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2(一) 本项工程概况2(二)编制范围3(三)编制依据3二、施工总体部署3(一)总体施工方案3(二)施工组织及劳动力配备4(三)主要机具设备6(四)施工用电8(五)施工进度安排8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9(一)沉井封底施工工艺流程9(二)沉井终沉前的操作及相关计算9(三)主要施工工艺11(四)封底平台布置13(五)导管的布置13(六)沉井封底施工14(七)封底混凝土质量检查20(八) 封底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20四、质量保证措施21五、安全保证措施21六、环境保护措施23七、附图23一、工程概况(一) 本项工程概况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桥跨布置为390+10

2、80+1080+390m,主桥桥宽33m,设计车速100km/h;接线分别采用路基宽33.5m的六车道(局部预留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线长约62.088km。主桥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C07标锚碇基础采用矩形沉井基础,沉井长和宽分别是67.9m和52m(第一节沉井长和宽分别为68.3m和52.4m),平面共分为20个井孔。沉井高41m,共分8节,第一节采用钢壳沉井,总高8m,第二至第八节除第七节高3m外,均为5m。沉井顶面标高为+2.0m,基底标高为-39.0m。在沉井吸泥下沉到位后,对沉井20个井孔分区清基找平后,分区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厚为8m,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总方量约28

3、000m3。沉井通过两道隔仓板将整个封底分成三大区域,沉井结构及沉井分区隔仓布置见图2、图3。 图3 隔仓板布置示意图 (二)编制范围 南锚沉井封底施工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沉井清基,封底平台布置,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质量检测等。(三)编制依据泰州长江公路大桥C07合同段招标文件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跨江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初稿)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施工总体部署(一)总体施工方案南锚碇沉井共分20个井孔,每个井孔面积161m2,刃脚以上封底高度8m,每个井孔封底混凝土量140

4、0m3,封底混凝土总量约28000m3。若采用大锅底,则一次性封底混凝土量过大,封底质量无法保证,故通过两道沉井隔仓板将整个沉井封底分成三大区域,其中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5600m3,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11200m3,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11200m3。封底时,由3台75m3/h的拌合站和1台120m3/h拌合站供料,16辆砼运输车运料,4台泵车布料,泵送至井顶混凝土中心聚料斗集中供料,经过分料槽流入导管,逐管封口。封底时按先区然后区最后区的顺序进行。沉井封底分区顺序如图4所示。图4 沉井封底分区示意图(二)施工组织及劳动力配备沉井封底工程量巨大,只有通过精心组织,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并可控

5、,才能确保封底混凝土质量。为此沉井封底施工设立如下组织机构:设施工项目负责人1名,施工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量安全负责1名,技术员3名,安全员2名,质量员1名, 材料员2名,一线生产工人122名,共134人。沉井下沉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沉井下沉组织机构框图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1、项目负责人负责沉井封底施工的总体部署,机械、人员调配等各项工作。2、生产负责人负责沉井封底施工生产的各作业组的协调工作,负责现场的生产组织。3、技术负责人负责沉井封底施工全过程的总体技术质量工作,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艺及方案编制等工作。4、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沉井封底施工的质量及安全环保的管理工作,指导质

6、检员和安全员的工作。5、技术员负责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指导生产班组按工艺、规范进行作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6、安全员负责沉井封底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环保工作,负责组织设备、用电、持证上岗等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同时还要对生产安全的设备进行例检,安全事故及时上报,组织事故安全分析会等。7、质量员负责沉井封底施工全过程的工艺方案、相关规范的执行情况检查,及工序质量检查、质量记录的填报等工作。8、材料员负责沉井封底施工所使用的主、辅材料的采购,组织对各种材料供应商的信誉、供应能力等进行评价,组织技术、质量等部门对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评价,看是否满足工程需要。9

