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1页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2页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3页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4页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目标在区域层次上的率先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定义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上互相毗定义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上互相毗邻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领域邻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的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定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

2、域内的定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最优化,直至形成各种经济政策和区域经工最优化,直至形成各种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定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区域内两个)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

3、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共同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共同的经济贸易政策等措施,消除相互之间阻的经济贸易政策等措施,消除相互之间阻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成员间的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成员间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贸易发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的和经济贸易高展,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的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度协调统一的整体。定义四:经济一体化通常是指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定义四:经济一体化通常是指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即两个或

4、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向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向结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根据国家间的协定结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根据国家间的协定建立,有共同的机构。建立,有共同的机构。定义五: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义五: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一致对外,形成排它性的经济集团甚至政治联合。一致对外,形成排它性的经济集团甚至政治联合。区域经济一

5、体化的基本特征:区域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区域性/ /经济上的融经济上的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要求参加一体化的成员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要求参加一体化的成员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由一体化合作组织共同行使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由一体化合作组织共同行使这一部分主权,实行经济的区域性国际干预和调这一部分主权,实行经济的区域性国际干预和调节。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共同性:两者都是超国家的经济联合共同性:两者都是超国家的经济联合差异性:前者只是部分国家、阶段性的;后者却是差异性:前者只是部分国家、阶段性的;后者却是全球范围的、终极的。全球范围的、终极的。 国

6、际经济一体化与国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是跨国界的经济合作组织;一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国内市场的统一,因而打破国内各区域经济限制或割据是问题的核心。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区域经济经济一体一体化化按一体化程度划分按一体化程度划分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 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 共同市场共同市场 全盘一体化全盘一体化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 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 按经济一体化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的范围划分 按参加国的经济按参加国的经济水平划分水平划分 经济一体化

7、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为四个阶段:(1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2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3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的协调一致;(4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

8、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 (一)按贸易壁垒取消(一体化、市场融合)(一)按贸易壁垒取消(一体化、市场融合)的程度划分的程度划分1 1、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ptaarrangement, pta)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的形式,对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的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

9、最松散的形式。典型:战后初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式。典型:战后初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 2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free trade area, fta)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贸易区,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关税壁垒,但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典型:欧洲自由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典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盟自由贸易区等。3 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c

10、ustoms union, cu)(customs union, cu)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关税同盟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关税同盟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比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比荷卢关税同盟。荷卢关税同盟。 4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cm)(common market, cm)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而且共同市场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而且共同市场成员

11、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典型:典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在19921992年底建成年底建成的统一大市场。其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商品、的统一大市场。其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人员、劳务、资本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南方共同市场(南锥体共同市场)动。南方共同市场(南锥体共同市场)5 5、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eneconomic union, en)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是指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对外关税,成员国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对外

12、关税,成员国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取消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政策,逐步取消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在理论上,应在多大的经济政策范围内实在理论上,应在多大的经济政策范围内实现统一才能称得上经济联盟,尚没有明现统一才能称得上经济联盟,尚没有明确界定。但是,货币政策的统一作为一确界定。但是,货币政策的统一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共识的,即成员国之个重要标志是具有共识的,即成员国之间有统一的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和共间有统一的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和共同的外汇储备。典型:欧盟、经互会等。同的外汇储备。典型:欧盟、经互会等。 6 6、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

13、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integration)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其成员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其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经济、金融、财政政策上完全统一化,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 该经济实体的超国家机构拥有全部的经济政该经济实体的超国家机构拥有全部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管理权。策制定和管理权。典型:无。目前世界上尚无此类经济一体化典型:无。目前世界上尚无此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只有欧盟在为实行这一目标而努力。组织,只有欧盟在为实行

14、这一目标而努力。 表表13.1 1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特点特点自由自由贸易贸易共同共同对外对外关税关税生产生产要素要素流动流动共同的经济共同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货币、财政等)财政等)建立统一建立统一的超国家的超国家经济机构经济机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完全经济一体化体化(二)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二)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1 1、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horizontal integrationintegration)是指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是指由经济发展

