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定义: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二、实质:电子的转移三、特点:1)机理复杂、多步反应2)有的程度虽高但速度缓慢3)有的伴有副反应而无明确计量关系四、分类:碘量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亚硝酸钠法、溴量法、铈量法五、应用:广泛,直接或间接测定无机物、有机物6.1氧化还原反应平衡6.1.1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Oxi + ne ' RedRedOx? + neOx1 + Red2Ox2 + Red1(1)电对的电极电位衡量氧化或还原能力的强弱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弱) 氧化剂(2)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
2、越强(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弱)还原剂因此,作为一种还原剂,它可以还原电位比它高的氧化剂,根据电对的标准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对于可逆的氧化还原电对,其电位E的大小符合能斯特方程。(一)电极电位的NERNS表示式1. 活度表示式Ox/Red2303 RT ina OxOx / Re dnF0.059lga Re da Ox(25 0 C)a Re d2. 浓度表示式a OxOxOxRedRe d / Re d0.059. f°x Ox lg 7Re d Re d 3. 分析浓度表示式Ox C Ox,ReC Re d d 一/ Re d0 .059lg
3、Ox C Ox ' Re dRe d C Re d - Oxv° .°59lgOx - Re d孕 ig C°xRe d - OxC Re d(二)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n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影响因素:常数,仅与电对本身性质和温度有关6.1.2条件电位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是1moL/L时的实际电位令©日=©日+ 0.059 lg f°x" Red条件电位nf Re d 肚 Ox-Ox / Re d0.059igC OxC Re d条件电位的大小反映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氧化还原电对的实际 氧
4、化还原能力,应用条件电位更能正确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 向,次序和反应完全的程度。6.1.3条件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及能与氧化还原电对发生副反应的物质有关实验条件一定,条件电位一定1. 离子强度(盐效应)离子强度改变=f改变= ' 二'发生改变盐效应不易计算,可忽略=规定f = 1aOx注:一般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2. 生成沉淀如果在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中,加入一种可与氧化型或还原型形成沉淀的沉淀剂时,将会改变体系的标准电位或条件电位,就有 肯能影响反应进行的方向。氧化型生成沉淀还原型生成沉淀6'例子:已知:Cu2+ + eCu+ "cu2 cu=
5、0.164 V12 + 2e2I- I I -二 0.535 V理论上2Cu+ + 2I22Cu2+ + 41-实际上2Cu2+ + 4I-2CulJ + 2I2Cu 2 cu2 Cu0.059lgCuCu0.059lg Ccu2 *2K SP (CuI ) I 2 +Ccu2: Cu 又已知 Ksp CuI =1.110卫,令I 一 = 1molI-二 °Cu24?Cu +Cu 2 Cu0.059lg二 0.87VKsp culI-C:2 Cu=0.164 VI: I二 0.535 V,似乎应当是I2氧化Cu2+,而事实上是CiT氧化,原因是Cu+生成了溶解度很小的CuI沉淀,从而
6、使铜电对的电位显著升高。3. 形成配合物:与氧化型形成配合物二日丄与还原型形成配合物=宀与两者均形成配合物氧化型配合物的稳定性.还原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0还原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氧化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宀示例:例:间接碘量法测Cu2+Cu2+ + eCu+0.164 VI2 + 2e2II: I -0 .535F; 3 FeFe 2+Fe3+ + e如加入能与 Fe3形成配合物的Fe- Fe-0.059ig z (F aFe 3 (F )二 Fe3 Fe-0.059lg1F 一F 丁3【F -3F = 1mol / L:3+/Fe2+ = 0.06VFe3 不再干扰测定4.酸效应:例:H3AsO4
7、+2H+2eHASO2+2H2O V3AsO4 HAsO 2 二 0.56VI3 + 2 e3IeI 3 一/ I0 .545 V已知 H3ASO4 的 pKa1pKa3 分别为 2.7,7.0 和 11 .5 HAsO 2的 pKa =9.2怡A 0 . 0.059 , H 3ASO4H H J2H3ASO4 HASO2 二 Fg HAS。2H 3AsO4:HAsQ2当H 当H H3ASQ +氓lg(:HAsQ 2 H C H 3 AsQ 4H 3AsQ 4C HAsQ 2:HASQ 2【H 2H 3 ASO 4H 3 H 2 Kai H 2 KaiKa2 心心2心3H KaH 0'
