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_第1页
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_第2页
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_第3页
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_第4页
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16-2020 级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本科生培养方案是学校为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而制订的具体计划,也是学 生进行学习规划主要依据。为了保证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将第十五次教育 教学研讨会成果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并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探索特色 鲜明的人才培养途径,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理顺通识教育与 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性要求与个性培养等关系, 优化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学校决定制订 2016-2020级本科大类和专业培养 方案,特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

2、订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借鉴 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以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 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定位,注重通识教育,确立适合理工科学生和人文与经管类学生选 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注重大类培养,构建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注重个性 发展,灵活设置特色专业方向和各类选修课程。以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 注重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性实践环节;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将最新科 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设置学科前沿课程、学科体验实验等。以优化知识结构为重点, 注重本研贯通,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递进的课程和通选互认课程,科学构建与研

3、究 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体现知识、能力、 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二、培养方案构成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类别或专业名称(2)专业及专业方向介绍(3)培养目标及要求(4)毕业生能力(5)毕业学分要求(6)授予学位(7)主干学科(8)专业核心课程(9)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10)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11)课程修读要求(12)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1. 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 精英教育:是培养英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 强调一种优质的教育过程,即 通过整合研究

4、型大学高水平的教师、 高水平的学科、 高水平的科研、 高水平的管理等优 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精英人才:对民族、社会和未来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 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 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成为先进思想文 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以及国家政治、经济、 科技、文化等领域 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专业培养目标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在对本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 专业 的学科支撑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 参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 业人才培养规范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描述精准, 明确本专业毕业生

5、就业领域与性质以 及社会竞争优势。2. 毕业生能力毕业生能力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 练,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 水平。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不能空泛 ,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和社会需求。3. 毕业学分要求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控制在 175学分以内, 五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控制在 215学分 左右 ,四年制英语强化班总学分可控制在 185学分以内。学分计算办法:理论课程 16学时计 1学分;实验课程、体育、上机、设计等, 24学 时计1学分;体育课32学时计一学分;集中实践环节,如工程训练、实习、课程

6、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等,1个教学周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4. 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各专业需制定课程配置流程图,确定各专业课程的先修顺序,避免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颠倒,以便指导学生按序进行课程修读。5. 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各专业要认真梳理所设置课程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建立每一门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 求的对应关系表。表1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能力要求1能力要求2能力要求3能力要求4课程1课程2三、课程体系本科生课程体系由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 程、个性发展课程和第二课堂组成。一、二学年设置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大 类平台课程,按照学科大类

7、打通培养;三、四学年设置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学生 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分流培养。学校负责统筹规划并建设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并确定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后毕业生 应达到的能力。除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外,学校已建设了 与人文经管类专业密切相关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学部(学院)负责规划并建设本大类平台课程,引导学科基础相近的大类或专业跨学部(学院)规划和建设若干门共同的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 学部下设的学院(系)负责规划建设专业 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实践环节)。个性发展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规划选修。对公共基础课程、

8、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在本科和研究生不同 培养层面建立起纵横有序的先修后修关系。 各学部、学院应对纳入培养计划的每一门课 程进行论证。本科生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4思想政治理论类(9学分,实践5学分)军事体育类(7.5学分)通识类(8学分)外语类(10学分)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41.5学分 69学分计算机类(5学分)(学校规划)数学类(0-17.5学分)物理类(0-8.5学分)化学生物类(0-4学分)课 程 结 构大类平台课程(打通考虑),*专业基础课程(打通考虑)广大类与专业基础课程 25学分 50学分 (学部、学院规划)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62.5学分95学分(学院规划)专业课程(打通考虑)

9、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打通考虑)专业实践课程(打通考虑)/X创新创业与个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2学分)课程6学分交叉与个性发展课程,(学校规划)丿(4学分)J图1课程结构图表2学分分配表课程体系文、法、哲、艺类经管类理学类工学类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类9(课外5)41.5-47.59(课外5)55-599(课外5)50.5-59.59(课外5)65-69军事体育类7.57.57.57.5通识类8888外语类10101010计算机类5555数学类0-613.5-17.50-17.516.5-17.5物理类220-8.58.5化学生物类002.50-4大类与专业 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程25-4535-

10、4035-5035-40专业基础课程T专业与专 业方向课 程专业课程30-7576-9942-4771.5-77.535-4165-7325.5-30.560.5-67.5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实验、实习、 实训 15 (艺术类 25) 15 15 25毕业设计(论文)10-15151515创新创业 与个性发 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4444个性发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222第二课堂健康教育0.50.50.50.5社会实践1111讲座、两组学习、 劳动、社团活动等(课外3)(课外3)(课外3)(课外3)合计 15%理工类 25%图2专业实践类课程图实验课程:包括独立设课和非独立设课两种,学科大类基础

11、课程、专业课程中均应 开出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程。实习:理工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人文经管类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 习、综合实习等,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自行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最后学年,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应安排外文文献阅读与翻译,从而保证外语训练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不断线。表4全校公共实践环节设置一览表实践环节名称属性学分周数适合专业开设学期工程训练A必修55周工科机类、近机类专业1-12-3工程训练B必修22周工科非机类专业1-12-3工程训练C必修11周综合训练选修248理工类(分散进行)1-12-3毕业设计(论文)必修1010周日

12、语、英语、翻译4-21515周其他各类4-2 (5-2)各类实习必修1-61-6周学院自行安排2-14-1课程设计必修/选修0-60-6周理工类2-14-1学年论文必修/选修0-40-4周文法类2-14-1社会调查必修0-60-6周人文经管类2-14-14.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必修,0.5学分;社会实践,必修,1学分;讲座、 竞赛、两组学习、社团活动、劳动等,课外 3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四、几点说明与要求1. 教学环节安排学校实行每学年3学期制,即第1学期、第2学期和第3学期。原则上第1学期21 周,第2学期17-18周,可按上、下段排课;第3学期安排5周,主要用于集中的实践 教

13、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实践、集中开设的辅修课、重修课、公共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等。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合理有序,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理 论课与相对应的实验课相脱节;每学期的课时分布要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规范统一,尽可能与国际接轨,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教育部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课程的要求。不同层次或要求的同名课程,在课 程名称后加大写字母A、B、C、D等加以区别,A为难度大、多学时的课程,B次之。不 在一个学期结束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用 1、2等表示。3. 课程编号为保证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贯通

14、,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学校实行统一的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具体规则如下:学部学院课程层次1本科生课2硕士生课3博士生课代码课程类型1通识类课程2公共基础类课程3学科大类平台课程4专业课程5全校选修类课程6其它教学环节课程流水号帀补位,默认为“0”表5学部、院系代码学部、学院下设院、系编号学部、学院下设院、系编号化工与环境 生命学部化工学院0101管理与经济 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01化学学院0102工商管理学院0602环境学院0103经济学院060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0104MBT教育中心/EMBA中心0604化工机械学院0105人文与社会 科学学部人文学院0

15、701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0106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0702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0107马克思主义学院0703电子信息与 电气工程学部电气工程学院0201MPA教育中心0704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0202建筑与艺术 学院建筑系0801半导体技术学院0203城市规划系0802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0204艺术系0803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0205工业设计系08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206国豕示氾性软件学院嵌入式系统工程系0901生物医学工程系0207服务科学与工程系0902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0208数子媒体技术系0903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0301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0904土木工程学院0302网络工程系0905交通运输学院0303外国语学院1000工程管理系0304物理与光电 工程学院1100运载工程与 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0401数学科学学院1200船舶工程学院0402体育教学部1300汽车工程学院0403国际文化交流 学院1400航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