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MTS里的RTWP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兄弟们应该都被RTWP折腾过。根据与一些兄弟的沟通了解,发现大部分兄弟不太搞得清楚RTWP是什么,面对RTWP问题往往也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很多问题即使反馈到研发定位往往也比较困难。本帖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技术交流和探讨搞让大家对RTWP这个东东看的更清楚一点。作为老大难问题,RTWP实在不是一件可以很简单就讲清楚的事,考虑到篇幅问题,本帖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内容探讨:1,RTWP基本原理 (什么是RTWP、RTWP正常的范围是多少)2,RTWP上报 (RTWP是如何测量并上报的、NodeB LMT上的单板RTWP和RNC上的小区RTWP有什么区别)3,RTW
2、P问题分类 (有哪几类RTWP问题、各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4,RTWP问题定位 (RTWP问题定位的方法论、网上RTWP问题的常见原因是什么)5,其他 (没想好有哪些,根据大家的讨论看看再补充哪些东东)本次先开篇,正文后续慢慢补充,欢迎大家讨论并共享经验,希望大家通过讨论和共享共同提升。1, RTWP基本概念介绍a) 什么是RTWPRTWP是UMTS系统里的概念(LTE也有这个概念,与UMTS大同小异,本帖基于UMTS进行讨论),是recive total wideband power的缩写,定义的是NodeB接收机收到的载波频点对应的3.84MHz带宽内的总能量,包含了业务信号、干扰、热噪声
3、,单位是dBm。RTWP包含了业务信号、干扰、噪声这3个信息。对业务信号的功控是UMTS的核心技术(UMTS是自干扰系统,即每个扇区的业务信号对周围扇区来说就是干扰,所以UMTS对功控要求极高,必须把业务信号的强度控制在刚好可以支撑业务的水平上);干扰是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TOP问题;对噪声的测量和上报是接收机的基本功能。要是功控做的不好,或者有干扰,或者通道增益配置有误,或者接收机故障都可以反映到RTWP上,众多重要指标都集中体现在了RTWP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关注RTWP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RTWP老出事了。b) RTWP的正常范围是多少RTWP是载波频点带宽内的总能量,包含了业
4、务信号、干扰、热噪声,所以要讨论RTWP正常值是多少,就要分别讨论这3个成分:1,热噪声是已知的、恒定的。热噪声是自然界的底噪,也被成为背景噪声,是自然界能量的下限,即实际能量只能大于等于热噪声,而不可能小于热噪声。产生热噪声的根源是温度,单位带宽内的热噪声功率只与温度有关。在常温下,热噪声的能量密度是-174dBm/Hz,折算到3.84MHz带内的热噪声能量就是-174+10*log(3.84*10e6)=-108dBm,热噪声经过接收机放大后会有2dB左右的恶化,变为-106dBm左右。后续为了方便讨论,可以近似认为3.84MHz带宽内的热噪声能量就是-106dBm。2,业务信号是未知的、
5、变化的,业务信号的能量大小与话务模型、业务量、用户的接入和释放、功率控制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而且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没有业务信号时,业务信号的能量就是0了。3,干扰是未知的、变化的,干扰是无线通信里永远的难题,主要有外界干扰、直放站干扰、天馈互调干扰、异系统阻塞干扰等,干扰的大小基本取决于环境因素,在通信系统里是需要尽量减小和避免干扰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没有干扰,即目标是干扰的能量也是0。 另外,3GPP协议对RTWP测量精度的规定为+/-4dB(不可能一点误差都没有,是吧),也就是说,当没有用户且没有外界干扰时,RTWP应该是-106dBm +/-4dB (也就是热噪声的能量
