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6课课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1 差错产生的原因差错产生的原因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高效率而而无差错无差错地传地传送数据。送数据。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损耗(噪声,衰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损耗(噪声,衰损,失真)不可避免要产生一些差错即出现误码。失真)不可避免要产生一些差错即出现误码。1 差错产生的原因差错产生的原因2 差错的类型差错的类型 随机差错随机差错指数据单元中的指数据单元中的单个位单个位差错。差错。 突发差错突发差错指数据单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发生成串密集性的差错,指数据单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发生成串密集性的差错,第
2、一个错误位到最后一个错误位之间的位数称为第一个错误位到最后一个错误位之间的位数称为突发长度突发长度。噪声持续的时间通常大于数据传输中每位的发送时间,因而噪声持续的时间通常大于数据传输中每位的发送时间,因而会引起相邻的多个数据位出错,从而导致突发差错。会引起相邻的多个数据位出错,从而导致突发差错。3 如何解决传输差错问题如何解决传输差错问题改善传输信道的电气特性,提高物理信道的质量,尽量改善传输信道的电气特性,提高物理信道的质量,尽量避免和减少差错:避免和减少差错:采用电缆屏蔽措施和适当的调制解调方法采用电缆屏蔽措施和适当的调制解调方法设置中继设备对信号进行整理再生和放大设置中继设备对信号进行整
3、理再生和放大加大发射功率,降低接收设备本身的噪声,以提高信加大发射功率,降低接收设备本身的噪声,以提高信噪比噪比采取检错和纠错技术,即差错控制:采取检错和纠错技术,即差错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通信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通信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技术包括行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技术包括抗干扰编码抗干扰编码(差错编码差错编码)以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及与其相适应的差错控制方法差错控制方法。4 差错控制基本概念差错控制基本概念 差错控制的核心是差错控制的核心是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信源输出的二进制码元序列做它的
4、基本思想是对信源输出的二进制码元序列做某种变换,使原来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码元序某种变换,使原来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码元序列产生某种规律性(相关性),从而在接收端有列产生某种规律性(相关性),从而在接收端有可能根据这种规律性来检查,进而检查或纠正传可能根据这种规律性来检查,进而检查或纠正传输信号中的差错。变换的方法不同就构成了不同输信号中的差错。变换的方法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分为的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分为2大类:检错码和纠大类:检错码和纠错码。利用前者,接收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错码。利用前者,接收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错误,但不能自动纠正。利用后者,接收端可以错误,但不能自动纠
5、正。利用后者,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并纠正。发现错误并纠正。4 差错控制基本概念差错控制基本概念 差错编码方法大多是:发送端在被传输信息中增差错编码方法大多是:发送端在被传输信息中增加一些冗余的码元加一些冗余的码元(监督码元监督码元),利用这些冗余的,利用这些冗余的码元码元,使原来不规律的原始数字序列变为有规律,使原来不规律的原始数字序列变为有规律的数字序列;接收端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鉴别传的数字序列;接收端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鉴别传输过程是否发生错误,或进而纠正错误。输过程是否发生错误,或进而纠正错误。4 差错控制基本概念差错控制基本概念 信息码(元)信息码(元):发送用户端欲发送的真正的信息:发送
6、用户端欲发送的真正的信息序列,本来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由发送用户控序列,本来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由发送用户控制,最终也交给接收用户。制,最终也交给接收用户。 监督码(元)监督码(元): :为了使信息码元产生某种规律性,为了使信息码元产生某种规律性,可按照某种规则在用户信息序列中插入一定数量可按照某种规则在用户信息序列中插入一定数量的新码元,这种新码元叫监督码(元)。的新码元,这种新码元叫监督码(元)。监督码元最终也不交给接收用户。监督码元最终也不交给接收用户。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 设有一种由设有一种由3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码组,它共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码组,它共有有8种不同的可能组
