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总结--北医_第1页
牙周病学总结--北医_第2页
牙周病学总结--北医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牙周总结1-19by王娜一、定义Periodo ntology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Period on tics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Periodo ntium 牙周组织的总称二、牙周病包括: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牙周炎(periodontitis)、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病、与口腔医学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三、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特殊的感染性疾病:慢性(chronic)、多因素(multi-factorial)感染性(infectious)、破坏性(destructive)四、牙周组织牙龈:部分外露,部分与牙面密贴和结合。上皮覆盖,结缔组

2、织中有丰富的细胞、血管等,再生能力强。牙周膜:封闭。丰富的细胞、血管、神经等,细胞有分化功能(成纤维、成骨、成牙骨质、干细胞)牙槽骨:随牙齿萌出/脱落而消长。人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骨质。再生能力强牙骨质:无血管、神经、无生理性吸收和改建,再生能力弱。牙周病学的内容和任务掌握:定义、主要的名词及概念;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社会的影响及预防牙周病的重要性。牙龈上皮组织gin gival epithelium口腔上皮或牙龈表面上皮oral epithelium 、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结合上皮 junctional epithelium牙龈表面上皮oral epithelium覆盖游

3、离龈和附着龈,桥粒体和基底膜与结缔组织相连接,上皮下方的毛细血管网,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牙龈表面有点彩,以半沟内上皮 sulcular内外环境。epithelium 龈沟(袋)的上皮衬里,薄而无角化,有钉 突为半透膜,沟通结合上皮 junctionalepithelium领圈状包绕牙颈部,无角化、无钉突,由龈沟底向根方逐渐变薄为1-2列细胞,亦称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 nt)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封闭了软硬组织的交界。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得到加强,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有助于游离龈与牙面贴附。

4、坚硬不脱落的牙面不仅有利于结合上皮的附着,也利于菌斑的附着,直接或间接地 引发炎症和免疫过程。将结合上皮及邻近的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也称龈牙单位(de ntogi ngival un it)是牙周病的始发部位。结合上皮的结构18%牙龈表面上皮则仅占 12%桥粒体数目少,易被细胞之间连接较松,细胞间隙占上皮总体积的 穿透、撕裂,白细胞移出的最容易途径。结合上皮的附着方式Gottlieb (1921) 有机结合,沟底在JE的最冠方。Waerhaug (1952) 仅为贴合,沟底在JE的最根方。Listgarten等(1971) TEM观察表明JE与牙齿的界面结构类似上皮与结缔组织的界面。要在

5、两个极不相同的组织之间连接并适应外界环境,JE细胞必定有特殊的表型内基底板(internal basal lamina)与外基底膜(basal membrane)的形态相似,但它们的生化结构有很大不同。内基底板是由 DAT细胞(directly attached to tooth cells)在不接触结缔组织的条件下合成的其中缺少基底膜的某些成分因此JE细胞与牙面和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机制是不相同的。半桥粒体在附着上起关键作用,对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分化起着信号传递的作用结合上皮附着的位置主动萌出,被动萌出,随年龄和萌出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结合上皮的特点 结合上皮是一种较薄弱的、易被渗透的、易被穿

6、通的,但很快能被修复的上皮。通过它发生分子和细胞的交换,有些是防御性的,有些是有害的。结合上皮的更新结合上皮内的分裂细胞所占面积比细胞脱落到龈沟的“出口”大50倍,大量分裂的细胞涌向龈沟底。更新快结合上皮比牙龈表面上皮快约一倍牙龈表面上皮约8-10天 结合上皮约4-6天结合上皮的重建附着被剥离后,从根方向冠方重建,约57天JE被切除后,再生来源于口腔上皮,约12天重建后的JE结构和附着方式与原始者一样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 =A ,生物学宽度=结合上皮C+牙槽嵴上 方的结缔组织D, A = C + D结合上皮的结构特点附着于不脱落的、无血管的坚硬牙面

7、(釉质或牙骨质)细胞体积相对较大细胞之间连接较松,细胞间隙占上皮总体积的18%牙龈表面上皮则仅占 12%桥粒体数目少易被穿透、撕裂白细胞最容易移出的途径结合上皮的防御功能屏障作用,并能快速更新和重建沟底处快速分裂和脱落,不利于细菌附着JE细胞可产生抗菌物质(防御素、溶酶体酶等)细菌产物激惹JE产生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外基底板能阻挡细菌透过,却能容许GCF免疫成分、炎症细胞进入龈沟根方移动和剥离(形成牙周袋上皮)GCFGCF来源于龈牙结合部的衬里上皮下方的血管丛?血浆成分进入细胞间质,通过结合上皮和沟内上皮(为半渗透膜)的细胞间隙进入龈沟? GCF是来自血液、组织液、龈下菌斑内各种成分的混合物临床