15、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共同组成的一体化。如欧盟、东盟自家共同组成的一体化。如欧盟、东盟自由贸易区。由贸易区。2 2、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三)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三)按一体化的范围大小划分1 1、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sectoralsectoral integrationintegration)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是指区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或货物)的一体化。典型

16、:欧洲煤(或货物)的一体化。典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等。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等。2 2、全盘一体化(、全盘一体化(overall integrationoverall integration)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是指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典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等。体化。典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的原因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的原因n 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要建立起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较接近,从而不致造成一些成员国成为另外一些成员国的负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成员国在经济政策、让渡权利的时间等

17、方面要步调一致。(门当户对。)n 政治方面的原因。经济主权的让渡不造成本国政治制度的改变。政治制度相近或相同的国家比较容易组成经济一体化组织。n 地理方面的原因。地理位置接近,节省交易成本。n 利益方面的原因。利益大于损失,利大于弊。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趋势趋势一、一、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 :初创时期初创时期经互会“煤钢联营”(1951.4.18)“舒曼计划”欧共体成立(1958.1.1)罗马条约 ,即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合称。二、二、 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8080年代:蓬勃发展时期年代:蓬勃发展时期

18、欧共体60年代:关税同盟、共同农业和财政政策。70年代:新成员(danmark, ireland, uk)加入;实施分阶段货币联盟计划及后来的推进“欧洲货币体系”计划(ecu,欧洲货币单位)。81年:greece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0年5月)针对欧共体南南合作型组织大量涌现:拉美、非洲、亚洲三、三、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内涵深化时期年代中期:内涵深化时期p 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创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创“南北合作型南北合作型”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p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开放的地区主义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开放的地区主义p 欧洲经济一体化走向扩大和深化欧洲经济一

19、体化走向扩大和深化p 东、中欧地区传统经济纽带的复归东、中欧地区传统经济纽带的复归四、世纪之交及四、世纪之交及2121世纪初: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世纪初: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时期时期以务实的态度步步为营推进一体化发展;以务实的态度步步为营推进一体化发展;摒弃简单模仿注重兼收并蓄;摒弃简单模仿注重兼收并蓄;呈现交叉重叠、跨区域网络化发展态势;呈现交叉重叠、跨区域网络化发展态势;区域贸易协定呈现便于化发展态势;区域贸易协定呈现便于化发展态势;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同步推进,互补发展。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同步推进,互补发展。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一、一体化的内部影响一、一体化的内部影

20、响1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1)(1)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场;(2)(2)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经济依赖加深,贸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经济依赖加深,贸易环境改善易环境改善 。5050年代至年代至70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额的比重从3030提高至提高至5050。80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产增长了2020,区内贸易额从,区内贸易额从19821982年的年的5555上升到上升到19881988年

21、的年的6262。1992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欧共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体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快。 表表13.2 13.2 欧共体成员国内部贸易的欧共体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增长增长年份内部贸易额(10亿美元)内部贸易额占共同体出口总额的比重(%)内部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196010.334.68197043.448.913.91973122.951.621.31986450.457.121.31989674.159.722.2表表13.3 intra- and inter-regional 13.3 intra- and inter-regional m

22、erchandise trade, 2010 (billion dollars)merchandise trade, 2010 (billion dollars)表表13.4 share of regional trade flows in each 13.4 share of regional trade flows in each regions total merchandise exportsregions total merchandise exports2、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更多地趋向于区域内部,减少与区外非成员国的贸易。欧共体对美国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23、额比重均有下降。欧共体对美国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均有下降。如欧共体对美国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1985年为11.4%,1987年下降至8.6%;同期,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比也相应地从30.3%下降至20.4%。3 3、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位的提、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贸易地位的提高(集体议价权)高(集体议价权)以欧洲共同体为例,以欧洲共同体为例,19581958年六个成员国工业生产不年六个成员国工业生产不及美国的及美国的半出口贸易与美国相近。但到半出口贸易与美国相近。但到19791979年时,欧洲共同体年时,欧洲共同体9 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800238

24、00亿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480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美国的2 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判,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维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维护自己贸易利益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东盟的例子。的目的。东盟的例子。 4 4、成员国(地区)经贸政策的自主权、成员国(地区)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相应受到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

