 “在场 ”的效应,而一旦离 开了现场的激昂氛围,大多数人还是得不到成功欲望的激励。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德里达为何如此重视 “在场 ”的概念了,因为它确实具有 典型的西方特征。不过,同样在西方, “头脑风暴法 ”到了德国之后就变了,德 国人不喜欢过于直接的接受挑战,因此他们把这种 “风暴 ”级别降低了,大家改 成用书面写出点子,互相匿名批评的方法,推陈出新,同样取得成效。 “在场形而上学 ”的确
5、有它的优点,比如严密性,精确性,逼真性,效率 性,刺激性,值得学习,不过, “在场”逼迫差异的精确性,因此 “在场形而上学 也伴随着种族歧视,异教徒情结,霸权主义,也导致了 “我们 ”与“他们”的严格对 立,即 “他者”的伦理地位问题,辨别的越清楚,歧视就越明显,英语 discrimination 和汉语的 “歧 ”字就表达了这种双重含义。 在这些方面,中国人则发展出一套与 “在场形而上学 ”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评价孰优孰劣没有意义,只要我们这套思维方式适用于这片国土就可以了,思 维是语境的产物。 下篇 让我们回到中国的语境中来,有些学者抱怨道,孔子一生都在谈 “仁”,但 却从来没有对 “仁”
6、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这种说法完全是在汉学的说法,站在西 方人的立场来看孔子。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有两大贡献,其中一项就是 对普遍定义的追求,不过,那是苏格拉底开创的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孔子却没 有这样主张过。 孔子讲仁,总是用一些很生活化的例子,而不是用那种思辨性的论证方 式,因此,外国人对孔子的兴趣总是没有对老庄的兴趣那么大,因为在他们看 来,孔子只是很独断地在教人生活,而不是教人哲思。 没错,孔子的思想更具民族性,而民族的差异导致了孔子思想只能在中国 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相比而言老庄的思辨性更强,与西方的神秘主义宗教有 更多的共同话语。 3/ 5 这里就点出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为什么孔子不
7、像苏格拉底那样追问 “仁是 什么? ”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假设我们两个人坐下来,然后拷问 “仁”的含义, 最终达成共识,形成 “仁”字在这当场的确切含义。但问题是, “仁”的使命并不就 此为止,重头戏在于,它要在 “离场 ”之后被用来检验,实施。因此,两个人讨 论“仁”并最终给出一个逼近真理的答案,最终仍然不知 “仁”为何物, “仁”是践行 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这种思维方式,仍然一直对中国人造成决定性的影 响。 这样,清晰地追问两个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的差异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差异化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同一,而在中国人的这种语境中,即使双方都在场, “仁”的概念也无法解决,因此,差异化就无计可
8、施,不如让差异离场,让同一 在场。这种思维方式,就叫 “和而不同 ”,即在场的同一和不在场的差异。 大家可以看看一个词: 含义,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概念总是 “含”在里头而不出场的;我们说一个人 有“内涵”,意思就是说在场的情况下他与众人一样,而实际上他有非常深刻的 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中国的武术家,各界高手,精英总是深藏不露,避免让人 感觉到杀气,这也是中国的武术精神之体现。所谓 “修炼 ”,正是维护在场的常 人状态与不在场的超人状态的合一,一个人不可不努力,但不要在别人面前努 力。所以,小时候我们总是对那些课间还在学习的同学说: “别积极啦,去玩吧。 ”那些同学总是人缘最差。我们不喜欢标榜自我,
9、不 喜欢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广告,宁愿相信不在场的口碑。 我们再来看看 “面子 ”的问题,什么是面子,按照上面的思路来解读,就是 差异的离场,我们不喜欢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因为直来直往容易抖出彼此潜 在的差异,使之清晰化, “不给面子 ”,就是这样的一种行为。比如好哥们敬 酒,按照常理,不应该回绝,一旦说 “我不喝酒 ”,就是不给面子。你可以说, 我很诚实啊,不想喝就不喝,可是这就把差异给抖出来了,而在对方看来,差 异不应该在好哥们之间出现。这是抹杀中国人的个性吗?不是,中国人很尊重 差异,只是讨厌在场的差异,如果不想喝又要给面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喝一 点,然后实在受不了了,一幅头疼而或沉默寡
10、言的样子,对方看你已经尽力 了,也就放你一马,还认为你够义气,满意而归。所以,中国人欣赏那些尽力 而为却没有成功的人,而讨厌那些一开始就精明而不做的人。 诚是什么?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理解为 hon est,就是心理想什么就说什么, 这在中国人看来其实不过是鲁莽,目中无人,不懂情礼。 4/ 5 诚永远是不在场的,比如我的朋友在外面名声不好,我就很真诚的告诉 他,外面某某人在说他坏话,这算什么朋友。真正的真诚,就是了解外面的人 究竟为什么说他坏话,然后慢慢地帮助自己的朋友重塑形象,而外面的恶语, 却不能告诉他,因为这样马上就激起了在场的差异,朋友马上怀疑我是不是也 跟别人一样背后在骂他。 开会也是如
11、此,如果 “头脑风暴法 ”运用到中国人的会议上来,那么肯定真 的风暴来临。西方人喜欢冒险,所以风暴并不是一个讨人烦的词语,反倒是一 个浪漫主义的术语。而中国人连 “雨来了 ”都是讽语(至少在汕头话中, “雨来了 就是对别人不吉利的话的一种控诉),更何况风暴了。而如果按照德国人的方 法,那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不能用,因为我们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猜测,谁匿 名在批评我的创新方法?因此,中国人开会,只要一提议,都是一次性通过也 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我们要维护在场的同一性。那么你可能会说,那这不是专 制吗?非也。我们尊重不在场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开会只是一个形式,开会前 的准备才是关键所在,开会之后的落实更是
12、重中之重。 我们要通过协调,沟通,商量的方式,将差异化解,使得最终大家能够保 持在场的同一,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会延期开会。因此,看中国人开会,表面 上仅仅是几个小时的事情,其实有可能准备几个月甚至几年。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例子,中国有 56 个民族,汉族之外称少数民族。为什么 叫“少数民族 ”呢,因为我们要维护在场的同一性,少数即与多数相对,是一个 量化的概念,不是质的差异。这是我们避免在场差异性的方法,即是从质异降 低为量异; “中央民族大学 ”这样的词语其实就是 “中央少数民族大学 ”的缩写,因 为大家都知道设立民族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少数民族骨干力量,但我们把汉族 与外族的差异将低为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 这与西方的辩证法的顺序刚好颠倒,辩证法是只有挑明了差异才能决斗, 决斗出真理,弱者愿赌服输;用这种方法,中国人则是 “口服心不服 ”,诸葛亮 七擒孟获,刘备摔阿斗,就是在说明这个问题。 有时候我们看中国人总是觉得很形式主义,比如开会的套话,术语的考 究,礼仪的繁冗,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在场的同一,但是光停留在同一层 面上,这叫官僚主义,我们需要深入到不在场的差异面,才能真正化解问题, 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