7、、一线生产工人在作业队长及班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生产,服从作业队的各项规程,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工作,严禁违章违规作业。10、人员汇总表 人员汇总表 表1序号工种数量序号工种数量1项目负责人17质量员12施工负责人18材料员23技术负责人19施工队长24质量安全负责人110班长85技术员311钳工26安全员212操作工110合 计134(三)主要机具设备沉井封底混凝土总量约为28000m3,通过隔仓板分成三大区域,其中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5600m3,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11200m3,区封底混凝土数量约为11200m3。施工时,按区,区,区的顺序进行。封底混凝土由项目部3座75m3

8、/h和1座120m3/h的混凝土工厂供应。混凝土工厂料场一次性能储料为7000m3,由于最大一次封底混凝土用量约为11200m3,不足用料部分由码头储料场提供,码头储料厂离混凝土工厂约200m,能确保一次性封底的混凝土的用料供应。封底混凝土施工期间的起重设备主要为布置在沉井南北侧的2台ST60/23的塔吊,以及布置在沉井顶部支架上的4台5t龙门吊及2台10t龙门吊。(见图4、图5)。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2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混凝土工厂75m3/h,120m3/h3/1砼泵车4布料半径46m砼搅拌运输车79m316装载机5每台拌和站1台,一台机动塔吊ST60/232配合施工龙门吊5t6配

9、合施工导管273导管16按最大区每个井孔2套(四)施工用电施工期间,在10000KVA的临时用电开闭所外侧安装一环网柜,从环网柜引出10KV地下电缆沿南塔边界及水渠边缘敷设,在S05#墩中心线南侧设置一高压分支箱(一进三出),二路给二台630KVA箱变供电,作为南锚碇整个施工期间的用电。(五)施工进度安排1、安排原则 依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本项工程的工期要求; 依据项目结构的特点及施工难点; 依据保证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科学合理的原则; 依据现有机械设备配备情况的原则。2、具体工期及进度计划沉井清基时间安排为2008年11月23日至12月19日;沉井封底时间安排为2008年12月5日至1

10、2月31日。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一)沉井封底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基检查验收封底平台布置导管法灌注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检测。沉井封底施工工艺框图不合格合格平台制作(二)沉井终沉前的操作及相关计算1、终沉前的操作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沉井刃脚终沉所在地层为粉细砂,容易受到扰动,如果吸泥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再进行清基施工,就容易对沉井底地层造成扰动,使地基承载力降低,造成沉井无法达到终沉稳定的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将沉井终沉阶段取土吸泥施工与沉井清基结合进行。(1) 吸泥泥面距设计标高2m时,减缓沉井吸泥下沉的速度,根据封底顺序的要求,同时加大核心区的吸泥深度,使核心区吸泥和清基同步进行,在

11、沉井刃脚到达终沉标高时,核心区也完成清基作业。(2)停止使用带射水管的吸泥机吸泥,改用只吸不冲的吸泥机进行吸泥,尽量减少对基底土层的扰动。(3)沉井终沉标准定为24内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认为沉井已稳定。(4)下沉到位后,应对井孔内壁粘附的沙土进行清理。为提高效率,可采用高压水沿内壁冲洗。2、终沉阶段沉井稳定状态计算在沉井整个下沉阶段,沉井底面的支撑状况分为三种情况:踏面支撑,刃脚支撑,全断面支撑。其中踏面支撑表示沉井刃脚及隔墙掏空后靠井壁摩阻力和踏面支撑力时能稳定,;刃脚支撑表示沉井隔墙掏空后靠井壁摩阻力和刃脚支撑力时能稳定, ;全断面支撑表示沉井刃脚及隔墙和井壁摩阻力共同支撑时能稳定,

