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水稻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_第1页
我县水稻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_第2页
我县水稻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我县水稻机械化生产调研思考一、 *县现状 (一)*县地处苏、鲁、豫三省交界处,位于微山湖西岸,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有耕地60万亩,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是鲁西南最大水稻产区。2021年,全县水稻产量约30万吨。 (二)2021年年末农村总人口41万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6万人,转移出 省劳动力约8万人,两项约占劳动年龄内总人数的70%,因而农业从业人员中,大多为老人和妇女。每到农忙时节,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矛盾分外突出。 (三)据试验测算,机插秧每亩可节省成本45元,平均亩增产水稻50公斤,每年可增产粮食

2、2000万公斤。机插秧每亩可为农民增收近150元,由此每年可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6000万元,另外机插秧工作效率是人工栽插的10-15倍,能够促进劳动力转移。同时能够改善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有力地促进水稻机械化生产。 二、*县水稻机械插秧的主要环节及发展现状 (一)机械灌溉。现有农村提灌设施(含固定机电提灌站、流动柴油提水机具和微电泵),固定提灌站181处,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保灌面积45万。 (二)机械耕作。 全县目前大型拖拉机保有量650余台,配套机具1200余台,手扶拖拉机1万余台,全县水田区机耕面积达到98% 。 (三)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

3、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其目的是培育出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能适合机械插秧,并且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的标准化秧苗。需做好育秧准备、软盘育秧、苗期管理、栽前准备等多项工作。 (四)机械种植。机械插秧是*县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最薄弱的环节。上世纪七十年代,土地由集体种植,*县曾经开展过机插秧推广工作,当时由于机械性能落后,秧苗都采用秧田培育,机械插秧伤根伤苗,返青慢,产量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县还开展过机抛秧推广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水稻栽植机械化一直是困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大难题。 2021年20

4、21年,*县积极探索水稻栽植机械化的新路子,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外省市对水稻机栽技术进行考察,试验示范了水稻软盘旱育秧与机械化插秧技术,并就该项技术推广向县政府作了专门汇报,主动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使部分农民逐步认识接受了这一技术。近几年,分别在王鲁镇的张庙村、王庙镇的李集村、老砦乡的李集农场进行了机械插秧推广,机插秧面积面积达到了3400亩,取得圆满成功。但是2021年,全县机插秧面积仅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0.76。 (四)机械植保。*县的植保机械以喷雾器为主,少喷粉器,多为半机械化,用药量大,效果差,残留多。这类机械在*基本普及,几乎有稻田的人家都有1-2台。2021年,旺苍利用购机

5、补贴政策,推广二冲程汽油机喷雾器160台,每台每小时可喷洒农药5亩,是手动喷雾器的5倍,而且省药,少残留。 三、 *县水稻机械插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插秧要求浅水载插、浅水灌溉,水的深度应保持在1-3厘米之内。秧苗普遍分孽时,还需放水晒田,控制过多分孽,将每窝秧苗控制在12株之内。目前,全县稻田主要采用漫灌方式,水深约5-10厘米。而且多数村渠系不配套,大多数稻田进水、放水渠道不畅,不能适应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的农艺要求。 (二)机械产品价位高,使用季节性强,成本收回周期长。插秧机一年只能作业一季,一季只能作业15天左右,而且必须是采用软盘育秧等方式提供的秧苗才能作业。

6、一台东洋-pf455s插秧机享受国家究补贴之后,农民还需支付10000元左右,要收回成本,至少需要两年。季节一过,这些农业机械尤其是插秧机械便长期处于“失业”或“待业”状态。 (三)育秧程序多,机插技术要求高。种植环节的关键是育秧环节。软盘育秧必须把握好五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机械化插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稻田整平耕细,牛耕牛耙是难以满足农艺要求的,只有使用耕、旋机械。机插秧苗的秧龄控制在2535天,而人工育秧秧苗的秧龄多达60天。机插秧还要求有合理的栽植窝数和足够的基本苗,如油菜田和小麦田,每亩栽植窝数控制在18 000左右,基本苗控制在60 000株左右。 (四)土地分散,地块小。*县人均水田仅1亩,农户不同,种植的品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