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简答题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答: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为了同一母的而共同协作所形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作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有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它用理论而即使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 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2简述科学的特点答:科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客观性实践性理论性逻辑
2、系 统性真理性发展能够性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答:科学研究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具有自觉性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具有极强的探索性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答:科学研究的类型:探究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答: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准备阶段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答:按它用方法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按科学研究阶段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划分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第二章简答题1. 简单叙述科研問题提出的一般途径答:一般只有通过对人类教育行为仔细,认真的观
3、察才能提出研究的問题,确定科学研究的起点寻求何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各种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究经验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揭示已有理论的逻辑矛盾受文献资料的启发,广泛地查阅文献,发现研究問题与各行各界学者的交流社会实际問题的探讨交叉学科所产生的空白区2简述叙述科研問题的一般分类.1)科学問题与非科学問题2)有意义問题与无意义問题3)常规問题与突破常规問题4)具体問题与抽象問题3简单叙述确定研究問题时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即問题是否在理论与使用上有价值2)科学性原则,即問题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即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人力,物力,理论准备等4说出多元智慧的八种智能
4、答:语文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 能 音乐智能人际智能 内省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第三章简答题1研究时机的工作内容答:取样时机工具设计分析设计策略设计2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等距随机取样法4)整群随机取样法3简述建党随机取样法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噎到的可能性并要求个体一件都相互独立4简述分层随机取样法答:分层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型(统计上称为层)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数量,然后按随机原则和
5、所确定的各层抽取样本的数量,从和类型中抽取样本5确定研究变量的主要工作内容答:自变量因变量干涉变量控制变量中介变量6简述取样的原则答:取样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所谓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 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完生均等由于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說,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从而保证由样本推论总体的可靠性7简述取样的一般过程答:取样的一般过程包伙以下三个步骤:规定总体,选定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容量并选取样本8简述操作定义的原则答:一致性原则,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一致,防止范围过宽,
6、或者说明为题不完整 独特原则,操作定义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食物,现象的特征.9.简述操作定义时机的基本方法.方法与程序描述法:通过描述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定 义变量的方法 动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 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10.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实践题1举例说明操作性定义的基本方法答:方法与程序描述法例:”挫折”在操作上可以定义为通阻碍一个人达到其渴的近在咫尺的目标,而使该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态特征描述法例:”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操作定义为举起 300公
7、斤拉铃,连续长跑80公里,跳高2米, 游泳横穿渤海海顿,一年四季从不生病能在0.1秒时间对外部刺激作出放应的人静态特征描述法,如”一个聪明的人”定义知识渊博词汇丰富运算技能熟练,记忆东西多的人.1.举例说明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答: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 除法例:为了消除”霍桑效应”,可采用”双盲程序”.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某些无关 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例: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
8、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例:比较1000名来自离异家庭的儿童与1000名来自正常家庭的儿童,由于他们在年龄,心理成熟,所在学校条件,性别比例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家庭变量造成的第四章简答题1简述文献的种类。答: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4)三次文献2简述文献法的一般过程.答: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非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进行文献综合述.3简述积累文献的定义.答:积累文献是另外一种搜集文献的工作形式每一个研究课题都需要汇集.积累一定的文献资料,而每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文献资料的积累过程4简述积累文献的方式.答:文献集聚到一
9、定程度就需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逐渐使之系统化可 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厘点地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5简述分类整理的要求。答:一是不能以今天的观点甚至理想来美化或苛求历史性文献中的 内容;二是不能随意剪裁史料,来满足预先编制的结论要正确,客观的对待历史,研究文献.6简 述内审的方法。 答:文字性文献的见证,如果同一个事实的发生时间,过程,有关任务记载不一导致.用真品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用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看它是否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脖,如是,文献内容有的.4)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量, 以此来判断7简述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答:文献
