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100例173眼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进行检查、治疗、分析。结果治愈率100%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分析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原因,给予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性急性结膜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新生儿眼部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处理不当可以严重地危害新生儿的视功能。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00例173眼,现将其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173眼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为我院2006年

2、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患儿,其中男64例(64%),女36例(36%)。日龄222d。双眼发病73例(73%),单眼27例(27%)。发病时间:出生2448h发病22例(22%),310d发病58例(58%),10d以上发病20例(20%),平均发病时间为出生后7.8天。 1.2临床表现眼睑充血水肿,流泪,结膜囊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脓漏眼),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假膜形成,用棉签拭去伪膜后可见渗血,部分病例分泌物呈血脓性。眼科检查排除泪道和泪囊发育异常等先天性疾病。 1.3实验室检查:采用无菌棉拭子取患眼的下睑结膜表面分泌物立即送检。所有病例均常规作结膜囊分泌物涂片镜检革兰

3、氏阴性双球菌,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双球菌31例查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培养47例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2例白喉棒状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13例、大肠埃希氏菌3侧、铜绿假单胞菌2例、普通变形杆菌2例。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药物有头孢唑啉、头孢他啉、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利福平、美罗培南等、妥布霉素敏感。 革兰氏阳性杆菌敏感药物有喹诺酮类的广谱抗生素 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药物有喹诺酮类的广谱抗生素、庆大霉素、美罗培南、氯霉素、利福平 1.

4、4治疗对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阳性患儿31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给予青霉素液冲洗结膜囊,每日1-4次,每毫升含1-2万单位青霉加入生理盐水后配制为素眼液频繁滴眼;同时青霉素2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连续5天以上。B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后,再用0.5g头孢曲松钠加入5毫升生理盐水后配制为5毫升溶液点眼,同时,头孢曲松钠(25mg/kg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续5天以上。青霉素过敏者用妥布霉素(爱尔康公司产托百士)滴眼液点眼,好转后适当延长滴药时间。对涂片未查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患儿,通常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之前可以根据临床经验给药。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后或用棉签拭

5、去伪膜后,给药,妥布霉素(爱尔康公司产托百士)眼液滴眼每小时1次。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选择其敏感药物如利福平、氯霉素、环丙沙星滴眼液滴眼每2小时1次,直至分泌物消失,涂片、细菌培养阴性为止。 2结果 治愈标准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眼部无分泌物,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阴性,随诊12周无复发。 结果100例173眼新生儿结膜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5d,最长12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3讨论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新生儿眼部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处理不当可以严重地危害新生儿的视功能。一般早期用药可以及时控制病情,所以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通常淋球菌感

6、染患儿均取结膜囊脓性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可见细胞内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并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膜囊大量脓性分泌物(脓漏眼)及该病的特征性病史(指双亲)可明确诊断。一旦确诊,立即应用青霉素及头孢曲松治疗。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镜检阴性者,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之前可以根据临床经验给药妥布霉素(爱尔康公司产托百士)滴眼液滴眼。同时对于严重患儿我们应及早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在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及时修改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妥布霉素为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少数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主要作用于细菌内的核糖体,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7、。托百士(0.3妥布霉素)滴眼液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产生耐药迟缓,应用方便等优点。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发展较缓慢也极少与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Nap01i等的研究显示0.3妥布霉素滴眼液应用于儿童是安全的。 黎明的研究结果1,210年来,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的变迁:根据以往国外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是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阳性细菌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革兰阴性细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革兰阳性细菌中,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所占的百分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占的百分比则有逐年减少的趋势。通常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8、之前可以根据临床经验给药,因此在用药中要首先考虑淋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喹诺酮类的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都很敏感,是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目前尚无局部用药后,该类副作用的报道。而国外、国内均有将其滴眼液作为新生儿衣原体性和淋菌性结膜炎预防用药的报道。因此黎明建议对临床严重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新生儿,在尚未查出病原体时,早期可以慎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待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后再结合治疗情况修改治疗方案,这样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又可防止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 在治疗的同时,要注重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预防3、4、5,(1)首先做好预期及产前检查。发现

9、有淋球菌感染者及时治疗。(2)注意新生儿用品的消毒,不用粗糙或污染的布擦洗婴儿的眼睛。(3)严格消毒,注意隔离。做好医务人员和产妇以及看护人员的手卫生,在每次接触新生儿前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有报道看护人员经手传播的危险与接触患者的次数成正比关系。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4)一旦发病,积极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一旦确诊,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如为单眼发病,注意可让患儿向患侧卧位,避免分泌物流入健侧眼内。研究结果,该病以双眼居多,与患儿家长用药、看护不周有关,导致交叉感染几率增大。家长在照顾患儿时应注意患眼的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黎明,林跃生,姚晓明等.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5,13(4):160-164. 2黎明,姚晓明,周青等.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0年致病菌变迁.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3):287-291. 3王亚明,杨红.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72例细菌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