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并除外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及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患者。采用纯中药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脂变化。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均有改善。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有效降低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药疗法;天麻钩藤饮/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尽管该病危害极大,但目前尚未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虽然治疗高血压的西药很多,并且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仍有一些病人对常用的

2、降压药疗效不佳,或因其副作用而不能应用。而中药治疗高血压,则具有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单味中药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1 。但中药复方天麻钩藤饮加减能更好地因人制宜起到降压作用,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采用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8.621.2kPa,舒张压(DBP)12.013.2kPa;级高血压:SBP21.323.8kPa,DBP13.314.5kPa;级高血压:SBP23.9kPa,DBP14.6kPa。 1.2 一般资料 按WHO原发性高血压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并除外

3、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558岁之间。平均为44.3岁。病程为3年10年不等,平均4.5年。高血压分级:级13例,级15例,级2例。2 治疗方法 天麻钩藤饮加减,即天麻15g,钩藤15g,桑寄生20g,杜仲15g,石决明25g,夜交藤25g,黄芩10g等,随证加减,肝阳偏亢明显者可加夏枯草50g或煅龙骨、牡蛎各30g以加强降压作用;兼头痛者:加菊花25g;兼血瘀者,加丹参15g,川芎10g;腰膝酸软明显并伴少寐多梦者加泽泻15g,生地15g等。上药水煎200ml,每日1剂,每日2次。观察方法: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表现,舌脉和血压,

4、同时停用任何西药。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脂。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3 疗效评定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 参照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降压疗效标准评定2 。显效:(1)DBP降低1.3kPa,并达到正常范围;(2)DBP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7kPa,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1)DBP下降<1.3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2)DBP较治疗前下降1.32.5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3)SBP较治疗前下降4.0kPa,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3.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耳鸣,头痛,心慌及乏力

5、均有改善,精神状态好转,其中显效7例(级7例),有效22例(级6例,级15例及级1例),无效1例(级1例)。DBP平均下降2.2kPa,SBP平均下降7.4kPa。血脂变化见 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4 讨论 高血压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但从临床来看,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多见,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华岫云按说:“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阳之风阳上冒耳,甚者有昏厥跌扑之虞。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下虚者必从肝治,

6、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因此治疗上宜采用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法。本文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为君,具有平肝熄风之功;臣药石决明与牛膝,助君药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并引血下行;佐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诸药配伍共奏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功,使全身阴阳平衡,血脉畅通,达到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3 ;钩藤具有降压、镇静作用;杜仲、桑寄生也具有降压作用4 。因此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理,考虑与其具有扩张血管,减轻容量负荷及阻力负荷等作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多伴有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并且二者常常互为因果。本文观察的结果,也与上述变化相符。经治疗后,随着血压的下降,血脂也降低,考虑与血压降低后,代谢紊乱也随之有所改善有关。由于本次观察的病人的血压多为级、级,因此该方剂对级、级高血压具有确切疗效,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对级高血压的治疗尚需做进一步的观察,必要时可与西药联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参考文献】 1阴 健,主编.中药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24.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9.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