6、)。当有干扰或有业务信号时,RTWP都会有所抬升。 “当没有用户且没有外界干扰时,RTWP应该是-106dBm +/-4dB ”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判断基站设备是否OK的依据,这也是研发喜欢用“拔掉天馈,接上匹配负载,看RTWP是不是-106”来判断基站设备是否OK的原因。2、 RTWP上报 (RTWP是如何测量并上报的、NodeB LMT上的单板RTWP和RNC上的小区RTWP有什么区别)a) RTWP是在哪里测量的?RTWP是在接收机里进行测量的,3900系列基站产品的接收机和发射机一起组成了收发信机单元,即载频板(有RRU和RFU两种形态)。也就是说,RTWP的测量是在载频板(RRU或R
7、FU)里完成的。载频板测量到RTWP后通过BBU上报到网络侧。b) RTWP是如何测量的?RTWP是接收机收到的业务频点带宽内的总能量,但接收机收到的能量太微弱(一般在低噪附近),以至于必须经过接收机的多次放大后才能测量,所以接收机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一直放大到可以测量的程度,测量完后还要再扣除放大倍数。(当然接收机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变频:无线信号的频率太高了,不便测量,所以要通过混频的方式把信号频率降低到较低的频率。由于变频不影响对信号强度的测量,我们不予讨论)也就是说,接收机直接测量的是经过接收机放大后信号强度,但协议要求上报的是接收机入口放大前的信号强度,怎么办呢?很简单
8、,做个减法就可以了:接收机的放大倍数是固定的,每个接收机的方法倍数在出厂前会进行测量、写入接收机的FLASH存储器里,这样接收机把测量到放大后的信号强度减去放大倍数就得出了放大前的信号强度,也就是RTWP。MRFU载频模块的接收机架构如图1所示,在没有信号也没有干扰时机顶口的底噪电平是-106,接收机放大了Gain倍能被测量时的电平是-106+Gain,测量后再减去Gain,得到的就是-106,也就是RTWP=-106dBm。图1 MRFU载频模块的接收机架构l TMA_ATT是一个可调衰减器,塔放衰减因子(2G侧)和通道衰减因子(3G侧)就是调整的这个衰减器。l Switch是切换分集接收信
9、号的开关,叫“并柜开关”,2G的收发模式配置和3G侧的互联模式会影响这个开关的方向。l 若通道衰减配置不当,或分集开关配置不当,都会带来问题。接收机对RTWP的测量过程搞清楚了,那么要是天馈上连接了塔放(TMA/MHA/TTA都是塔放的英文缩写),塔放会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导致信号实际的放大倍数变化了怎么办?不就是RWTP上报不准确了吗?是这样的,要是使用了塔放我们却什么都不做,RTWP确实会不准(偏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收机内部设计了一个可调衰减器(图1中的TMA-Att),没有塔放时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是0,有塔放时用户需要配置通道衰减因子(RXATTEN)这个参数,这样可调衰减器的衰减
10、量就会变为用户配置的值。用户怎么知道通道衰减因子需要配置多少呢?计算公式为:衰减因子=塔放增益-线缆损耗。比如塔放增益是12dB,从塔放到载频机顶口的线缆损耗是4dB,则衰减因子=12-4=8dB。 当没有干扰也没有信号时塔放入口的电平是低噪-106dBm,经过塔放放大12dB,线缆损耗掉4dB,再被接收机放大Gain-8dB,被接收机测量到的电平就是-106+12-4+Gain-8=-106+Gain,然后再减去Gain,得到的RTWP还是-106dBm。前面说了,使用了塔放要配置通道衰减因子,以确保接收机对信号的放大倍数不变。要是这个参数配置不当,就会导致RTWP异常:有塔放没配衰减 或