8、健康的龈沟实际上在沟底的结合上皮下方均有少量炎症?菌斑内的大分子物质易进入JE,聚集于基底膜处,t渗透梯度增高t组织液通过上皮进入龈沟有炎症的龈沟/牙周袋实验性龈炎对象,随着炎症加重,GCF量增加?大量文献证明:炎症时 GCF量增加,其成分也改变,成为炎性渗出物 ?牙周治疗后炎症消退,GCF量也减少?受取样方法的影响而使结果不同( Egelberg实验)影响龈沟液量的因素点 机械刺激:刷牙、咀嚼、吹干、放滤纸条等取样方法:放滤纸条深浅、其他采样方法 性激素:排卵期、妊娠、口服避孕药(血管通透性)岂牙周手术和创伤(破坏上皮屏障)更龈沟/袋的深度龈沟液的内容物总 含有约95种分子成分(molecu

9、lar components)pH为有炎症时偏酸性总 电解质:Ca, P, Mg, Na, K, F 等* 有炎症时钙f,易使牙面吸附粘蛋白,牙石量f* 氟接近血清浓度,有利于牙颈部釉质再矿化总细胞* 细菌* 脱落的上皮细胞*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占90+%,其中75%-80%有活力)* 红细胞有机成分* 蛋白质:健康处低于血清,炎症处与血清相似*葡萄糖: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酶:来源于宿主和/或细菌(胶原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弹力蛋白酶、髓过氧化酶、硷性磷酸酶、B葡萄糖醛酸酶等)总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白介素、TNFa等点代谢产物内毒素、尿素、有机酸(丁酸、丙酸等)密抗体* 来源于血清和牙龈

10、组织内的浆细胞* 以IgG为主,亦有IgA, IgM* 针对细菌的特异性抗体 IgG与感染程度、细菌数量及治疗效果相关联* 抗体的亲和性、生物效应不同总药物* 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10倍* 一次口服四环素后,GCF中药物浓度为血清的 2-7倍,16小时后仍为血清中的* 口服螺旋霉素后,GCF中浓度高于血清浓度龈沟液的意义机械“冲洗”未附着的细菌和毒素、代谢产物等防御:PMN吞噬可在数分钟内发生;还有溶酶体酶、抗体、补体等使游离龈紧贴牙面,提供DAT细胞的营养,也提供细菌的营养有利于釉质再矿化,牙石的矿化临床科研和诊断的手段牙周病流调的特点和难点总多个患牙,多个位点(site)应包括 preval

11、e nee, exte nt, severity受检牙的选择(全口、代表区段、代表牙、代表位点)患病率越低,误差越大氏荒疾病多类型,诊断标准欠统点 设定指标不统一(患牙数、骨吸收、失牙数、附着丧失等) 疾病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无明确指标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年龄龈炎:儿童、青少年为主。13万学生中患病率 %( 1984)牙周炎:成年人为主,35岁后明显增高总体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主要 是患病人数、牙数的增加和程度的加重伴发病变增多(根分叉病变、牙龈退缩等)75岁时约为20岁的5倍。因龋拔牙的高峰年龄为21-30岁;因牙周炎拔牙高峰为50-60岁牙周病预防的重点人群:15岁和35-44岁年龄组.性别一

12、般是男女?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女3 /男1?发展中国家女男口腔卫生情况地区、种族全身因素吸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等?家族史?遗传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牙周病的好发牙位Tooth-specific? Site -specific? 对称性? 磨牙和下前牙最高发? 邻面重于颊、舌面牙周病的病因牙周病的病因: 1、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牙石、食物嵌塞、合创伤; 3、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医源性因素;4、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性激素,吸烟,有关的系统病,精神压力。口腔正常菌群( oral normal flora )口腔菌群以许多

13、错综复杂的共栖方式,保持着菌群之间的相 对平衡,且保持着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称为固有菌群共栖主要三种的相互关系:? 共生( symbiosis )呈现相互有利作用? 竞争( competition )微生物种群内的负性相互关系? 拮抗( antagonism )一种微生物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牙周生态系 Periodontal ecosystem 定义: 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牙周组织解剖关系复杂 , 由组织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软、硬组织组成,形成从有氧到无氧各种氧张力的特殊微环境,口腔有合适的温度(35 C37C )、湿度和营养,给许多

14、微生物的定居、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因此牙周生态关系很复杂。生物膜 (biofilm) 附着于固体表面被多糖包被的微生物群体。菌斑生物膜: dental plaque biofilm牙菌斑生物膜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 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抵抗宿主防御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的杀灭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 获得性薄膜形成 细菌粘附共聚 菌斑的成熟白垢(materia alba)也称软垢,为疏松地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粘的沉积物,通常沉积在 牙面的颈1/3区域,