10、综述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非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8简述内容分析发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答: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作系统客观的量化分析法它的一般过程是先建立研究目标,然后依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总体选择分析单元,按照可以测量和量化的原则,设计能将分析单元的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项目的分析维度并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再按照分析维度对样本进行量化处理最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9简述评判记录。答:评判记录是根据已确定的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 做分类记录,登记下一个分析单位中分析维度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为计数方便,分析维 度和分析单位可排列成表格形式,编上
11、序号。10简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答:文献法主要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 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11. 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答:分析法与文献法的相同点是对教育文献进行研究 的方法。不同点:内容分析法将非动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文 献内容作出定量分析,进而作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 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12. 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答:建立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抽取分析材料(抽样)量化处理统计处理作业2第五章简答题1.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无结
12、构式问卷, 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崇性研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题目的用语可以不 同,二是回答格式自由,没有结构。结构式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这种类型的问卷还可根据 是否使用之字,划分为图画式文字式,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以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尺度式。2. 简述个别访问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的情况。答:前者适合以下情况,访问某人特定个体的 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解部麻雀式的研究。后者适合 于了某个群体的情况和想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3. 简述访问发的一般步骤。答:分为取样,设计调查发与试测,计划及调查访问程序。4. 简述结构
13、访问法。答: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问题标准化,即事 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访问。5. 简述非结构访问法。答:这种方法是指实现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顺序去问,访问者 可以就某些问题与被访问者进行自由的交谈,以了解某些想研究的心理问题,这种方法适合于探索性研究。6. 简述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答:前者是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交谈的方式。后者是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电话,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7简述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法。答:前者是由一个研究者和一个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后者是由一至三名研究者和两名以上的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第六章简答题 1.观察法的
14、主要特点有哪些?答: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对象的自然 性和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直接法2. 理论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答:在观察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论的 准备,爱因斯坦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 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在教育领域,观察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水平非常重要。比如,一 个观察者如果持有的是传统的旧观念,他在课堂观察中,就会按照“旧观念”所给予他的观 察视角去看问题,观察的重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不注意学生的表情,神态,不关注学生的 独特理解和语言,不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理论不反决定观察什么也会影响观察之后 的分析内容和评价方
15、法3. 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答:选择适合的观察位置,是实施观察必须考虑的,它 对观察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位置的选择包括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4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答:观察过程中要反思的问题。反省自己的思维方 式,分析自己的观察角度,记录时适应的语言,对观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进行反省,检查是 否有违背道德的,反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个人生活经历,宗教信仰,性别,社会地位, 受教育程度等对观察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如果叙述不当,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好像这也是观 察者看到的“事实”5简述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答:指导语与测验的情景测试焦虑练习与应付技巧反应方式,即对反应的倾向不同
16、,会使结果不同反应心向6项目预测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预测的对象应是将来正式应用测验团体的一个随机样本,取样的应注意代表性,一般以400人左右为宜预测的情景应与未来正式施测的情景相同预测时间一般可稍长些,应使受测者有足够的时间问答,这样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反应 资料,便于统计分析结果在预测过程中随时注意被试的反应,如有特殊情况应予以记录, 这样便于以后正式应用时参考7测验的客观性包含哪些方面?答: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8简述测验标准化包含的主要内容。答:内容施测测验分数的组合常模9简述分析测验项目的区分度的方法。答:计算题目得分(反应)与测验总分之间的关联性一相关系数,因计分
