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_第1页
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_第2页
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_第3页
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_第4页
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学血液(实用课件)2血血 细细 胞胞3二、血浆的理化特性二、血浆的理化特性(一(一) )比重比重 血浆比重为血浆比重为1.0251.0251.030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减少时,比重,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减少时,比重下降。下降。( (二二) )酸碱度酸碱度(ph(ph值值) )1.1.正常值正常值:ph:ph为为7.357.357.457.45 ph ph 7.35=7.35=酸中毒;酸中毒;phph 7.45=7.45=碱中毒;碱中毒; phph 6.96.9或或 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 2.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 (1

2、)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主: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缓冲系(比值为缓冲系(比值为201201);); 次:次:nana2 2hpohpo4 4/nah/nah2 2popo4 4和血浆蛋白钠和血浆蛋白钠/ /血浆蛋白等。血浆蛋白等。 (2)(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可使血浆可使血浆phph值保持相对稳定值保持相对稳定; ; 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4血浆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血浆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5第二节 血浆6一、血浆的化学成分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3、 血浆含水约血浆含水约90909292,含溶质约,含溶质约8 81010。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 (一一)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清蛋白清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正常值正常值: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60-80g/l 白蛋白(白蛋白(a a):约):约404055g/l55g/l 球蛋白(球蛋白(g g):约):约202030g/l30g/l 纤维蛋白原:约纤维蛋白原:约2 24g/l4g/l a/g a/g比值:比值:1.51.52.52.5:1

4、17(二)无机盐(二)无机盐 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npn)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npn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npn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状况和肾功能。 ( (四四) )其它其它 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等。 血清

5、血清: :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8二、血浆渗透压二、血浆渗透压 概念概念: :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颗粒的大小无关。 分类:分类: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

6、蛋白等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 (主要为主要为nacl) (nacl) (主要为白蛋白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大压力大 小小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保持rbcrbc正常形态和功能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9第三节血细胞10 二、红细胞二、红细胞(一)红细胞的数量与生理功能(一)红细胞的数量与生理功能 男性男性:4.5:4.55.55.510101212/l/l;hb:120hb:120160g/l160g/l 女性女性:3.8:3.84.64.610101212/l/l;hb:110hb

7、:110150g/l150g/l 新生儿新生儿:6.0:6.010101212/l; hb:5/l; hb:5天内达天内达200g/l200g/l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缓冲血液酸碱度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1 1. 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血沉:rbc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1h)内的沉降速率。内的沉降速率。 数值数值: :男子为男子为0 015mm/h15mm/h,女子为,女子

8、为0 020mm/h20mm/h 其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表面带负电荷有关。细胞叠连会使血沉加快。其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表面带负电荷有关。细胞叠连会使血沉加快。 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 特征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 12 2.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概念概念: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抗低渗液的能力大抗低渗

9、液的能力大= =脆性小脆性小= =不易破;不易破;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 =脆性大脆性大= =容易破。容易破。 正常值:正常值:0.450.45 正常值正常值= =抗低渗液的能力大抗低渗液的能力大= =脆性小脆性小= =不易破不易破 正常值正常值=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 =脆性大脆性大= =容易破容易破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脆性显著减小。13( (三三) )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1.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生成 前提条件:

10、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前提条件:红骨髓造血功能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 成人每天需成人每天需202030mg30mg合成合成hbhb,其中,其中5%5%由食物补充,由食物补充,95%95%由体内铁(来自由体内铁(来自rbcrbc破坏)的再利用。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破坏)的再利用。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 3)成熟因子:)成熟因子:dnadna对于细胞分裂和对于细胞分裂和hb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合成有密切关系,

11、而合成dnadna需需叶酸叶酸和和vitb12vitb12的参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参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4 2.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干干 细细 胞胞 早期红系祖细胞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bfu-e) 爆式促进因子爆式促进因子 晚期红系祖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cfu-e) 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网幼红细胞网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骨骨 髓髓 缺氧、缺氧、rbcrbc或或hbhb 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 肝细胞(次)肝细胞(次) -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肾性贫血)(肾性贫血)

12、 雄激素、雄激素、t3t3、生长素、生长素153、红细胞的破坏 寿命120天,脾功能亢进时可发生脾性贫血16popo2 2 rbcrbchbhb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主)(主)肝细胞(次)肝细胞(次)雄激素雄激素 t3t3生长素生长素17三、白细胞三、白细胞( (一一) )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总数:4.0:4.010.010.010109 9/l/l 分类分类: :中性粒细胞占中性粒细胞占50507070 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占20204040 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占3 38 8 嗜酸性粒细胞占嗜酸性粒细胞占1 14 4 嗜碱性粒细胞占嗜碱性粒细胞占0