11、衰减配少了,就会导致实际放大倍数变大,最终RTWP偏高;衰减配多了,或明明没有塔放或塔放不工作却配置了衰减,就会导致实际放大倍数变小,最终RTWP偏低。所以啊,通道衰减因子这个参数配置不当会导致RTWP测量不准,进而导致RTWP异常。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各位注意,那就是分集。一般的接收机都是双收的,而且一般载频模块都支持射频互联的(也叫双拼)。双收很简单,搞2个完全一样的接收机分别叫主集和分集就可以了。那射频互联呢?以MRFU为例,接收机架构如图1所示,大家可以看到主集和分集有一个不同点:主集通道中间是功分器splitter,分集通道中间是开关switch,这个就是为了实现射频互联设计的。不互联的
12、时候,分集也要接天馈,分集的开关switch连接到分集的前级接收机上。互联的时候,分集天馈口空着,不连接天馈,那分集的信号从哪里来呢?就从与他互联的载频模块过来,如图2所示。图2 射频互联时的天馈连接方式和分集接收通道的开关方向那么问题又来了,要是互联方式配错了,或线缆接错了,会怎么样呢?1, 实际非互联,数据配置配成了互联:非互联的组网,也是非互联的连线方式,但数据配置却搞成了互联配置,如图3所示。由于配置成了互联,分集接收通道的开关会切换到RX_INB口,即互联口,可互联口什么都没有接,那么信号自然是过不来的,RTWP是多少呢?虽然互联口的底噪也是-106dBm,但接收机的实际放大倍数只有
13、Gain2,被直接测量到的能量是-106+Gain2,软件在计算时还是按照放大Gain倍计算的,那么上报的RTWP就是-106+Gain2-Gain=-106-Gain1,这个值会小于-114dBm,此时基站会上报RTWP过低告警。 大家可能会问,分集天馈过来的信号哪里去呢?如图3,ANT_RXB口过来的信号被放大Gain1倍后就停留在开关switch这里了,根本不会被数字处理单元DSP处理,也就不会被送到网络侧,是“走死路”的信号。图3 实际非互联 配置了互联时的信号走向示意图2, 实际互联,但互联线接错:互联的组网,数据配置也是这么配的,但施工时连线搞错了,如图4所示,蓝色的射频互联线忘记
14、连了,或坏了,或接反了等。这种场景与上面的场景类似,都是分集RTWP很低,会上报RTWP过低告警。图4 互联线错误时的信号走向示意图3, 实际互联,但数据配置配成了非互联:互联的组网,数据配置配成非互联了,如图5所示,红色的分集互联开关切换错了。此时分集肯定是取不到业务信号的, ANT_B口的底噪可以经过接收机放大、测量并上报,此时分集RTWP永远是-106dBm,但实际上射频里有一个基本概念是匹配,我们说增益是Gain是在匹配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即载频要接负载或天馈,要是载频口空着什么都不接,那么由于不匹配,实际增益会略低,典型值情况会低24dB左右,也就是-108-110dBm左右,这种情况
15、下是不会上报任何告警的,故障比较隐蔽,需要人工跟踪主分集的RTWP,看是否有一集RTWP永远不变来判断是否线缆没连接。图5 实际互联 配置了非互联时的信号走向示意图RTWP的测量方法和与测量有关的常见故障现象基本讲完了,有的同学可能在想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接收机带宽都远大与5MHz的,但协议要求只测量5MHz(3.84MHz)带内的能量,接收机如何实现只统计5M(3.84MHz)带内的能量呢?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DSP里做一个数字滤波器,滤波器的带宽是5MHz,经过滤波器过滤后,再进行功率统计,就可以做到只统计5MHz带内的功率了。搞过U900的兄弟可能还记得一个参数,就是滤波器带宽:我们的
16、设备数字滤波器带宽是可调的,典型带宽是5M,但900MHz频段上往往由于带宽有限,需要设置更窄的带宽,比如4.6M 4.2M等。这个滤波器带宽就是调整的DSP里的数字滤波器带宽。这个问题2011年香港和记的客户曾经纠结过,当时客户问我司的接收机里有没有5M带宽的滤波器,有位兄弟搞不清楚客户的真正问题,说没有5M滤波器(硬件上确实没有,而是通过软件滤波器实现的),搞的客户以为我司产品有问题,后面又是澄清又是测试,平添了很多工作量。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说UMTS的载波带宽是5M,为什么这个地方又说是3.84M呢?是这样的,5M是配置的载波带宽,即5M带内只能给该载波用,不能给别的载波使用;实际上
