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共22页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1.gif)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共22页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2.gif)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共22页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3.gif)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共22页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4.gif)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共22页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d0c05c06-8f15-4be7-88e1-7ad6515270f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目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21.1 课程设计目的 2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21.3 课程设计方案3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4第二章 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52.1 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52.2 . 荷载计算 52.3 荷载组合 6第三章 结构内力计算83.1 建模与计算8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S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83.2 基本组合 93.3 标准组合 10第四章 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10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12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16第 2 页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17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1
2、9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1.1 课程设计目的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 掌握有限元建模、 划分单元、 施加约束、 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1、 地铁设计规范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 地下铁道 (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6、 计算软件基本
3、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1.3 课程设计方案1.3.1 方案概述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l地下水位距地面3ml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 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 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 8ml为简化 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0kN / m2 ,钢筋混凝土重度co 25kN /m3 ,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4kN/m2、8kN/m2。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纵向(纵梁)计算要求分别计算顶纵梁
4、、中纵梁、底纵梁受力及其配筋。顶纵梁尺寸:1000mm 1800mm宽X高);中纵梁尺寸:1000mm 1000mm (宽X高);底纵梁尺寸:1000mm 2100mm(宽X高)。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梁、柱的配筋。图1-1地铁车站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rm本人所做的计算工况是A2,B26,查表可得其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结构尺寸参数如表1-2所示,荷载组合如表1-3所示。表1-1地层物理力学参数重度弹性反力系数内摩擦角内聚力(kN /m3)K(MPa /m)()c(kPa)17.525021-注:饱和重度统一取“表中重度 +3”表1-2
5、结构尺寸参数(单位:mi)跨度L顶板厚h1中板厚h2底板厚h3墙厚T中柱70.80.50.750.70.8 X 0.7表1-3荷载组合表组合工况永久荷载可变相载基本组合1.35 (1.0)1.4 X0.7标准组合1.01.0注:括号中数值为荷载有利时取值1.3.2主要材料1、混凝土:墙、板、梁用 C3Q柱子C40;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查规范2、钢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选用。1.4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1、根据提供的尺寸,确定平面计算简图(重点说明中柱如何简化)2、荷载计算。包括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采用水土分算;不考虑人 防荷载和地震荷载。侧向荷载统一用朗金静止土压力公式。荷载组合本次 课程设计只考虑