15、或在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肉眼便直接可见。由活或死的微生物团块、 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中的粘液素、涎蛋白、脂类及食物碎屑等混合物不规则堆积而成, 其中细菌的量较高,但 明显地低于牙菌斑,活的细菌也较少,白垢缺乏菌斑那种规则的内部结构, 附着不像菌斑那样紧密,有力地漱口或用水冲洗即能去除。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菌斑接触组织优势菌影响因素致病性龈上菌斑釉质,龈缘,暴露的 牙骨质革兰阳性需氧菌 兼性菌口腔卫生措施 食物机械摩擦 唾液龋病龈炎 龈上牙石附着性龈下菌斑牙周袋内的根面牙 骨质革兰阳性兼性菌厌氧菌龈沟液龈沟PD的物理空间根面龋牙周炎 龈卜牙石非附着性龈 下菌斑龈沟上皮,结合上 皮,

16、袋上皮厌氧菌能动菌同上牙周炎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一)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病的分布、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与口腔卫生情况、菌斑积聚正相关(二) 实验性牙龈炎观察:1965 Loe报道:12名牙周健康的牙科学生中止口腔卫生措施1 3周 引发牙龈炎。恢复口腔卫生措施后1周 牙龈恢复健康。(三) 动物实验研究:1 实验性牙周炎症 牙石或牙线结扎+细菌牙周炎症;牙石或牙线结 扎+无菌动物牙龈无炎症2 牙周炎的传播性(四) 宿主免疫反应牙周病患者的血清和GCF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抗体滴度f ,治疗后J。(五)机械清除菌斑或抗菌治疗有效控制牙周病的有效方法: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洁治和刮治。辅 助漱口液

17、或口服抗生素对牙周病治疗有效。机械清除菌斑,如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洁治和刮治, 改善或消除牙周炎症的状况。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如甲硝唑、替硝唑、四环素、阿莫西林、氯己定(洗必太)、螺旋霉素等对牙周病(如坏死性牙龈炎和牙周炎)治疗均有效。非特异性菌斑学说(1960s)主要观点:不同个体、不同位点以及不同类型的牙周病之间菌斑组成相似,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菌斑量堆积的结果,即由非特异的口腔菌群混合感染所致。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观点: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由不同的特异性细菌所致。强调细菌质的变化,即菌斑有个体及位点差异。折衷的观点1980s Ge neo等提出:牙周病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疾病。某些类型的牙周病是

18、由外 源性的特殊致病菌感染所致,另一些类型可能由内源性的口腔固有菌群比例失调(dysbacteriosis)或某些细菌过度增殖而成机会性致病菌所致(opportu nistic in feetion)。常见细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牙密螺旋体,Td)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Po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forsythus,Bf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一)细菌侵袭(二)直接损害宿主的牙周组织(三)激活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四)抵抗或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牙石(dental calculus )概念:

19、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类型: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形成过程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和矿化。牙石矿化的主要条件:必须存在矿化的核心一菌斑,矿物质沉积,菌斑的量,唾液成分、龈沟液成分。牙石附着于牙面的关系:通过获得性薄膜附着。嵌入牙骨质或牙本质表层牙石无机盐结晶与牙结构 结合。致病作用: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临床意义牙周病治疗必须彻底清除牙石4.咬合创伤广义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 ):由于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功能,咀嚼系 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狭义合创伤或牙周创伤(pe

20、riodo ntal trauma):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量不协调,牙周支持组织损伤。合创伤的类型: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不正常的合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造成合创伤的因素一、 咬合力异常与合力大小、方向、频率及持续时间有a.咬合力方向(多见于正畸治疗)垂直压力:根尖区骨质可吸收;侧向压力:受压侧骨质可吸收;扭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b.咬合力分布不均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接触及合干扰。二、牙

21、周支持力不足合创伤引起的病理改变:损伤期:受压侧骨吸收,张力侧骨新生 ,过度的创伤张力也导致骨吸收。根分叉处最易累及。修复期:扶壁骨形成(buttressing bone formation改形重建期:牙周膜楔形增宽,角形缺损。牙移位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单纯合创伤 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不会导致牙周袋形成及牙龈炎症。合创伤 +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的吸收。原理:改变了炎症扩展至牙周支持组织的途径临床意义:在正畸治疗前必须先治疗已有的牙龈炎症。垂直型食物嵌塞 食物从合面垂直方向嵌入牙间隙内。原因有:两邻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接触点异常,出现窄缝。邻面龋破坏