17、载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4.2M内,叫占用带宽;而协议要求的RTWP统计带宽是3.84M。这么多带宽都把大家搞晕了,干脆不用纠结了,统一认为是5M算了。5M带内的能量与3.84M带内的能量也就只相差1dB,差别不大,后面在讨论时也不区分这么多带宽了,UMTS的载波带宽统一按照5MHz来描述。a) NodeB LMT上的单板RTWP和RNC上的小区RTWP有什么区别?大家知道,从NodeB LMT上可以跟踪单板RTWP,可以跟踪到2跟线:主集RTWP和分集RTWP;从RNC上可以看到小区RTWP,只有一根线,没有主分集。两者有什么差异呢?其实这2个地方看到的RTWP源头是一样的,都是DSP里测量到的
18、,主分集各有一个值,只是送给维护台时做了不同的处理:送给NodeB LMT时是直接送过去的,而送给RNC时是把主分集RTWP合并后再送过去的,合并方法是取线性平均。下面科普一下线性平均和对数平均:大家知道dBm本来功率就是取对数的结果,用dBm为单位的数值做平均,就是对数平均;把dBm先换算成mW,mW是线性的,取了平均再换算成dBm,就是线性平均。举个例子:1, 主集RTWP=-106dBm,分集RTWP=-106dBm,主分集一样,怎么平均结果都是-106dBm。两种算法的没有差别。2, 主集RTWP=-106dBm,分集RTWP=-116dBm,要是对数平均,就是(-106)+(-116
19、)/2=-111dBm;要是线性平均,经过复杂的换算,最终的结果是RTWP=-108.60dBm。两种算法相差2.4dB。3, 主集RTWP=-106dBm,分集RTWP=-126dBm,要是对数平均,就是(-106)+(-126)/2=-116dBm;要是线性平均,经过复杂的换算,最终的结果是RTWP=-108.97dBm。两种算法相差7.03dB。主分集差异越大,线性平均后的结果越接近 MAX(main RTWP,Div RTWP)-3dB 。可以这样理解,极端情况下分集无穷小,则主分集线性平均后能量比主集小一半,转换成dB就是小3dB。看到没,当主分集RTWP不同时,同样的原始数据,不同
20、的平均算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而且主分集RWTP差异越大,不同的平均算法得到的结果差异也很大。类似的,在产品中有多个地方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平均,不同的平均算法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厂家的平均算法可能会不同,也就是说,同样的原始数据,不同厂家的上报结果可能会有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NodeB LMT上与RNC上看到的RTWP的源头是一样的,但是处理方式略有差别,这两个数据各有各的用处。3, RTWP问题分类 (有哪几类RTWP问题、各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a) 常见RTWP问题的分类:笼统的说,RTWP的异常有偏低、偏高、不平衡3种。偏低和不平衡都有告警上报,而偏高却没有告警,因为基站无法
21、识别是正常的偏高(业务量过大导致),还是异常的偏高(业务量很小时也偏高,可能是干扰或其他原因导致)。空载时(空载指无业务无干扰的状态,即只有热噪声的状态)RTWP在-106+/-4dB之内,高了也不对,低了也不对,所以RTWP有过高和过低之分,那么不平衡是什么东东呢?因为基站一般是双收的嘛,而且一般情况下主分集RTWP应该基本一致,当主分集RTWP差异过大时往往说明有异常,我们把主分集RTWP差异过大的现象叫做“RTWP不平衡”。 不平衡是偏高或偏低的一种特殊情况,比如主分集一个高一个正常会不平衡,一个低一个正常也会不平衡,两个都高但偏高程度不一样也会不平衡,所以不平衡最终也可以归结为偏高或偏
