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 业 设 计说 明 书设计题目: 污 水 处 理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 毕 业 设 计 评 阅指 导 教 师 评 语成绩: 指导教师: 20 11 年 6 月 13 日评 阅 人 评 语 评阅人 2012 年 6 月 13 日毕 业 答 辩 成 绩毕 业 答 辩 评 语成绩: 答辩组组长: 2011 年 6 月 13 日 毕 业 设 计 总 评 成 绩 系 主 任: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 污水处理 设计学生姓名 二、题目说明:本题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原始数据、计算、图表)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熟
2、悉工业污水排放的标准,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的cod、总磷和氨氮的检测方法。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处理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工厂污水处理的优化,获得更合理的处理方法。三、题目进度安排(时间)交出任务日期: 2012 年 3 月 22 日;完成日期 6 月 10 日学生交出全部设计(论文)期限 2 0 11 年 6 月 10 日指导教师 学生签名 摘要化工生产产生的废水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通过污水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这里,介绍了工厂常用的污水处理的流程、cod的国标检测方法、氨氮检测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污水处理各环节的仔细研究,发现混凝法在污水处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践生产
3、中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絮凝剂在絮凝工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絮凝剂的合理使用会使污水处理更容易达到排放标准。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污水处理、cod、氨氮、絮凝剂abstractchemical production of the waste water containing many harmful substances, through the sewage treatment
4、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here, the plant is introduced the commonly used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the cod national standard detection method, ammonia nitrogen detection method. more important is the sewage treatment in every link of the study carefully, discov
5、er coagulation metho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ough the practic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data display, flocculant in flocculating process play a decisive role, flocculant reasonable use can make the sewage treatment is easier to achieve discharge standa
6、rds.coagulation proces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ater treatment method. this method is implemented by adding coagulant to the water and the colloid from stable to produce flocculation, thereby removing the pollutants method. effects of coagula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h
7、ydraulic condition, flocculant dosage and the nature, adjust these factors can achieve high removal efficiency.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flocculant, cod, ammonia nitrogen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
8、······························1-1 污水处理简介··················
9、183;·························· 1-1-1 污水处理的定义·····················
10、··············1-1-2 污水处理的背景··································
11、;········1-1-3 污水处理的意义·······································
12、3;··1-2 污水处理状况··············································
13、···1-2-1 污水处理的分类以及应用·································1-2-2 国内污水处理近况·········
14、;·······························1-2-3 国外科研成果·················
15、;·······················1-2-4 污水处理前景·························
16、;···················1-3 我司污水处理工艺·····························
17、;·················1-3-1 流程简图·······························&
18、#183;················1-3-2 对处理工艺的补充和说明······························
19、183;··1-4检测项目以及排放标准··········································1-4-1 cod的检测以及排放标准&
20、#183;·································1-4-2 氨氮的检测··············
21、183;·······························1-5 污水处理的后续工段················&
22、#183;···························1-5-1 压滤机的简介····················&
23、#183;·······················1-5-2 压滤机的操作过程························
24、;················1-5-3 压滤机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保养··························第二章 混凝工段中对絮凝剂的研究··