8、H 3-H3AsQ4 HAS。2二 0.6°V0'=10 mo1 / L 二 H3ASO4 HAsQ 231 + 2H-o.1ov :I 3/ IHAsQ2 + I3 + 2H2Q (酸性条件)间接碘HAsQ2 + 3+ 2H2QH3ASQ4 +3I + 2H+ (碱性条件)直接碘量法注:根据电对的电位高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6.1.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 进行的程度用反应平衡常数来衡量由标准电极电位f K由条件电位一 K'(条件平衡常数)Qxi + neRediRedQx? + ne°iga Ox 1n1Re d 10.059n2lg(无副反应)n
9、 2OX1+ ni Red2,n1Ox2aOxa Re d 2+ n2Red1a RPe2d1acPx2!条件平衡常数反应达平衡时:0.059n1igigiga Re d1aRe2d1p 2Ox 10.059n1igC OxigK ig注:C ReP 2Re d 1p2C Ox 1n为电子转移数d1n1C Ox 1C Re2 叽iga Ox12aRe1d2d1C Ox 2P 2Re d 1a Ox12n2C Re d 2(有副反应)时P 1Ox 2P 1C Re d 21=2n2iga Ox 2a Re d20 .059(无副反应0 .059n2igC Ox 2C Re d 2p1C Ox 2
10、n( 1p 1C Re d 20.059n1和n 2的最小公倍数(无副反应)(有副反应)结论:心*6=K '(有副反应)2. 滴定反应SP时:滴定反应的完全度应 > 99.9%应满足CRed1 - 10 3C Ox 1C Ox 2C Re d 2-101:1型反应C Re d 1C Ox 2C Ox1 C Re d 2-1060.059lg K0.0596n1二 n 2 = 1 二 f ' /'-0.36V?' - '2' - 0.18 V1: 2型反应-10K、CRed1COx2C Ox 1 C Re d 2淳gK'059n也 0
11、'= ©F'_0£'z 0.27 V注:只要 :- ' = 一 分- 0.35 0 .40 V,反应可定量进行必须指出,某些氧化还原反应,虽然两个电对的标准电位相差 足够大,也符合上述要求,但由于副反应的发生,使该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定量地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没有一定的当量关系 (或摩尔比关系 )。显然,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仍不能用于滴定分析。 如KMn04与Na3AsO3的反应(在稀H2SO4存在下)就是如此,虽说 它们间电位的差值(0.95伏)远远大于0.4伏,但由于AsO33只能将 MnO4-还原为平均氧化数为3.3的Mn(溶液为黄绿色或
12、棕色),因 此,就不能用于滴定分析。6.1.5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K 值的大小,只能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 程度,不能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举例说明: H2+O2-H2OK值为1041,但常温下,几乎觉察不到反应的进行,只有在点火 或者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反应才能很快进行, 甚至大声爆炸。 多数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 在其滴定分析中,不仅要从平衡观点来考虑反应的可能性,还应 从其反应速度来考虑反应的现实性。因此在讨论氧化还原滴定时,对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必须有一 定的了解。1. 氧化剂或还原剂:性质不同,机理不同,显著影响速度1 )转移电子速
13、度快;打开共价键速度慢2)元素氧化数越高,反应越慢3)静电作用力阻碍减慢反应速度4)分步进行,整个速度受最慢一步影响举例说明:2. 浓度:增加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例:Cr2O7- + 6+14H+2Cr 3+ + 32 + HHO注:H ,I , v酸性条件下,过量 KI,暗处放10 min,反应完全3. 温度:升温可加快碰撞,加快反应,每增高10°C,速度增加2 3倍例:2Mn O4- + 5C2O42- +16H+2Mn2+ + 10CO + 8H2O注: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允许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办法来加快 反应速度,比如(1)有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如I2 ),如果将溶液加热
14、会引起I2的挥发损失。(2)有些物质(如Sn2+,F&+等)很容易被空气中的02所氧化,如 将溶液加热,就会促使他们被氧化,从而引起误差,这些情况下 如果提高反应的速度,就只有采用其他的办法。4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催化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在催化反应中,由于催化剂的存 在,可能产生了一些新的中间价态的离子,游离基或活泼的中间 络合物,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历程,或者降低了原 来进行反应时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例:2MnO4- + 5C2O42-+16H+ =2Mn2+1OCO2 + 8H2O 此反应 较慢,若加入适量Mn 2+催化反应,就能促使反应加速进行,