12、。当下沉系数kst1.05时沉井即可下沉,当kst0.80.9时沉井即可止沉。其中井壁摩阻力及地基承载力值均取极限值。经分析计算得出终沉阶段沉井稳定状态如表3所示。 沉井终沉阶段段稳定状态计算 表3施工阶段沉井高度(m)刃脚标高(m)沉井自重(t)浮力(t)地基承载力(t)侧壁阻力(t)下沉系数终沉阶段41-39945633868411551174410567541451.010.850.73由上表看出,沉井下沉到位时,支撑情况介于踏面支撑与刃脚支撑之间,即刃脚与中间的分仓隔板有一大半入泥,隔墙底下已经悬空,符合分区封底的条件。3、地基稳定性计算在对沉井区进行封底混凝土浇筑前,须对地基稳定性进

13、行验算。地基的破坏形式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形式。整体破坏一般发生在较硬的土层中,一般土层中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较多,而软土中常常发生冲剪破坏。采用魏西克提出的刚度指标Ir的方法,即判别整体剪切破坏和局部剪切破坏采用临界刚度指标Ir(cr),与刚度指标Ir进行比较,当IrIr(cr) 时,地基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反之则发生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地基土的刚度指标,可用下式表示:,式中:E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地基土的泊松比;c地基土的粘聚力;地基土的内摩擦角;q基础的侧面荷载,q=D,D为基础埋置深度,为埋置深度以上土的容重。临界刚度指标Ir(cr)可用下式表示:,式中:B

14、基础的宽度;L基础的长度。经计算可知,Ir(cr)=247,而Ir=15.3,故地基将发生局部剪切破坏。即在浇注完区封底混凝土后,该持力层不会发生整体稳定性破坏,亦即区封底混凝土也不会由于地基失稳而流失。(三)主要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封底工作是基础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所动用的机械、材料、人员都是大量的,持续的时间较长。因此,封底之前要做好技术安全交底、施工组织落实的各项准备工作。2、收集整理好有关的技术资料,以作为封底工作能否进行的依据。作好水封混凝土所需用的各种记录表格。3、安装封底支架,水封的支架、设备都应提前安装就绪,并经检查处于良好状态。安装大料斗及下面的旋转漏斗,处理滑槽顶

15、口,使旋转漏斗能顺利将混凝土导入滑槽并调试使之能方便、快捷使用,大料斗能自由开合。安装滑槽,要求下端对准小料斗并设挡板与滑槽铰接,使混凝土能落到料斗中央并不影响导管提升。4、参加封底工作的机械设备均应经过检查处于良好状态,常用的备用品应有充分的准备。灌筑水封混凝土的导管都是预先作过拉力试验、水密试验,并确认合格;量总长,标刻度并编号,插放安装小料斗。封底所用测绳(及备用的)校核、布置测点编号。5、封底所需的砂石、水泥等材料准备充足,混凝土工厂机械设备状态完好。6、测量工作人员应作好充分准备,并了解各有关方面的情况。7、了解前后三天的气象预报情况。8、劳动力的组织及生活、后勤的准备工作,应作好充

16、分的准备。封底工作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的,砍(拔)球顺序、测量时间、部位都预先作出明确的规定。9、机械工具如倒链、导管卡箍、水泵、低压探照灯,振动器等准备完善。10、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后应由负责施工的总工程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交底,使参加该项工作的人员知道各项技术要求及自己所应负的责任;明确岗位、约定信号并保持通畅。2、清基及清基验收沉井清基与沉井下沉末期同步进行。沉井清基在沉井下沉到距设计标高2m时开始,此时应采用小型吸泥机控制排碴及下沉速度,控制各个井孔泥面标高基本一致,不形成较大锅底,避免沉井下沉过程中对基底土层的更大扰动。清理采用吸泥机和高压射水,使井口内、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形成的封底锅底坑