25、;······························2-1 引言···················
26、;·········································2-2 对絮凝剂的影响因素······
27、3;·····································2-2-1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8、;························2-2-2 反应时间对ph值的影响·······················
29、··········2-2-3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2-3 其它影响··········
30、183;············································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3-1 结果·
32、;··················································
33、;·········3-2 讨论········································
34、;···················致谢信······························
35、183;·································附录················
36、··················································
37、参考文献·················································
38、183;···········34第一章文献综述1-1污水处理简介1-1-1污水处理的定义中文名称:污水处理 英文名称: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定义1: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措施。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环境水利(二级学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级学
39、科)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1-1-2污水处理的背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污水现在直接利用情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污水的直接利用已成为可能
40、,使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对城市原生污水进行利用。 污水处理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利用处理后的污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厂,每年为850多个用户提供回用水(非饮用水)约4.96亿m3。污水回用受到越来越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增加和用水量的增加对现有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意识到污水回用是一种非常可靠的供水源;成功的污水回用工程越来越多;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越来越意识到污水回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蓄水工程(如水坝)的环境和经济成本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与过度用水有关的环境影响;趋向于回收成本水价制度的引入促进了污水的回用;为满足高水质标准而进行污水处
41、理厂更新改造的成本不断增加。1-1-3污水处理的意义随着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机的根本原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从“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的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地取水输水用户再生水”的反馈式循环流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这一重大用水模式的转变,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污水已不
42、再是废水,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既然是一种资源,就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一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程晓冰在由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主办的“2010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城市缺水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回用是战略选择,意义重大。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在替代清洁水源的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城市排污负荷,具有水量稳定、输水距离短、制水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替代水源,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战略选择。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43、,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科学保护、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1-2 污水处理状况1-2-1 污水处理的分类以及应用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中采用的处理工艺有:氧化塘法:carrousel.交替式.orbal.phostrip法.phoredox法.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datiat法、 cass(cast,casp)法、unitank法、msbr法、a/o法、a2/o、a3/o、uct法、vip法、uasb法、一体化生化法、好氧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固定化细胞技术污水处理、生物铁法、投加生
44、长素法、集成生化加过滤法、增加流动载体法、深井曝气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膜法等等的城市污水一级、二级、深度处理法。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为控制磷污染,对磷排放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标准。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此污水处理工艺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选择性增殖,并将其回流到生物系统中,使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高效除磷状态;同时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