15、其反 应历程可能是:Mn( VD )+Mn( U ) Mn(W )+Mn(川)J MnQ )2Mn( IV)J MnQ )2Mn(川)(中间产物)Mn(川)与 C2O42反应生成一些列络合物,如MnC2O4+(红)、Mn(C2O4)2-(黄)、Mn(C2O4)32-(红)等。随后,它们慢慢分解为Mn( II )和CO2:Mn C2O4+Mn 2+ CO2 T +COO (羰基游离基)2+Mn(川)+ COO> Mn + CO2 T通常情况下,即使不加入Mn 2+,而利用MnO4和C2O42-反应后生成的微量的 M n 2+作催化剂,也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这种生成物本身起催化剂作用的反应叫做
16、自身催化反应。自身催化作用的特点:开始时反应的速度较慢,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加,反应速度不断加快。随后由于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低,速度又逐渐降低。氧化还原反应中,借加 入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还不少。以上讨论的是正催化剂的情况:在分析分析化学中也经常用到 负催化剂。举例:(1)配制 SnC2l 试剂时, 加入甘油, 目的是减慢加入 SnC2l与空气中O2的作用。(2)配制Na2S2O3试剂时,加入Na3AsQ也可以防止SQ2-与空 气中O2的作用。负催化剂也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它们的存在能减慢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度。5. 诱导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反应的进行,能够诱导反
17、应速度极慢或不能进行的另一种反应的现象,叫做诱导反应。后一反应叫做被诱导的反应。例如,KMnO4氧化C的速度极慢,但是当溶液中 同时存在F0时,由于MnOq与F尹的反应可以加速 MnO4和C- 的反应,这里 MnO4与Fe2+的反应称诱导反应,而 MnO4和C-的 反应称受诱反应:MnO4-+5Fe2+8H+Mn2+5f£+4H2O (诱导反应)- - + 2+2MnO4+10CI+16H 2Mn +5C2 T +8H2O(受诱反应)其中MnO4-称为作用体,F+称为诱导体,C称为受诱体。 诱导反应和催化反应是不相同的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参加反应 后又转变到原来的组成。而在诱导反应
18、中,诱导体参加反应后, 变为其他物质。诱导反应的产生,与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不稳定中间价态离 子或游离基等因素有关。诱导反应在滴定分析中往往是有害的,但也可以在适当的情况 下得到应用。在分析化学中,利用一些诱导效应很大的反应有 可能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和鉴定。6.2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在酸碱滴定过程中,我们研究的是溶液中pH位的改变。而在氧 化还原滴定过程中,要研究的则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引起的电 极电位的改变,这种电位改变的情况,可以用与其他滴定法相似 的滴定曲线来表示。滴定曲线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所测得的数据 进行描绘,也可以应用能斯特方程进行计算,求出相应的数据绘 出。、滴定曲线1滴定过程4
19、+2 +Ce (0.1000 mol /L)t Fe (0.1000 mol / L ,20 mL ) ,r 1mol/L H 2SO4 QQ4+2+3+3+Ce + FeCe + Fe"Ce-Ce-二 1.44 V 二0.68Vlg K44 一 °.682.96该反应进行相当完全0.059SP 前 0.1% 时:=99.910 3J 行。20.059 lg CFe3'CFe2 '二 0.6830.059 lg 10 二 0.86VSP 时:C Fe 3 二 C Ce 3 , C Fe 2 二 C Ce 4 ' 'C Fe 3 C Fe 3
20、sp 二 Fe3 Fe20.059 lg 空 0.680.059 lg CFe2+CFe2 +spCe 4 Ce 30 .059C Ce 4 -1.440.059 IgCceCCe3'sp0 .681 .440.681 .44SP0 .059.06 VigC Fe 3 C Ce 4 C Fe 2 亠 C Ce 3 *SP后:溶液中存在Fe/Fe2 ,Ce4 心30.1iQQ-C Ce 4 *_C Ce 3 'C C 4 +* =*CeCe+ 0.059 Ig = 1.44CCe3 +SP 后 0.1% 时:10 -30.059 ig 10 _31.26V0.86V-1.26 将
21、计2. 滴定曲线上面计算可知,化学计量点前后电位突跃范围为算各点电极电位值作为纵坐标,ce加入量作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下图:加入卅的图a"博腹灌宦Fd晤液的滴定曲找 由图上可以看出,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正好位于滴定突跃的中间,化学计量点前后曲线基本对称。3.可逆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计算ni - n.F°.°59nilgC Ox iC Re diOxi + nieRediC Ox 2C Re d 20x2 + n2eRed2当 (无副反应)或有副反应)时Oxi+ ni Red2niOx2+ pRediV'spC Ox ispnn2spSP时:ni0 .05
