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主讲:禹湘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效果三、货币政策效果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3.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5. 政府干预是必须的6. 政府干预总的原则回顾1:IS曲线:ydbdear-+=1iYIS回顾2:LM曲线hmhkyr-= yr 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 LMLM曲线的三个区域曲线的三个区域 r1 r2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 这四个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 如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是指所有生产
2、要素都得到利用,没有闲置和浪费。物价稳定不是价格静止不动,略微上升和下降都属于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政策制定者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或可接受程度。 1)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或者说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佣或自我雇佣的状态就被称为充分就业。由于测量各种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通常以失业的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2)物价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水平的变化。根据采集商品和服务对象的
3、不同分为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收入隐含指数。3)经济增长的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是的增加。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美)库兹涅茨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蓄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含义一般来说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和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我国
4、国内生产总值300670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亿元,比上年增长9.0%9.0%。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5.9%,其中食品价格上,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涨14.3%14.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2%,比上年末上升,比上年末上升0.20.2个个百分点。百分点。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1946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4178亿美元。亿美元。 2.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
5、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上述两者的实质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此外,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5)人口政策3、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类利率消费投资GDP减少所得税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投资津贴扩大货币供给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稳定经济 第二、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创造公平竞争条件 第四、进行收入分配5、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中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
6、时期,基本的认识是“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这种认识推广到政策上,就是只要计划,不要市场。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1984年,基本的认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需要市场来补充”。这就是“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按照这种思想,政府能干的让政府干,只有政府干不了的才允许让市场干。应该说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但仍然是本末倒置的。 1985年,经济理论界开始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即应该是市场能干的让市场干,市场干不了的才需要政府干,即政府是补充的观点。现在一种现代的观念即市场干不了的政府也不一定干,因为政府可能比市场干得更糟糕。市场不完美,但是政府干起来可能更不完美。这样的观点至现在没
7、有真正深入人心,更没有变成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主导思想。事实上,许多政府部门至今仍然是“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思想。6、政府干预总的原则 1)政府干预不能破坏和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是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各个微观经济单位,而是使微观经济单位产生内在的动力,以自己的选择来谋求利益。微观经济单位的自主性不能因政府的干预而削弱。微观经济单位越有自主权,就越有活力;微观经济单位越有活力,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政府的干预就越有效。2)手理论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看得见的手”必须服从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政府的作用对市场机制起补充作用。 “看得见的手”只有顺应“看不见的手”运行的规律才能驾驭市场。
8、 政府“看得见的手”只有谨慎地使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政府“看得见的手”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无为”,才能有所为。 政府必须有所不为,方可大有所为;一切都为反而一无所为。 顺应市场机制的自然,政府尽量无为而治,乃是最好的大治。3)政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定的科学经济理论的依据,应当符合客观事实。不科学的政府调节对资源配置极为有害。还不如政府不干预。19二、二、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1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2 2、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3 3、挤出效应、挤出效应4 4、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5 5、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1、感性认识(膨胀性财政政策) 1)
9、经济萧条时,减税,给个人、企业留下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但是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导致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影响。 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3)经济萧条时,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可以扩大对私人产品的需求,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好生产。2、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政府收支使得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使得国民收入变动的多少。 1)LM不变时的情况I
10、S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IS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即y1y2。ydbdear-+=1 y LM r LMLM不变时扩张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不变时扩张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E y0 y1 y3 y0 y2 y3 E1 E E2 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ISIS斜率的挤出效应斜率的挤出效应(2 2) LM r y0 y1 y2 y3 y E 3、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
11、入的增加。 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y y0 y y1 1 Y Y ISIS 在凯恩斯陷阱中的移动在凯恩斯陷阱中的移动 ISIS1 1 ISIS2 2 LMLM1 1 LMLM2 2 r r r r0 0 y3 y4如果LM为水平,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0,投资不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即使货币政策能够改变利率,对收入仍没有作用。 y y0 0 y yr r1 1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凯恩斯极端的财政
12、政策情况 ISIS1 1 IS IS2 2 LMLM1 1 LMLM2 2 y y0 0 y y1 1 y yr r r r0 0 IS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ISIS LMLM1 1 LMLM2 2 r r r r0 0 财政赤字和国债当政府财政收入少而支出多的时候,就会出现财政赤子。 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标准第一条:财政赤子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第二条: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财政总支出的15% 第三条:国债余额占比重不超过6 出现政府赤字之后如何解决: 第一:透支 政府让银行直接给财政部在银行开的帐户上划款,让它去花,这种情形就叫财政的透支行为。 第