22、低。需要指出的是,在去敏场景和共小区场景RTWP空载本身就会偏高,是正常现象,我们不予讨论。去敏xdB,则RTWP相应偏高xdB;N个RRU共小区,则RTWP抬升10*logN。上面只是从RTWP的大小这个维度去分析,有业务时的偏高和无业务时的偏高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还要考虑另一个维度:是否有业务。所以RTWP异常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1, 没有业务时RTWP偏低。RTWP偏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RTWP测量问题,因为自然界的底噪是-106dBm,RTWP上报过低就说明是RTWP测量出错了。测量问题的错误原因可能有:互联模式配置与实际连接不一致,或通道衰减因子配置不当,或其他补偿因子设置不当(如
23、RTWP初始校正等),或软件错误(算错了或上报错了),或单板硬件故障(接收机硬件失效)。2, 没有业务时,RTWP偏高。常见原因有:a) RTWP测量问题:通道衰减因子配置不当,或其他补偿因子设置不当(如RTWP初始校正等),或软件错误(算错了或上报错了)。备注:“互联模式配置与实际连接不一致”和“单板硬件故障”这2种原因只出现在了偏低里,没有出现在偏高里,因为这2种原因只可能导致RTWP偏低,不可能导致RTWP偏高。b) 干扰问题:外界干扰、互调干扰、直放站干扰、异系统干扰等。3, 无业务时RTWP正常,而有业务时RTWP偏高。常见原因有:a) 正常的业务导致,比如业务量很大的小区RTWP可
24、能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如-8*dBm。b) 初始接入时或用户释放时功控异常,如接入类参数优化、iphone4删链问题等。这一部分我不专业,就不多说了。c) 覆盖过好,常见于室分系统,此时哪怕只有少数几个用户接入,RTWP也可能抬升较高。与业务行为有关的干扰,比如天馈系统互调干扰、临区漏配、GU refarming时保护带过窄或GU频点间距过小等。 关于异系统干扰,比较常见的是850系统干扰900系统,比如国内电信C850干扰移动G900,东南亚、南亚、非洲都出现过850干扰900的问题;拉美IDEN系统干扰GU850系统,如墨西哥、哥伦比亚都遇到过。异系统干扰的根本解决措施是提高天馈隔离度,比
25、如调整天馈朝向、增加滤波器;也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一些参数来临时规避和缓解异系统干扰。关于RTWP测量和计算上的错误,前面“RTWP是如何测量的”一节有详细讲述,此处不再赘述。关于通道衰减因子需要再说一下,通道衰减因子=塔放增益-线缆损耗,要是塔放增益变化了,或线缆损耗变化了都要对通道衰减因子做相应的改变,否则RTWP会出现异常。塔放增益变化,一般是更换塔放、塔放故障;线缆损耗的变化一般是天馈改造,比如使用大容量单板替代小容量单板或用多模模块替代原网单模模块后都有可能取消天馈上的合路器。通道衰减因子还有配置值和实际生效值之分,从NodeB LMT上用LST命令查询的是配置值,用DSP查询的是实际
26、生效值。配置值与实际生效值一般是一致的,但有一种常见的导致不一致的原因是有ALD电流异常告警。当出现ALD电流告警时说明塔放故障、失去了放大作用,此时可能会把实际生效的衰减因子清零,但配置值不清零,此时就出现了配置值与实际生效值不一致的现象。当ALD电流异常告警消失时,实际生效的衰减因子可能不会重新生效,需要人工把配置清零再重新配置,若没有这样做,则即使当前没有ALD电流异常告警,也可能出现配置值与实际生效值不一致的现象。关于正常的业务量导致的RTWP抬升,多大的业务量会导致多大的RTWP抬升没有定量关系,性能部根据理论分析并从商用局点里总结出了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大家可以参考。有些客户会对比
27、不同厂家的设备在相同业务量下的RTWP抬升情况,这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产品“软特性”的优劣,但要避免天馈互调干扰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关于覆盖过好是这样的:一般UE的发射功率范围一般是-50+21dBm,当UE到NodeB的路径损耗小于70dB时就很可能出现覆盖过好。由于极端场景下室分天线距离UE只有2米左右,对应的空间损耗仅约30dB,此时为了避免覆盖过好,就需要室分小天线与基站设备之间的线缆损耗大于40dB,否则就可能出现覆盖过好的现象。出现覆盖过好时,即使是少数用户也可能导致RTWP抬升过高。比如UE到NodeB的路径损耗只有50dB,在只有1个UE的情况下,则即使网络侧把UE的功率控制