22、边缘嵴和边缘,修复体或充填体未恢复邻面触点,缺失牙的邻牙倾到,松动的牙周炎患牙,牙错位或扭转。接触区过宽,外展隙变小。上下对合牙对咬动时产生水平分力,可使牙间暂时出现缝隙。来自对合牙的楔力或异常合力:“充填式”牙尖、过度磨耗形成的尖锐牙尖或边缘嵴将食物压入对 合两牙之间。由于磨耗不均形成的“阶梯状”边缘嵴。上颌最后牙的“悬垂式”牙尖。咬合及邻面磨损使食物外溢道消失,致使食物外溢道消失,食物被挤入牙间隙。水平型食物嵌塞:龈乳头或牙龈退缩使牙龈外展隙增大。进食时,唇颊舌的运动可将食物压入牙间隙造成水平型食物 嵌塞。食物嵌塞与疾病的关系: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与细菌的定植出现龋、牙龈炎、牙周炎(牙槽骨垂

23、直 吸收口臭等。6.其他解剖形态因素牙冠牙根形态及排列异常;系带附着异常;附着龈过窄;缺失牙未修复等因素对牙周组织的危害。釉质突起(包括釉珠);畸形舌侧沟;牙根异常;骨开窗或裂开。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前牙拥挤、牙列不齐;牙错位、扭转、过长或萌出不足;严重深覆合;珠骨开窗(fen estrati on 或开裂(dehisce nee)牙体形态异常:畸形舌侧沟、釉质突起或牙根过短或锥形牙根、融合牙根软组织缺陷附着龈宽度过窄或系带位置过于近龈缘。7不良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呼吸及上唇过短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或影响。咬硬物,夜磨牙。磨牙症(bruxism合力负担过重 食物嵌塞、单侧咀嚼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

24、呼吸、吐舌习惯、 咬唇习惯。&医源性因素不良充填体;不良修复体;烈性药;不良正畸装置;不当的治疗设计等因素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不良修复体、银汞合金邻面充填体悬突、修复体边缘不密合、位置位于龈下、表面不光洁、外形不 良,无外展隙,邻面触点恢复不良,设计不良的局部义齿:增加基牙菌斑滞留、基牙咬合负担过重、 正畸治疗:矫治器增加菌斑滞留,带环松脱,正畸加力过大、过快,橡皮圈9.全身因素宿主对微生物的保护性反应,抗体、中性白细胞的保护作用和破坏作用;遗传、内分泌、糖尿病等 系统病;吸烟、精神压力等宿主易感因素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药物对牙龈组 织的影响。机体免疫炎症过程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5、营养等因素的作用。易感因素又名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个人行为、生活习 惯,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危险性大小常用相对危 险度(Odds ratio,OR )表示。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或危险因素)可增加疾病的患病率或严重程 度一、遗传因素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三、性激素; 四、吸烟;五、有关的系统病糖尿病(diabetes )六、其它疾病:艾滋病:常表现为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或牙周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精神压力(stress )其它易感因素:药物:苯妥因钠,环孢菌素和心痛定年龄

26、、种族及性别等。牙龈炎:只局限于牙龈组织而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以炎症为主,不包括发生在牙龈上的肿瘤。慢性龈缘炎 仅与牙菌斑有关的牙龈炎Gingivitis associated with dental plaque only又称边缘性龈炎 Marginal Gingivitis单纯性龈炎 Simple Gingivitis分为a.不伴其它局部促进因素b.伴有局部促进因素病因:菌斑一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一局部促进因素。临床病理:初期病损in itial lesi on时间:2-4天临床:可为健康牙龈病理:血管扩张,龈沟液(GCF增多,白细胞(主要为 pmns移出血管壁至

27、结合上皮和龈 沟区,炎症浸润区约占结缔组织的 5%早期病损early lesi on时间:4-7天临床:牙龈红肿,探诊可出血病理:血管增生扩张。主要为淋巴细胞(约 75%,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区占15%胶原破坏,白细胞吞噬细菌,上皮出现钉突。确立期病损established lesio n时间:慢性牙龈炎症期临床:牙龈明显炎症,红肿,探诊出血,龈沟加深病理:浆细胞为主(Page & Schroeder),静脉回流受阻,牙龈缺氧,炎症区胶原丧失,白细胞浸润,上皮钉突明显,但上皮附着位置不变。鉴别诊断:早期牙周炎: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维生素 C缺乏性牙龈炎 Gingivitis in Vita

28、min C Deficiency病因:Vitamin C缺乏使牙龈结缔组织水肿、出血及胶原变性,导致牙龈对细菌正常的防御反 应受到抑制,炎症加重,牙龈增生。临床表现:龈缘厚,龈暗红,松软,脆弱,表面光亮,自发或轻触出血,常见有表面坏死,伪膜形成。病理:牙龈慢性炎症,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广泛出血区。水肿明显、弥散,胶原变性,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少见。治疗原则去除病因 口腔卫生指导(OHI)、洁治(清除菌斑和牙石)、纠正菌斑滞留因素(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预后及转归 及时治疗一预后良好、治疗后菌斑控制不佳一龈炎复发、不及时治疗一龈炎一牙周炎。增生性龈炎(Hyperplastic Ging