22、9n2lgC Re d!电位计算通式:滴定突跃范围:C Re d iC Ox 2C Re d 2n/n2 20.059C Ox 2C Re d 2Pilgsp注:n = n 2 =lgC Ox iC Re d iOx iC Re d!n/' /' - nC Ox 2C Re d 2C Ox 2C Re d220 .05930 .059滴定曲线在SP前后不对称2 滴定突跃大小的影响因素 : T,滴定突跃,反应 完全,越易准确滴定3根据条件电位判断滴定突跃范围(电位范围)Ce4>Fe2 :突跃范围0.86 1.26V=:宀二0.4V较大判断::弓=0.3 0.4V 二氧化还原
23、指示剂指示终占八、也©日二 0 .2 0 . 3V= 电位法指示终点l: 0.2V=无明显突跃,不能用于 氧化还原滴定二、指示剂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除了用电位法确定终点外,还可以根据所使 用的标准溶液的不同,选用不同类型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的终点。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 氧化还原性质。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通常以 In (Ox)代表指示剂的氧化型;In (Red)(弋表指示剂的还原型;n代表 反应中电子得失数。如果反应中没有H+参加,则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半反应可用下式表示:In (Ox)+ne=ln (Red)根据能斯特方程
24、,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电位与其浓度的关系是Eln=EI nO f+0.059/n logCI n(Ox)/CI n(Red)(A)指示剂不同,其EIn0f值不同;同一种指示剂,溶液的介质 不同,EnOf值也有差别。如果In (Ox)和In (Red)的颜色强度相差不 大,贝U按照CIn(Ox/CIn(Red从 10/1变到1/10的关系,代入式(A)中, 则得到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为:En=En0f ± 0.059/n (25C)(B)在此范围两侧可看到指示剂颜色的改变,当被滴定溶液的 电位值恰等于EmOf时,指示剂显中间颜色。若是In(Ox)和In(Red) 的颜色强度相差较大
25、,则达到中间色时电位值(En)要与EInOf值偏离一些。在测定Fe+的滴定中,常用二苯胺磺酸钠或邻二氮菲作为氧化还 原指示剂。1. 二苯胺磺酸钠二苯胺磺酸钠是以Ce4+S定FeT时常用的指示剂,其条件 电位为0.85伏(在H+= 1mol/L时)。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二苯胺 磺酸的形式存在。当二苯胺磺酸遇到氧化剂 cJ+时,它首先被氧 化为无色的二苯联胺磺酸 (不可逆 ),再进一步被氧化为二苯联苯胺 磺酸紫 (可逆)的紫色化合物,显示出颜色变化。其变色时的电位范围为:En=0.85土 0.059/2=0.85土 0.03(伏)即二苯胺磺酸钠变色时的电位范围是在0.82-0.88(伏)之间。2.
26、 邻二氮菲 Fe(II)邻二氮菲亦称邻菲罗啉其分子式为 c12H8N2, ,易溶于亚铁 盐溶液形成红色的Fe(C12H8N2) 32+配离子,遇到氧化剂时改变颜 色,其反应式如下:Fe(C12H8N2)32+-e=Fe(C12H8N2)33+(深红色)(浅蓝色)氧化产物为浅蓝色的Fe(G2H8N2)33+配离子,在1mol/LH2SQ 溶液中,它的条件电位En0f = 1.06伏。实际上它在1.12伏左右变色, 这是因为它的还原型颜色 (红)比氧化型颜色 (浅蓝)的强度大得多的 缘故。在以Ce4+a定Fe2+W,用邻二氮菲一Fe(ll作指示剂最为合适。 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极浅的蓝色。也可以用
27、 Fe2+滴定Cf+,终 点时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深红色 (桔红色)。3、其他指示剂(1) 专属指示剂某种试剂如果能与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产生显色反应,就 可以利用该试剂作指示剂。例如,在碘量法中,用淀粉作指示剂。 淀粉遇碘(碘在溶液中以13形式存在)生成蓝色络合物(12的浓度可 小至2X105mol/L)。借此蓝色的出现或消失,表示终点的到达。(2) 自身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利用标准溶液本身的颜色变化以指示终点的叫做自身指示剂。例如,用KMnOq作标准溶液时,当滴定达到化 学计量点后,只要有微过量的MnO4存在,就可使溶液呈粉红色, 这就是滴定的终点。虽然KMnOq自身可以作指示剂,但是它的
28、颜 色可被觉察的最低浓度约为2 X 10 6mol/L。如果在硫酸溶液(0.2mol/L)中使用二苯胺作指示剂,则所需的MnO4浓度可降低到 8X 107mol/L0由于使用指示剂更为灵敏,所以在高锰酸钾法中也 有使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必须指出的是,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的氧化还原作用也要 消耗一定量的标准溶液0虽然这种消耗量是很小的,一般可以忽 略不计,但在较精确的测定中则需要作空白校正0尤其是以 0.01mol/L 以下的极稀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更应考虑校正问 题06.3 氧化还原法滴定前的预处理为了能成功地完成氧化还原滴定 ,在滴定之前往往需要将被测 组分处理成能与滴定剂迅速、完全 ,