25、,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基本具有自主性,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基本具有自主性,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内,区域性国际协调渗透至各成员国经团内,区域性国际协调渗透至各成员国经贸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贸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成员国自主的经济权。了成员国自主的经济权。二、一体化的外部影响(一)积极的影响(一)积极的影响1.1.增强成员国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强成员国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加速,扩大对外需求,从而在一定发展加速,扩大对外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即产程度上促进世界贸易总量的增长,即产生生“收入外溢效应

26、收入外溢效应”。2.2.一体化加快技术开发(一体化加快技术开发(r rd d)的向外扩的向外扩散,使区内、区外国家得益,提高世界散,使区内、区外国家得益,提高世界的科技开发水平。的科技开发水平。(二)消极影响(二)消极影响 1.1.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对区内国家的保护,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对区内国家的保护,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随之加强,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随之加强,从而恶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从而恶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2.2.改变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使区内改变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使区内投资增加,区外投资减少。投资增加,区外投资减少。3.3.不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不利于多边

27、贸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影响全球贸易环境。而影响全球贸易环境。总结: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重性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对内实行自由贸易、深化国际分工,一方面,它对内实行自由贸易、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内部贸易增长,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它促进内部贸易增长,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它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梯。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梯。另一方面,由于它对外加强贸易保护,使区域另一方面,由于它对外加强贸易保护,使区域内部同外部国家之间的贸易相对减弱,导致内部同外部国家之间的贸易相对减弱,导致本来紧密的世界经济被分割成若干对立的区本来紧密的世界经济被分割成若干对立的区域,因而又不

28、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域,因而又不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 协议型国际分工理论协议型国际分工理论 关税同盟的效应:关税同盟的效应:关税同盟的效应关税同盟的效应 静态效应静态效应 动态效应动态效应 贸易贸易 创造创造 贸易贸易 转移转移 贸易贸易 扩大扩大 一、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由美国经济学家维纳由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j.viner) )和利普西和利普西(r.b.lipsey)(r.b.lipsey)19501950年提

29、出。在模型中,年提出。在模型中,假设世界上有假设世界上有a a、b b、c c三个国家,三个国家,a a国是主国是主要的分析对象,要的分析对象,b b国是和国是和a a国结盟的国家,国结盟的国家,c c国代表关税同盟外的国家。并假设国代表关税同盟外的国家。并假设a a国是国是一个小国,它的进出口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一个小国,它的进出口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价格。 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1、完全取消各参与国间的关税;、完全取消各参与国间的关税;2 2、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一的关税;3 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通过协商方式

30、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收入。 1 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trade trade creating effectcreating effect)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从而从而“创造创造”出新的贸易。出新的贸易。 0%0%关税关税 100%100%关税关税 a a国手袋国手袋3535元元b b国手袋国手袋2626元元c c国手袋国手袋2020元元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成立后a a国手袋国手袋3535元元b

31、b国手袋国手袋2626元元c c国手袋国手袋2020元元关税同盟关税同盟 成立前成立前100%100%关税关税 贸易创造效果图示贸易创造效果图示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净利益。贸易创造的效果贸易创造的效果: :1. 生产利得,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 消费利得,即由于取消关税,每一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价格产品,转向购买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低价格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表表13.3 13.3 贸易创造效果贸易创造效果英法关税同盟前的钢铁价格(

32、单位:美元/吨)法国英国钢铁单位成本120200征收关税100%1200单位钢铁在英国的价格240200英法关税同盟后的钢铁价格法国英国钢铁单位成本120200征收关税00单位钢铁在英国的价格120200 贸易创造的效应:贸易创造的效应:(1 1)由表)由表13.313.3所示,由于取消关税,成员所示,由于取消关税,成员国(英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国(英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法国)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法国)的低价格产品,从而节省开支,提高福利。的低价格产品,从而节省开支,提高福利。(2 2)从成员国或关税同盟整体来看,起到)从成员国或关税

