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中考物理第八章浮力课件_第1页
淄博专版中考物理第八章浮力课件_第2页
淄博专版中考物理第八章浮力课件_第3页
淄博专版中考物理第八章浮力课件_第4页
淄博专版中考物理第八章浮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浮力考点一考点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例例1 1(2018(2018内江中考内江中考) )关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关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 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f浮浮g g排排

2、液液gvgv排排可知,影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与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与物体本身密度没有关系。物体本身密度没有关系。【自主解答【自主解答】 c c 1 1(2017(2017临沂中考临沂中考) )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a a密度密度 b b体积体积 c c质量质量 d d重量重量b b考点二考点二 浮力大小的定性比较浮力大小的定性比

3、较 重点重点 例例2 2(2018(2018德阳中考德阳中考) )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是( () )a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f浮浮g g排排液液gvgv排排可知,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

4、体的体积有关。【自主解答【自主解答】 d d 浮力大小定性比较的方法浮力大小定性比较的方法2.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f氢氢和和f f空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f f氢氢f f空空 b bf f氢氢f f空空c cf f氢氢f f空空 d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条件不足,无法比较b b3 3(2018(2018湖州中考湖州中考)

5、 )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1 1和和2 2的两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 f1 1和和f f2 2,则,则( )( )a a1 12 2,f f1 1f f2 2 b b1 12 2,f f1 1f f2 2c c1 12 2,f f1 1f f2 2 d d1 12 2,f f1 1f f2 2d d考点三考点三 物体浮沉状态的判断物体浮沉状态的判断例例3 3(2018(2018泰州中考泰州中考) )把重把重10 n10 n、密度为、密度为0.90.910103

6、3 kg/m kg/m3 3的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 (选填选填“漂漂浮浮”“”“悬浮悬浮”或或“沉底沉底”) )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 n n,排开水的体积是排开水的体积是 m m3 3。( (g g取取10 n/kg)10 n/kg)【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漂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利用阿基浮状态;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米德原理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自主解答【自主

7、解答】 漂浮漂浮10101 110103 3物体浮沉状态的判断方法物体浮沉状态的判断方法4 4(2017(2017菏泽中考菏泽中考) )小美用手把一个重为小美用手把一个重为0.4 n0.4 n、体积是、体积是2.72.710105 5 m m3 3的玩具球完全浸没到水中,玩具球受到的浮力的玩具球完全浸没到水中,玩具球受到的浮力是是_n_n,放手后玩具球将,放手后玩具球将_(_(选填选填“上浮上浮”“”“下沉下沉”或或“悬浮悬浮”) )。( (g g取取10 n/kg10 n/kg,水水1.01.010103 3 kg/m kg/m3 3) )0.270.27 下沉下沉 考点四考点四 浮力的相关

8、计算浮力的相关计算例例4 4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 n7.4 n。当。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0.810103 3 kg/m kg/m3 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的示数是6.6 n6.6 n。求:。求:(1)(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金属零件所受浮力;(2)(2)金属零件的体积;金属零件的体积;(3)(3)金属零件的密度。金属零件的密度。【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1)(1)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f f浮浮g gf f示数示数。(2)(2)利用利用f f浮浮液液gvgv排排

9、计算计算v v排排即为零件的体积。即为零件的体积。(3)(3)利用公利用公式式 求得零件的密度。求得零件的密度。【自主解答【自主解答】解:解:(1)(1)零件所受的浮力:零件所受的浮力:f f浮浮g gf f示数示数7.4 n7.4 n6.6 n6.6 n0.8 n0.8 n。mvggv(2)(2)由由f f浮浮液液gvgv排排可得,金属零件的体积:可得,金属零件的体积:v vv v排排 1 110104 4 m m3 3。(3)(3)金属零件的密度:金属零件的密度:答:答:(1)(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0.8 n0.8 n;(2)(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金属零件的体积为1 1

10、10104 4 m m3 3;(3)(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金属零件的密度为7.47.410103 3 kg/m kg/m3 3。【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5 5(2018(2018武威中考武威中考) )一个苹果的质量为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60 g160 g,密度约为,密度约为0.80.810103 3 kg/m kg/m3 3,苹果的体积是,苹果的体积是 _m_m3 3,用手将苹果,用手将苹果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n_n。( (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1.01.010103 3 kg/m kg/m3 3,g g取取10 n/kg)10 n/kg)2 210104