45、磷释放,通过化学除磷消除。这是一种高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我国现阶段,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在常规二级污水处理基础上进一步除磷的要求。 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还不能拿出很多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降低环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临的问题。在污水处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还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除去有机污染物的要求。循环间歇曝气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出水好的特点,保证了系统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
46、要求。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二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降低30%左右,是适合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要求的工艺技术。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在生物转盘技术基础上,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优点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处理技术。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提供了一种简单和可靠的污水处理方法。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轴是唯一的转动部分,一旦机器出了故障,一般机械人员都可以进行维修。系统生物量会根据有机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补偿。附在转盘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增加时,微生物随之增加,相反,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时,微生物随之减少。所以这污水处理
47、系统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负荷的突然变化和停电的影响。运行费用低,只有其他曝气污水处理系统耗电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占地面积仅相当常规活性污泥法一半。由于生物系统中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多,能够高效处理各种难降解工业污水。 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污水处理工艺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ccas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
48、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工艺ccas上独特的优势: (1)曝气时,ccas污水处理的污水和污泥处于完全理想混合状态,保证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 (3)沉淀时,整个ccas反应池处于完全理想沉淀状态,使出水悬浮物极低,低的值也保证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各池子同时间歇运行,人工控制几乎不可能,全赖电脑控制,对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对设计、培训、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较严格。 曝
49、气生物滤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流程工艺,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
50、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达到要求。 a/o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持续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mbfb膜生物流
51、化床工艺mbfb工艺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能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 ,经过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离系统,进一步降低cod、nh-n、浊度等指标,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替代原有砂滤、保安过滤、超滤等冗长过滤流程,同时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寿命,降低回用水处理成本,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是世界第一套污水处理专用的无机膜分离系统,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1-2-2 国内污水处理近况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52、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1990年以来,全球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污水处理产业高速增长。2000年2004年,我国污水处理消费量从188万吨增长到447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污水处理消费大国。同时,污水处理进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国污水处理
53、进口100万吨,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进口国。2004年与1998年比,污水处理进口增长幅度年均达到27.14%。预计2005年,中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进口仍将保持在300万吨左右。 伴随着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也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从2000年的46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3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82.6%,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处理产量则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我国太钢、宝钢以及宝新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