29、ivitis)病因:同慢性龈缘炎、口呼吸、咬合异常。临床表现:好发于上下前牙唇侧牙龈、炎症性肿胀(肉芽型)、牙龈红松软光亮 易出血、龈乳头球状增生、实质性肥大(纤维型)、牙龈色变浅出血减少 质地较硬 有弹性。病理:炎性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渗出、上皮、结缔组织增生、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胶原纤维束诊断 年龄、部位、典型表现治疗原则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控制菌斑辅助药物治疗手术牙龈成形术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vitis)发生率 38 100%病因:局部因素 菌斑牙石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全身因素 性激素(孕酮)水平增高;中间普氏菌明显增多 成为优势菌,妊

30、娠本身不引起龈炎。病理:非特异性、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的炎症变化。牙龈上皮和结缔组织水肿变性。牙龈上皮增生但角化减少,钉突伸长。基底细胞内和胞间水肿。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妊娠2-3个月一妊娠8个月一分娩后2个月出现高峰恢复,生部位个别牙或全口牙 以前牙为重。妊娠前有慢性龈缘炎-妊娠2-3个月出现症状-8个月高峰(和 血中的孕酮水平一致)-分娩后约2个月,龈炎至妊娠前程度。主诉常为吸或进食牙龈出血,甚至 自发出血龈缘和龈乳头鲜红或发绀,明显肿胀,松软光亮,探易出血,一般无疼痛诊断妊娠典型牙龈表现妊娠期龈瘤(孕瘤)妊娠期化脓性肉芽肿Prega nan cy-associated P

31、yoge nic Granuloma病因同妊娠期龈炎临床:发生率-5%单个牙的龈乳头,以下前牙唇侧乳头多见。妊娠4-6个月发生,迅速增大,鲜红或暗紫色,松软,表面光亮光滑,及易出血,瘤体可有小分叶,有蒂或无蒂。直径一般不超过2cm。 分娩后可缩小。病理瘤样病变(tumorlike)。炎性肉芽肿,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鉴别诊断化脓性肉芽肿 pyoge nic gran uloma肉芽肿性龈瘤,一般有局部刺激物,多数病变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和溃疡。病理为血管瘤样的肉 芽性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大量增殖,上皮萎缩或增厚。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妊娠期龈 瘤相似,但与妊娠无关。治疗原则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

32、慎用药物口腔卫生指导严格控制菌斑手术治疗妨碍进食的妊娠期龈瘤手术时机妊娠中期4-6个月预防 有计划妊娠的女性在妊娠前均应牙周检查,治疗和控制原有的牙龈炎症,并且OHI,在整个妊娠期间控制菌斑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 givitis临床表现刷牙或咬硬物有出血多见于前牙唇侧龈乳头和龈缘,明显水肿,色鲜红或暗红,光亮,质软,乳头可成球状突起,探易 出血有假性牙周袋形成诊断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酌情手术治疗:牙龈有增生预后青春期后炎症可减轻急性牙龈乳头炎发生在个别牙间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各种创伤:机械或化学因素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充填体,药物等临床表现病变乳头红肿

33、,易出血,明显的胀痛感和触痛。可有冷热刺激痛。邻牙有叩痛有些可找到局部刺激物诊断临床表现,局部刺激物。如无需详细询问病史及某些个人习惯治疗原则和预防去除局部不良刺激因素,改变不良习惯局部药物治疗:消炎收敛 注意消除医源性因素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 nduced gin gival hyperplasia(drug-i nflue need gin gival enl argeme nt)1939年 首先报告苯妥英钠引起牙龈增生1980 s报告环孢菌素和钙通道阻断剂(心痛定)引起牙龈增生患病率抗癫痫药苯妥英钠phenytoin 50%主要与牙龈炎症,患者年龄有关年轻人较多见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分

34、裂,胶原的合成能力增加;同时使胶原酶失活,胶原降解减少 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cyclospori ne 30%环孢菌素A可抑制T辅助细胞,与牙周状况通过静脉或口服500mg/天可导致牙龈增生,增生程度主要与浆细胞中的浓度有关 关系较小发生率约30%儿童较多见和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发生率51%单独则仅为8% (最新研究)浆细胞较多,大量无定形的细胞间质,血管也较苯妥英钠导致的牙龈增生多 钙通道阻断剂心痛定nifedipine 20%好发于青少年和儿童 用药后3个月即可出现牙龈增生病因和致病机理 不明确多因素作用(药物、菌斑诱导的炎症、基因易感性等)胶原合成大于分解局部刺激物和牙龈炎症加重加速牙龈增生