11、 4 2 2 考点五考点五 密度、压强与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密度、压强与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结合物体浮沉状态分析浮力与压强结合物体浮沉状态分析浮力与压强百变例题百变例题5 5 (2018(2018临淄模拟临淄模拟)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若将一个物体分别轻放入两容器中,其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若将一个物体分别轻放入两容器中,其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则此时则此时( () )a a物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

12、浮力f f浮甲浮甲f f浮乙浮乙b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f液甲液甲f f液乙液乙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f容甲容甲f f容乙容乙d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液甲液甲p p液乙液乙【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1)(1)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浮力的关系,以及液体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浮力的关系,以及液体密度的关系;密度的关系;(2)(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液体体积相同和密度的关系判断液体的质量的关系得知根据液体体积相同和密度的关系判断液体的质量的关系得知液体重力的关系;液体重力的关系;(

13、3)(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的重力和物体重力之和;体的重力和物体重力之和;(4)(4)根据根据p pf f/ /s s判断液体对容器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关系。底部的压强的关系。【自主解答【自主解答】 b b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百变解读【百变解读】 本类题综合性较强,熟练应用物体浮沉条本类题综合性较强,熟练应用物体浮沉条件是解题关键。件是解题关键。f f浮浮 g g,必有,必有液液 物物,物体上浮;,物体上浮;f f浮浮g g,必有必有液液物物,物体悬浮;,物体悬浮;f f浮浮 g g,必有,必有液液 物物,物体下,物体下沉。一般会对

14、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密度,放入水中物体的沉。一般会对容器的形状,液体的密度,放入水中物体的体积、质量和密度等是否相同进行变式出题。体积、质量和密度等是否相同进行变式出题。变式变式1 1:容器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相同:容器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相同6 6(2018(2018德州中考德州中考) )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

15、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 f甲甲_f f乙乙,两杯,两杯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甲甲_乙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 p甲甲_p p乙乙。( (均选填均选填“大于大于”“”“小于小于”或或“等于等于”) )等于等于 小于小于 小于小于 变式变式2 2:容器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密度相同、体积不同:容器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密度相同、体积不同7.(20177.(2017大连中考大连中考)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

16、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 a、b b两个实心球,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 a球体积大于球体积大于b b球体积。静止时,球体积。静止时,a a球漂浮在液面上,球漂浮在液面上,b b球悬浮在液体中,球悬浮在液体中,a a、b b两球受到的浮力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分别为f f甲甲、f f乙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p甲甲、p p乙乙,则,则( )( )a af f甲甲f f乙乙p p甲甲p p乙乙 b bf f甲甲f f乙乙p p甲甲p p乙乙c cf f甲甲f f乙乙p p甲

17、甲p p乙乙 d df f甲甲f f乙乙p p甲甲p p乙乙d d变式变式3 3:容器相同,液体密度相同,物体密度不同、体积相:容器相同,液体密度相同,物体密度不同、体积相同同8 8(2017(2017广东中考广东中考)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 m甲甲m m乙乙m

18、 m丙丙 b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f甲甲f f丙丙f f乙乙 c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p甲甲p p乙乙p p丙丙 d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p甲甲p p乙乙p p丙丙 变式变式4 4:容器不同,液体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物体体积:容器不同,液体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物体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相同、密度不同9.(20179.(2017本溪中考改编本溪中考改编) )水平桌面上有两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容器,底面积相同,分别装个质量相同的容器,底

19、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三个体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积相同的物体a a、b b、c c分别投入到容器中,物体静止时的状分别投入到容器中,物体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态如图所示( (物体物体a a对容器底有压力对容器底有压力) )。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平。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b物体物体b b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c c受到的浮力受到的浮力 c c放入物体后,两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放入物体后,两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

20、强相等 d d放入物体后,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放入物体后,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底的压力命题角度命题角度浮力、压强、密度的综合计算浮力、压强、密度的综合计算例例6 6 (2018(2018咸宁模拟咸宁模拟) )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800 g800 g,烧杯的底面积,烧杯的底面积为为100 cm100 cm2 2,现将一个质量为,现将一个质量为600 g600 g,体积为,体积为400 cm400 cm3 3的实心物的实心物体体a 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

21、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 (烧杯厚度不烧杯厚度不计,水未溢出计,水未溢出) )。求:。求:(1)(1)物体物体a a所受到的浮力;所受到的浮力;(2)(2)物体物体a a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多少;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多少;(3)(3)物体物体a a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1)(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2)(2)水对烧杯水对烧杯底增大的压力底增大的压力f fg g排水排水f f浮浮,水对烧杯底增大的压强用,水对烧杯底增

