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六、七章_第1页
生理第六、七章_第2页
生理第六、七章_第3页
生理第六、七章_第4页
生理第六、七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化和吸收 目录第三节 胃内消化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第一节 概述第六节 吸收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人体的消化道第一节 概述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消化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将食物消化道的远端推送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多糖)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在正常情况下,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 吸收是指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在整个消化道中,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外,其余部分都是平滑肌。(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 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期和舒张期都比骨骼肌缓慢。2、富有伸展性 当食物进入胃后能容纳较多食物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化

3、。3、紧张性 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成为平滑肌的紧张性4、自动节律性 消化道平滑肌由自发的节律性舒缩运动,但频率缓慢且节律不规则。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对某些化学物质、温度、机械牵张敏感,对电不敏感。第一节(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静息膜电位 幅值为-50-60mV,形成原因由K+向膜外扩散和生电性Na+泵。在静息电位的形成中少量Na+向膜内扩散和Cl- 向膜外扩散起着重要的作用。 2慢波电位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膜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慢波电位。因慢波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又称为基本电节律不同部位

4、频率不同,人胃的平滑肌慢波3次/分钟,十二指肠为11-12次/分钟。3.动作电位 当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去极化超过阈电位时就产生动作电位。又称为快波。它的上升支主要是由慢钙通道开放,大量Ca2+(以及少量Na+)内流造成的,加强平滑肌的收缩;降支是由K+通道开放,K + 外流引起的。 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是:动作电位是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又可以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本身并不能直接触发平滑肌收缩,但它能决定收缩机的收缩频率、传播方向和速度。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每日分泌的消化液约6-8L。包括唾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和大肠液等。消化液

5、主要有各种消化酶、水、无机盐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有: 将食物中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 pH环境;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消化产物的吸收;(4)消化液中的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具有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作用。 二、消化的神经调节消化道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和外来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二)内在神经系统 内在神经系统又称为肠神经系统,包括位于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或称第一节为欧式神经丛)和位于环行肌和黏膜层之间的黏膜下神经丛(或称为麦氏神经丛)是由大量不同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 分为:肌间神经丛,位于纵行肌和

6、环行肌之间,主要参与调节消化道运动。黏膜下神经丛,位于消化道粘膜下,粘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消化道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肠内物质的吸收和局部的血流量。 (三)外来神经系统三)外来神经系统 消化道除口腔、咽、食管上端的肌肉及肛门外括约肌有躯体神经支配外,主要接受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其作用途径有:小范围内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直接抑制平滑肌;大范围内通过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肠神经系统的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 而交感神经兴奋时能抑制消化道活动,减少腺体分泌和减少消化道血流量。使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兴奋时大多数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通过激活M受体,引起消化道

7、平滑肌收缩,增加腺体分泌,而消化道括约肌却松弛。第一节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 从胃到大肠的黏膜层内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有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称为胃肠激素。 在化学结构上,胃肠激素几乎都是肽类,又称为胃肠肽。重要的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抑胃肽和胃动素等。 胃肠内分泌细胞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将这样的细胞称为APUD细胞 多数胃肠肽也存在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和P物质等,具有双重分布得肽称为脑-肠肽。(二)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1.内分泌 胃肠激

8、素直接释放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靶细胞而起作用。 2.旁分泌 胃肠激素通过细胞间隙,扩散到邻近靶细胞而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 3.神经分泌 胃肠激素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起作用的,属于神经分泌。 4.自分泌 胃肠激素分泌到细胞外,扩散到细胞间隙,再作用于分泌该激素的细胞的受体而发挥作用,称为自分泌。 5.腔分泌 内分泌细胞把胃肠激素直接分泌入胃肠腔内发挥作用,称为腔分泌。 (三)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对其他激素释放的调节作用。 3. 营养作用 具有促进胃肠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作用,称为营养性作用。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一、唾液的分泌一、唾液的分泌(一

9、)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无色无味、中性,水分约占99,无机物有Na+、K+、Ca2+、 Cl- ;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 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可达1.0-1.5L.(二)唾液的生理作用 湿润口腔,利于说话与吞咽;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对口腔起清洁和保护作用; 化学性消化作用;(5)排泄功能,某些药物随唾液排泄。(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属于神经反射性调节,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调节唾液分泌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以副交感神经为主,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伴有唾液腺的血管扩张,加强腺细胞分泌活动,唾液分泌增多。阿