35、病理上皮棘层显著增厚钉突伸长继发炎症后有炎症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全口牙龈,但前牙较重,只发生在有牙区,拔牙后可消退牙间乳头和边缘龈,球状,无痛,桑 葚分叶状,色浅,质有弹性,覆盖牙冠,严重时可影响咬合、波及附着龈,增生牙龈与正常组织间 有一沟状切迹继发性牙龈炎症影响言语,咀嚼,牙齿萌出和美观诊断 服药史牙龈增生特点鉴别诊断1.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2.炎症性牙龈增生(主要是纤维型)3. 白血病引起的牙龈肥大治疗停药或换药在内科医生协助下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严格控制菌斑手术治疗预防服药前进行口腔检查治疗牙龈炎症控制菌斑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 gival fibromatosis病因 不明

36、 可有家族史病理牙龈上皮增厚上皮钉突伸长结缔组织体积增大充满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相对较少 炎症不明显临床表现最早可发病于乳牙萌出后,但在恒牙萌出后发病多见牙龈广泛增生、明显,严重可至膜龈联合色浅,质韧,表面光滑,也可呈结节状炎症轻,不易出血牙可移位或萌出困难有些病例拔牙后增生可减轻诊断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家族史鉴别诊断1.药物性牙龈增生2.白血病所致的牙龈肥大 治疗手术治疗牙龈成形术服药史无服药史,有的可能有家族史部位主要龈乳头和边缘龈除龈乳头和边缘龈,常累及附着龈易复发与口腔卫生有关牙龈纤维瘤病药物性牙龈增生增生程度较重偶有轻度炎症增生程度相对较轻 伴发牙龈炎症较多白血病的牙龈

37、病损常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因牙龈肿胀出血而首先就诊于口腔科 病因1076例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发生率约%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亚急性白血病患者少见,慢性白血病患者更少无牙颌未见 病理附着龈和边缘龈内有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肿瘤细胞)密集广泛的浸润,替代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成分。毛细血管扩张,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减少。细胞内和细胞外水肿,上皮变薄或增厚。边 缘龈炎症较明显,内侧可见坏死。临床表现常因牙龈出血首先就诊于口腔科增生波及整个牙龈,边缘龈增生有时呈瘤样。龈色暗红发绀或苍白,表面光亮,可呈海绵

38、状,脆弱,及易出血且不易止住。龈缘甚至口腔黏膜可有溃疡、坏死,伪膜形成。牙龈疼痛。有口臭全身症状:疲乏,食欲降低,吞咽疼痛等诊断血象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内科配合治疗2. 口腔科保守治疗,局部药物处理 3.禁手术或活检鉴别诊断: 炎症性牙龈增生inflammatory gingival enlargement又名增生性龈炎(hyperplastic gin givitis)牙龈组织因局部刺激因素所致的慢性炎症表现,肿胀,且伴有细胞和纤维增生病因1. 局部因素同慢性龈缘炎2. 内分泌因素多见于青少年,对局部刺激因素反应增强3. 口呼吸4. 咬合异常利于菌斑的堆积和滞留肉芽型病理:血管多,炎症

39、细胞多,渗出多,胶原纤维少临床:龈红,质软光亮,易出血,龈缘厚,乳头球状增生,有龈袋 纤维型病理: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多临床:龈色浅,增生牙龈质韧,有弹性诊断:发病年龄,部位,牙龈的色、形、质表现,有假性牙周袋形成治疗原则1.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2.局部辅助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纤维型牙龈增生浆细胞性牙龈炎plasma cell gin givitis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接触过敏原有关,如口香糖,牙粉,食物等。临床表现:少见,主要在 牙龈(边缘龈,附着龈),个别部位或全口龈鲜红,肿大,脆软易出血,表面结节或分叶状,半透 明。可伴有舌炎和口角炎。病理:上皮不全角化,结缔组织内大量正常的浆细胞呈

40、片状聚积,也可 有血管增生和其它炎症细胞浸润。急性多发性龈脓肿gin gival abscess病因 原有的慢性龈缘炎身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临床表现少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起病急,多有前驱症状个别乳头-多个乳头鲜红,肿胀,表面光亮,有脓肿形成,可破溃,脓肿常此起彼伏病损处牙有叩痛,自发痛口腔粘膜充血水肿,但无糜烂、溃疡和伪膜有全身症状一般抗生素效果不佳诊断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牙周脓肿治疗原则脓肿切开引流,局部上药抗生素+祖国医学(清热泻火通便)全身支持疗法急性期过后,牙周局部治疗长期反复出现的龈脓肿应注意糖尿病牙龈瘤(epulis )发生在牙龈乳头的炎性瘤样增生物,非真性肿瘤,来源于牙周膜和牙

