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上颌前牙64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埋伏上颌前牙64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埋伏上颌前牙64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埋伏上颌前牙64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埋伏上颌前牙64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前牙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在口腔科治疗中较为常见。阻生上颌前牙其中一部分为多生牙,临床上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牙间隙增宽、牙扭转、邻牙迟萌等,应尽早拔除;另一部分为形态基本正常的恒牙,对于这部分埋伏齿临床上应尽量保留,以获得完整的恒牙列及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应分别对待,现将笔者临床上所治疗的上颌埋伏前牙6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一般特征 1999年至2006年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埋伏上颌前牙患者共64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及X光片进行诊断,其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为729岁。其中714岁为46

2、例,占71.9%;14岁以上18例,占28.1%。1.2 部位与数目64例全部为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其中多生牙31例,埋伏阻生恒牙33例。在阻生恒牙33例中,上颌尖牙16例,中切牙12例,侧切牙5例,具体分布见表1。表1 阻生上颌前牙的分布(略)1.3 埋伏齿的位置和状态 倒置4例、占6.25,低位28例、占43.75,水平阻生6例、9.38,伴扭转16例、25.00,斜轴10例、占15.62。1.4 并发症表现为牙合系统的畸形,多生牙常引起牙齿错位、牙间隙增宽、牙扭转等。多生牙31例中有27例出现上述并发症。埋伏上颌恒牙33例中引起30例牙齿缺失、邻牙移位、乳牙滞留。2 治疗方法2.1 手术

3、拔除 适用于多生牙及确实无法保留的阻生上颌恒牙。(1)定位:拍上颌前部咬合片及曲面断层片,以确定埋伏牙在上颌骨中的准确位置,冠根走向,以及与邻牙关系,并且决定手术进路。此种治疗共有34例,其中腭侧进路32例、占94.1%,唇侧进路2例、占5.9%。(2)手术方法:腭侧进路切口为距两侧尖牙腭侧龈缘4mm弧行切口,切开粘骨膜;唇侧切口为带蒂的粘骨膜瓣切口,暴露牙齿,凿除相应骨质,将患牙取出,严密缝合创口。对于拔除的为上颌恒牙埋伏齿,拔除后,应进行相应的矫治与修复。2.2 单纯外科暴露法 适用于阻生恒牙埋伏于粘骨膜下的情况。切开相应的粘骨膜,减少其萌出阻力,以加速其萌出。此种治疗共5例,占埋伏上颌恒

4、牙中15.2%。2.3 外科暴露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法 采取此法共治疗25例,占上颌恒牙中75.8%。(1)术前戴固定矫治器,开创充足间隙。(2)局麻下从唇侧翻瓣,去骨暴露埋伏齿,一般先粘一小钩牵引,待暴露出足够牙冠再粘托槽,牵引力宜轻柔。(3)牵引导萌,逐步使其排入牙列。3 讨论 阻生埋伏齿不论是多生牙还是埋伏恒牙,认为是多因素造成。一方面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面部肌肉、骨骼、牙齿的退化不同步,及恒牙萌出顺序特点;另一方面乳牙滞留,恒牙胚位置异常、牙瘤等也是造成阻生埋伏的原因。应及时加以治疗。 埋伏齿在性别分布上埋伏齿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本组病历中男女之比为2.11。埋伏齿可发生

5、在不同牙列期,但好发于混合牙列期。其好发顺序为混合牙列期恒牙列期乳牙列期。 由于多生牙引起牙合畸形,妨碍恒牙萌出,造成邻牙牙根吸收,故均手术拔除。对于多生牙采取手术拔除,而对于阻生埋伏齿为恒牙的情况,应尽量保留,促进其萌出,以恢复和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手术治疗时,术前需用拍上颌前部咬合片及曲面断层以准确定位。由于从唇侧进路,翻开龈瓣后,还需缝合创面,手术时间长,儿童耐受力差,难以配合,使手术时间进一步延长,从而增加组织水肿、疼痛等并发症1,故应首选腭侧进路。鉴于上颌恒牙对面部美观与咀嚼功能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保留。对于异位埋伏阻生恒牙的矫治较为复杂,多需采取外科暴露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法,在牙冠上粘结正畸部件,应用链状皮圈、弹力线或结扎丝牵引助萌。其中正畸部件粘结是否牢固是矫治成败的关键。矫治过程中应不定期摄片检查,观察牙体移动情况2。从而提高埋伏恒牙的保留成功率。【参考文献】 1 章和平,林凯烨,蒋纯蓉.儿童上颌前牙埋伏多生牙临床定位及拔除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