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_第1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_第2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_第3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_第4页
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代物理入门结课论文题目: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姓名:李冠宇学号:1019121115指导教师:郝会颖日期:2013年12月1日摘要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核能的利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年3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造成科学家与公众

2、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核能技术;接受度;科学家;公众 0 引 言在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成为各国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效应的主要备选方案。尽管核技术不断完善,然而由于其安全问题,是否应该推广始终备受争议。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等核事故带来的信任危机尚未消除,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使公众对核能的信任程度进一步降低。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4 月12日公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暂定评估等级上调至国际核能事件

3、分级表(INES)中最严重的7 级。日本、韩国、菲律宾、德国、瑞士、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爆发反核示威游行活动,公众对核能表现 出恐慌的情绪,对核能的接受度更是不断降低。然而,此次事故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仍然较高,具体表现为科学家认为核事故带来的危害严重性不高,对健康的风险总体来说低于其他能源,从长远来看核能仍然是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备选方案,这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目前公众与科学家对于核能的接受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 状态。核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推广阶段之后,核能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则更为明显。那么影响核能接受度 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公众

4、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出现明显分化?如何弥补对核能的公众接受度与 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在日本核事故及全球反核行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在我国弥补核能的公众接受度与科学家接受度的鸿沟,调整核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1 案例回顾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始终是处于嬗变的状态,这集中体现在灾难前后公众对核能态度的差异。每次灾难之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1979年美国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美国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经过三里岛核泄漏危机之 后,强大的压力使美国能源政策发生转向,在之后的三十多年美国没有再建一座核电厂。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级为最严重的7级,造成31名

5、消 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仅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三国的灾难,并且波及全球,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粉尘飘 到了欧洲,使各国公众对核能产生了恐惧心理。 核能的公众接受度往往对本国的核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日本则是典型代表。为应对能源资源贫瘠的问题,日本近年来大力发展核能以满足本国的 能源需求,其核能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法国和美国。根据世界能源协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至2009年5月,日本运行的核反应堆53座,装机容量为17915兆瓦。日本公众对核能接受度变化有三个阶段:1995年之前,在长期的国民教育下,日本核能公众接受度良好,很少有人质疑政府的能源政

6、策;1995年至1999年间,伴随着国内经济因素、舆论 因素的影响,日本核能的公众接受度趋于复杂:无核实施的地区、准备建造核设施的地区与已有核设施的地区的公众接受度差异较大;1999年9月30日,日本东海镇发生核泄漏事故,导致日本公众的核能接受度急剧降低:认为核设施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人数比例从事故发生前的62.6%下降到13.5%,支持政府 发展核能的人数比例从81.9%下降到32.2%。可见,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并不是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的,每一次核危机带来的恐惧感使公众难以理性地评判核能的安全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与之前核事故相比

7、,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由强烈的地震所引发;(2)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公众对核能的恐惧感得以蔓延。这两个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大幅降低。大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使得日本公众的情绪“雪上加霜”,对核 能的恐惧感进一步加深;相关新闻报道、专家评论以及各种谣言充斥在网络媒体上,使世界各国公众陷入核危机的恐慌中,由此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性反核浪潮。3月20日,日本东京爆发千人反核大游行。3 月28日,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会员在首尔举行反核示威,抗议韩国政府扩建核电站。距离日本较远的德国公众对核危机的反映却更为强烈。3月26日,数十万德国公众在柏林、慕尼黑、科隆、汉堡四个城市参与反核示

8、威游行,要求政府关闭目前德国的17座 核电站。在多方压力下,德国环境部长于5月31日 宣布德国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全球公众对核危机的恐慌也波及到中国,集中表现在3 月16日、17日不少城市出现的“抢盐风波”,在对核漏的恐惧下,公众难以理性判断核能的安全性,在科学与谣言面前选择了相信后者。科学家是推动核能技术发展以及核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与公众相比,科学家更具理性。科学家在应对福岛核危机时主要有以下表现:(1)对核辐 射进行检测,分析此次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 策;(2)预测未来核能发展趋势;(3)通过媒体对大 众就有关核能技术、辐射防护、核电站安全等知识进行科普教育。在福岛

9、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政府立即正式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援助。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日本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分析了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指出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健全的处理事故责任制,并对各国核电站安全性的完 善提出建议;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承认日本政府和技术人员在灾难初期尽可能地做了最佳的处理。 美国资深核工程师、三里岛事件现场主任莱克巴雷特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指出“日本的技术人员已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尽其所能采取了最佳的处理办法”,并认为“福岛事件对人们所造成的惊吓超过了本身应有的程度 虽然福岛的核泄漏是一个造成百亿美元损失的可怕的核工业事故,但是它并不会造成重大的健康危