41、龈的结缔组织。病因局部刺激因素-慢性炎症-牙龈增生内分泌改变:如妊娠瘤临床表现 多见:女性,中青年,单个唇颊侧乳头大小:数mm至1-2cm夕卜形:圆或椭圆形,基底宽,有蒂或无蒂,可有分叶生长较慢瘤体大时可有牙槽骨破坏,牙松动、移位等病理改变分型:纤维型,肉芽肿型,血管型19-23by 乔敏坏死性牙周病Necrotiz ing Periodo ntal Diseases坏死性溃疡性龈炎Necrotizi ng Ulcerative Gin givitis, NUG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cute Necrotizi ng Ulcerative Gin givitis ANUG致病微生物梭形杆菌和螺

42、旋体发病相关因素原有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致病微生物(厌氧)梭形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 螺旋体 spirochete中间普氏菌 Prevotella in termedia (Pi)广泛存在抵抗力降低t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侵入牙龈吸烟龈小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白细胞趋化功能、吞噬功能减弱唾液IgA水平降低精神压力stress肾上腺t下丘脑t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改变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及唾液流量T抵抗力降低吸烟增加疏忽口腔卫生全身因素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VitC)消耗性疾病艾滋病病理牙龈急性坏死性炎症,包括复层鳞状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表至里:坏死区

43、纤维素,坏死的上皮细胞和PMNs各种微生物-坏死伪膜下方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PMNs浸润,临床表面为一带状充血鲜红区慢性炎症浸润区大量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坏死区和生活组织间有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螺旋体可深入结缔组织达0.25mm主要是中型和大型螺旋体,约占总螺旋体的-90%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起病急出血 病变处及易出血,可有自发出血,口中可有血腥味口臭口气呈特殊的腐败臭气疼痛病变区可烧灼样疼痛坏死 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以前牙尤其下前牙最多见。龈乳头火山口状,龈缘虫蚀状,坏死伪 膜可擦去,下方出血面,疼痛病变一般不波及附着龈唾液可多且粘稠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压痛全身症状 轻者无明

44、显,重者可有低热、疲乏等 诊断:临床表现病损区涂片革兰染色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辅助)鉴别诊断1. 慢性龈缘炎2. 疱疹性龈(口)炎3. 白血病的牙龈表现4. 艾滋病相关的牙龈病变5. 剥脱性牙龈病损6. 细菌性龈口炎(链球菌性,淋球菌性)7. 白喉8. 梅毒的口腔表现9. 粒细胞缺乏症等等ANUG勺治疗急性期:1. 去除局部坏死组织,及大块龈上牙石2. 局部大量3%双氧水拭洗,1%双氧水或复方氯己定(口泰)含漱3. 全身用药 口服抗厌氧药物,如甲硝唑或替硝唑类,也可同时给予维生素C等,最好更换牙刷5. 戒烟6. 调整心理状态急性期后:按龈缘炎或牙周炎处理,治疗相关的全身疾病预防1. 治疗现有

45、的龈缘炎或牙周炎2. 戒烟3. 放松心情,缓解压力4. 营养均衡预后1. 及时治疗-愈合2. 治疗不完善-慢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periodo ntitis NUP )3. 病变发展-急性坏死性龈口炎(necrotizinggingivostomatitis)-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stomatitis)或走马疳(noma)疾病转归及时彻底治疗痊愈未及时治疗且抵抗力低下抵抗力极度低下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走马疳noma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慢性坏死溃疡性龈炎chronic n ecrotiz ing ulcerative

46、 gi ngivitis龈乳头消失龈缘无坏死物颊舌侧牙龈分离龈缘呈反波浪状未及时治疗病损波及深层牙周组织坏死溃疡性牙周炎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牙龈疼痛自发出血 腐败性口臭特征性牙龈坏死辅助诊断坏死区涂片 大量螺旋体和梭形杆菌鉴别诊断慢性龈缘炎龈乳头和边缘龈红肿探诊出血无牙龈坏死无自发出血无牙龈疼痛无腐败性口臭疱疹性龈口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好发于儿童起病急有前驱症状典型表现牙龈和口腔粘膜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互相融合 无组织坏死 无腐败性口臭病损可波及唇及口周皮肤白血病可有牙龈自发出血 可伴牙龈坏死牙龈肿大全身症状血象异常警惕艾滋病患者合并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治疗去除坏死物初步

47、洁治氧化剂1-3%过氧化氢溶液局部拭洗1%氧化氢溶液含漱全身药物治疗支持疗法抗厌氧菌药物 口腔卫生指导急性期后彻底治疗22-39by 赵鑫牙周炎总论(一)、定义periodo ntitis是由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炎症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引 起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膜纤维的破坏,导致牙周袋的形成,即为牙周炎。(二)、牙周炎的主要症状一. 牙龈炎症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少数有自发出血-牙周炎患者最常见的主述症状探诊出血(Bleeding of Probe, BOP):-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牙龈颜色、外形和质地的改变)原因:毛细血管扩张,沟内上皮溃疡和连续