29、并按照一定化学计量起反应的 状态,或者处理成高价态后用还原剂进行滴定,或者处理成低价 态后用氧化剂滴定。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称 为滴定前的预处理。预处理时,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符合下 列要求:反应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 ;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 除去;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预处理典型实例 用氧化剂作标准溶液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是将矿 石溶解,用过量还原剂将FeT定量地还原为FeT,然后用氧化剂滴 定Fe。可用的还原剂很多见后表,其中 SnC2是一种很方便而又 常用的还原剂。其反应为:2Fe3+S nQ+4C1 = 2Fe2+S nCl6然后用KMnOq、K2Cr2O7
30、或Ce4+标准溶液滴定。用KMnOq滴定的 反应是:MnO4+5Fe2+8H+= Mn 2+5Fe3+4H2O使用SnC2还原卩63+时,应当注意以下各点:(1) 必须破坏过量的SnC2。否则会消耗过多的标准溶液, 常是用HgCl2将它氧化:Sr2+HgC1?+4C1_ = SnC62 +HQCI2J (白)(2) 生成的 Hg2C12 沉淀应当很少且呈丝状。大量絮状H学C12沉淀也能慢慢与KMnO4作用(不与K2Cr2O7作用):5Hg2Cl2+2MnO4_+16H+=10Hg2+10Cl_+2Mn2+8H2O为了只生成少量的丝状沉淀 HgC2,溶液中过量SnCl 必须很少,因此,SnC2溶
31、液必须逐渐慢慢加入。当 FeC4的黄色 消失时,只需要加入1 2滴过量的SnC2,以防止FeT被空气氧化。(3) 不可使 H g2C 12进一步被还原为金属 Hg:HgCl2+SrT+4C1= 2HgJ 十 SnC62因为这种黑色或灰色的微细金属汞,不仅能影响等当点 的确定,同时也能慢慢与 KM nO4反应:10Hg+2MnQ +16H+10C1= 5Hg?Cl2 J +2Mn2+8H2O为了避免这种情况,HgC2必须始终保持过量,使SnC2不能 过量太多在操作上,应先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冷却后,再快速加入 HgC12。(4) 应当尽快地完成滴定,因为 HgCb与F$+也有慢慢地 进行反应的趋向:
32、2+ 2+ Hg2Cl2+2FeC4= 2Hg2 +2F +10C1致使测定结果偏高。而 Fe2+K有被空气氧化的可能,致使结果 偏低。二、预处理时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预处理时常用的氧化剂有KMnO4, H2O2.预还原剂有SnC26.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6.4.1 KMnO4 法(一)原理KMnO4法是利用MnO4-的强氧化性建立的滴定分析方法.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强酸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 用,其半电池反应是:MnO4+8H+5e= Mn 2+4H2O 吕=1.51 伏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生成褐色的水合二 氧化锰(MnO2 H2O)沉淀:MnO4-+2H2O+3
33、e = MnO? J + 4OH 宀二 0.5 8 8V在强碱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MnO42-:MnO4 + e MnO4 2- = ° .5 6 如所以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一般都是在强酸性溶液中 进行的。所用的强酸通常是 H2SQ,避免使用HCI或HNO3。因为 C具有还原性,也能与 MnO?作用;而HNQ具有氧化性,它可 能氧化某些被滴定的物质。酸性一一KMnOq法常用碱性氧化有机物速度快(二)滴定方法用KMnO4溶液作滴定剂时,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可采用不同 的滴定方式。(1)直接滴定法许多还原性物质,如 FeSO4、H2C2O4、H2O2、 Sn2+、Ti(I
34、II)、 Sb(lll) AsQII) N&等,可用KMnOq标准溶液直接滴定。(2)返滴定法有些氧化性物质,如不能用 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就 可用返滴定法进行滴定。例如,测定软锰矿中MnO2 的含量时,可在 H2SO4 溶液存在下,加入准确而过量的Na2C2O4 (固体 )或N82C2O4标准溶液,加热待MnO2与C2O42作用完毕后,再用KMnO4 标淮溶液滴定剩余的C2O42。由总量减去剩余量,就可以算出与 MnO2作用所消耗去的Na2C2O4的量,从而求得软锰矿中 MnO2的 百分含量。应注意, 用返滴定法进行分析时, 只有在被测定物质的还原产 物与KMnO4不起作用时才
35、有实用价值。(3)间接滴定法有些非氧化性或非还原性的物质,不能用 KMnO4标准溶直接 滴定或返滴定,就只好采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如测定 ca+时, 首先将ca+沉淀为CaCO4,过滤,再用稀H2SQ将所得的CaCO4 沉淀溶解,然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2O42-,间接求 得Ce2+的百分含量。高锰酸钾法的优点是氧化能力强,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 高锰酸钾法的主要缺点是试剂常含有少量杂质,因而溶液不够稳 定。此外,又由于KMnO4的氧化能力强,能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发 生作用,所以干扰也较严重。(三) KMnO4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间接配制法市售的KMnO4含有少量杂质,如硫酸盐及硝