13、二:发行国债。1、货币政策效果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于总需求的影响。 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下降导致的投资刺激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强。 h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LM曲线越平缓。 d越大,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大。1)LM形状不变 IS越陡峭,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越小,为y1-y2。 IS越平坦,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越大,为y1-y3。如图所示: 因为IS越陡峭,(1b)/d比较大,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比较小。投资对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小,所以对于收入的变动幅度小。 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ISIS的斜率而有差异的斜
14、率而有差异 ISIS0 LMLM0 LMLM1 y1 y2 y3 y r r ISIS1 2)IS形状不变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从LM0到LM1时,LM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LM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如图所示。 因为:LM平坦时,h大,货币需求受到利率的影响大,货币供给增加后,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好国民收入的影响大。y y2 2-y-y1 1yy4 4-y-y3 3 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LMLM的斜率而有差异的斜率而有差异 IS0 LM0 LM1 y1 y2 y3 y4 y r r IS12、古典主义的极
15、端情况 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是古典极端情况。 1)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原因是: LM垂直,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 h0。利率非常高,证券价格降低,不再降低。此时政府借款利率要上涨到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才能借到钱,卖出公债。此时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所以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IS水平,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无限大,利率稍微变动,投资会大幅度变化,利率稍微上升,使得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更为彻底和完全。 所以此时增加财政支出,收入不增加,反使得利率升高。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IS2 IS1 LM1 LM2 y r r2 r r1
16、r r0 2)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货币当局购买公债,增加货币供给。公债价格必然上升到足够高的程度,人们才愿意卖出。公债价格提高,利率下降。 IS曲线水平,斜率为0,投资对于利率很敏感,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稍微下降,投资会极大提高,国民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所需要的货币正好等于增加的货币供给。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马拉车前进:简单,货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 马拉车后退:复杂,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复苏。 2)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希望尽快消
17、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减少货币供给的效果打折扣;经济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3)外部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 4)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3、变动法定储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
18、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39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混合使用的效果2、混合政策的确定3、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1、混合使用的效果 假定经济初始阶段,均衡为E0点,收入较低。为了克服萧条,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 采用这两种办法都可以使收入增加到y1。但是会使得利率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但是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19、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ISIS1 LMLM1 LMLM2 y y0 y y1 y y r r r r0 ISIS2 E E0 E E1 2、混合政策的确定 IS和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 IS曲线右移距离超过LM,利率就上升。反之就下降。3、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2紧缩性财政、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4扩张性财政、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各个组合的分析 第一种: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第二种:严重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缩财
20、政,以防止利率过高。 第三种: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 第四种: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练习:请用IS-LM模型评价中国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考点:中国IS曲线的形状;中国的LM曲线形状;均衡位置;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4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主讲:禹湘本章内容一、财政政策二、货币政策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四、政府干预的有限性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军需用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 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
21、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 税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国债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or builtin)stabilizers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 1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
22、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 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 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
23、长。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 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期的作用效果小,作用有限。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 政府必须审时度势,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是斟酌使用的、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逆
24、经济风向实行,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补偿性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即:总需求总供给;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税收进口时。 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降低税率,即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般而言,目标主要是保持物价的稳定,消除通货膨胀。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面临多目标约束,这些目标有: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钢实习报告4篇
- 水产品行业产能扩张与投资布局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价值链与供应链考核试卷
- 油炸食品行业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考核试卷
- 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 渔业与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考核试卷
- ccp相关课件教学课件
- 饭店员工培训方案
- 淮阴工学院《控制工程与测试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ch壁厚等级对照表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我评价表
- 药物分类目录
- 中石油-细节管理手册 03
- 柿子品种介绍PPT课件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护士对预防患者跌倒的问卷调查表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
- 天然气脱硫(课堂运用)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表(共2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