7、合。若将其全部用来表示种不同的可能组合。若将其全部用来表示天气,则可以表示天气,则可以表示8种不同天气,种不同天气,000 000 晴晴 001 001 云云010 010 阴阴 011 011 雨雨 雪雪 101 101 霜霜100100110 110 雾雾 111 111 雹雹其中任一码组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个或多个错码,则将其中任一码组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个或多个错码,则将变成另一个信息码组。这时,接收端将无法发现错误。变成另一个信息码组。这时,接收端将无法发现错误。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 1、许用码组和禁用码组、许用码组和禁用码组 若在上述若在上述8种码组中只准许使用种码组中只准
8、许使用4种来传送天气种来传送天气 则剩余的码组则剩余的码组 虽然只能传送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天气,但是接收端却种不同的天气,但是接收端却有可能发现码组中的一个错码。有可能发现码组中的一个错码。000 000 晴晴 011 011 云云101 101 阴阴 110 110 雨雨许用码组许用码组001 010 100 111禁用码组禁用码组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 从之前的例子可以看出,差错控制能力是随着冗从之前的例子可以看出,差错控制能力是随着冗余度增加而提高的。而且其中两个
9、消息对应码元余度增加而提高的。而且其中两个消息对应码元值相异的程度越大,越有利于改善差错控制能力。值相异的程度越大,越有利于改善差错控制能力。 引入差错编码控制后,实际传输的引入差错编码控制后,实际传输的序列序列= =(信息码元(信息码元+ +监督码元)监督码元),称为码组。,称为码组。 在信道容量既定的情况下,从用户的角度看,因在信道容量既定的情况下,从用户的角度看,因为发送的信息中附加的有冗余信息,传输的有效为发送的信息中附加的有冗余信息,传输的有效成分减少,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有所降低,成分减少,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有所降低,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所提高,即差错控制编码但信息传输的可靠
10、性有所提高,即差错控制编码用通过用通过降低降低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来信息传输速率来提高传输提高传输的可靠性(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降低误码率)。)。5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基本原理编码效率:指信息码在组字中所占的比重。编码效率:指信息码在组字中所占的比重。假定信息码长为假定信息码长为k k,监督码长为,监督码长为r r,用,用R R表示编码效率表示编码效率 R=k/R=k/(k+rk+r)监督码元越长,编码的检错纠错能力越强。但是编监督码元越长,编码的检错纠错能力越强。但是编码效率越低,附加的冗余信息在整个编码中所占的码效率越低,附加的冗余信息在整个编码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用户需要
11、的信息传输速率下降。比例越大,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下降。6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1)(1)按码组的功能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按码组的功能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能检错码能在译码时发现错误,但不能自动纠正错误,纠错在译码时发现错误,但不能自动纠正错误,纠错码不仅能在译码时发现错误,而且能自动纠正错码不仅能在译码时发现错误,而且能自动纠正错误。误。6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2)(2)按码组中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的按码组中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的约束约束关系,关系,又又分为分为分组码分组码和和卷积码卷积码两类:两类:所谓所谓分组码将将k k个信息码元划为一组,然后由
12、个信息码元划为一组,然后由这这k k个码元按照一定的规则产生个码元按照一定的规则产生r r个监督码元,个监督码元,从而组成从而组成n=k+rn=k+r的码字;的码字;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分组码用(分组码用(n n,k k)表示,并且将其结构规定为:)表示,并且将其结构规定为:an-1,an-2.ar,ar-1,a1,a0信息码信息码监督码监督码6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卷积码中,每组的监督码元不但与本码组的信中,每组的监督码元不但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且还与前面若干组信息码元有关。息码元有关而且还与前面若干
13、组信息码元有关。即不是分组监督,而是每个监督码元对它的前即不是分组监督,而是每个监督码元对它的前后码元都实行监督,前后相连。后码元都实行监督,前后相连。=连环码。连环码。(该内容复杂不介绍)(该内容复杂不介绍)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码重码重:把码组中把码组中“1”的个数称为码组的重量。的个数称为码组的重量。 码长码长:编码码组中的码元总位数称为码组的长度,:编码码组中的码元总位数称为码组的长度,简称码长。简称码长。 汉明距离汉明距离:两个等长码组之间对应码位上具有不:两个等长码组之间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码元值的位数称为这两个码组的汉明距离,简同码元值的位数称为这两个码组的