10、托品可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也能引起粘稠唾液分泌增加,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种调节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二、咀嚼二、咀嚼 与吞咽与吞咽(一)咀嚼 是由咀嚼肌群按一定顺序收缩而实现复杂的节律性动作。咀嚼的作用:切碎、研磨和搅拌食物,使之形成食团便于吞咽;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学性消化作用;咀嚼动作能反射性的引起胃肠、肝、胆囊等活动加强,从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做准备。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三、吞咽 吞咽是把口腔内的食团经咽和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由一系列高度协调的反射活动组成。分为三期: 第1期为口腔期,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指食团从口腔进入咽。为

11、随意期。 第2期为咽期,指食团从咽进入食管上端。称为咽期 第3期为食管期,指食团从食管上端进入胃内,称为食管期。当食团经过食管上括约肌后,引起该括约肌反射性收缩,食管产生由上而下的蠕动,将食团推送入胃。蠕动是指空腔平滑肌的顺序收缩,形成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由神经介导,是消化道平滑肌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通常蠕动反射包括两部分:食团上端食管的兴奋性反应和食团下端的食管的抑制性反应。前者表现为环形肌收缩和纵行肌舒张,后者表现为纵行肌收缩和环形肌舒张。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具有暂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成人的胃容量为1-2L。食物经过胃运动的机械性作用和胃液的

12、化学性消化,形成食糜,然后被逐渐排入十二指肠。一、 胃的分泌细胞 1.外分泌细胞 外分泌细胞组成外分泌腺。外分泌腺主要有三种:贲门腺,分布于胃和食管连接处的宽1-4cm的环状区内,分泌碱性粘液。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由壁细胞、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组成,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幽门腺 分布于幽门部,分泌粘液,及少量的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 2.内分泌细胞 G细胞,分布于胃窦部,分泌胃泌素和ACTH样物质;D细胞,分布于胃底、胃体和胃窦部,分泌生长抑素;肠嗜铬样细胞,分布于胃泌酸区黏膜内,合成和释放组胺。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二、胃液及其分泌(一)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纯净

13、的胃液是无色无味酸性液体,PH为0.9-1.5,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可达0.9-2.5L无机物有Na+、K+、盐酸等;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消化酶和内因子等。 1.盐酸又称为胃酸,是由泌酸腺中的壁细胞分泌。盐酸以解离状态的游离酸或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酸的形式存在。两者酸度的总和称为总酸度。正常人空腹时,有基础酸排出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分泌的毫摩尔数表示盐酸的含量。基础排酸量是指正常人空腹时盐酸的排出量,为0-5mmol.某些药物的刺激下。最大排出量可达20-25mmol. (2)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分解蛋白质所需要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杀死进入胃的细菌;

14、与铁离子和钙离子结合,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5) 进入小肠后,引起胰泌素、胆囊收缩素等激素的释放;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与分泌,在盐酸作用下或在酸性环境中,被激活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又能反过来对胃蛋白酶原起激活作用,称为自我激活,形成局部正反馈。最适宜的PH2.0-3.5,当PH5即失活。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3.粘液 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其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覆盖在胃黏膜表层,形成凝胶保护层。具有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糜在胃内的运动,并能保护胃粘膜免受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 胃内的 HCO3 - 主要是由在胃黏膜非泌酸细胞所分泌。渗入黏液与之

15、共同构成的抗损伤屏障,被称为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 此外还有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也起重要作用,对H +的通透性差,可阻止H +进入黏膜层内。第三节胃内消化 4.内因子 由壁细胞分泌一种糖蛋白,与食物中B12结合,促进维生素B 12 在回肠的吸收。 (二二)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 空腹时胃液分泌很少,称为消化间期胃液分泌。进食后,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解下,胃液大量分泌,称为消化期胃液分泌。进食便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 1.调节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1)促进胃酸分泌的物质 l)乙酰胆碱:大部分支配位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与壁细胞膜上的胆碱能

16、M3型受体结合,促进盐酸的分泌,其作用可被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阻断。2)胃泌素:是由胃窦及上段小肠黏膜G细胞分泌的一种肽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肠嗜铬样细胞组胺的分泌,间接促进胃酸分泌促进胃肠道粘膜生长及刺激胃、肠、胰的蛋白质,RNA和DNA合成增加,称为营养作用; 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胰液、胆汁分泌。 3)组胺: 由肠泌酸区黏膜的肠嗜铬细胞(ECL)细胞分泌的组胺与邻近壁细胞膜上的H2 型组胺受体结合后,有很强的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H2受体的阻断药可阻断组胺与壁细胞的结合而抑制胃酸分泌。4)乙酰胆碱、胃泌素和组胺在引起胃酸分泌中的相互作用:这三种内源性物质的受体同时

