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扩展资料素材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扩展资料素材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扩展资料素材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扩展资料素材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俯仰不愧我自飞宗璞坐在那间古色古香的客厅里, 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父亲冯友兰留给她的印象时,面部表情不自主地流露出一种怀念,看得出,这是一种温暖的依恋。“尚未上学,也就是五六岁吧,”宗璞回忆,极像自语,目光淡远。那时冯友兰先生在清华当教授、 文学院长。清华大学校长是梅贻琦先生。 因为寓所邻近,两家过从甚密, 宗璞和弟弟冯钟越以及梅校长的小女便常在一块嬉戏。 小弟钟越同梅家小女谈笑甚欢,有意无意冷落了一旁的“小姐姐”。这不高兴被冯友兰看出来,平常不太过问家事的父亲便向宗璞招手:“你来你来!”宗璞来到父亲面前,父亲问了缘由,说:“我今天教你背一首诗。”诗是白居易的百炼镜。冯友兰一边教一边解释:唐太宗曾

2、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是说,从别人身上,自己应该学习领悟一些东西。 深奥的道理被父亲讲得很浅显很明晰,而同时深深吸引她的,还有父亲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这声音激发了宗璞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到上小学,宗璞已养成了一个极好的习惯: 每天早晨上学离家时, 先背书包来到父母床前, 把刚刚学会的诗句对着父母再背一遍。 以后姐姐如此, 兄弟也如此,家中不自觉地就形成了那么一种气氛。这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影响。 宗璞回忆,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家都在北京,逢到开饭,长幼围餐桌而坐, 冯友兰先生也从纷繁的工作和思想中走出, 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夫

3、人做出的可口饭菜, 一边有声有色的讲述着时政文化历史哲学。所以,从餐桌旁孩子们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营养。宗璞留恋地说:那些内容,那种形式,想想似乎可以称作是“餐桌教育”。宗璞说,父亲在家里更注重“言传身教”,我们小的时候,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但他在孩子面前并不严厉, 譬如对于家中学生的功课,他并不要求谁非要考多少多少分, 也不要求开夜车加班加点, 他自己从考大学到出国留学每次考试就从未开过夜车; 对于家中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冯先生也只看各人兴趣。 宗璞上大学时读的是外文专业, 为的是替自己的文学创作再打开一个窗口,冯先生同样很尊重她的选择。 他并不要求子女一定要干什么,却希望他们无论干

4、什么都要努力干好。 他在家中常讲一个笑话: 当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哲学家时,有人问他,家中怎么没有一人“子承父业”,他很幽默地一笑置之:“那是我深知哲学之无用。 ”他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宗璞回忆,在西南联大时,日军入侵,生活困难,学校的一些师生耐不住清贫,便去跑滇缅公路,从仰光等地贩一些物资到云南, “下海”做生意,情况与现在很有些相似。冯先生在学校在家中多次表示,人心不能二用,生活再苦,也不能分了心,仍一心一意致力于他的著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冯先生的子女没有一个再搞哲学,但他们从父亲那里获得的一种精神也使他们各有所成: 除宗璞成为饮誉中国文坛的作家外,先生的长子冯钟辽、

5、次子冯钟越也都是某个领域极为优秀的专家。用心爱心专心冯友兰先生在家中是一个 “甩手掌柜” 。这首先得力于他夫人任载坤的扶持。冯友兰先生的妹夫张岱年曾经感叹: 在家中谁也比不上冯先生的, 冯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买过菜。 宗璞笑着补充: 说一辈子没买过菜也是假的, 随西南联大在昆明时,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也曾带我赶过集,不过父亲确实很少做饭,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放他身上合适不过。记忆中间只有一次,父亲和我一起做饭,条件不好,得先把松针编成辫子一样的“松毛”盘在炉子里作引火,上面放上炭。我们怎么也生不着火,弄了半天,哈,出来一锅糊饭!后来我上大学时写一篇作文记述此事,记得有“煮饭则有黑无白” 一句,因

6、为活泼生动,还博得老师赞赏1982 年,冯友兰到母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宗璞陪同前往。在机场, 87 岁的冯友兰回首家事,曾颇有感慨地作打油诗一首: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年又得儿女孝,扶我云天万里飞。诗中提到的三个女性使冯友兰先生一生脱离了俗务的纠缠。 据宗璞及其堂姊冯钟云回忆, 冯友兰的“慈母”在“五四”前后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女性,她把自己的三个子女都送出来读书,结果这兄妹三人都成了闻名全国的人物: 冯友兰在哲学界的地位自不必说,弟弟冯景兰则是新中国地质学的奠基者之一。 妹妹冯沅君后来被称为 “五四”时期的四位女作家之一。冯友兰的“贤妻”任载坤1918 年毕业于北