36、酸盐等,因此不能 作为基准物质,不能用直接法配制,除此之外,还由于KM nO4具有强氧化性,易和水中有机物、空气中还原性物质作用,KMnOq还能自身分解。分解速度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见光也会加速其分解,因此, KMnO4溶液的浓度易改变。所以在配制 KM nO4溶液时,称取稍多 于理论量的KMnO4固体溶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 却后贮存于棕色瓶中于暗处放置数天,待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 性物质完全氧化,然后过滤除去析出的二氧化锰,再进行标定。 使用经久置后的KMnO4溶液时应重新标定其浓度。(2)标定基准物:As2O3,H2C2O4 -2H2O ,纯铁丝,H2C2O4 2H2O,
37、Na2QO4等,其中Na2QO4较为常用,因为它容易提纯,性质稳定, 不含结晶水。在105-110°C烘干约2小时后冷却,即可使用。在硫 酸溶液中,MnO4与 C2O42-反应如下:2MnO4 + 5 C2O42- + 16l4 2Mn2+ + 10CQT + 8fO为使上述反应能定量地较快的进行,应该注意下列条件:A. 温度70-85°C滴定,但不宜过高,若高于90°C,会使部分H2C2O2分解, 低于60 E反应速率太慢;B. 酸度:酸度过低,KMnO4易分解成 MnO2,酸度过高 H2C2O2 易分解,一般开始时,酸度应控制在 0.5-1mol/lC滴定速度
38、:开始不宜太快,否则加入的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即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4MnO4-+12H+4Mn 2+5O?+6H2OD.催化剂:可与滴定前加几滴 MnSO4作为催化剂E. 指示剂: KMnO4 自身可作指示剂,但使用浓度低至 0.002mol/l 的KMnOq作为滴定剂时。应加入二苯胺磺酸钠等指示剂来确定终 点。(四)应用实例1. 过氧化氢的测定可用 KMnO4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其反应为:5H2O2 + 2MnO4- + 6H+ = 2Mn2+ + 5O2 + 8H2O室温、在硫酸或盐酸介质。开始时反应进行较慢。2. 高锰酸钾法测钙Ca2 + +C2O42 - CaC
39、O4J 陈化处理 过滤、洗涤 酸解(稀硫酸) H2C2O4 滴定(KMnC4标液)均相沉淀法:先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 (NH)2C2O4,然 后滴加稀氨水使pH值逐渐升高至3.54.5。3. 软锰矿中MnO2含量的测定软锰矿的主要组成是MnO2,此外,尚有锰的低价氧化物、氧化 铁等。此矿若用作氧化剂时,仅仅只有 MnO2 具有氧化能力。测 定MnO2含量的方法是将矿样在过量还原剂 N02C2O4的硫酸溶液中 溶解还原,然后,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还原剂 C2O42, 其反应为:MnO2+QO42+4H+=2Mn 2+2CQ T +2H?O4. 铁的测定试样酸解 (HCl) SnC2l
40、HgC2l 硫磷混酸滴定SnC2 + 2HgC2 = SnC4 + HgC2 J 无汞测定铁法(见重铬酸钾法)。加硫磷混酸的作用:(1)避免C存在下所发生的诱导反应; PQ3-+f£+ Fe(PQ)22-(无色)终点易于观察,同时降低铁电对的电位。5. 返滴定法测定有机物在强碱性中过量的KMnQ4能定量氧化甘油、甲醇、甲醛、甲酸、 苯酚和葡萄糖、酒石酸、柠檬酸等有机化合物。测甲酸的反应如 下:- - - -2-MnQ4 + HCQQ + 3QH = CO3 + MnQ42 + 2H2Q反应完毕将溶液酸化,用亚铁盐还原剂标准溶液滴定剩 余的MnQ4 。根据已知过量的KMnQ4和还原剂标
41、准溶液的浓度 和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甲酸的含量。6.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QD)的测定CQD (Chemical Oxygen Dema nd 用 KMnQ4 法测定时称为 CQDMn, 或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量度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水样+ fSQ+KMnQ 加热一 C2Q42 -(一定过量)一滴定4MnQ4- + 5C +12H+ = 4Mn 2+ 5CQ2T + 6H2Q2MnQ4- + 5QQ42- + 16bT = 4Mn2+ + 10CQ T + 8H2QCI-对此法有干扰6.4.2 重铬酸钾法一、方法简介重铬酸钾也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在酸性溶液中。 K2
42、Cr2O7 与还原剂作用时被还原为Cr3+,半电池反应式为:Cr2O72-+14H+6e-= 2 Cr3+7H2O在酸性溶液中, K2Cr2O7 还原时的条件电位值常较其标准 电极电位值为小。二、重铬酸钾法的特点:K2C2O7还原时的标准电极电位(E)= 1.33伏),虽然比KMnO4 的标准电位(E0= 1.51伏)低些,但它与高锰酸钾法比较,具有以下 一些优点:1. K?Cr2O7容易提纯,在140 150C时干燥后,可以直接称量,配 成标准溶液。2K2Cr2O7 标准溶液非常稳定。曾有人发现,保存24 年的0.02mol/L 溶液,其滴定度无显著改变。因此可以长期保存。3. K2Cr2O