17、兴奋时,才能引起胃酸的有效分泌。 (2)抑制胃酸分泌的物质 1)生长抑素:可通过直接抑制壁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及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等多种途径使胃酸分泌减少。 添加文本2)促胰液素:小肠上部S细胞释放,其作用是促进胰液中碳酸氢盐和H2O的分泌,也具有明显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分泌的作用。 3)前列腺素:对进食、胃泌素、组胺等引起的胃液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1)头期胃液分泌:引起胃液分泌的传入冲动都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食管等)。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性分泌。与食物有关的形状、气味、声音等刺激信号可刺激视、嗅、听等

18、感受器而引起条件反射性胃液分泌。食物兴奋了口腔和咽部等部位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兴引起非条件反射性胃酸分泌。这些反射的中枢位于延髓、下丘脑、边缘叶以至大脑皮层,反射的共同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酸度高、分泌量多,胃蛋白酶原的含量高,因而消化力强。 迷走神经兴奋可通过两种机制刺激头期的胃酸分泌,一是直接刺激壁细胞;二是刺激G细胞及ECL细胞分别释放胃泌素和组胺,间接促进胃酸分泌。在人类头期胃液分泌中迷走神经刺激壁细胞的直接作用为主,故可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支配的壁细胞分泌,但不能阻断迷走神经引起的的胃泌素分泌。(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机械性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性

19、冲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直接或通过胃泌素间接引起胃腺分泌;食物机械性扩张刺激胃幽门部的感受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而引起胃泌素分泌;食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可直接作用于G细胞,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胃期的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原比头期少。(3)肠期胃液分泌:当食物进入小肠后,可通过其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作用,使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小肠粘膜还能释放一种称为肠泌酸素促进胃酸分泌。 第三节胃内消化 肠期的特点:胃液分泌量少、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都较低。3、胃液分泌的 抑制性调节(1)胃酸:当胃窦pH1.2-1.5和

20、十二指肠内的pH2.5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胃腺的分泌。 胃酸直接抑制胃窦粘膜中的G细胞,使胃泌素释放减少。胃酸刺激胃黏膜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通过后者间接地抑制胃泌素和胃液的分泌。 胃酸作用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抑制胃酸分泌。 (2)脂肪:脂肪及其消化产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抑胃肽、促胰液素等多种抑制胃液分泌的激素,统称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兴奋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一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一种或几种能抑制胃酸分泌的激素。 三三、胃的运动、胃的运动 胃运动的主要功能是:胃消化期其主要功能是容纳和贮存食物,调节胃内压及混合、研磨食物形成食

21、糜;非消化期胃运动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胃内残留物。(1)近端胃,其主要功能是容纳和贮存食物,调节胃内压及促进液体排空;(2)远端胃,其主要功能是混合、研磨并加快固体食物的排空。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1)容受性舒张:进食时,由于食物对咽、食管等部位的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使近端胃和食管下括约肌立即舒张,胃腔容量增大,以利于胃容纳食物,为容受性舒张。当食物进入胃后,胃内压上升,刺激胃内压力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使近端胃舒张,故胃内压升高不明显,这种活动被称为适应性舒张。 生理意义在于防止食糜过早的排入小肠,使食物在胃内充分消化。2)蠕动:胃的蠕动是一种起始于胃体的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波形运动。

22、形成一种幽门泵的作用。“幽门泵”可将约1-2m1的食糜排入十二指肠,当蠕动收缩波超越胃内容物第三节胃内消化 抵达胃窦末端时,该部位的平滑肌收缩增强,可将部分食糜反向推回到近侧胃窦或胃体。胃蠕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磨碎固体食物;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合,加强化学性消化;将食糜从胃体向幽门部推进,并排入十二指肠。 3)紧张性收缩:生理功能是:维持胃腔一定压力,促进胃液进入食物内部,有利于化学性消化,并协助食糜向十二指肠推动; 对保持胃的位置与形态,防止出现胃下垂(二)胃的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l)胃排空的过程: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排空的速度还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在三种营养物质中,