54、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污水处理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污水处理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特别是国内污水处理冷轧板增长迅速,2003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170万吨,首次超过进口量,自给率达到66%;2004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200万吨,自给率达到70%以上。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国内冷轧污水处理产能将增加约15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到2007年,我国将成为污水处理的净出口国。 从总体上看,我国污水处理正在经历由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一、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
55、展要求的深刻转变,污水处理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 1-2-3 国外科研成果欧洲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氮、磷脱除已成为各国主要的奋斗目标。无疑,应付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传统工艺会因上述弊端而雪上加霜。在此情形下,发展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变得势在必行。所谓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就是朝着最小的cod氧化、最低的co2释放、最少的剩余污泥产量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方向努力。这就需要以较综合的方式来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即污水处理不应仅仅是满足单一的水质改善,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问题,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量消耗(避免出现污染转移现象)、
56、少资源损耗为前提。 发展新颖的污水生物处理依赖于在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方面的新发现或新认识。荷兰研究人员mulder在10年前发现了厌氧氨(氮)氧化现象。与此同时,南非、荷兰、日本等国科学家对生物摄/放磷代谢机理重新认识后确定了反硝化除磷新途径。这两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发展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技术为蓝本,详细介绍它们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欧洲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个以转换有机能源(甲烷)、回收磷化合物(鸟粪石)和回用处理水(非饮用目的)为目标的可持续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推荐工艺。 在污水生物除磷实践中,南非开普顿大学(uc
57、t)研究人员最早发现专性好氧细菌不是唯一对磷的生物摄/放起作用的菌种,兼性反硝化细菌也有着很强的生物摄/放磷现象。反硝化细菌的生物摄/放磷作用被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tudelft)和日本东京大学(ut)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确认,并冠名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dephosphatation)。在磷的生物摄/放过程中,反硝化除磷细菌以硝酸氮取代氧作为电子接受体,也就是说反硝化除磷细菌能将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这两个原本认为彼此独立的作用合二为一。显然,在结合的除磷脱氮过程中,cod和氧的消耗量均能得到相应节省。比较传统的专性好氧磷细菌去除工艺,反硝化除磷细菌能分别节省约50%和30%的c
58、od与氧的消耗量,相应减少剩余污泥量50%。在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由于cod需要量的大为减少,过剩的cod因此能被分离,并使之甲烷化,从而避免cod单一的氧化稳定(至co2)。归因于曝气能量的减少,以及过剩cod甲烷化后能量的产生,这种综合的能量节约最终会导致释放到大气的co2量明显减少。因此,具有反硝化除磷细菌富集的处理系统可以被视为可持续处理工艺。 传统上,两个已得到充分确认的生物途径,硝化(nh+4no3-)与反硝化(no3n2)被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脱氮。这种传统生物脱氮途径从可持续角度看并不是最佳的,因为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首先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曝气);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碳源(cod)
59、来还原硝酸氮到氮气。对这一传统脱氮途径的改进可借助于新近由荷兰tudelft研发的一种中温亚硝化技术sharon来实现。在亚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中,亚硝酸氮为仅有的中间过渡形态;这一途径无论对氧化(nh+4no2-)还是还原(no2-n2)均能起到最小量化的作用,意味着o2和cod消耗量的双重节约。显然,亚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脱氮技术。 此外,荷兰tudelft研究人员几乎在同一时期还试验确认了一种新的氨氮转换途径,这使得氨氮以亚硝酸氮作为电子接受体而被直接氧化至氮气成为可能。这种厌氧条件下的氨氮氧化与亚硝化过程(如sharon工艺)相结合在工程上能够实现氨氮的最短途径转换
60、,这就意味着生物脱氮过程中能源与资源消耗量的最小化完全可能。污水处理过程中氮的所有可能转换途径列于图1.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较,很明显,由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 1-2-4 污水处理前景水处理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有无水处理、水处理技术的先进与否,是一个国家生产、生活水平高低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水处理服务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型行业。 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水处理服务会遍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导,覆盖面相当广泛,如石油、电力、化工、核工业、煤炭、冶金、水泥、造纸、卷烟、制药、啤酒、邮电、民航、铁路、银行、酒店、宾馆、商场、