14、汉明距离,简称称码距码距。 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举例:举例:(10111011)和()和(01000100)两码组码距:)两码组码距:d=4 d=4 (0000)和()和(0000)两码组间码距:)两码组间码距:d=0 d=0 (0101)和()和(1111)两码组间距离:)两码组间距离:d=1 d=1 (001001)和()和(100100)两码组间距离:)两码组间距离:d=2d=2(101101)和()和(010010)两码组间距离:)两码组间距离:d=3d=3 2.2.最小码距:最小码距:一个一个中,中,任何两个码组间汉明距离任何两个码组间汉明距离( (即码距即
15、码距) )的最小值称为的最小值称为码组集合的最小码距。码组集合的最小码距。 举例:举例:码组码组 (000000)()(001001)()(010010)()(011011)()(100100)()(101101)(110110)()(111111) d d0 0=1=1码组码组 (000000)()(011011)()(101101)()(110110) d d0 0=2=2码组码组 (000000)()(111111) d d0 0=3=3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最小码距最小码距是差错控制编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衡量是差错控制编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衡量编码检错、纠错能
16、力的依据。编码检错、纠错能力的依据。最小距离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三个定理)最小距离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三个定理)定理定理1 1 为检测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d0 e + 1定理定理2 2 为了纠正为了纠正t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0 2t + 1定理定理3 3 为纠正为纠正t个错码,同时检测个错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码距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10teted 显然,要提高编码的纠、检错能力,不能仅靠简显然,要提高编码的纠、检错能力,不能仅靠简单地增加监督码元位数(即冗余度),更重要的单地增加监
17、督码元位数(即冗余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最小码距(即码字之间的差异程度),是要加大最小码距(即码字之间的差异程度),而最小码距的大小与编码的冗余度是有关的,最而最小码距的大小与编码的冗余度是有关的,最小码距增大,码元的冗余度就增大,但码元的冗小码距增大,码元的冗余度就增大,但码元的冗余度增大,最小码距不一定增大。因此,一种编余度增大,最小码距不一定增大。因此,一种编码方式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编码方式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编码必须有冗余,而充分条件是码元之间要有一定码必须有冗余,而充分条件是码元之间要有一定的码距。另外,检错要求的冗余度比纠错要低。的码距。另外,检错要求
18、的冗余度比纠错要低。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例例1 求码组集合求码组集合(000),(011),(101),(110)(000),(011),(101),(110)和和(000),(111)(000),(111)最小距离最小距离d d0 0及纠(检)错的能力。及纠(检)错的能力。7 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问题:如果接收方收到的信息检测出有错误,发问题:如果接收方收到的信息检测出有错误,发送方和接收方应该怎样处理?送方和接收方应该怎样处理? 回答:可按照一定的差错控制方式处理。回答:可按照一定的差错控制方式处理。 在数据通信中,利用在数据通信中,利用差错
19、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进行系统传输进行系统传输的差错控制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的差错控制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四类四类:检错重发:检错重发(ARQ),前向纠错(),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混合纠错(HEC)和反馈校验(和反馈校验(IRQ)等。)等。8 差错控制工作方式差错控制工作方式8-1 检错重发检错重发ARQ 检错重发记作检错重发记作ARQ,又称自动请求重传方式。,又称自动请求重传方式。 发方发方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处理待发信息,构成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处理待发信息,构成具有检错能力具有检错能力的编码的编码,发往传输信道;,发往传输信道; 收方判决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并通过反向信道把判决结果收方判