23、排空速度的快慢依次为糖类、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 2)胃排空的影响因素:胃排空的动力是胃内压、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近端胃紧张性收缩及远端胃收缩产生胃内压;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产生十二指肠内压。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胃内食物量变化促进胃排空的主要机制是食物对胃壁产生扩张性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反射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促进的胃运动,胃排空加快。另外食物的扩张刺激和某些化学成分,刺激胃泌素分泌。胃泌素引起胃酸分泌,增强胃体和胃窦的收缩,有利于增加胃内压,增强幽门括约肌的收缩,综合作用延缓胃排空。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十二指肠壁上的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受到酸、脂肪

24、、渗透压和机械扩张刺激时,可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的排空减慢,此为肠-胃反射。胃肠激素,胃内食糜特别是胃酸和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刺激小肠上段黏膜释放多种激素,如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活动,从而减缓胃的排空。 (三)移行性复合运动 胃运动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并伴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分为4个时相。1相为运动静止期,只能记录到慢波,不出现胃肠收缩,持续40-60min,2相出现间断的不规律收缩,持续时间为30-45min,3相每个慢波电位上均叠加有成簇的峰电位,胃肠出现规律的高振幅收缩,持续5-10min;4相是从3相转至下一个周期1相之间的短暂过

25、渡期,持续5min。3相强力收缩起着胃肠“清道夫”的作用。可能与胃动素的分泌有关。1相可能与NO有关。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便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食物受到胰液、小肠液及胆汁的化学性消化作用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作用,小肠是食物消化与吸收最重要的部位,食物的性质不同,停留时间也不同,一般混合性食物在小肠停留3-8h.一、胰液的分泌 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作用。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由腺泡细胞及小导管细胞组成)分泌,具有很强的消化作用。(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成年人每日分泌量为1-2L,渗透压

26、和血浆相等。胰液的成分包括水(97.6%)、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成分主要由小导管和上皮细胞分泌,主要有HC03 - 、Cl - 、Na + 和K + 等,HC0 3 - 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遭强酸的侵蚀, 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pH 7-8)。2.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糖原和大部分其他碳水化合物为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 但不能水解纤维素,不需激活就有活性,最适PH6.7-7.0水解速率快。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2)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胰蛋白酶一方面可正反馈地自我

27、激活胰蛋白酶原,另一方面又能激活糜蛋白酶。而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羧基肽酶分解多肽为氨基酸。此外胰液中的RNA酶、DNA酶被胰蛋白酶激活,水解成相应的单核苷酸。(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最适宜PH7.5-8 此外胰液中还有胆固醇酯水解酶和磷脂酶A 2,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磷脂。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功能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胰液分泌减少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但对糖无影响。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胰液的分泌也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相,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作用,但以体液为主。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

28、消化小肠内消化 (1)头期:食物直接刺激口、咽等部位的感受器以及条件反射所引起的,通过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作用于胰腺的胰泡细胞来调节胰液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 HC03 -较少,酶的含量高。头期的分泌量占消化期分泌量的20%。(2)胃期:食物扩张胃体和胃底,通过迷走-迷走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食物扩张胃或酸、碱溶液刺激胃窦部可释放胃泌素,间接引起胰液分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能刺激胃泌素释放而引起胰酶分泌增多。胃内食糜的成分,特别是胃酸,可影响碳酸氢盐的分泌。 此期的分泌量占消化期分泌量的5%-10%。(3)肠期:肠腔内食糜中的蛋白质、脂肪的

29、水解产物可刺激胆囊收缩素和促胰液素分泌,从而刺激胰液的分泌。此外,小肠粘膜上广泛分布着各种感受器,可通过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胰液分泌。 此期胰液分泌量最大,占消化期分泌量的70%。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高,故肠期的胰液分泌是消化期胰液分泌最重要时相。2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对胰液分泌的调节 (1)胰泌素:由小肠上段黏膜的S细胞分泌,促进水分和碳酸氢盐分泌。胃酸是引起胰泌素分泌最强的刺激因素,其次是蛋白质水解产物和脂肪酸,糖类无作用。 (2)胆囊收缩素(CCK):由小肠上段黏膜I细胞所释放一种多肽,又称促胰酶素。引起CCK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脂肪。糖类无作用 CC