43、z的氧化能力没有 KMnO4强,在1mol/LHCI溶液中, E°f = 1.00伏,室温下不与C1作用(E°Cl2/CI 二1.33伏),故可在 HCI溶液中滴定Fe。但当HCl的浓度太大或将溶液煮沸时,K2Cr2O7 也能部分地被C1还原。K2Cr2O7溶液为桔黄色,宜采用二苯胺磺酸钠或邻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剂 三、应用实例1、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试样一般用浓HCI加热分解,在热的浓HCI溶液中,用SnC2 将Fe(lll还原为Fe(ll),过量的SnC2用HgC2氧化,此时溶液中析 出HgCb丝状白色沉淀,然后在1-2mol/LH2SQ -H3PQ混合酸介 质中,以二
44、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ll)。SnC2+2HgC2= SnC4+2Hg2C2 J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2.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又称化学耗氧量(COD,是表示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 标。它是指一定体积的水体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 量,以氧化这些有机还原性物质所需消耗的02的量来表示。高锰酸钾法适合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污染不十分严重的水体,而重铬酸钾法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分析。3.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是通过测定土壤中碳的含量而换 算的。
45、即在浓H2SQ的存在下,加K2C9O7溶液,并在一定温度下(170 180C )使土壤里的碳被K2Cr2O7氧化成C02,剩余的K2CQO7, 以邻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剂,再用还原剂 (NH4)2Fe(SO4)2 滴定。其 反应如下:Cr2O72-+8H+CHOH 2C产+CQ T +6H2OCr2O72_+6Fe2+14H+ 2C产+6Fg+7H2O6.4.3 碘量法(一) 方法简介碘量法也是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之一。 它是以 I2 的氧化 性和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因此,碘量法的基本反应 是I2+2e-=2I-,E0I2/I=0.535V由E0可知I2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能与较强
46、的还原剂作用; 而I-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因此碘量 法又可以用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方式进行滴定。1、碘滴定法 (也称直接碘量法 )电位比E°I2/I 低的还原性物质,可以直接用I2的标准溶液 滴定的并不多,只限于较强的还原剂,女口: S2-、SQ2-、Sn2+、S2O32-、 AsQ2-、SbQ3-等。2、滴定碘法 (间接碘量法 )电位比E°I2/i 高的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 碘离子来还原, 产生相当量的碘, 然后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来滴定 析出的I2,这种方法叫做间接碘量法或称为滴定碘法。 例如K2Cr2O7 在酸性镕液中与过量的
47、KI作用,析出的I2用Na2®03标准溶液滴 定。Ci262-+6+14H+= 2Cr3+3b+7H2OI2+2SOs2= 2I-+SO62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测定很多氧化性物质 ,如 ClO3-、ClO-、CrO42-、IO3-、 BrO3-、SbO43-、MnO4-、MnO2 、AsO43-、NO3-、NO2-、Cu2+、 H2O2 等等,以及能与CrQ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女口 Pb2+、Bc?+等,所以 滴定碘法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碘量法常用淀粉作指示剂,淀粉与碘作用形成蓝色络合物,灵敏 度很高,即使在5X 106mol/L溶液中亦能看出。温度升高可使指 示剂的灵敏度降低(如5
48、0T时的灵敏度只有25 C时的1/10)。此 外,有机醇类存在亦能降低灵敏度,在 50以上的乙醇溶液中便 无蓝色出现,小于 50时则无影响。实践证明,直链淀粉遇碘变 蓝必须有I存在,并且I浓度越高则显色的灵敏度也越高。欲 使12在1X 10-5 mol/L时出现蓝色,I-的浓度必须大于 2 X 10-5 mol/L 。使用淀粉作指示剂时,还应注意溶液的酸度,在弱酸性 溶液中最为灵敏,若溶液的 pHv 2,则淀粉易水解而成糊精,遇 I2显红色;若溶液的pH>9,则I2因生成IO-而不显蓝色。大量电 解质存在,能与淀粉结合而降低灵敏度。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一是I2易挥发,二是I-易被空气中