20、决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并通过反向信道把判决结果反馈给发方;反馈给发方; 发方发方根据反馈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重传动作,如果接收方未根据反馈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重传动作,如果接收方未正确接收,则重传信息正确接收,则重传信息( (出错重传出错重传) ) 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方若未能收到应答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方若未能收到应答信号( (称为超时称为超时) ),则,则可以认为传输出现差错,进而执行重传动作可以认为传输出现差错,进而执行重传动作( (超时重传超时重传) )。8-1 检错重发检错重发ARQ 自动请求重传方式的特点是译码设备简单,对突发自动请求重传方式的特点是译码设备简单,对突发错误和信道干扰较
21、严重时有效;但实时性差,主要错误和信道干扰较严重时有效;但实时性差,主要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 ARQ要求有要求有反馈回路,系统需采用双工通讯方式。反馈回路,系统需采用双工通讯方式。8-2 前向纠错前向纠错FEC 前向纠错方式记作前向纠错方式记作FEC 发送方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处理待发信息,构发送方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处理待发信息,构成成具有纠正错误能力的代码具有纠正错误能力的代码( (纠错码纠错码) )发往传输发往传输信道;信道; 接收方根据编码规则,检查传输差错,并自动接收方根据编码规则,检查传输差错,并自动加以纠正。加以纠正。8-2 前向纠错前向纠
22、错FEC FEC特点特点 无反馈过程,可采用单工通讯无反馈过程,可采用单工通讯 传输系统延时小,实时性强传输系统延时小,实时性强 编码冗余度大,传输效率有所下降编码冗余度大,传输效率有所下降 控制规程简单,但编译码设备较复杂。控制规程简单,但编译码设备较复杂。 8-3 混合纠错混合纠错 混合纠错方式记作混合纠错方式记作HEC是是FEC和和ARQ方式的结合。方式的结合。 发方发送具有一定纠错能力同时又具有检错能力发方发送具有一定纠错能力同时又具有检错能力的编码。的编码。 收方收到编码后,检查差错情况,如果错误在编收方收到编码后,检查差错情况,如果错误在编码的纠错能力范围以内,则自动纠错,否则经过
23、码的纠错能力范围以内,则自动纠错,否则经过反馈信道请求发方重发。反馈信道请求发方重发。 混合纠错方式可以降低混合纠错方式可以降低FECFEC方式的复杂性,可以改方式的复杂性,可以改善善ARQARQ方式的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方式的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在卫星通信中。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得到了较多的应用。8-3 信息反馈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信息反馈(IRQIRQ)方式,也称为回程校验方式,在)方式,也称为回程校验方式,在发送端检测错误。发送端检测错误。 传输过程:传输过程: 接收端接收数据保存并原样返回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数据保存并原样返回给接收端。 发送端将其与原发送的信息进行比较,检测是
24、发送端将其与原发送的信息进行比较,检测是否有错否有错, ,如有错,重传;无错,继续传送下一如有错,重传;无错,继续传送下一信息。信息。 8-3 信息反馈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特点:信息反馈特点: 无需差错编码无需差错编码 ,信息冗余度小;,信息冗余度小; 需要反馈回路;需要反馈回路;发送端检错,信息传输距离加大一倍,因而可发送端检错,信息传输距离加大一倍,因而可能导致额外的差错和重传;能导致额外的差错和重传;系统发、收端均需较大容量的存储器来存储传系统发、收端均需较大容量的存储器来存储传输信息,以备检错和输出。输信息,以备检错和输出。 传输率很低传输率很低 , ,很少应用。很少应用。9 9 常用差
25、错控制编码方法常用差错控制编码方法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 二维奇偶监督码二维奇偶监督码 恒比码恒比码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 循环码循环码9-1 9-1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是数据通信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检错奇偶监督码是数据通信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检错码,码,,其编码规则是:其编码规则是: 发送端:发送端:在信息码元后面加上一位校验位(监督在信息码元后面加上一位校验位(监督位),使得连同监督码在内的码组中位),使得连同监督码在内的码组中1的个数为奇数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即可。(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即可。 接收端:接收端:按照编码规则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就说明按照编码规
26、则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就说明产生差错,但不能明确差错的具体位置即不能纠错。产生差错,但不能明确差错的具体位置即不能纠错。 公 式 表 示公 式 表 示 : 设 码 组 长 度 为: 设 码 组 长 度 为 n , 表 示 为, 表 示 为 (an-1,an-2,a1,c0)其中前)其中前n-1位为信息位,第位为信息位,第n位位c0为监督位为监督位 奇数监督码:奇数监督码: 发送端监督位生成:发送端监督位生成:c0= an-1an-2a111 接收端奇数监督规则接收端奇数监督规则: an-1an-2a1c0=1 1 偶数校验码:偶数校验码: 发送端监督位生成:发送端监督位生成:c0= an-1an