30、K具有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及促进胆囊平滑肌收缩、促进胰腺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多种生理作用。 3.调节胰液分泌的各种激素之间和激素与神经因素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4.胰液分泌的反馈调节 蛋白质水解产物及脂肪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中的I细胞释放一种胰蛋白酶敏感物质,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即CCK-释放肽(CCK-RP),它介导CCK的释放。小肠内食糜一方面通过刺激CCK-RP的释放,引起CCK的释放,进而促进胰酶的分泌;另一方面,胰蛋白酶可使CCK-RP失活,反馈性的抑制CCK和胰蛋白酶的分解。胰蛋白酶的分泌的反馈性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胰酶的过度分泌。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二、

31、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由肝细胞连续分泌,在非消化期,奥狄括约肌收缩,胆汁经肝管流出,经肝总管流入十二指肠,或经肝管转入胆囊管进入胆囊内浓缩、贮存;在消化期,在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下,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舒张,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正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800-1000ml,刚从肝细胞分泌出来的胆汁称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PH7.4;在胆囊内贮存过的胆汁称胆囊胆汁,水分和HCO3- 等成分吸收而被吸收而成弱酸性,PH6.8。 1、胆盐 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约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50%,胆盐是胆汁中餐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随

32、胆汁排泄入小肠的胆盐,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次合成胆汁,而后又被排入肠内,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一次循环后,胆盐约损失5%,每次进餐后可进行2-3次肠-肝循环。2、胆固醇 使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在胆汁中呈溶解状态,是因为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之间有适当的比例。平衡一旦被打破,会析出胆固醇结晶,这是胆结石的成因之一。3、胆色素 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它的种类和浓度决定了胆汁的颜色。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二)胆汁的作用 机体通过分泌胆汁还可排泄队中内源物性和外源性物质,如胆固醇、胆色素、碱性磷酸酶、某些药物和重金属等。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具

33、有以下功能: 1.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以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其成为脂肪微滴,增加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与消化。这种作用称之为胆盐的乳化功能。 胆盐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微胶粒,与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胆固醇、甘油一酯及其他脂类相结合,形成水溶复合物。微胶粒具有高度水溶性,可通过小肠粘膜而被吸收,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通过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3.中和胃酸4.刺激胆汁合成和分泌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34、 引起胆汁分泌和排泄的自然刺激物为消化道中的食物,高蛋白食物引起的胆汁分泌排放量最多,高脂肪或混合性食物次之,糖类的刺激最小。1.神经因素的作用 进食动作以及食物对胃、小肠等部位的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方式引起胆汁分泌少量增加,胆囊收缩也轻度加强。其传出神神经为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还可通过刺激胃泌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2体液因素的作用 (1)胆囊收缩素:蛋白质水解产物、盐酸和脂肪等作用下,小肠黏膜释放的CCK可通过血液循环兴奋在胆管、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CCK受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Oddi括约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肌舒张,可促使大

35、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2)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促进胰液的分泌以及作用于胆管系统引起胆汁分泌量和HCO3- 含量的增加,对胆盐无影响。 (3) 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也可通过促进胃酸分泌间接作用于十二指肠,促进促胰液素释放而再促进肝胆汁分泌。(4)胆盐:通过肠-肝循环吸收的胆盐对肝细胞刺激引起肝胆汁分泌。 三、小肠液的分泌三、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即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小肠液是两种腺体分泌的混合液,是消化液中最多的一种,成人每日分泌量1-3L,变动较大。(一)小肠液的性质和成分 1、弱碱性,PH7.6,渗透压与血浆相似。含大量水

36、分,无机成分有Na + 、K + 、Ca 2+ 、HCO3-、Cl - 等。有机物主要有黏蛋白、IgA和肠激酶等。此外还常混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有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等。 其分泌到肠腔的消化酶只有肠激酶一种,它能激活胰蛋白酶。2、小肠液的作用 1.保护作用 可起润滑作用,并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机械性损伤,以及胃酸的损伤。 2.消化作用 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3.稀释作用 稀释肠内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降低,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三)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其中主要的机制是食糜对肠黏膜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由肠壁内神经丛活动的局部反射以及引起小

37、肠液的分泌。小肠黏膜对扩张性刺激最敏感,小肠内食糜量越多,小肠液的分泌就越多。许多体液因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等,都能刺激小肠液的分泌。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四、小肠的运动四、小肠的运动 (一)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 1.紧张性收缩 小肠平滑肌紧张性运动一直存在。进食后加强。二度紧张性收缩的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其基本形状,维持一定的腔内压,有助于肠内容物的混合,并使消化产物与肠黏膜亲密接触,有助于吸收。 2.分节运动 是小肠环行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生理意义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