22、大的压强用p p水水g gh h或或p p 都可求出。都可求出。(3)(3)图中台秤的示数图中台秤的示数f fg g总总f f浮浮,则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用,则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用p p 求出。求出。fsfs【自主解答【自主解答】解:解:(1)(1)物体物体a a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f浮浮水水gvgv排排1.01.010103 3 kg/m kg/m3 310 n/kg10 n/kg 40040010106 6 m m3 32 n2 n。(2)(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a a有向上的浮力,物体有向上的浮力,物体a a对水

23、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对水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fff f浮浮2 n2 n,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12(3)(3)烧杯对台秤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烧杯对台秤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a a对水向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之和,即:下的作用力之和,即:f fg g杯和水杯和水f f浮浮m m杯和水杯和水g gf f浮浮80080010103 3 kgkg10 n/kg10 n/kg2 n2 n10 n10 n,烧杯对台秤的压强:烧杯对台秤的压强:答:答:(1)(1)物体物体a a所受到的浮力为所受到的浮力为2 n2 n;

24、(2)(2)物体物体a a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200 pa200 pa;(3)(3)物体物体a a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为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为1 000 pa1 000 pa。101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0 g50 g、底面积为、底面积为5.05.010102 2 m m2 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500 g500 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5.010105 5 m

25、m3 3的物块的物块( (不吸水不吸水) )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体积为4.04.010105 5 m m3 3。( (g g取取10 n/kg10 n/kg,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水水1.01.010103 3 kg/m kg/m3 3) )(1)(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2)求物块的密度;求物块的密度; (3)(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水未溢水未溢出出) ),如图乙所示,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如图乙所示,求此时水对容器底

26、的压强。【答案【答案】解:解:(1)(1)已知已知v v排排4.04.010105 5 m m3 3,则物块受到的浮力:,则物块受到的浮力:f f浮浮水水gvgv排排1.01.010103 3 kg/m kg/m3 310 n/kg10 n/kg4.04.010105 5 m m3 30.4 n0.4 n。(2)(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 gf f浮浮0.4 n0.4 n,物块的质量:物块的质量:物块的密度:物块的密度:(3)(3)由由 可得,水的体积:可得,水的体积:v v水水物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物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

27、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v vv v水水v v物物5 510104 4 m m3 35 510105 5 m m3 35.55.510104 4 m m3 3,mv则水的深度:则水的深度: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p水水ghgh1.01.010103 3 kg/m kg/m3 310 n/kg10 n/kg0.011 m0.011 m110 pa110 pa。答:答:(1)(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 n0.4 n;(2)(2)物块的密度为物块的密度为0.80.810103 3 kg/m kg/m3 3;(3)(3)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此时水对容器

28、底的压强为110 pa110 pa。1111(2017(2017安顺中考安顺中考)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 cm80 cm2 2、质量为、质量为400 g400 g的圆筒,筒内装有的圆筒,筒内装有16 cm16 cm深的某液体。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 cm40 cm2 2、高为、高为8 cm8 cm的圆柱体,从液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 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深度h h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关系如图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

29、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溢出) ),求:,求:(1)(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2)筒内液体的密度;筒内液体的密度;(3)(3)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强是多少。【答案【答案】解:解:(1)(1)由图像知,当由图像知,当h h0 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g g10 n10 n,当当h8 cmh8 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柱体完全浸没

30、,此时柱体完全浸没,此时f f示示2 n2 n,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 f浮浮g gf f示示10 n10 n2 n2 n8 n8 n。(2)(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v排排v v物物s s物物h h物物40 cm40 cm2 28 cm8 cm320 cm320 cm3 33.23.210104 4 m m3 3,由由f f浮浮液液gvgv排排可得,液体的密度:可得,液体的密度:液液(3)(3)液体的质量:液体的质量:m m液液液液v v液液2.52.510103 3 kg/m kg/m3 38080161610106 6 m

31、m3 33.2 kg3.2 kg,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容器、圆柱体总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于液体、容器、圆柱体总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圆筒对桌面的压力:f f(m(m液液m m筒筒)g)gg gf f示示(3.2 kg(3.2 kg40040010103 3 kg)kg)10 n/kg10 n/kg10 n10 n2 n2 n44 n44 n,圆筒对桌面的压强:圆筒对桌面的压强:答:答:(1)(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8 n8 n;(