28、到最小(-50dBm),到达NodeB时的业务信号强度也高达-50-50=-100dBm,足以把RTWP从-106dBm抬升到-100dBm。B) 各类RTWP问题的特点1, RTWP偏低RTWP偏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通道增益异常导致的RTWP测量上报错误。增益异常的原因可能是配置错误、线缆连接错误、单板故障等原因,此类问题比较简单,前面都有讨论,不再赘述。2, RTWP偏高RTWP偏高的原因就很多了,可能是同道增益异常导致的RTWP测量上报错误,也可能是干扰,也可能是正常或异常的业务信号。面对这么多种可能的原因,要界定的话就需要找出各种故障的特点:通道增益异常类问题的特点:此类问题是恒定
29、的、通道级的。恒定的意思是,长时间跟踪现象都一样;通道级的意思是,该通道上无论配置几个载波,这几个载波的现象都一样。换言之,只要长期跟踪RTWP(或话统中的MinRTWP)发现曾经降低到-106dBm附近,就说明非通道问题。例如图6是某载频单板上的2个载波(小区)主分集RTWP跟踪结果,蓝绿2根线分别是主分集RTWP。可以看到绿线RTWP正常,蓝线明显比绿线整体高8dB左右,而且长时间维持同样的状态(恒定的)、2个载波现象一样(通道级的),故可以判断出该问题是蓝色曲线所在通道的通道增益异常导致。经定位,该问题是使用了塔放,但蓝色曲线所在通道漏配衰减因子导致RTWP偏高,配置衰减因子后故障消失。
30、图6 通道增益异常导致RTWP偏高问题案例干扰类问题的特点:干扰的种类很多,特点各不相同,识别干扰的主要依据有:RTWP抬升的时间规律、频谱特征、地理区域的集中性等。时间规律:一般单一业务信号是随机出现的,取决于用户行为,而一个小区下的所有用户行为有明显的闲忙时之分;有些干扰也是随机出现的,但很多干扰是规律性出现的,比如周期出现(图7左图)、只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段出现(图7右图)等。图7 某外部干扰站点主分集RTWP跟踪结果频谱特征:UMTS载波的频谱形状是带宽约4.5MHz的“倒U”形,载波中间是平坦的,如图8所示。所以可以使用R13软件版本以后NodeB LMT上的FFT频谱扫描功能观察上
31、行频谱,若业务频点带内的频谱形状不是倒U形,则肯定是干扰;若频谱形状是倒U形,则可能是业务信号(大概率),也可能是干扰(小概率)。图9是某GU900局点RTWP偏高问题的FFT频谱扫描结果,红框中是UMTS上行业务频点带宽,红框外是G900的业务频段,红框中有2根明显的窄带尖峰信号,频谱形状与UMTS业务信号不同,故可以确认是外界干扰。图13是业务信号的FFT频谱扫描结果。图8 UMTS载波的频谱形状图9 FFT频谱扫描结果地理区域:一般外界干扰会干扰一片基站,地理分布有一定的集中性,可以借助MapInfo工具把RTWP异常的小区标记出来,看这些小区的地理分布是否有规律,比如集中在一起(如图1
32、0),或者称长条形分布(如图11)等。也有一些外界干扰是只干扰单站的,比如直放站干扰、有特定地理区域限制的干扰源(如被山体或建筑物遮挡导致只干扰少数站点)等。图10 受干扰的小区呈集中分布图11 受干扰的小区呈线条型分布在众多干扰类型里有2种干扰类型还需要再说一下:异系统干扰、天馈互调干扰。1, 异系统干扰:可以分为异系统阻塞干扰和异系统杂散干扰2种,最常见的是异系统阻塞干扰。a) 异系统杂散干扰与外界干扰的现象和规律相同,区别是干扰源来自于另一个通信系统,一般很少发生,这里不发散讨论。b) 异系统阻塞干扰的场景是:系统A的下行频段与系统B的上行频段间距非常近,导致系统A过强的下行信号对系统B