38、收;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3.蠕动 是由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协调的顺序舒缩引起的。意义是使受分节运动作用过的食糜到达一个新的肠段,再继续开始分节运动。 在小肠可见一种强烈的、传播较远的快速蠕动,称为蠕动冲。发生蠕动冲时,可把食糜从小肠上段推送到末端或直达结肠。在回肠末端可见逆蠕动,它可防止食糜过早的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从而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与吸收。4、移行性复合运动 小肠的非消化期也存在MMC,它是胃MMC向下游扩步形成的,生理作用与胃相似。(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内在神经调节 肌间神经丛对小肠运动起主要的作用。指小肠内容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以及肠管被扩张,都可通过局部神经反

39、射引起小肠蠕动加强。2.外来神经的调节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小肠收缩加强。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小肠收缩。外来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一般通过肠壁内神经丛的大部分神经元控制小肠的收缩活动。3.体液因素的调节作用 胃泌素、5-HT, CCK和胃动素能加强小肠收缩;而胰泌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和抑胃肽等则抑制小肠运动。 添加文本(三)回盲瓣的功能 静息状态下,回盲瓣是关闭的,当食物进入胃后,可通过胃-回肠反射引起回肠蠕动加强,当蠕动波到达回肠末端时,回盲肠括约肌舒张,有3-4ml食糜被排入结肠。盲肠充盈时,通过肠断局部的壁内神经丛反射,引起回盲括约肌收缩和回肠运动减弱,延缓回肠内容物的通过。主要功

40、能是阻止结肠内容物反流入回肠,可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大肠没有消化的功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吸收肠内容物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吸收由大肠内某些细菌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对食物残渣进行加工,形成粪便并暂时贮存。一、大肠液及其作用 大肠液由大肠粘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大肠液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粘液蛋白保护肠壁和润滑粪便。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大肠内有大量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其物质分解是由细菌完成。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对蛋白质的分解则

41、称为腐败。某些细菌还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在肠内被吸收。 三、大肠的运动(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 空腹和安静时最常见,由环行肌不规则的收缩引起的。作用是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前、后两个方向作短距离的移动,有利于揉搓肠内容物,使其与肠黏膜充分持久接触,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2.推进运动 是人在餐后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大肠的运动形式,包括分节推进运动和多袋推进运动,是指环行肌有规则的收缩引起的,将一个结肠袋的内容物推移到邻近肠段,环形肌收缩结束后,内容物不返回原处称为分节推进运动。当多个结肠同时发生收缩,并使其内容物向下推移,称为多袋推进

42、运动。 3.蠕动 大肠蠕动的意义也在于将肠内容物向远端推进。大肠还有一种行进快速、向前推进较远的强烈蠕动,称为集团运动。可将部分肠内容物快速推送到乙状结肠和直肠。 集团运动每日发生3-4次,常在进餐后发生。这种餐后结肠运动增强称为胃-结肠反射。四、排便 受意识反射的脊髓反射,正常人的直肠中通常没有粪便,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大脑皮层可以控制排便活动,如环境允许,皮层发出下行冲动到脊髓初级排便中枢,传出冲动经盆神经传出,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

43、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称为排便反射。另外,腹肌和隔肌收缩,可促进粪便排出。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概述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一般认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二、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结构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吸收面积大。正常成人的小肠长4-5m,小肠黏膜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绒毛,绒毛的上皮细胞第六节吸收顶端又有1700条左右的微绒毛,使小肠黏膜的总面积增加约600倍,达到200-250m2 小肠绒膜的结构特殊,有利于吸收。绒毛内

44、富含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可促进绒毛内血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等结构,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可促进绒毛内的血液和淋巴向小静脉和淋巴管流动;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被充分吸收。(二)吸收的途径和方式 吸收的途径有:1)跨细胞途径,即指肠腔内物质通过肠上皮细胞顶端膜进入细胞内,再经细胞的基底侧膜进入细胞外间隙的过程;2)旁细胞途径,是指肠腔内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的过程。 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三种:主动转运、被动转运。(三)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 (一).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必须被分