33、同盟整体来看,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应。 2 2、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trade trade diverting effectdiverting effect) 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同盟的低成本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个关税同盟的高成本国国家被另一个关税同盟的高成本国家所代替,从而使得贸易对象发生家所代替,从而使得贸易对象发生了转移。了转移。 贸易转移效果图示贸易转移效果图示a a国手袋国手袋3535元元b b国手袋国手袋2626元元c c国手袋国手袋2020元元关税同盟成立前关税同盟成立前0%0%关税关税0%关税关税 10

34、0%100%关税关税a a国手袋国手袋3535元元b b国手袋国手袋2626元元c c国手袋国手袋2020元元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成立后贸易转移贸易转移a a国(国(3535元)元)b b国(国(2626元)元)c c国(国(2020元)元)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得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国的消费者不得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并由此产生经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并由此产生经济损失。济损失。贸易转移的效果:贸易转移的效果:由于成立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低成本进口,

35、而以由于成立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低成本进口,而以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使消费者增加了开支,减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使消费者增加了开支,减少福利。少福利。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提高,不能有效地了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从而使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分配和利用资源,从而使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3 3、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应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进行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进行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则

36、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扩大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 4、其他静态福利效应 第一,关税同盟使得各成员国的海关人员、边境巡逻人员等减少而引起的行政费用的减少; 第二,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通过减少对同盟成员国之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有可能使同盟成员国共同

37、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第三,任何一个关税同盟,在国际贸易投票中以一个整体来行动,较之任何一个独立行动的国家来说,可能具有更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第四,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成员国之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根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总结u 一个贸易创造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为成员国一个贸易创造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为成员国带来净福利的增加,其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带来净福利的增加,其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u 而一个贸易转移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造成成而一个贸易转移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造成成员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其发展

38、方向是背离自员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其发展方向是背离自由贸易的。由贸易的。u 一个关税同盟若是贸易创造型的,则至少一一个关税同盟若是贸易创造型的,则至少一个成员国可以从中受益,两个成员国都有可个成员国可以从中受益,两个成员国都有可能获利,在一般情况下,这对整个世界是有能获利,在一般情况下,这对整个世界是有利的。而非成员国至少在短期内遭受损失,利的。而非成员国至少在短期内遭受损失,不过在长期内可以通过同盟增长效应的扩散不过在长期内可以通过同盟增长效应的扩散获得贸易扩大的效益。获得贸易扩大的效益。u 关税同盟若是贸易转移型的,则至少一关税同盟若是贸易转移型的,则至少一个成员国要遭受损失。非成员国及整个

39、个成员国要遭受损失。非成员国及整个世界都会受到损失,世界都会受到损失,u 即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不一定对所有成即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不一定对所有成员国有利,但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则至员国有利,但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则至少对一个成员国不利。少对一个成员国不利。结成关税同盟是获得净利益还是带来净损失,取决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影响的大小。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对经济福利影响的大小又取决于进口需求弹性和成员国与非成员国间的成本差异。一般来说,一国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与成员国的成本差异越大,则贸易创造就越大,关税同盟所带来的收益就越大;相反,一国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与成员国的成本差异越小,而与非成员国的成本

40、差异越大,则关税同盟的损失就越大。(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 1、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在建立一体化组织以前,如果一个成员国某在建立一体化组织以前,如果一个成员国某一产业的国内市场不够大,尚不足以完全一产业的国内市场不够大,尚不足以完全获得规模经济利益,那么建立区域经济一获得规模经济利益,那么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使成员国市场连成一体,自由市场的体化使成员国市场连成一体,自由市场的规模可以扩大,产品成本趋于下降,企业规模可以扩大,产品成本趋于下降,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2 2、竞争加强效应、竞争加强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可

41、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使各可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使各国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资源国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福利因此提高。高。3 3、投资刺激效应、投资刺激效应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会吸引成员国厂商增加新的降低,会吸引成员国厂商增加新的投资;另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投资;另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原有的厂商也会增加投资,改进产原有的厂商也会增加投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可能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4 4、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生产要素

42、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区域内商品的自由流通,带动了生产要素区域内商品的自由流通,带动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性,促进的自由流动,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性,促进了要素的合理配置。了要素的合理配置。5 5、加速经济增长效应、加速经济增长效应由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市场趋由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进了研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大市场理论是以共同市场作为分析基础的。大市场理论是以共同市场作为分析基础的。一个成功的大市场要覆盖广阔的