13、 01 1 18( (二二) )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功能 1.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2.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 -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3.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

14、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a 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19 4. 4.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不能杀菌不能杀菌,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 ,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所以所以, ,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

15、生虫病(蠕虫)时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蠕虫)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t t 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20四、血小板四、血小板 数值数值: :正常成人为正常成人为10010030030010109 9/l/l。 变异变异: :可有可有6%6%10%10%的变化: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功能特性功能特

16、性: : 粘附粘附: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松软血栓。 聚集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 :释放血小板因子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扩大血栓。 收缩收缩: :在在caca2+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 , 使血凝块回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坚实血栓。 21血小板生理功能血小板生理功能: :1 1、参与凝血和生理性止血、参与凝血和

17、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13min13min 2 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2 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23血液凝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所需时间叫做凝血时间。所需时间叫做凝血时间。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

18、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凝血块凝血块需多种凝血因子参与。需多种凝血因子参与。(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血浆中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血浆中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coagulation coagulation factorfactor)。除以国际法命名的)。除以国际法命名的1212种,还有前激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种,还有前激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原24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 : 1 1、除、除caca2+2+外都是蛋白质外都是蛋白质2 2、pkpk 都属于蛋白内切酶都属于蛋白内切酶3 3、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大多数凝

19、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4 4、除因子、除因子外,都存在与血浆中,且大多数由肝脏合成,外,都存在与血浆中,且大多数由肝脏合成, 、 、 、 合成需要维生素合成需要维生素k k的参与。的参与。2526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激活物的形成形成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表面接触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组织因子(tftf)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又称组织因子途径27 分分 类类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外

20、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 凝血因子分布凝血因子分布 全在血中全在血中 组织和血中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参与酶数量 多多 少少凝血时间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慢、约数分钟 快、快、 约十几秒钟约十几秒钟凝 血 小 结( (形成凝血块形成凝血块) )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复合物复合物激活因子激活因子因子因子x x激活因子激活因子 结合因子结合因子28 凝血酶原激

21、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a a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caca2+2+aaaaaaaaa a29抗凝系统抗凝系统 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原因在于: : 1 1、体液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 :( (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tfpitfpi和肝素和肝素) ) 丝氨酸蛋白抑制物:丝氨酸蛋白抑制物:抗凝血酶抗凝血酶、c1c1抑制物、抑制物、1-1-抗胰蛋白抑制物、抗胰蛋白抑制物、2-2-

22、纤溶酶、纤溶酶、2-2-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a a 、a 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20002000倍倍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 作用:抑制凝血作用:抑制凝血因子因子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复合物。复合物。 肝肝 素:是由肥大细胞产

23、生的粘多糖。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使抗凝血酶作用:使抗凝血酶iiiiii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强;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强;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30 2. 2.细胞抗凝系统:细胞抗凝系统: 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白单体的吞噬。 3.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血液中又无因子,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24、4. 4. 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运走。 5.5.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 ,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31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概念概念: :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 意义意义: :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 ,血流通畅血流通畅, ,防血栓形成。防血栓形成。 过程过程: : _ _激激 活活 物物血管激活物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组织激活物依赖因子依赖因子激活物激活物抑抑 制

25、制 物物抗活化素抗活化素抗纤溶酶抗纤溶酶纤纤 溶溶 酶酶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_ _+ + + +32第五节血型与输血第五节血型与输血 33血量概念:全身血液的总量称血量(blood volume),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 循环血量储存血量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34 一、一、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一一) )分型原则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凝集原:

26、 :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链)。 凝集素凝集素: :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特异抗体(由- -球蛋白构成球蛋白构成igmigm)。)。3536(二)发生与分布(二)发生与分布 决定决定abo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性基因,a a基因和基因和b b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是显性基因,o o基因基因是隐性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血型。但只能 基因型基因型 表现型表现型 oo ooo o aa aa,

27、ao aao a bb bb,bo bbo b ab ab ab ab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rbc可检测到抗原可检测到抗原a a和抗原和抗原b 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 28 8个月开始产生,个月开始产生,8 81010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rbcrbc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针对自己所缺乏的抗原而产生抗体。抗体能够刺激针对自己所缺乏的抗原而产生抗体。抗体igmigm的分子量较大的分子量较大, ,故难故难以通过胎盘。以通过胎盘。37(三)血型的鉴定(三)血型的鉴定38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cross-match test)交叉配血主侧: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