17、方式不同,有不 同的相关方法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个别题目上通过百分比,求区分度指标第七章1.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答:课题方面的自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暂时的被 试变量2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 ?答: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操作定义可以增 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操作定义可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3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每个顺序在每个因 素的实验次数相同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4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答: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5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规定好反应的操
18、作定义因变量应具备的特点 反应指标的平衡6对部分被试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答:用指导语控制主试者对待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双盲实验法控制被试者的个体差异实验组,控制组法7对环境变量和部分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 ?答:操作控制的方法设计控制的方法统计控 制的方法8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增加样本的代表 性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第九章简答题1 简述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P292答: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 据,不满足积差相关所要求的数据总体为正态分布条件。将这些数据转换的等级变量后,可
19、采用等级相关法。2简述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答:两种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两种变量的总体都是呈正态分布, 或接近正态分布。 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 必须是成对数据而且每 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两钟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样本容量n30,计算出的积差相 关系数才具备有效的意义要排除共变因素的影响。3简述方和标准的优点、缺点。答: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反应灵敏,随任想一个数据的变化 而变化,严密确定一组数据的方差及标准差有确定的值,计算简单,适合代数计算,不反求 方差和标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代数运算,而且可以将几个方程差和标准差综合成一个总的方 差和标准差,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差异量时,方差和标准差是最
20、好的估计量。缺点:不太容易理解,易受大小两极端数值的影响,有个别数值不清缺失时,无法计算。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答:算术平均数的优点:反应灵敏严密确定 简明易懂,计算方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确影响较小。缺点: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如果一组数据中绝大多数数值都较高(或较低),而其中只有一个数值极低(或极高),由于每个数据都参加运算的结果,使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大大下降(或上升),这时,算术平均数就不足以代表这组数据的典型水平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或缺失,这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均数。5简述几何平均树的使用条件。一组数据中的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与常数,既数据 按一定比例关系
21、变化。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据,分布呈偏态时,算术平均数不能很好 地反映数据的典型情况,此时应使用几何平均数或其他集中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典型情况。6简述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答: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求全距,决定组数,确定组距, 确定组限和计算组中值,旧类和登记。第十章简答题 1.答:建立假设,选择单测或双测检验方式。计算标准误,计算临界比率CR。查表进行推论2. 假设检验中,作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概率统计的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出 现被认为是随机误差造成的而不是系统误差造成的,可以忽略。3两个平均数差异性的检验比一个平均显著性检验增加了哪些前提条件?答:使用的标准 误由两个总体或样本的标
22、准差经过数字变换组成两总体都为正态分布存在相关问题等4叙述计算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答:可以用求同时检验一个因素两项或多项分类的实际观测数据与某理论次数分布是否相一致的问题,或有显著差异的问题,还可用于检验两个或 两个以上因素各有多项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5.简单叙述非参数检验方法与参数检验方法相比的特点。答:非参数检验一般不需要严格 的前提假设非参数检验特别使用与顺序资料非参数检验很适用于小样本,并且计算简单 非参数检验法是最大的不足是设能充分利用数据资料的全部信息非参数检验法目前还不能用于处理因素间的交互利用6简单叙述T检验的条件。答:T检验的条件:小样本,虽然总体标
23、准差未知,但知道样本标的差,总体是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两独立样本的的总体标 准差被认为相等。7 单测检验与双测检验的区别在哪里?答:单测检验与双测检验的区别:它们的概念,和应 用条件各不同,答测检验的应用条件,凡是检验大于、小于、高于、低与、优于、劣与等有 肯定性大小关系的假设检验问题,假设检验写作:H1: M1<M2或M1>M2双测检验的应用条件:凡理论上不能确定有两个总体一个一定比另一个大或小的假设检验,一般假设检验写作H1 : M1 工 M2&简述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答: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1)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2)两个样本方差差
24、异显著性检验9简述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2)积差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3)相关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4)等级相关与其他系数显著性检验 5) 相关系数的合并10简述检验的两类错误的概念与意义。答:检验的两类错误的概念:1) a错误:a错误又称为显著性水平,I型错误,是指在否定虚无假设,接受对立假设的所犯的错误,既是将属于没 有差异的总体推论有差异的总体时,所犯的错误。2) B错误:B错误是指在接受 Ho为真时所犯的错,在接受 Ho为真,而拒绝 H时势必有一部分属于H,总体的部分样本,被视为 H的部分,而被否定在H之外。意义:a错误和B错误是在两个前提下
25、的概率,两个总体的关系若是确定的,则 a增大,B减小,a减小,B增大,二者相反。作业3一、 计算题(第九章)1、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 XI、期中检测成绩 X2、期末考试成绩 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 20,0.30,0. 5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 = 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 X2 = 84分,期末考试成绩为 X3 = 86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是多少?xw = 0.20 X x1 + 0.3 X x2 + 0.5 X x30.20+ 0.30 + 0.50= 0.2 x1 + 0.3x2 + 0.5