33、的上行频段造成了阻塞干扰,即系统B受害。比如850的下行频率与900的上行频率非常近,当一个地区同时存在850和900这2个通信系统时,经常发生900被850阻塞干扰的案例(中国、东南亚、南亚、澳洲、非洲都有类似情况发生),IDEN的下行频率与850的上行频率非常近,当一个地区同时存在IDEN和850这2个通信系统时,经常发生850被IDEN阻塞干扰的案例(拉美多个国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东南亚和南太也有类似案例)。异系统干扰的困难在于:1,涉及面广:一旦发生,往往是整网级的,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站点都受到了干扰。2,解决问题的成本高:需要增加系统间隔离度,常用方法有增加空间隔离(调整天线方位角、下
34、倾角)和加装滤波器(滤波器价格一般较高,还要考虑人工费用)。所以异系统干扰最好在售前(包括新建站和搬迁站)就能识别出来,在提供解决方案时就考虑如何解决、并把产生的相关费用增加到合同报价里由客户买单。2, 天馈互调干扰:天馈互调干扰的原理和成因,此处不发散讨论。这里要说明的是,当存在天馈互调干扰时,互调干扰的强弱与下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成正比,即用户越多、下行发射功率越大、干扰越强、RTWP越高。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一般下行用户多的时候往往也是上行用户多的时候,而上行用户多本来就会因业务量上升导致RTWP抬升。也就是说,从现象上很难识别是天馈互调导致的RTWP抬升,还是业务量上升导致的RTWP抬升。
35、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人工通过下行负载模拟(STR DLSIM)控制发射功率的大小,观察RTWP是否随发射功率的变化而变化既可确认。若发射功率越大、RTWP越高,则说明是天馈互调干扰,如图12所示;若RTWP与发射功率大小没有明显关系,则不是天馈互调干扰。图12 有天馈互调干扰时 RTWP随下行发射功率的变化而变化业务类原因导致RTWP偏高的特点:RTWP抬升与业务强相关,RTWP抬升时的信号频谱特征与UMTS载波一致。RTWP抬升与业务的强相关性:图13是由业务因素导致的RTWP抬升曲线,夜里话务闲时最小RTWP可以降低到-106dBm左右,说明通道增益及相关配置正常;平均RTWP的变化趋势与业务量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RTWP的抬升是业务行为导致的。图13 业务因素导致的RTWP抬升曲线频谱特征:图14是某次RTWP抬升时用FFT频谱扫描扫到的频谱,红框内是UMTS的上行业务带宽。RTWP抬升时的频谱形状基本符合UMTS的频谱特征(倒U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原卷版)
- 《波兰歪屋设计》课件
- 《证券市场概述周》课件
- 玩具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带答案(黄金题型)
- 关于认识实习报告汇编六篇
-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课件
- 《妇产科学绪论》课件
- 《监理工作程序》课件
- 《应用开发和管理》课件
- 青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高空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范本
- 石油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手术后如何防止排尿困难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表格
- 重点关爱学生帮扶活动记录表
- 2021年10月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结构化面试表格
- 地热能资源的潜力及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2023版:美国眼科学会青光眼治疗指南(全文)
- 家长会课件:小学寒假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