45、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小肠内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其中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葡萄糖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或继发性主动转运。其能量来自钠泵的活动,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则通过基底膜上的一种非Na+依赖性的葡萄糖转运体,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转运到细胞间隙,最后入血。半乳糖的吸收机制和葡萄糖相同。果糖则是通过顶端膜上的非依赖性的转运体运入细胞,属于被动转运。(二) 蛋白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分解为氨基酸和寡糖后才能被吸收。通过钠依赖性转运系统以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小肠。小肠内的寡肽也可被上皮细胞摄取。寡肽通过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H+-

46、肽同向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进行继发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由钠泵提供。进入细胞的寡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经基底侧模上的氨基酸转运体转出细胞,进入血液。第六节吸收(三). 脂肪的吸收 脂类的消化产物,包括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溶血卵磷脂、与胆盐结合,以水性混合微胶粒的方式进入肠黏膜细胞表面的静水层到达细胞的微绒毛,之后再从中释出,顺浓度梯度扩散入细胞。在胞内形成乳糜微粒,以出胞的形式释放到组织间隙,扩散至淋巴管。中、短链的脂肪酸及其甘油一酯是水溶性的,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可通过扩散直接进入血液。 (四).水的吸收 水在小肠上段通过扩散方式被吸收。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的主动转运造成的渗透梯

47、度,是水吸收的主要动力。水可以同时通过跨细胞和旁细胞两条途径而被吸收。 (五).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小肠对钠的吸收是主动的。肠上皮基底膜侧膜钠泵的活动将胞内的Na+ 主动转运入血液,造成胞内低Na+,细胞内Na+的减少和正电荷的减少 。肠腔内的Na+ 在电化学梯度的推动下,借助多种转运体进入细胞内。(2)铁的吸收:正常成人每日吸收铁约1mg,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亚铁离子与绒毛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转铁蛋白结合被转运至细胞内,血红素铁则以入胞方式进入细胞,在细胞内与血红素加氧酶结合后释放出亚铁离子。细胞内的部分铁与去铁铁蛋白形成铁蛋白,储存于细胞内留待以后缓慢释放;另一部分与小肠转

48、铁蛋白结合,后者可能通过基底侧膜上的受体转运出细胞。(3)钙的吸收: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内被吸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钙盐只有离子状态才能被吸收。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可与小肠黏膜细胞的微绒毛上的钙结合蛋白结合;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钙通道顺电-化学梯度进入胞质;由细胞旁途径被吸收 ;维生素D3诱导小肠上皮细胞钙结合蛋白及Na+-H+-ATP酶的合成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4)负离子的吸收 肠腔内的Na + 主动转运产生的电位差,可促进负离子的吸收。第六节吸收(六)维生素的吸收 大部分维生素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只有维生素B12是在回肠被吸收的。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依

49、赖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的。维生素需先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后,再到回肠被主动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与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相同。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最代谢。在新陈代谢由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组成。合成代谢伴随能量的吸收;分解代谢伴随能量代谢释放。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活细胞需要能量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哺乳动物细胞中能量生成和利用之间的共同联系是5-三磷酸腺苷(ATP),大多数ATP来自于葡萄糖、氨基酸或脂肪酸在线粒体中经有氧氧化产生的。氧化的过程

50、大致分为糖、脂肪、蛋白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ATP。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一、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1、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50%-70%的能量,葡萄糖在氧充足的条件下,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合成38分子ATP。缺氧条件下,1分子葡萄糖氧化产生2分子乳酸,净合成2分子ATP。糖无氧氧化也称糖酵解。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下,称为氧债;成熟红细胞内也靠糖酵解供能。2、脂肪是体内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

51、形式。体内脂肪占体重的20%,每克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是糖的2倍.当机体需要时,脂肪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进一步分解释放能量。3、蛋白质 组成成分氨基酸主要用于构成细胞和合成酶、激素类物质,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分解功能。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物质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ATP转变为ADP和磷酸提供热能;能量过剩时ATP将高能磷酸键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机体过度消耗能量时,磷酸肌酸也会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二磷酸腺苷)生成ATP。磷酸肌酸是体内ATP的储存库。ATP的合成和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与利用的关键环节。 (二)能量的去路 体内代谢释放的能量,约有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

52、其余不足50%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贮存。ATP既是机体的重要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除肌肉收缩外,其余都转化为热能,主要维持体温。 (三)能量平衡人体每日消耗的能量包括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身体运动的能量消耗和其他生理运动。若摄入等于消耗,则体重不变。若摄入大于消耗,则体重增加,导致肥胖,称为能量正平衡;若摄入小于消耗,则体重减轻,称为能量负平衡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在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能量代谢测定是指定量测定机体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即能量代谢率。 (二)能量代谢的