7、京女子师范学校,该校是当时中国女界的最高学府,可她与冯友兰结婚后, 就基本上把精力投入到家务之中。回首往事,宗璞说:这么多年,我觉得父母一直认为生命中有比世俗生活更高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在父亲,就是他的哲学他的教育事业,在母亲,就是帮助父亲成就他的事业。在生活最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为了能使冯友兰教授一心致学,教授夫人曾在校园里支起油锅, 靠炸麻花来补贴家用。 1977年,任载坤去世,冯先生痛作挽联悼念:“在昔相追随,同患难,共安乐,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汝先去;从今无牵挂,断名缰,破利锁,俯仰俱不愧,海阔天空我自飞”。尔后,到了冯友兰的晚年,与他相依为命的,便是她的女儿宗璞。冯友兰的外甥冯宝兴对我

8、感叹: 老年丧偶, 特别是老年丧妻, 对一个老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打击都是难以承受的,而冯先生却活到 95 岁高龄,这除了因为他具有哲学家的旷达外,宗璞及其丈夫蔡仲德先生作为他生活和心理上的依靠是至关重要的。新时期是冯友兰学术活动的重要时期,他的 7 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 的主要撰写工作,都在他的晚年重新开始。为了照顾老人生活,宗璞在 70 年代初便搬到了北大父母身边。 冯友兰晚年因患白内障耳目失其聪明, 但他的思维依然敏捷,饮食也很正常。冯宝兴当时远在东北,他回忆,那时每次到北京看望舅舅,每次宗璞对父亲服侍之精细都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当时宗璞亦正值创作盛年,正在写一部多卷本的长篇小说 野葫芦引

9、,为了侍奉父亲, 她暂停了写作计划。冯宝兴曾写信给宗璞,慨叹她作为冯友兰先生的“守护神”,自己作出了极大的牺牲。 1990 年 95 岁的冯友兰在宗璞生日时为她撰写了最后一幅寿联:“鲁殿灵光,赖家有守护神,岂独文采传三世;文坛秀气,知手持生花笔,莫让新编代双城”。联中的新编即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双城则指宗璞反映抗战前后知识分子颠沛生活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的第一部。对于这种牺牲,宗璞淡淡地说:我必须以新编为先,这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用心爱心专心慢慢地,宗璞对老人的照料更成为父女之间心理上的相互依赖。 冯先生通晓今古,涉猎广泛,对文史哲诸方面都很有见地。 一日,父女俩在餐桌旁相对而坐,话

10、题是中国古典小说儿女英雄传。冯先生看着面前以文学为业的女儿,像面对一个朋友,谈自己对儿女英雄传的看法:“你看,在中国小说中,儿女英雄传的技巧是很新奇的。 就说主人公十三妹的出场, 这部小说并不像其他作品先开宗明义讲出主人公姓甚名谁, 从哪里来。这部小说先让一个无名无姓的神秘女子登场, 这就有一种神秘气氛。 等到她的活动引出了邓九公, 小说就又放下她重新从邓九公开头叙述”哲学家冯友兰关于 儿女英雄传 一个多小时的讲解, 使作家宗璞听得很专注很有兴致。时不时地,宗璞提出一两个问题,父女二人谈笑风生。回首往事,宗璞声音很低缓:父亲去世以后,我再也没有那么好的交谈者了人至晚年,沉心书斋做学问, 冯先生

11、与外界的联系少了, 自然对一些东西了解得不很及时不很确切。这时候,宗璞作为冯先生沟通外界的“耳目”之一,有意向冯先生透露了一些外面世界的消息。 “文革”骤起,天下大乱,宗璞在中国社科院上班,自然会听到种种传闻。一日回家,她告诉父亲:现在外面人说,江青组织批林批孔, 矛头其实暗指总理对宗璞的提醒, 一心追随新中国的冯先生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儿, 赶忙极严肃地阻止: 不敢乱讲?你可不能分裂中央啊!宗璞说:父亲当时是不听“小道消息”的,他只信“大道消息”。过来想一想,以冯先生当时自危的处境,他的这种态度也并不难理解。到新时期,冯友兰先生重新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作为一位年过 80 的垂垂老者,他的记忆依

12、然清晰。据他最后的博士生回忆,冯先生视力有障碍后,全靠记忆指导学生协助自己编书, 需要引用什么资料, 他凭记忆让助手去某处查某一部分,然后由助手念给他听,由他决定取舍。一般他所要查找的资料,与他所说出的书籍出处竟然无大出入。对此他自己却说: “我现在好像反刍,把吃过的东西再咀嚼一遍, 也增加不了什么材料。 所以后面几卷分量不大, 每本都写得简短,把要说的话说完就行了,不像有的愈修改愈多。”但他毕竟上了年纪,身体越来越不灵便了。年过90 之后,虽然他每天仍从9 点钟开始工作,但由于行动不便,处理生活费时,后来便坚持上午不喝水,以免上厕所。最后一两年, 在宗璞夫妇的陪护下, 冯先生更是频繁地来往于家庭与医院之间。年初,冯友兰躺在病床上,慈祥地望着床前的女儿,低声倾诉:“庄子说过, 生为附赘悬疣, 死为决疣溃痈; 孔子说过, 朝闻道,夕死可也;张横渠又说, 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 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先生在此所表述的,大概就是他在以往著述中多次推崇的“明于生死之道”的人生境界。 1990 年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