43、区域并有足一个成功的大市场要覆盖广阔的区域并有足够的调控空间。够的调控空间。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障碍,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其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益。其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t tscitovskyscitovsky)和德纽()和德纽(j jf fdeniaudeniau)。)。二、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第一

44、,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的第一,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的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第二,通过市场的扩大,创造激烈的竞第二,通过市场的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益的目的。大市场的技术优势:在于专业化规模生产大市场的技术优势:在于专业化规模生产 大市场的经济优势:大市场的经济优势: 1 1加剧竞争,降低成本加剧竞争,降低成本 2 2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入大市场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进入大市场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成员国地理上

45、接近,并在发展水平、经济结成员国地理上接近,并在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收入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构、经济制度、收入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要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要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协议性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协议性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的生产,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同时另一国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同时另一国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这种分工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这种分工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的,而是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的,而是通过当事各方的协议安排的。通过当事各方的协议安排的。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协议性分工理论

46、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协议性分工理论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kiyoshi kojima)于)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在其代年代在其代表作表作对外贸易论对外贸易论提出来的。小岛清的理提出来的。小岛清的理论建立在长期成本递减理论的基础上,其核论建立在长期成本递减理论的基础上,其核心是自由贸易有时会损害两国利益,而通过心是自由贸易有时会损害两国利益,而通过两国间协议这种制度性安排进行的专业化国两国间协议这种制度性安排进行的专业化国际分工在彼此放弃一些利益的同时却获得了际分工在彼此放弃一些利益的同时却获得了规模经济基础上更大的好处。规模经济基础上更大的好处。

47、数量成本数量数量数量成本成本成本0000x商品y商品y商品x商品a国b国a国b国x2x2x1y1y1y2协议性国际分工的条件:协议性国际分工的条件:1 1参加协议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不大,参加协议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2 2分工的对象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分工的对象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产品。济的产品。3 3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太多优劣之分。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太多优劣之分。 结论 经济一体化组织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

48、家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建立。间建立。 同时,在发达国家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同时,在发达国家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围越广,利益越大。商品范围越广,利益越大。 生活水平和文化等相互类似、毗邻的国家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相互类似、毗邻的国家或地区更容易达成协议,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地区更容易达成协议,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衡增长。的均衡增长。 这种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拉丁美洲中部这种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拉丁美洲中部等国家间的分工。等国家间的分工。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欧

49、洲联盟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一)迅速发展时期(一)迅速发展时期(20c 5020c 5070s70s初)初) 19491949年年1 1月,前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月,前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为打破冷战初期资本主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为打破冷战初期资本主义国际的经济封锁和巴统的禁运,在莫斯义国际的经济封锁和巴统的禁运,在莫斯科成立了科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互助委员会”。19511951年年4 4月,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在月,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在巴黎签署巴黎签署煤钢联营条约煤

50、钢联营条约。以防止战火。以防止战火刚刚熄灭的欧洲成员国利用煤钢等战略资刚刚熄灭的欧洲成员国利用煤钢等战略资源重整军备,从而起到安定人心,实现地源重整军备,从而起到安定人心,实现地区共同繁荣的作用。区共同繁荣的作用。19521952年年5 5月月9 9日欧洲煤日欧洲煤钢共同市场正式成立。钢共同市场正式成立。 19571957年年3 3月,六国外长云集罗马,签署了月,六国外长云集罗马,签署了欧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和欧洲原子能条约欧洲原子能条约统称为统称为罗马条约罗马条约。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成。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功、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

51、区域经济集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581958年年1 1月月1 1日欧共体和日欧共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19671967年年7 7月六国月六国又在布鲁塞尔将上述三个条约合并,欧共体正又在布鲁塞尔将上述三个条约合并,欧共体正式成立,这就是欧盟的前身。式成立,这就是欧盟的前身。自自606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2020多个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等。( (二)停滞时期(二)停滞