6、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两种工况。3、有限元建模、施加约束、施加荷载、运行计算以及计算结果的提 取。注意土层约束简化为弹簧,满足温克尔假定,且只能受压不能受拉, 即弹簧轴力为正时,应撤掉该“弹性链杆”重新计算。另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包括结构变形、弯矩、轴力、剪力。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配筋。先根据基本组合的计算结果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配筋,然后根据此配筋结果检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采用标准组合计算结果)的裂缝宽度是否通过?若通过,则完成配筋;若不通过,则调整配筋量,直至检算通过。5、完成计算书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2.1 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地基对结构的弹性反力用弹簧代替,结构纵向长度取
7、1米,采用水土分算,其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如图 2-1所示。图2-12.2 .荷载计算2.2.1 垂直荷载1、顶板垂直荷载:顶板垂直荷载由路面荷载和垂直土压力组成。路面荷载:-一52.5kN 乙-= 17,5 X 3 = 三-垂直土压力由公式,可得上2、中板垂直荷载:中板人群荷载:q3 = 4kN/ m2设备荷载:q4 = 8kN/ m23、底板垂直荷载:132398kN底板处水浮力:,5=.2.2.2 侧向荷载1、侧向土压力:土的浮重度侧向压力系数土压力在顶板产生的侧向土压力:土压力在底板产生的侧向土压力:路面荷载在顶板产生的侧向压力路面荷载在底板产生的侧向压力2、侧向水压力-24.78k/V
8、监工=0.472 X 52.5 q *9.44faNSj C.4-72 M 20 -q9.44faNe. 0.4-72 X 20 -侧墙顶板处的水压力为零。132.398 在种侧墙底板处的水压力:二二一 /二 .2.3荷载组合2.3.1 基本组合1、顶板垂直荷载:2、中板垂直荷载:3、底板垂直荷载:4、顶板侧向荷载:5、底板侧向荷载:第 6 页6、顶纵梁荷载:纵梁计算位置考虑最不利位置,取纵梁两侧相邻顶板半跨荷载之和,即纵梁荷载为两个半跨顶板上的荷载及顶板自重之和。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顶板自重:顶纵梁承受的荷载:7、中纵梁荷载: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顶板自重:顶纵梁承受的荷载:8、底纵梁荷载:顶
9、板垂直荷载设计值:顶板自重:顶纵梁承受的荷载:2.3.2 标准组合1、顶板垂直荷载:2、中板垂直荷载:3、底板垂直荷载:4、顶板侧向荷载:5、底板侧向荷载: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 顶板自重:顶纵梁承受的荷载:7、中纵梁荷载: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顶板自重:?m = 1.0 月向 25 月向 0.5 月向 7 = 87.5?7 ?顶纵梁承受的荷载:8、底纵梁荷载: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顶板自重:顶纵梁承受的荷载:第三章 结构内力计算3.1 建模与计算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S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图3-1结构模型图模型中各构件单元截面的尺寸特性如表3-1 :表3-1 构件单元截面尺寸表截卸卸积
10、(bYli)小惯性矩/m4单兀类型材料顶板1X0.800.04266667Beam3C30中板1KD.50.01041667Beam3C30底板1X0.750.03515625Beam3C30侧墙1X0.70.02858333Beam3C30中柱0.7x080.02986667Beam3C401XD,5Link10土3.2 基本组合3.2.1 横断面变形图结构横断面变形图如图3-2 0图3-2基本组合横断面变形图3.2.2 横断面轴力图结构横断面轴力图如图3-3 o图3-3基本组合横断面轴力图3.2.3 横断面剪力图结构横断面剪力如图3-4。图3-4基本组合横断面剪力图3.2.4 横断面弯矩图
11、结构横断面弯矩如图3-5。图3-5基本组合横断面弯矩图第 9 页3.3 标准组合3.3.1 横断面变形图结构横断面变形图如图 3-6 。图 3-6 标准组合横断面变形图3.2.2 横断面轴力图结构横断面轴力图如图 3-7 。图 3-7 标准组合横断面轴力图3.2.3 横断面剪力图结构横断面剪力如图 3-8 。图 3-8 标准组合横断面剪力图3.2.4 横断面弯矩图结构横断面弯矩如图 3-9 。图 3-9 标准组合横断面弯矩图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要进行结构断面配筋,选用的弯矩和轴力是在考虑最不利位置处。对于梁端弯矩采用弯矩调幅系数,弯矩调幅系数是反映连续梁内力重分布能力的参数。调幅过
12、后实际配筋内力见表4-1表4-1构件弯矩轴力剪力尺寸顶板上缘400.98286.564387.691000*800顶板下缘350.032286.564387.691000*800中板上缘237.731070127.041000*500中板下缘107.5821070127.041000*500底板上缘413.6911030749.251000*750底板下缘9201030749.251000*750负一层侧墙迎土面436.101549.017302.6631000*700负一层侧墙背土面0549.017302.6631000*700负二层侧墙迎土面920861.454888.321000*700
13、负二层侧墙背土面694.113861.454888.321000*700负一层中柱06489.860800*700负二层中柱081600800*700顶纵梁上缘4640-35301000*1800顶纵梁下缘2410-35301000*1800中纵梁上缘1300-10201000*1000中纵梁下缘734.131-10201000*1000底纵梁上缘2680-42001000*2100底纵梁下缘5730-42001000*21004.1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截面尺寸b Xh = LOOOX 800,叫,三叫三50mm ,计算长度1 0 = 7m, ho =800-50 = 750mm,弯矩设计值
14、M = 400,98kN I m ,轴力设计值14,3/VO1N* = 286.564fr7V I m ,混凝土等级 C?。, mm* , mmz ,米用三.360N105iVr fqv / fr = R =-& = 2.0 Xv、级钢肋(J , mm2 ,mm2 )。1、求偏心距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距:因为本设计不考虑二阶效应,故不需要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2、判断大小偏心计算偏心距:所以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3、求受压区钢筋面积取弋=藉=0/18 0则受压区钢筋面积:取。选用7手N0 (工=2199叽产)。4、求受拉钢筋面积.受压区高度:则受拉区钢筋面积:取。选用 7中加(4 = 2199nr