10、害”,核能对公众健康的风险低于其他能源,而政治家不应该因此动摇发展核能工业的决心,应继续推动核能技术进步。美国科学杂志在福岛核泄露事件之后也发表系列文章,通过绘制全球已营运和在建核电站地图来说明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大部分主要国家仍然会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能。同时还指出,日本核泄漏事故虽然冲击了日本核能科研,但并不具有毁灭性。面对日本核危机以及中国公众表现出来的恐慌,中国科学家也通过媒体与公众互动,探讨核污染问题。4月20日,中国科协举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并就此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与媒体进行互动。相关科学家普遍认为,此次核危机对中国公 众的健康影响远低于安全标准,对中国公众健康不会

11、产生危害。此外,中国科学家就福岛核泄漏事件后中国核能工业的未来发展也展开讨论。5月,中国 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在北京召开“核能发展问题”研讨会,科学家们强调核安全的重要 性,并认为我国的核能占能源结构的比例较小,与宣称不再发展核电的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因此未来“我国的核能发展政策不宜大起大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 核能技术的社会可接受度框架分析通过案例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福岛核事故后科学家和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存在高低差异,且这种差异直接反馈在各国下一步的核能发展战略上。可见,核能技术的特点对社会产生影响,而核能技术的 发展也依赖于社会的支持。 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来看,核能技术

12、的发展 经历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示范和部署五个阶段。在核能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科学家的接受 度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核能技术从基础研究走向了应用研究,并从军事领域逐步推广到能源、工业、 航天等领域。随着核能技术在应用领域的逐步推广与公众对核能技术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对核 能的接受度逐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核能工业 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几次大型核事故之 后,公众对核能较低的接受度转变成舆论压力,进而影响决策者重新部署与调整核能发展战略。在研究核能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方面,社会可接受度是一个有益的视角。目前国内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社会可接受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成框架。Wste

13、nhage等人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将社会可接受度分为社会政治可接受度、社区可接受度与市场可接受度三个类型。其中,社会政治可接受度最为宏观,社区可接受度次之,市场可接受度则体现在微观的投资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层面。笔者认为,解释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社会可接受度框架同样也可以解释核能技术。影响核能 的社会可接受度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技术特点因素、 个体因素与制度环境因素。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 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之所以出现差异不仅由于个 体特点存在差异,也源于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的差 异。具体有以下表现。 2.1 技术因素 对科学家、公众产生影响的技术特点因素主要表现在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有用性以及

14、成熟度。技术的风险性包括政治风险、技术风险、社会伦理风险等。技术的成熟度是表征技术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 情况,越接近技术生命周期的末端,其技术成熟度越高。技术的有用性是指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创造 的价值。在核能技术的诸多特点中,目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核能技术的风险性是主要针对其安全性而言。虽然核能工程发生严重事故 的可能性较小,但事故的影响则较大。科学家会更多 地看重核电事故的概率性、核电技术风险进行理性的 评估;公众更看重核电事故的严重性,核电的安全运营 实践对公众接受度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 2.2 个体因素公众个体因素是影响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主要因素,除了公众的性别、年龄

15、、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外,对公众接受度产生更多影响的则是主观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核能知识的了解程度。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是建立在对核能知识熟悉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认为,对核能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对核能的恐惧心理越小,对核能的接受度也就越高。因此由于科学家对核能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高,因此其对核能的接受度比公众高。陈钊曾对深圳市民对核能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行过调查,发现有 41.38%的民众直接表示不了解,有44.83%的民众表示一般了解,只有13.79%的民众明确表示对核电有所了解。而公众对核能的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出现反核事件,主要是由于公众对核能的了解较少。 对技术风险的判断。公众与科学家对于技

16、术风险的感知是有所不同的。公众在风险决策时主要考虑自身的“基本需要”,科学家主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达到了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发展需要。科学家在核能进行风险判断时更多考虑的是核能的发展前景;公众则更多考虑的是核能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由于看待核能风险的视角不同,公众对核能风险性的高低判断 大于科学家的判断,因此也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 度低于科学家的接受度。此外,公众对核能工程特 别是核事故的预防及控制的参与程度低于科学家, 无法控制核能技术的风险,这也对科学家与公众对 核能接受度的高低差异带来影响。 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

17、科学家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主要依靠技术的成熟度。然而决定公众对核能 技术信任的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技术成熟度的因素,也包括政府、科学家的公信力等非技术因素。政府和科学家公信力的建构是长期的,特别是在每一次危机事件中政府、科学家与公众进行风险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其公信力,进而影响公众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 对核能技术综合效益的评价。核能技术的综合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凭借对核能技术知识与应用前景的了解,科学家能够对核能的综合效益评价较为全面,而公众则更为看重切身利益,核能技术的综合效益难 以被公众全面地感知,特别是居住在核电站附近的 居民,由于存在“Not in