52、时期(20c 70s20c 70s中期中期-80s-80s中期)中期)这个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经济危这个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和货币制度危机,生产增机、能源危机和货币制度危机,生产增长停滞并伴随着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长停滞并伴随着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很率,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很多经济一体化组织几乎停滞发展,有的多经济一体化组织几乎停滞发展,有的甚至中断活动或解体。甚至中断活动或解体。 (三)高涨时期(三)高涨时期(20c 80s20c 80s中期中期- -今)今)这个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重新高这个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重新高涨,

53、迅猛发展并实现新的飞跃。涨,迅猛发展并实现新的飞跃。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相继问世,组织的相继问世,“10+3”10+3”自由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区等。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时期体现:1989年11月12国在堪培拉成立apec1992年年底欧洲统一大市场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1991年3月南美共同市场2003年南美共同市场重启完全关税同盟步伐重要特征: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缓慢。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多数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

54、。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为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叠。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外部原因 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加深,贸易、投资自由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欧洲经济重建、恢复与发展的需要,美国与前苏联的军事对峙使西欧走向联合。 各国经济、政治势力非均衡发展加速了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维持与发展民族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促使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 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局限性及提供的条件使区域性经济合作获

55、得发展。内部原因p 获取市场扩大及规模经济利益p 促进投资增加,加速区域成员国经济发展 p 成员国间的联合有助于提高对外谈判力量p 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也是相关利益集团游说的产物eueurope union欧洲联盟(eu)欧洲联盟(简称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是当今世界一)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19571957年年3 3月由法国、前联邦德国、月由法国、前

56、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堡6 6国签订国签订罗马条约罗马条约,并于,并于19581958年年1 1月月1 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其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58(195819681968年年) ):建立关税同盟阶段:建立关税同盟阶段 欧共体成立的初衷是加强欧洲大陆各国的经欧共体成立的初衷是加强欧洲大陆各国的经济合作,为恢复战后的欧洲经济,减少在欧济合作,为恢复战后的欧洲经济,减少在欧洲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的悲剧的可能性,也为洲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的悲剧的可能性,也

57、为了在东西方冷战中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了在东西方冷战中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根据根据罗马条约罗马条约,共同体实现内部自由贸,共同体实现内部自由贸易,相互取消关税,撤消相互间贸易壁垒,易,相互取消关税,撤消相互间贸易壁垒,对外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但这一目标的真对外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但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是在正实现是在19681968年以后。年以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68(196819921992年年) ):实现关税同盟和:实现关税同盟和建立共同市场阶段建立共同市场阶段从从19611961年到年到19701970年的年的1010年中,共同体年中,共同体gdpgdp的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平均增长率

58、为4%4%,高于同期美国的,高于同期美国的2.5%2.5%,对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是一种鼓舞。对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是一种鼓舞。19851985年年6 6月,发表了月,发表了“白皮书白皮书”,提出进一步取消,提出进一步取消内部障碍,建立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和内部障碍,建立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完全流动的共同市场的具体建议。劳动力完全流动的共同市场的具体建议。其目标是于其目标是于19921992年底建立欧洲共同市场。期年底建立欧洲共同市场。期间增加了新的成员国如英国、爱尔兰、丹间增加了新的成员国如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欧共体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欧共体变为变为121

59、2个国家。个国家。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93(1993年起年起) ):实行共同市场和建立经济:实行共同市场和建立经济同盟阶段同盟阶段19931993年年1 1月月1 1日,欧共体决定实现日,欧共体决定实现“单一欧洲法单一欧洲法”提出的目标,进入共同市场阶段。为继续推动提出的目标,进入共同市场阶段。为继续推动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1212个成员国首脑于个成员国首脑于19911991年年1212月在月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签订了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签订了马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特里赫特条约,提出,提出: :通过通过1212国全体人民的国全体人民的努力,将欧洲共同体缔造成为一个政治经济

60、一努力,将欧洲共同体缔造成为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联盟体化的联盟经济同盟。经济同盟。19931993年年1 1月月1 1日日马马约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73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3 3国加入欧共体,国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由最初的使欧共体由最初的6 6国增加为国增加为9 9国。国。19811981年希腊年希腊加入。加入。 葡萄牙和西班牙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61986年先后成为欧洲经济共年先后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国,使成员国总数增至同体的正式成员国,使成员国总数增至1212个。个。 19931993年年1111月欧共体发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