61、家庭、机关、学校、城镇等,市场潜力巨大,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涉及到水处理服务,水处理服务是一个永恒的市场。水处理服务走专业道路将成为必然。 目前,中国各类工业区、商住区建筑保有量在千万幢以上,有数百万台的换热器、锅炉、中央空调、冷却塔、数万公里的管线。传统的运行模式绝大部分带垢、带锈运行。实验表明,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只有钢的1/101/50,传热面若附着0.21毫米垢,将使传热效率降低1040%,生产效率严重降低,能源消耗大大增加,设备故障频出,给生产、生活及人类生存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结垢后再清洗,这是一种事后处理方式。随着人们的认识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一种事前处理(预防为主)的方式摆在人们
62、面前,即:要求水系统不结垢、不腐蚀、安全、卫生、经济、环保、持续运行。通过科学的水处理方式,能有效地预防水垢,并通过防腐、防垢水质处理后,达到节能降耗,延长设备寿命,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转的目的,也为创造卫生、健康的用水治理环境提供可靠的保障。 而伴随着中国流体处理业的全面启动,越来越多的国际厂家纷纷看好中国,全力启动着其生产与销售的列车。他们的进入不仅是为中国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也带动了中国国内厂家的发展。中国在这个行业市场潜力的全面释放将对世界产生更多影响。 常规而言,一个行业的发展要经过启动、发展、成熟等不同阶段。这个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第二次浪潮的重要内容无疑会在其他几个重点基
63、础行业全面发展之后缓慢到来。而由要力量。1-3 我司污水处理工艺1-3-1 流程简图我主要介绍一下污水处理流程。流程简图如下: 气浮池 出水活性污泥上清液污泥回流剩余污泥上清液加药絮凝上清液剩余污泥上清液上清液剩余污泥带式压滤机活性污泥池1活性污泥池2二沉池接触氧化池污泥池厌氧池ph6.87.88.59.2中间池ph9-10一沉池调节ph值ph6-8 车间来水1-3-2 对处理工艺的补充和说明(一)原水调节池:原水调节池是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主要用作车间原水的储存,并在此完成原水酸碱中和,为絮凝沉淀步骤提供合理的ph范围。说明:1.1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酸性,大约ph1左右。1
64、.2加酸碱进行调节,控制范围为6-8左右。车间有废水排入时,应该间隔十分钟测定一次ph。1.3保持调节池充分的曝气搅拌,以保证水质酸碱平衡。1.4ph调节应尽可能在原水调节池内调节好,控制中间水池的ph调节。(二)一沉池一沉池中主要完成污水的絮凝处理步骤,并进行泥水分离,絮凝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外排系统,而上清液进入生化系统。具体步骤可简单概括如下:2.1投加石灰水乳液,使污水ph在910左右,使污水中有明显的絮凝现象。产生的矾花均匀,固液分层明显,液相部分清澈透明。注:石灰水乳液的配置方法:在配药箱中加入自来水,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5kg消石灰。 2.2依次加入pac(聚合氯化铝)pam(聚
65、合丙烯酰胺)对废水中悬浮物进行混凝沉淀,保证出水澄清。pac?pam?加药箱应保持搅拌状态,保证加药过程中浓度是稳定的。pam保持常规搅拌还能防止结团,否则会降低絮凝效果。注:pac(10%)配置方法:配药箱加入自来水,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5kgpac;pam(1%)配置方法:配药箱先加入自来水,在搅拌状态下加入1.5kgpam。2.3一沉池中污泥需要每天排放,每次排放至少二十吨,防止布水管和排泥管道的堵塞。如果污泥界面接近一沉池溢出口围堰底部,则必须停止物化处理进行排泥2.4若运行过程中,池中水质很浑浊,絮凝效果不佳,立即上报技术部,要求技术部人员调控。(三)中间水池原水经絮凝沉淀后,上清液排
66、入中间水池在中间水池中调节至合适的ph范围,然后进入厌氧池进行下一步处理。对中间水池的要求如下:3.1根据厌氧池中水质ph值的情况,适当调节中间水池水质的ph值,用酸或碱对水质ph进行微调,严格控制水质ph处于910之间,方可提升至uasb厌氧罐;(从加酸桶处接一管道至中间水池,取消人工提取,减少安全隐患)3.2中间水池液面控制好运行过程中液不面应离边缘三十厘米;3.3中间水池至uasb厌氧罐提升泵流量应控制在25立方米小时;3.4保持调节池充分曝气搅拌,以保证水质酸碱均衡;3.5交接班时,必须保证中间水池至少一个调节好ph值,控制ph于910之间;3.6根据厌氧池中cod去除情况来调节合适的
67、进水量(cod去除率达到40%以上,控制流量25立方米小时即可;cod去除率低于40%,则按照技术人员调控进水)(四)厌氧段厌氧段为uasb厌氧生物处理,体积大约600立方米,是整个生化系统处理cod的主要步骤,必须对水质进行重点监控,其主要工作内容是:4.1厌氧池适宜的进水cod指标为5000mgl以下,而出口cod保持在2000mgl左右,2000mgl以下为最佳;厌氧池中水ph值应控制在6.87.8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小时到二小时取样测定,测ph并记录。若厌氧池出水ph值低于7.0,应向厌氧罐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厌氧出水ph值偏高,应暂时停止进水,待ph值稳定后再考虑进水,
68、并对ph值进行相应调节;4.3根据进水量为25立方米小时以下,防止进水流量太快,导致大量厌氧污泥流失。若流量太快,易使活性污泥池液位过高,使其污泥流失。冬天水温偏低,低于20时,应降低进水流速减少进水量,延长厌氧时间,另为排泥;而在夏天水温偏高时超过35时,应增加进水流速,提高进水量,缩短厌氧时间,同时增加排泥;4.4每天下午17:00-18:00停止进水一小时,18:00-19:00向厌氧罐加入营养(加入营养根据每日进水量计算,没进100立方米水,加入20kg复合肥5kg尿素)并停止进水二小时后方可正常进水。(五)活性污泥池整个系统共有两个活性污泥池,每个活性污泥池的容积为50立方米,串联的
69、方式连接,主要作用是微生物在有氧的状态下进一步除去水中的cod,主要内容是:1.在厌氧段运行正常的前提下,ph值基本是稳定的,无须多调节,实际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少量碱;2.调节控制好曝气量,维持do最佳范围35ppm 3.mlss应控制在24g/l之间,维持较佳的污泥程度,有利于废水处理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4.每天下午18:00向一号活性污泥池加入营养(加入营养根据每日进水量计算:每进100立方米水,加入25kg复合肥,5kg尿素;5.每天监控水体的cod,同时镜检微生物生长繁殖情况,并对微生物活性种类数量进行记录(六)二沉池活性污泥池排出的液体首先进去二沉池,二沉池中污泥自然沉降