53、测定中常用的参数(1)食物热价:1g食物分解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食物在体外氧化分解(或燃烧)时测得的热价称为物理热价,食物在机体内分解氧化时测定的热价称为生理热价。糖和脂肪的物理热价和生理热价是相同的,而蛋白质的生理热价比理热价少。 (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分解氧化时消耗1L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它表示某种物质氧化时的耗氧量和产热量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3)呼吸商与非蛋白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 生成量与耗O2 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糖的呼吸商等于1。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脂肪呼吸商仅约0.71左右。正常人混合膳食的呼吸商约为0.8

54、5。因为机体不仅能同时氧化多种营养物质,还能是一种营养物质转变为另一种营养物质。 一定时间内,氧化糖和脂肪产生的CO2 量和耗氧量的比值,称为非蛋白呼吸商。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是指通过收集机体在安静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散发出的总热量求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1间接测热法 就是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和CO2产生量及释放的热量的定比关系来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一种方法。2与间接测热法的基本步骤1)测定耗氧量和CO2产量的方法:一般有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测定方法闭合式测量法常用肺量计来测定耗氧量。在肺量计内充有一定量的O2,受试者通过呼吸口瓣吸入装置中的O2,气体回路中的

55、吸收剂吸收呼出气中的CO2和水。自动记录曲线,一定时间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内耗氧量等于该时间内秒笔下降的高度乘以容器的换算系数。开放式测量法又叫气体分析法,收集并测定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分析其中O2和CO2 的百分比。根据呼入气和呼出气中的容积百分比的差值,算出该时间内好氧量和CO2的排出量。2)计算能量代谢率:分别计算蛋白质热量、非蛋白质热量和总产热量。蛋白质热量:根据尿氮排出量算出,非蛋白质热量根据总好氧量和CO2排出量中减去蛋白质耗氧量和CO2产生量算出,蛋白质热量和非蛋白质热量之和便为总产热量。3、双水标记法 受试者在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给予受试者一定量的氢和氧标记水,在一

56、定时间内间断采集尿液,测定的O2和CO2 代谢率。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 (一)个体因素 1. 性别与年龄 同龄男性的能量代谢率高于女性。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少年,新陈代谢旺盛。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2.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明显。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强度成正比关系。可以把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价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3.精神紧张 人体处于激动、恐惧和焦虑等紧张状态下,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加。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由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消耗能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强,可增加产热量约30%,糖和脂肪为6%和

57、4%左右,进食混合性食物约为10%。 5.环境温度 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人在安静时的能量代谢最为稳定,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能量代谢都增加。 (三)其他因素:体温升高1,代谢率约增加13%。 四、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定义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清醒而又极其安静的状态,室温在20-25、空腹、在这种状态下,未作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和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是人体清醒时的最低能量代谢水平。 能量代谢高低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与体重无关系。故能量代谢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公式:体表面积

58、(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检查。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一、体温(一)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 体温是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人体内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而酶的生物活性最适宜的温度为37左右,体温低于34可引起意识的丧失,体温高于42时可引起细胞实质损害,高于45将有生命危险。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机体核心部分的温度,称为核心温度。体温是指体核温度。核心温度相对稳定,肝脏的温度最高,为38左右;脑接近38;肾、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器官温度稍低;直肠温度最低。 2、 接近体表部分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低于核心温

59、度。其中最外层皮肤表面的温度为皮肤温度。脑、躯干、皮肤的温度越高,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有关系。 核心温度和表层温度易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二)体温的测定 临床上通常采用测定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来反映体温。正常值分别为 36.9-37.9、36.7-37.7、36.0-37.4.食管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3左右。2.体温的生理差异(1)昼夜变化:正常人的体温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昼夜变化。清晨最低,午后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周期性昼夜变化称为昼夜节律或日节律,与下丘脑视叉上核的控制有关。 (2)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逐渐降低

60、,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低,体温偏低。(3)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节律性波动,卵泡期体温较低,排卵期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是由于黄体分泌孕激素的作用所引起。 (4)肌肉活动:肌肉张力增加时,由于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使体温升高。 (5)其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气温(一般夏季的体温较冬季体温高),麻醉等都对体温有一定的影响。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二、产热与散热二、产热与散热 机体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为体热平衡。这对维持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有重要意义。(一)产热 1、主要的产热器官 主要的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在安静状态下,肝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