17、满足设计要求,当在井孔内除泥,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不能自行坍塌成设计要求的锅底坑时,可用高压射水将其土层冲碎并赶向井孔中部以便清除,在潜水员的配合下,如此反复清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由于根据计算,沉井后期下沉系数偏小,如若在形成三个分区锅底的情况下,沉井无法下沉到位,则继续吸泥,可采用带弯头的吸泥机伸入隔仓板下吸泥,使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此时基底会形成大锅底的状态,后期需潜水对隔仓板下进行堵塞。锅底尺寸满足要求后,对封底范围内的刃脚、剪力槽及沉井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清净。同时应着重清理沉井刃脚斜面及井壁等部位,使之能与封底混凝土粘结良好。基底清理后及时对不平整窝底坑进行抛填碎石及粗砂垫层找平至

18、刃脚标高线,形成按隔仓板分隔的三大封底区域,然后覆盖编织布网,静停12天使水中的泥砂沉淀后清除。再派潜水人员下潜检查刃脚、剪力槽及沉井内壁是否清除干净,判断基底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验收清基质量,包括井壁粘泥清除、浮土沉淀厚度、刃脚底面及井孔标高等。若发现部分井孔在基底串通,则进行封堵串通部位然后再进行水下封底。由于沉井采用在高水位状态下封底,封底前还用应处理好管涌水和承压水不利影响,沉井内水位应高于地下水12m;要布置好外排畅通的排水沟,填充水下砼时自排水,排水量等于填充量。(四)封底平台布置在封底混凝土浇筑时,为方便施工和保证操作安全,需临时搭设施工操作平台,作为封底导管安

19、装与人员操作平台。封底平台采用单层双排贝雷梁支架,支架支承于龙门吊机轨道支架上。每个井孔共布置两组贝雷梁支架,两组支架通过平联连接,上面铺设分配梁、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平台四周设置防护栏杆。根据浇注分区的不同,在对应的井孔顶面布置施工平台,总共需安装3次施工平台。封底时,单个井孔共布置两套导管,每组支架上通过卡箍安装固定一套,两套导管的覆盖半径包含沉井单个井孔底面范围。封底平台见附图“沉井封底平台平面布置图”,(五)导管的布置导管利用原吸泥用导管,导管基本节长度为12m,每套导管配有2m,1.5m,1.0m等长度不等的调整节,调整节装于顶部,便于封底时导管的提升拆除,以控制导管的埋深。导管节段

20、之间,料斗与导管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橡胶密封圈止水。浇注水下混凝土前,每套导管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逐套进行水密性和压力性试验,试验压力取水压的1.3倍,合格后方能使用。组拼时须编号对接,确定导管长度和安装拼接顺序。导管共配备有16套,每孔两套,在施工区、区时,可适当加密。导管布置见附图“沉井封底导管布置图”。(六)沉井封底施工沉井经观察下沉稳定后即可开始封底工作,沉井稳定的标准以设计要求为准,一般为24小时内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认为沉井已稳定,可开始封底。1、首批混凝土浇注方量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是保证水下混凝土的不分散性,施工时保证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的埋置深度满足规范

21、要求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 不同灌注深度导管的最小埋深 表4灌注深度(m)101015152020导管最小埋深(m)0.60.81.11.31.5 导管不同间距的最小埋深 表5导管间距(m)5678导管最小埋深(m)0.60.90.91.21.21.41.31.6凝土方量按以下公式计算:V(H1+H2)D2/3+h1d2/4,计算图示如图7所示: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混凝土流动半径(m),按5.0m考虑;H1:沉井锅底至导管底端间距,取0.3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按表5取0.9m;d:导管内径(m);h1:沉井内混凝土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管

22、外水压平衡的高度(m);h1=Hww/rc= Hw/2.5;rw:沉井内水的容重,10KN/m3;rc:混凝土拌合物容重,取24KN/m3;Hw:沉井内水面至首批混凝土锥体重心的高度,Hw=H0-Hc/3;H0:沉井内水深。计算可得:Hw=41-1.2/3=40.6(m);h1=Hw/2.5=16.24(m); V(H1+H2)D2/3+h1d2/4=12.17(m3);由此得首批混凝土只需大于32m3即可,实际取中心集料斗容量为20m3,同时两台汽车泵不间断的向集料斗中供料,以确保封底质量。2、中心集料斗的布置由于封底时是按区施工,逐孔拔球,故考虑设置2个15m3的中心集料斗集中供料。封底导