15、n?)。所以非超筋。5、箍筋计算(1)验算限制条件混凝土等级为C30,所以,属于一般梁?= 387.69? ? = 387.69?只需要构造配筋按构造进行配筋,选取六肢D101筋(箍筋直径满足最小直径要求),间距s取250mm6、裂缝宽度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当“时需要验算裂缝宽度。所以使用阶段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g=L0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合力点的距离: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轴向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
16、系数:故取B = 02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c = 50mm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中=30mm。故最大裂缝宽度:故满足裂缝宽度。地铁结构其他截面位置配筋过程同顶板上缘类似,均选取混凝土等143N2.01N,360N级C3 ,2二嬴丁,廿蔡m,采用三级钢筋(5=G =嬴/ ,r _ rt VL、 加相2 )。标准截面配筋计算详见下表 4-2及4-3。顶板上缘顶板下缘中板上缘中板下缘底板上缘底板下缘尺寸1000*8001000*8001000*5001000*5001000*7501000*750弯矩设计值U k.N I m400.98350.032237.73107.582
17、413.691920轴力设计值286.564286.56410701070749.25749.25偏心闻巨游物1399.271221.479222.176100.54552.141227.895偏心距增大系数111111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大偏负一 心层侧墙迎大偏心 土面负一层侧墙背大偏心 土面负二层侧小偏心 土隹墙迎_大偏负二 心,层侧墙背大偏心 土面压钢筋施1000*7001000*7001000*7001000*700A.一章能计值1日21;1 m)94219936.1011272 0127292(188 )46152094.113数量及截面直径umm7D207D205D185D186D2
18、04D22受拉钢筋面积mm7219921991272127218847125数量及截面直径u mm7D207D205D185D186D207D36剪力设计值而387.69387.69127.04127.04749.25749.25。,25风力如2681.252681.251608.751608.752502.52502.51.75:工 A组。十0.07国A- 1 1750.75750.75450.45450.45700.7700.7如何配筋构造构造构造构造构造构造箍筋量六肢D10250六肢D1O25O六肢D1O25O六肢D1C25O六肢D1O25O六肢D1C25O裂缝宽度验算0.1450.12
19、30.127不需要不需要0.191表4-2轴力设计值kN302.663302.663888.32888.32曳偏心闻巨1440.8801035.663730.72偏心距增大系数日1111判断大小偏心受压大偏心小偏心大偏心大偏心&受压钢筋面积mm21608188415201520r-:数量及截面直径演m8D166D204D224D22受拉钢筋面积mm?6434431064344310数量及截面直径附m8D327D288D327D28剪力设计值百302.663302.663888.32888.322323.752323.752323.752323.751 75650.65650.65650.656
20、50.65如何配筋构造构造计算配筋计算配筋六肢六肢六肢六肢撷肋重D10S250D10250DU25QDO 血 25。裂缝宽度验算0.2不需要0.1920.194表4-3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4.2.1 负一层中柱中柱尺寸300 x 700 ,轴力设计值N = 6489.86kN,混凝土等级C40, f c =.一19.1N/ mr2i , ftk = 2.39N/ mrm,术 用二 级钢肋(f y = f y = 360N/ mrm ,105NEg =2.0X mmz )。式中,N-轴向压力设计值(ND ;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 /mM)A-构件截面
21、面积(mm2)-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mm2)4550800 = 5.69故取蛰=1。因此柱的配筋:故采用构造配筋:纵筋选用4根20 (As = 1256mm)。箍筋选用10间距250配筋率验算:4.2.2负二层中柱中柱尺寸8。口 X 70D ,轴力设计值N = 8160kN,混凝土等级C40 ,屋二.一19.1 N/mrm , ftk = 2.39N/ mrm ,米用 级钢筋(fy = fy = 360N/mrm ,105NE_ =2 OX帛mmz )。配筋计算过程同负一层中柱配筋。 纵筋选用4根20( As =1256mrm)。箍筋选用六肢- - I19.2 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纵梁上缘b
22、xlh = 1000 X 1000,弯矩设计值M = 4640kN I m ,混凝土工 _3N 01N等级C3。 , & =1立而记,=,采用三级钢筋fy = f = MAN105N& =2.OX-z、 (,m】iV )。存工=1.0 , 工=Q.8 o1、纵筋计算假定受拉钢筋放 2 排,设=6Gmm , 则h0 = hl a = 18001 80= 174Qmm故可以按照单筋截面配筋。= 0.S X Y1 +4170sY = 0 .史则选用 LN中40 诲=1507.92)所以非超筋。所以非少筋。2、箍筋计算(1)验算限制条件混凝土等级为C30,所以hW=1740= 1.74 ?= 3530
23、?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3)设计箍筋六肢桅10箍筋(箍筋直径满足最小直径要求)?= ?1 = 6 113.1 = 471?Ms= 120mm箍筋间距满足要求。19.3 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As15079.2”=0.03770.5? 0.5 月向 1000 月向 800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Mk= 2830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c= 40mm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 36mm所以最大裂缝宽度:所以满足裂缝宽度。地铁结构其他界面未知配筋过程同顶纵梁上缘类似,均选取混凝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