49、的氧 所氧化。为防止 I 2挥发,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入过量KI,KI与I2形成13,以增大I2的溶解度,降低 I2的挥发性,提高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此外,加入过量的KI,可以加快反应的速度和提高反应的 完全程度。2. 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因升高温度增大 I2 的挥发性,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保存Nc2S2O3溶液时,室温升高,增大细菌的活性,加速的分解。3. 析出碘的反应最好在带塞的碘量瓶中进行,滴定切勿剧 烈摇动。为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应采取以下措施:1避光光线能催化 被空气氧化,增加Na03溶液中细菌的活性。2溶液pH值的影响 SO32与I2之间的反应
50、必须在中性或 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I2与S2O32将会发生下述 副反应:SO32+412+10 OH = 2SO42-+8十 5出0而且,12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3 b+6OH-= IO3-+5I-+3H2O如果在强酸性溶液中,Na2&O3溶液会发生分解:SO32-+2H+= SQ+SJ + H?O同时,在酸性溶液中也容易被空气中的 O2氧化:4I+4H+O2=2I2+2H2O3. 在间接碘量法中,当析出碘的反应完成后,应立即用Na2&O3进行滴定(避免I2的挥发和I被空气氧化)。(二)应用实例1.铜矿石中铜的测定矿石经HC、HNQ、溴水和尿素处理成溶
51、液后、用 NH4HF2 掩蔽试样中的Fe3+,使其形成稳定的FeFg-络合物,并调节溶液的 pH为3.5-4.0,加入KI与Cu2+S应,析出的I2,用N&S2O3标准 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反应式如下:2Cif+4= 2CuIj +I2I2 十 2£O32-= 2+SO62本法可测定矿石中 0.5%以上的铜。2.钡盐中钡的测定在HAc NaAc缓冲溶液中,CrO42能将B+沉淀为BaCrQ。沉 淀经过滤、洗涤后,用稀 HCI溶解,加入过量KI, Ci2Q72将氧 化为J析出的J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Qs标准溶液滴定。反 应式如下:Ba2+ CrQ2= BaCrQ J
52、 (黄)2BaCrQ+4H+= 2 Ba2+H2Cr2Q?+H2QC12O72+6+14H+= 3I2+C 产+7啟0I2+2S2Q32 = 2I +S4O623.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在碱性溶液中,I2与OH反应生成的I0-能将葡萄糖定量氧 化:I2+2QH-=IQ-+I-+H2Q CH2QH(CHQH4)CHQ+IQ-+QH-=CH2QH(CHQH4)CQQ-+I-+H2Q剩余的I0-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岐化反应:3IQ-= IQ3-+ I-酸化后上述岐化产物转变成 I2:- - +IQ3-+5I-+6H+=3I2+H2Q最后,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 -2S2Q3+I2=2S4Q62
53、-+2I-4. 直接碘量法测硫测定溶液中的 S或H2S时,先将溶液调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用 I2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H2S。 +H2S+2 = S+2I+2H测定钢铁中的S含量时,先将样品高温熔融,通空气氧化,形成SO2,以水吸收,得到H2SO3溶液,再以淀粉为指示剂,用I2标准溶液滴定 H2SQ。-2-+SQ+H2O=H2SO3l2+H2SQ+H2O= 2I +SQ +4H6.5氧化还原法的应用及滴定结果计算1已知在 1mol/LHCI 介质中,Fe(lll)/Fe(ll)电对的 W=0.70V, Sn(lV)/sn(ll)电对 的E°=o.14V。求在此条件下,反应 2Fe3+Sn2+=S+2Fe2+的条件平衡常数。.解:已知 E°Fe3+/Fe2+=0.70V,E0Sr4+/Sn2+=0.14V对于反应2Fe3+Sr4+=2Fe2+Sr2+2°.70 °.14 =18.980.059r E10 一 E;0.0595K'=9.5 102用30.00ml某KMr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食品工厂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环保造纸原料的选择考核试卷
- 液力元件在港口起重机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现代金属工艺品设计创新与实践考核试卷
- 水产加工品安全监管与质量控制措施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安防报警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电路的智能穿戴设备电池管理考核试卷
- 电吹风风力减弱修理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海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春检工作安全措施(标准版)
- 2025版《南方凤凰台·5A教案·基础版·化学》导学案
- TPX6111B数显卧式铣镗床使用手册3
- 法莫替丁注射液-外科
- 【采购管理优化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高清版)WST 830-2024 外照射放射防护剂量转换系数标准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CHT 9016-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正式版)
-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