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业调查安全生产理规定欢迎共阅外业调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外业调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调查外业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 野外调查作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2范围惠城区项目部外业调查全体人员。3职责3.1项目经理负责现场安全的控制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对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 查,负责安全制度在本作业组的宣传、督促、落实。3.2作业组长/ I I I I C I 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作业组的安全负直接责任,并及时向项目经理进行安全工I I 'u X作汇报。3.3作业员I' '_/|i !负责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各项控制措施
2、的执行和相互监督。4管理内容与要求4.1总体要求I“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执行外业调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并保持相 关记录。作业员应加强日常性的安生生产教育和监督提醒,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外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自我保护。4.1.3各作业组做到了解当地治安情况及当地民族风俗,防止因不了解情况,引起民众纠纷和治安 事件,有问题及时上报。4.1.4项目经理应关注员工健康,积极组织开展自我健身娱乐活动,确保外业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 和热情,做好调查工作。4.2生活安全4.2.2住宿处严禁使用大功率耗电设备,严禁私拉乱接用电线
3、路。电脑设备,图纸等相关资料保管好,严防私自外借、破坏或丢失。调查员工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离开宿舍时,应关好门窗和切断电源,防止私有或公用财物丢失或引起火灾 425使用煤火、煤气要开窗、通风,防止煤气中毒。4.3工作安全4.3.1作业员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得在旅途和驻地参与赌博活动。业余时间不得单独外出,禁 止擅自下河、湖洗澡。4.3.2酷暑严寒天气,应做好防暑和保暖工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或严寒时段让员 工长时间在室外工作。4.3.3雷雨天气,不在山顶、大树和高压电线杆下停留,不使用金属杆雨伞,以防雷击。4.3.4在山区、高处从事作业时,员工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挂伤、摔伤。4.3.5野外作业、宿营要注意蚊虫叮咬和毒蛇、野狗,注意保护人身安全。4.4行车安全4.4.1调查外业用车严格执行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办法h ?f -! a, . ,: '' t / y ,> ,* |4.4.2外业测区道路一般路况不好,条件复杂,驾驶员夜间上下工地应特别注意安全,对照明不好、 路况不清地段宜绕道行驶,不应冒险通过。U/丨厂.*|''.*|r-"i 15.5资料安全、) II5.5.1作业员对自己的调查资料安全负责,保证完整、无损。5.5.2上交资料要及时,按项目完善归档手续。5.5.3遵守职业道德,向甲方提供的信息要准确无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R影像判读中的不确定性建模-全面剖析
- 接口兼容性分析-全面剖析
-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政策-全面剖析
- 农产品品质调控技术-全面剖析
- 图神经网络可解释性-全面剖析
- 云服务性能评估-全面剖析
- 智能导师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全面剖析
- 建筑能耗监测技术-全面剖析
- 生态园区节能管理实践-全面剖析
-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反思计划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一(第一 ~ 四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精神病学(中南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人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全册2024
- 2023年《房屋建筑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含答案)
- 寄生虫科普讲座课件
- 四新技术培训课件
- 《社会保险法解读》课件
- 浙江嘉华晶体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00吨超高温陶瓷纤维棉及600吨高温陶瓷纤维棉制品环境影响报告表
- 渗碳渗氮的作用及氮碳共渗和碳氮共渗的区别
- 中国高铁发展史
- 《交通流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