32、2)(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筒内液体的密度是2.52.510103 3 kg/m kg/m3 3;(3)(3)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5.55.510103 3 pa pa。实验十一实验十一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点重点 1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用称量法计算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用称量法计算浮力浮力f f浮浮 _。g gf f拉拉2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1)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中,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中,目的是研究浮力与目的是研究浮力与 _的关系

33、。的关系。(2)(2)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目的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目的是研究浮力与是研究浮力与 _的关系。的关系。(3)(3)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目的是研究浮力与同深度,目的是研究浮力与 _的关系。的关系。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液体密度浸没深度浸没深度3 3选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选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_。4 4能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固体或液体的密度。能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固体或液体的密度。5 5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

34、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_和液体和液体_有关,跟浸没的深度无关;液体密度有关,跟浸没的深度无关;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遍性排开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体积 密度密度 例例7 7 在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的实验时,小丽提出如下猜想: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体

35、的密度有关。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有关。(1)(1)小丽用重为小丽用重为3 n3 n的物体的物体a a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该实验验证了猜想_是正确的,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是正确的,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实验中,。实验中,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n_n,方向,方向 _。一一越大越大 2 2 竖直向上竖直向上(2)(2)小丽验证猜想二时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丽验证猜想二时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液体液体种类种类物体物体a a在液在液

36、体中的状态体中的状态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示数/n/n物体受到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n/n酒精酒精浸没浸没1.41.41.61.6盐水盐水浸没浸没0.80.82.22.2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_(_(选填选填“甲甲”“”“乙乙”或或“丙丙”) )的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丙丙 (3)(3)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a a密度不同的物体密度不同的物体b b进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她将物体行实验,如图丁所示。她将物体b b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

37、上升至图示水面上升至图示o o位置时,发现棉线松弛,弹簧测力计示数位置时,发现棉线松弛,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零,取出物体变为零,取出物体b b后,小丽又将物体后,小丽又将物体a a缓慢浸入水中,她在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水面上升到 _( (选填选填“o o点之上点之上”“”“o o点点”或或“o o点之下点之下”) )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_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上述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有关。上述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_。o o点点物体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

38、体积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拓展设问【拓展设问】(4)(4)小丽猜想浮力还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小丽猜想浮力还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要验证这一猜想,一种简单的方法是要验证这一猜想,一种简单的方法是_。(5)(5)实验中使用的物体实验中使用的物体a a的体积是的体积是 _m_m3 3,密度是,密度是_ kg/m_ kg/m3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一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数是否变化(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 210104 41.51.510103 3(

39、6)(6)根据探究猜想二的数据可得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为根据探究猜想二的数据可得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为_ kg/m_ kg/m3 3。(7)(7)如果给盐水中加水,则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如果给盐水中加水,则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力 _(_(选填选填“变大变大”“”“不变不变”或或“变小变小”) )。1.11.110103 3变小变小1212(2018(2018临淄模拟临淄模拟) )小冉在探究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 n0.1 n的弹簧测力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计,底面积为5 cm5

40、cm2 2、高度为、高度为6 cm6 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1)(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 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数为_n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同深度,步骤如图b b、c c、d d、e e、f f所示所示( (液体均未溢出液体均未溢出) ),并,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步骤实验步骤b bc cd de ef f弹簧

41、测力计示数弹簧测力计示数/n/n2.62.62.52.52.42.42.42.42.32.3 2.7 2.7 (2)(2)在实验步骤在实验步骤b b中铜块所受浮力中铜块所受浮力f f浮浮_n_n。(3)(3)分析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步骤a a、b b、c c、d 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 a、e e、f 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跟 _有关。有关。(4)(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 _ kg/mkg/m3 3,还算出了步骤,还算出了步骤b 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42、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papa,并发现步骤,并发现步骤b b、c c、d d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度的增加逐渐_(_(选填选填“增大增大”或或“减小减小”) )。 0.1 0.1 排开液排开液体的体积体的体积液体密度液体密度1.31.310103 3 200200 增大增大 实验十二实验十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 1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_。f f浮浮g gg g拉拉2 2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1)(1)物体没有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物体没有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如图甲如图甲) );(2)(2)物体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物体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力( (如图乙如图乙) )。3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4 4正确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水口,以保持正确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水口,以保持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5 5测量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测量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