23、管上设1m3的小集料斗,中心集料斗通过溜槽与各小集料斗相连。由于单个集料斗储存混凝土量达到20m3,加上其自重,重量达到55t左右,因此,中心集料斗设置在沉井隔墙纵横交错的位置,利用沉井隔墙受力。另外,为防止集料斗倾覆,在其顶口四周用缆风绳等固定在沉井上。各区域封底时,沉井井顶集料斗布置情况如图8所示。整个封底施工,集料斗共需移动两次。3、测点布置在沉井封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准确掌握混凝土顶面高程,应布置足够数量的测量控制点,按一定时间频率进行测量观测。混凝土被沉井井孔自然分隔,单个井孔内的测点的布置主要根据混凝土面标高特征点进行布置。测锤重3kg,测绳长50m,使用前须对其进行长度校核。测

24、点布置如图9所示。4、封底混凝土的浇筑(1)、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根据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要求,必须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及外加剂,以达到优良的混凝土配合比。a、水泥:采用42.5的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如果存放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检验。b、粉煤灰: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加粉煤灰掺量,以推迟水化热温峰的出现,降低砼绝热温升。粉煤灰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596-91)的规定。c、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62.9之间,砂含泥量不大于2%,其它指标符合规范规定,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d、粗骨料:碎石为525mm,级配必须优良,来源

25、稳定。入场后分批检验。其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e、外加剂:采用高效缓凝减水剂。f、水:砼拌和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规定。(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封底混凝土为C30水下混凝土,其配合比、原材料及拌合物的技术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流动性能,工作性能主要要求其易于浇筑,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等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水下混凝土技术要求如下:a、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时间30h,终凝时间不小于40h;b、混凝土塌落度:1822cm;c、混凝土1h塌落度16cm;d、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良好,无离析和骨料堆积现象;e、满足泵送要求根据上述要求,对封底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

26、细设计,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料、性能优良的缓凝高效减水剂,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高品质的粉煤灰等。(3)混凝土的生产及运送封底混凝土由3座75m3/h,1座120m3/h的拌合楼集中供应,每小时实际供砼量约为150m3左右,混凝土必须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水剂浓度和计量精度,搅拌时间不少于60s,并观测出料质量,搅拌不均的不得采用,防止堵管。混凝土浇筑时,实验室人员在浇注过程中随时观察混凝土质量,定时抽检混凝土塌落度,并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等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随时调整用水量。混凝土由16台搅拌车运送至布置在沉井四周的4台汽车泵,由汽

27、车泵泵送入集料斗,再由溜槽溜入导管顶口的小集料斗而进入导管,其泵送要求如下:a、严格按照混凝土泵送的操作要点进行操作。b、汽车泵性能应稳定,能确保连续工作。c、泵送前应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湿输送管内壁,最先泵出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应废弃,直到泵出质量一致、和易性好的混凝土为止。(4)、混凝土的浇注首批混凝土灌注采用隔水薄膜拔塞法,薄膜铺设前应在小料斗底部涂抹薄层洗衣粉水。漏斗与导管之间用快速接头连接,封底前,必须实测每根导管底口与泥面的距离,控制在30cm左右,确保首批混凝土的灌注有效。完成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开始进入正常浇注阶段,整个分区要对称、均匀灌注,确保对沉井均衡加载,防

28、止沉井因偏心下沉而造成倾斜或偏位,避免对钢沉井产生不利影响以确保钢沉井结构安全。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每一浇注点标高,每灌注一次,能引起混凝土面变动的点即该导管作用半径范围内的测点都要测一次,并记录灌注、测量时间。在灌注过程中,应控制并现场绘砼面标高线,低的地方及时补充砼,高差不得大于1.5m,自流平,自密实。灌注厚度小于10m时,埋深0.60.8m,不能超过1.5m。通过混凝土浇注方量和实测浇注高度提升导管及时拆卸导管,并注意协调各导管浇注速度使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堆高和扩展情况,正确地调整坍落度和导管埋深,使每盘混凝土灌注后形成适宜的堆高和不陡于15 的流