48、性中断。微小的刺激即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和出血牙周溢脓:轻压牙龈时,龈缘有脓性渗出物,可有口臭仅表明炎症程度而不是疾病的程度二. 牙周袋形成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龈缘冠方移动:牙龈的肿胀和增生沟底向根方延伸: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分类:根据附着丧失分类:真性牙周袋:有附着丧失,假性牙周袋:无有附着丧失根据袋底位置与相邻组织的关系骨上袋:袋底位于牙槽嵴冠方骨下袋:袋底位于牙槽嵴根方累及牙面情况简单袋:累及一个牙面混合袋/复合袋:累及两个以上牙面复杂袋:起源于一个牙面,但回旋于另外牙面或根分叉应知名词(P118)PDPocket Depth ,牙周袋深度Prob ing Dep

49、th ,探诊深度: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即为探诊深度。六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探诊深度w 3mm健康牙龈沟。探诊深度3mm(1) 结合上皮位于 CEJ:假性牙周袋/龈袋(2)结合上皮位于 CEJ根方:有附着丧失为真性的牙周袋。影响因素:牙龈炎症、探诊力量、探针粗细、尖端形状临床探诊深度 组织学上袋底的实际位置:健康:探针进入结合上皮约2/3长牙龈炎:距结合上皮最根方0.1mm牙周炎:超过结合上皮,进入炎症区,达健康结缔组织冠方炎症治疗后,探诊深度减小原因:结缔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消失,胶原纤维新生结缔组织对探针的抵抗力T,探针不再穿透进入结缔组织牙龈水肿消失AL

50、attachme nt loss ,附着丧失:牙龈附着位置改变,能探到CEJ即为附着丧失。attachme nt level,附着水平袋(沟)底至釉牙骨质界CEJ的距离,又名:conn ective tissue attachme nt level,结缔组织附着水平cli nical attachme nt level, CAL,临床附着水平牙龈未退缩:附着水平=探诊深度一CEJ至龈缘的距离牙龈退缩:附着水平=探诊深度+CEJ至龈缘的距离三. 牙槽骨吸收(P166)u horizo ntal resorptio n水平型吸收: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高度降低,形成骨上袋。u vertical re

51、sorpti on垂直型吸收:又叫角型骨吸收。牙槽骨垂直或斜行的吸收,与根面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顶的高度降低不多,而近牙根侧的骨吸收较多。形成骨下袋。u Osseous crater 凹坑状骨吸收:牙槽嵴顶骨吸收,中央破坏迅速,颊舌侧仍保留,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infrabony Pockets 骨下袋:on e-walled bony defect two-walled bony defect three-walled bony defect骨质破坏严重,仅存一侧骨壁。 骨袋仅剩两个骨壁袋的一壁是压根面,其它三个壁均有骨质,即邻、颊、舌侧皆有骨壁。四壁骨袋:牙根的四周均为垂直性吸收形

52、成的骨下袋,虽在颊、舌、近中、远中均还有牙槽骨,但均与牙根不相贴合。治疗效果很差。Combi ned bony defect混合壁袋:指各个骨壁垂直吸收的程度不同,骨下袋在近根尖部分的骨壁数目多于近冠端。四牙齿渐松动和移位(P171)生理动度:0.02mm水平向,临床不易觉察病理性动度:水平,近远中和垂直向动度I , II , III 度原因:(1) 牙槽骨吸收1/2根长:主要原因.(2) 创伤: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垂直吸收(3) 牙周膜的急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4) 牙周翻瓣手术后:(5)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牙的病理性移位u 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u 力的改变:(三)牙周病分类一、分

53、类原则1. 按病理学分类2. 按临床表现分类二、牙周病分类1、( 1989)分类I.II.:牙齿向受力的方向移位,前牙的扇形移位3. 按病因分类4. 混合性分类(病因与临床表现,病因与病理)III.IV.V.成人牙周炎 早发性牙周炎 青春前期局限型或广泛型 青少年局限型或广泛型 快速进展性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坏死溃疡性牙周炎 顽固性牙周炎((adult period on titis)early-on set period on titis)prepubertal )juvenile )(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 on titis(period on titis

54、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diseases (n ecrotiz ing ulcerative period on titis)refractory period on titis)(1989)分类的不足: 在疾病范畴上存在着某些重复。 缺乏牙龈病分类。 过分强调了疾病的始发年龄及进展速度。缺乏分类标准,或分类标准不够明确。1999 internationalworkshop for a classificationof periodontaldiseases andconditionsI .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 )n .慢性牙周炎(c hron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