18、my back yard”的邻避心理, 更有可能对核能产生负面的评价。2.3 制度因素 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程度。核能技术发展一般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开展进行的。从政策 科学的角度来看,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开放性程度越高,越能够容纳多元社会主体的意见与利益诉求,也 就越容易提高一项政策的社会可接受度。在大部分 国家中,核能技术发展政策的最终制定者主要是政府。利益集团、科学家、公众均不同程度的参与政策 制定。政府制定政策的“窗口”更倾向于向科学家打开。一般而言,科学家凭借其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更容易对核能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带来 较高的核接受度;而公众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且较 为分散,难

19、以对政策制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对核能的公众接受度带来负面影响。 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由于政策制定的参与程 度存在差异,科学家往往由于与政府较高的沟通频 率能够更多地了解政府具体的政策意图、执行能力; 而公众却难以融入政策的讨论、制定过程中,对政府 的决策信息了解较少,特别是在核事故的危机事件中,往往由于缺少官方信息而对核能产生抵触心 里。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容易助长 谣言信息成为公众进行判断的根据。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权威信息的“缺位”与谣言信息的“越位”也直 接促成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降低。3 案例讨论:福岛核危机下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接受度差异的原因上述分析给出影响科学家与公众对核

20、能接受度的相关因素。当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时,技术特点、个体特点与制度特点这三个影响因素会表现出新的趋势,使科学家与公众的接受度出现明显分化。从技术特点来看,福岛核事故中核能技术风险问题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而核能技术的成熟度、有用性与易用性等其他特点却被关注较少。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核事故中的主要行动是对各国现有核电 站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尽可能地规避技 术风险。公众此时则忽略了核能技术的成熟与有用性,更加关注核能技术风险对生活、健康的威胁。 个体特点也在福岛核事故中出现变化。公众有限的科学知识带来对核能技术风险的夸大,导致公众对核能技术的信任度下降。危机中的公众难以对核能技术的综合效应进

21、行理性的评估,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急剧下降;虽然科学家在福岛事故中 同样也表现出对核能技术工程安全性的反思,但相比公众而言更为理性。 从制度环境因素来看,无论是日本还是其他国家,在面对福岛核危机时各国政府更依赖于科学家 的观点。科学家对核事故的预防与治理可以通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得以实现,某种程度上间接提高了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然而公众鲜有参与各国的 危机决策的制定,相对封闭的政策制定过程导致公众对核能接受度的进一步降低。除此之外,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又助长了有关核扩散谣言的传播,引起各国公众恐慌,加剧了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降低。核能技术特点与现有的制度环境分别对科学家与公众产生影响。同时,技术因

22、素与制度因素最终会作用在个体因素上,进而对个体产生影响效应,然 而这种影响效应随着个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技术因素能够给科学家个体的心里产生强烈的效应,而科学家的专业背景能够使其在现有的制度约束中发挥独立的作用;而公众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 技术因素不够敏感,而现有的制度约束往往使公众难以了解核能技术的真实情况,因此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低于科学家对核能的接受度。从这点来看,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核能技术本身具备全部客观特点能够被科学家所认同却难以渗透到公众的认知中,导致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恐慌,技术本身的特点对科学家产生了强影响、对公众产生了弱影响;危机决策过程是相对封闭的,这一制度特点对公众的影响强于

23、科学家,相比科学家而言,公众难以融入危机决 策的制定过程,危机决策中的制度特点对公众的影响高于科学家。可见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技术特点、个体特点与制度特点各自对公众接受度的影响 较平时发生了变化,带来公众对核能接受度的降低, 并与科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学家与公众二者 对核能的接受度分别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内作用于政策制定过程,进而不同国家在“后福岛时代”下制定 核能发展战略存在差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种因素造成的科学家 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差异,这一差异将会左右政治家对核能发展战略的具体规划政策,为各国 核能技术的推广带来深远影响。4 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技术与社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

24、天,发展核能技术不仅仅是科学家与政治家的任务,公众也已经进入了相关政策的子系统中,通过话语权对核能技术工程产生影响。政治家在做相关决策时,不仅听取科学家的相关建议,还需要考虑公众的接受度,集思广益听取公众意见。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福岛核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原因除内部因素(个体因素)之外,还有外部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且外部因素最终会影响个体因素 形成不同群体对核能的接受度。从内部因素来看, 科学家对核能技术的认知是客观、理性的;而公众对核能 技术的认知是主观的、非理性的。科学家的专业背景 是决定其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主要因素;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经历、主观思维、 切身利益,且由于公众对核能技术了解有限,因此对核能 技术的认知是主观、非理性的。从外部因素来看,技术特点因素对科学家的影响较大,制度环境因素对科学家的约束较小,公众则反之。 对于我国而言,核能技术与核能工业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