29、动坡度,抽拔导管应严格使导管不进水。混凝土面的最终灌注高度,应比设计值高出不小于150mm,待灌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抽水凿除表面松弱层。(5)封底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a、封底导管应确保制作的质量,定期对导管进行水密、抗拉试验和管壁磨损度检验,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不出问题。平时加强混凝土导管的保养。混凝土导管使用后,将导管内壁的混凝土浆洗干净,导管接头采用黄油涂抹保养。b、加强设备的保养维修力度,确保混凝土生产设备在浇注过程中不出现故障。c、封底导管的接长采用法兰接头联结接长,不得漏垫防水垫圈。d、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必须控制好导管下口距离基底泥面高度在30cm左右,首批混凝土数量要满

30、足导管埋置深度的要求。e、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堵管几率,定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良的混凝土不得使用。f、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过程,及时测量各点标高确保混凝土的灌注顺利。g、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一般不小于0.6m不大于1.5m。(七)封底混凝土质量检查1、基底检查基底浮泥及沉淀泥沙应清除干净。2、钻孔取样检查封底后应采用地质钻探的方法,对封底混凝土钻孔,取出混凝土芯作抗压强度试验及外观检查。钻孔位置应布置在灌注中曾发生过故障及认为对质量有影响的部位,深度应钻至封底底面以下,以便检查基底面与混凝土结合情况。钻孔结束后对钻孔应灌浆封填。(

31、八) 封底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沉井封底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故 障产 生 原 因后 果预 防 措 施导管断裂导管制造质量劣质灌注中断,若重新灌注时则混凝土存在浮浆夹层及施工接缝制造中应保证质量;组拼前应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导管接头严重漏水导管组拼时操作不良;胶垫安放不平正或胶垫质量不良;组拼后未经水密试验混凝土形成松散层次或囊体,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提高组拼质量,组拼后应经水密试验;严格检查工地组拼接头的质量混凝土堵塞于导管内导管轻微漏水;导管埋入混凝土内太深;含沙率偏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欠佳等灌注中断,若重新灌注时,则混凝土存在浮浆夹层及施工接缝导管使用前应经水密试验;导管不宜埋入混凝土过深;

32、改善配合比球塞卡堵导管内径及球塞尺寸不和规格;储料时间过久;混凝土送入漏斗过猛;球塞安放不正;球塞未出导管前管底净距太小等施工浪费,须重新组织施工,延长工期,但不致影响灌注质量施工前对球塞应在导管内作通过试验并编号,施工时对号使用;球塞安放要正直;管底距基底面距离的探测应细致准确导管埋入部分被混凝土胶结住以致导管不能拔出水泥初凝时间太短;配合比选择不当,和易性欠佳;施工时气温过高;导管埋入深度过大,且提动次数太小,或提动间隔时间过久导管不能拔出,灌注中断,若重新组织灌注时,则混凝土存在浮浆夹层及施工接缝选用初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及和易性良好的配合比;导管应及时提动且埋入深度不要过深四、质量保证措施

33、1、制定严密的劳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忙而不乱,严格交接班制度,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2、建立高度统一的指挥系统,统一指挥、指导施工,要求通讯联系畅通、信息传递快捷、资料真实可靠。3、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4、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均要事先进行检修,并保持良好状态。并加强施工期间的维修和保养,保障备用设备和配件。5、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各项施工监控工作。6、发电机要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备用。7、认真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研究处理。五、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管理目标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严守职责,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三无、一杜绝、一创建”,即无重伤残废事故,无交通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防起重伤害事故;防触电电击事故;防机械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