27、-2a1 接收端偶数监督规则:接收端偶数监督规则: an-1an-2a1c0=0 =0 9-1 9-1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9-1 9-1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 写出下列二进制序列的偶数监督码:写出下列二进制序列的偶数监督码:1001110 1001110 0101111 0101111 n 写出下列二进制序列的奇数监督码:写出下列二进制序列的奇数监督码:n1100101 1100101 n0110010 0110010 100111010011100 0010111101011111 111001011011001009-1 9-1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 例:设发送例:设发送”code”,则
28、根据,则根据ascii表,这表,这4个字符个字符的编码为:的编码为: 1100011、1101111、1100100、1100101 若采用奇数监督码:则发送的实际序列为:若采用奇数监督码:则发送的实际序列为: 在接收方,可以对每个码组中在接收方,可以对每个码组中1的个数进行统计,的个数进行统计,如果存在偶数,则说明传送存在错误。如果存在偶数,则说明传送存在错误。 11000111、11011111、11001000、110010119-1 9-1 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 奇偶监督码特点:奇偶监督码特点: 无论信息位为多少位,监督位只有一位。无论信息位为多少位,监督位只有一位。 只能检测信息码字
29、中奇数个错误,对只能检测信息码字中奇数个错误,对偶数个错误无能个错误无能为力;为力; 信息位越长信息位越长,效率越高效率越高.9-2 9-2 二维奇偶监督码二维奇偶监督码 二维二维奇偶奇偶监督码监督码又称又称方阵码方阵码,它的码元受到行和,它的码元受到行和列两个方向奇偶监督。列两个方向奇偶监督。 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每个码元受到每个码元受到纵向(列)和横向纵向(列)和横向两次两次监督;监督; 将欲发送的信息码排成一个矩阵,矩阵中每一行为一将欲发送的信息码排成一个矩阵,矩阵中每一行为一码组,每行的最后加上一个奇偶监督码元;码组,每行的最后加上一个奇偶监督码元; 矩阵中的每一列是由不同码组相同位置的
30、码元组成,矩阵中的每一列是由不同码组相同位置的码元组成,在每列最后也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奇偶监督;在每列最后也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奇偶监督; 最后按最后按行或列行或列码字的顺序发送码字的顺序发送。 接收端接收后,仍将码元排成发送时的方阵形式,然后按接收端接收后,仍将码元排成发送时的方阵形式,然后按行列分别进行奇偶监督。行列分别进行奇偶监督。9-2 9-2 二维奇偶监督码二维奇偶监督码 例:例: 设要发送的信息序列为(设要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100101 0100001 0111101),先将码元分为组,编成矩阵,每一组都采用偶数监督,则在发送先将码元分为组,编成矩阵,每一组都采用偶数监督,则在发送端可编成如下结构的码矩阵:端可编成如下结构的码矩阵: 接收端同样按行、列排成矩阵。发现不符合行、列偶数监督规律接收端同样按行、列排成矩阵。发现不符合行、列偶数监督规律时即为出错。时即为出错。码组码组行监督位行监督位列监督位列监督位按按行或列行或列的顺序发送的顺序发送9-2 9-2 二维奇偶监督码二维奇偶监督码假设在传输过程中,第假设在传输过程中,第3行个别码出错(黄色背景),行上的偶行个别码出错(黄色背景),行上的偶数监督虽然正确,但是第数监督虽然正确,但是第3、4、6、7列上的偶数监督出现错误。列上的偶数监督出现错误。所以可发现该错误。所以可发现该错误。假设在传输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苯乙烯类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船舶监控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膨化食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广告模特拍摄合同
- 出资入股分红协议
- 2025-2030中国脱脂酸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耕种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美容日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网红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潜力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维生素口嚼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16-02-06 油气水井测试工 人社厅发202226号
- 2024年天津市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
- 物业客服沟通技巧培训课件
- 阿尔及利亚医疗器械法规概述
- DB41-T 2549-2023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
- 重视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
- 宫颈癌防治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300 题)
- 第五章-定量遥感
- 日本修正惯用法内力计算
- 甲方对监理评价表-副本
- 施工现场实施信息化监控与数据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