26、x3= 0.2 X 90 + 0.3 X84+ 0.5 X 86= 18 + 25.2 + 43= 86.2(分)2、在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样本,测得他们的某项考试分数如表9.1中所示。求他们分数的算术平均值。表9.130名样本的测验分数565960626368707273737474757677777878808182838486888989949697x = 1 ( n )= 56 + 59+ 60 + 62+ 63+ 96+ 97 = 2314 = 77.13333 n刀 Xi30303、 某实验小学组织对学生进行一项能力测验,共抽出三个样本,获得有关数据如表 9.2所示
27、。求其总的标准差。表9.2三个样本的能力测验计算表样本(K=3)nX(T144109122461081335010315XW =B_n i(2XniX)刀 =nX X1+n2X2+n3Xn1+n2+n3 = 44 X 109+46 X 108+50 X 10344+46+50106.54、有10名被试学生的反应时间如表9.3所示,求其标准差。表9。310名被试的反应时间计算表序号反应时间离差离差平方1186.135.501260.252174.323.70561 .693118.4一32.201069.044201.050.42540.2516413.4179.6613317.60309.76
28、716615.4237.28123027.60761.769120430.291210119830.8948.6EE= 1506.00=150.6E= 0E= 8780.10S= V1 x n x (x 2-x) 2n-1Ei= =V 8780.1 10- =31.25、在某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查30名学生的语文测验(X)和数学测验(Y)成绩,其结果如表9.4所示。两个测验的满分均为100分,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表9。4语文成绩(上)、数学成绩(下)5860626263636464656670717272737474767878797980808283858587896064656
29、668697071727374767778798081828383858688888989909394961 _n y_ x y=n x 3 x 3y E (x i-x)(y i_y)i=11=V nV nnE x2iEyi2 ( E xiyi)i=1i=1i=11x 2473=V 2247 xV 2765=0.99二、计算题(第十章)1、某年级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7分。现从中随机抽取40人进行新教法实验,实验结束后其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是否新教法比原来的教法好?HOU=UbH1U 丰 Ub SEDXV621+62=V 72+6.5=1.15n 40DX-UDX
30、 =82.75=4.6 E=SEDX 1.51 /E/ >2.33 p <0.012、某校初中二年级中随机抽出7名男生和8名女生,参加某种心理测验,其结果如下:男生:62, 72, 81, 65, 48, 75, 84;女生:72, 81, 78, 62, 52, 54, 46, 88。试问: X=69.5刀(x i-x) 2 i=1男女生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Y 女=66.6标准差u男="1_ n nV 1(62-69.5)2+ -(84-69.5)27=11.4女=14.32 _SEDX =2 2= V 11.45 +14.3278=6.7 E= Dx-UDx = 69
31、.5-66.6 =0.43SEDX6.7/E/C/ 6.5p > 0.05 所以,差异不显著.3、从某地区10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 30人,测得其平均体重为 29 kg;抽取女生25 人,测得其平均体重为 27 kg。根据已有资料,该地区 10岁男孩的体重标准差为 3.7 kg 女孩的体重标准差为 4.1 kg能否根据这次抽查结果断定该地区男女学生的体重有显著差异? HDU=LbH 心工U SEDXV 612+622n 1 n 2= V3.7 2+4.1 230 25=1.128 E=DX-UX=29-27 =1.773SEDX 1.1281.65</E/2.33 0.01<
32、 p <0.05所以差异显著。4、为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认知方面的差异,随机抽取独生子女 25人,非独生子女31人,进行社会认知测验,结果独生子女平均成绩为25.3分,标准差为6分;非独生子女的平均成绩为29.9分,标准差为10.2分。试问: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X1-X 22 2t= V S1 +S2 -n-1 n 2-125.3-29.9=63+(10.2) 224 30=-1.929t ' (0.05/2)=SEXt 1(0.05/2)+SE 2Xt 2(0.05/2)2 2SEX1+ SE X2SEX1 =S1 2= 62 =1
33、.5n-1 24SE2X2= S 22=(10.2) 2=3.468n2-1 30t(0.05/2)=1.5 X 2.64+3.468 X 2.04=2.0493.468+1.5t 1(0.05/2)=2.064(d51=24)t 2/(0.05/2)=2.042(d5=30)1.929<2.049p <0.055、某校领导从该校中随机抽取84名教职工,进行关于实施新的整体改革方案的民意测验。结果赞成方案者38人,反对者21人,不表态者25人。持各种不同态度的人数是否有显著差异?理论人数/ O=84X 1/3=28 (人)HO/ 0= / eH/。工/ e x2=刀(t o-t e
34、)2/ e =(38-28)+(21-28) +(25-28)282828一 2 一 一=5.6 3)直尺分布量表:X 0.05=3.84 5.67 3.84所以存在显著差异。6、某县有甲、乙两所规范化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检验两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从甲、乙两校的初二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55和45人(各占全校初二学生总数的25%),进行统一试题的数学测验。测验结果为:甲校有 35人及格,20人不及格;乙校有 30人及格, 15人不及格。试检验甲、乙两校初二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 HRM R_P1=35/55=0.64n心=35n q=20P 2=30/45=0.67 n2卩2=
35、30n2q2=15 0PP=Vmp计n2p2)(n 1q计n2q2)= V(35+30) (20+15) =0.095 n 1n2(n 计n?)55X 45 X (55+45) E=(0.64-0.67)=-0.3157 0.095 /E/<15 P>0.05 _ 所以差异不显著。7、 某中学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15人,学期初与学期末测试他们的某项能力,取得的 成绩见下表。试用符号检验法检验学期初与学期末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期初测验成绩718565767978687468907867647280期末测验成绩758366788472697767928468657282X1-y 1:-,+,-,-,-,+, 2) n+=3, n-=11 N=14(0不计)如果差异不显著,理论上讲14个差值 n+,n-应各占一半.E=n-n/2=3+0.5-V4/2=-187 V n/2 V14/2/E/<1.960.01<p <0.05所以差异显著。&甲乙两校随机抽取12份数学竞赛试卷,其卷面上的分数见下表,问甲乙两校此次数学竞赛成绩是否一样?序号123456789101112甲校646858608076845450606547乙校607160566878904248636852解: x1-x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4.2 汽车巡航功能
- 2025年电冰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珠链石英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猫仔硬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一 项目一 认识安全用电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秋初三(下)期末测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南宁学院《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民族大学《电子系统信号完整性和热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大同矿区六校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江苏事业单位真题下载
- 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与机遇分析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表单
- 系统本地部署协议合同
- 2025年中国色度仪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路基排水工程首件施工方案
- 上海市黄浦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淄博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游乐场区块链数据共享-全面剖析
- 2024年陕西省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考试真题
- 槽轮机构槽轮机构包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