70、,部分污泥回流至一号活性污泥池,上清液进入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中水体和污泥的情况可以反应出活性污泥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二沉池应该经常排泥,防止底部污泥缺氧而上浮,同时防止结块。1.在二沉池中有黑色污泥上浮说明污泥缺氧,需要尽快排泥;而出现黄色污泥上浮说明溶氧量过高应减少曝气量(七)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中的上清液排入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阶段,无须对ph进行调节,但需要定时测定水的cod,并调节好曝气量,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控制在35ppm。接触氧化池也要做好保温措施,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营养物质。(八)气浮池接触氧化池中的出水进入气浮池,正常情况下,溶气水呈乳白色,气泡微小,气浮池应定期刮泥水处
71、理各个阶段的污泥最终进入污泥池,在污泥池絮凝,经常式压虑机脱水后,产生的污泥外运处理。1-4检测项目以及排放标准1-4-1 cod的检测以及排放标准1-4-1-1分光光度法1-4-1-1-1检测原理cod快速测定仪由消解器和光度计两部分组成,其检测原理是:强酸性消解液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水中还原性的物质被k2cr2o7氧化,k2cr2o7本身被还原生成,而浓度与水样中的cod浓度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或的吸光度值,可间接测定水中cod。1-4-1-1-2.波长选择与线性关系在选择测量波长入为420 nm时,通过测定的吸光度值测定水样中cod,加入显色剂后,随着水样中cod的增加,水样的颜
72、色逐渐变浅,吸光度值变小,线性回归cod与及光度呈负相关;在选择测量波长入为600 nm时,是通过测定的吸光度值测定水样中cod,加入显色剂后,随着水样中cod浓度的增加,水样的颜色逐渐变深,吸光度值变大,线性回归cod与吸光度呈正相关。(1)仪器: hach dr/2500 cod快速测定仪(附带消解器),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消解器;794 ba-sic tihino电位滴定仪。(2)主要试剂:hg so 4, ag=so4, h=so4,均为ar级;k2cr2o7, gr级。(3)实验过程中所有用水均是重蒸水。 (4)消解液的组成:称取一定量已干燥恒重的
73、k2cr2o7用水溶解,加入含有ag2so4的浓硫酸,稀释至1000 ml(分次稀释并冷却至体积不变),配制成1号、2号、3号消解液此时消解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83%。(5) cod系列标准溶液:称取己干燥恒重的邻苯一甲酸氢钾基准试剂1.700 4 g溶于水中,稀释至2 000 ml,此溶液的codcr为2 000.0 mg/l。以此为储备液,可按比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cod测量范围与标准系列溶液配制.见表1。1-4-1-1-3步骤(1)准确称取5.14 g(称准至0.02 g;相当于3.00 ml体积)不同测量范围的消解液于干燥的专用带四氟乙烯盖塞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0 mlc
74、od标准溶液,摇匀,加入400 mg hgso4,摇匀,拧紧盖塞,置于消解器试管加热孔中加热至150,消解60 min。消解过程中取出试管摇匀1次,消解完毕取出试管冷却。(2)将冷却后的试样定量转移到10.00 ml比色管中,摇匀,稀释至刻度。用2 cm比色皿,以消解液为试剂空白,在波长为420 nm或60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3) cod测量范围在0150 mg/l、或。400mg /l的标准试样,用2cm比色皿.在波长=42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并绘制工作曲线;cod测量范围在2002 000 mg/l的标准试样,用2 cm比色皿。在波长= 60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并绘制工作曲线。(
75、4)比色法测水样/废水样cod。取2.00 ml水样于盛有消解液的专用试管中,摇匀,进行消解反应和比色测定测得水样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1)计算cod。 cod=ka+b (1)式中: k工作曲线斜率;&
76、#160; a吸光度值; b曲线截距。(5)电位滴定法测水样/废水样cod。用50 ml(1 + 4 ) h2so4溶液置换消解反应后的试管样并定量转入150 ml烧杯中.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用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滴定至电位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根据公式(2)计算cod:式中: c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v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 ml;
77、;空白试验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水样的体积,ml 。(6)指示液滴定法测水样/废水样cod。取20.00 ml水样/废水样,操作步骤按国标gb 11914-1989中第7条进行。由公式(2)计算水样codo(1)工作曲线、13号消解液测定结果见表2表5。表6是用2号消解液试剂对废水实测的结果。由表2表6可以看出:(1)用比色法测cod, 3组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9, 证明消解液试剂配方能满足测定方法准确度要求。其中cod测量范围050 mg /l, 0 400mg/l的吸光度a、斜率k、线性回归r都为负值,表明回归线性成负相关。(2)用比色法、电位滴定法、指示液分别测定同一个标准样品,当cod50 mg/l时,最大相对误差毛10%,完全能满足国标中对排放废水cod150 mg/l的监控要求。1-4-1-2重铬酸钾法(codcr 法)目前,cod 值的测定普遍采用重铬酸钾法(codcr 法),即按 环境监测常用方法标准中gbll9l4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大学《第二外语(日、德)(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中医护理学基础Ⅱ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台服务合同(2025年版)
- 公司团建活动合同
- 学校门窗维修合同
- 外墙贴砖劳务分包合同
- 工厂物业管理合同书
- 事业单位终止合同协议书
- 合同断桥铝门窗合同
-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冻结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
- 2025年重庆三支一扶招募46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健身会籍顾问
- 电力系统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电力大学
- 2025年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专题13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部分)-教师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化工单元操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烟台职业学院
-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课件
- 电信运营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