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33页_第1页
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33页_第2页
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33页_第3页
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33页_第4页
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3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必须按你的矿井进行修正。矿井综合防尘(消防)设计方案 煤矿年 月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二章 矿井综合防尘标准及要求第三章 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选型、敷设方式及管道防腐第四章 矿井消防给水系统第五章、矿井消防水压、水质、水源及水处理第六章 相关要求第七章 附属设施的安装标准第八章 安全培训第九章 避灾及应急救援 第十章 费用概算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二章 矿井综合防尘标准及要求 1、矿井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系统,东轨道大巷、胶带大巷、总回风巷、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 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都必须设置防尘供水管路。皮 带运输机巷防尘管路每隔50m 安设一个三通

2、阀门,总回风巷、轨道运输巷每隔100m 安设一 个三通阀门,管路不得出现跑、冒、滴、漏,阀门开关灵活。 2、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对防尘供水管路的三通阀门进行编号管理,每个巷道配备不少于 50m 长的洒水软管,便于巷道冲尘。 3、综采工作面安装使用智能架间喷雾除尘系统。 4、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都必须安装洒水降尘装置,每个运煤转载点洒水降尘装置的喷头数 不得少于2 个,悬挂在转载点的前上部600mm 处,迎风流方向45,喷雾直接对准落煤点, 挂牌管理,责任人为转载点运输机司机,做到煤干洒水,煤湿不洒水。 5、矿井主要进风大巷及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迎头、喷浆机回风流 下方5m 范

3、围内都必须安装风流净化水幕,责任单位为该地段的管辖单位。 6、采掘头面风流净化水幕安装位置要求。(1)采煤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A、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内设置两道全断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口向里 1015m 范围内;第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m 范围内。B、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内至少设置三道全断面水幕,第一、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全出口以外30m 范围内;第一、二道水幕间距不得大于20m;第三道水幕应设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口以里 10 15m 范围内。(2)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的具体位置:A、掘进工作面刚开口时在开口位置的下风侧1015m 范围内设置一道全

4、断面风流净化水幕。B、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50m,应在巷道回风口1015m 范围内设置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掘进工作面掘进长度超过50m 时,应在该掘进巷道迎头30m范围内,设置放炮水幕和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水幕。 7、风流净化水幕安装要求;(1)水幕实行挂牌管理,责任到人;(2)水幕雾化后应封闭巷 道全断面,且雾化效果好;(3)水幕开关阀门布置在行人侧便于开关的位置,高度适宜;(4) 水幕开关阀门灵敏可靠,不漏水(滴水不成线);(5)水幕要固定在顶板上,不得来回摆动;(6)水幕安装位置距巷道顶板距离不得超过100 毫米(可以根据巷道的实际形状加工相应 的水幕); 8、风流净化水幕的使用要求

5、:采面拉架、打眼(湿式打眼除外)、割煤、出煤期间必须打开采面回风巷内的所有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投入使用;掘进工作面放炮、打眼(湿式打眼除外)、 割煤、扒渣、出渣期间必须打开该掘进巷道内的所有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投入使用;回采工 作面回风巷第三道水幕和掘进工作面开口位置下风侧 1015m 范围内的水幕在该采掘工作 面出干煤(渣)时正常打开使用;9、洒水设施开关要安装在有固定(或相对固定)人员作业地点附近,便于操作。10、割煤机、掘进机上必须有内外喷雾装置,外喷雾装置不少于3 个喷头,雾化能覆盖滚筒。 11、坚持定期冲尘和清扫粉尘,不得出现煤尘堆积。矿井总进风巷、采区进回风巷每月冲扫 一次;采面风、机

6、巷和开拓掘进巷道每10 天冲洗一次,每次冲尘时,冲尘单位要填写巷道冲 尘记录,并妥善保存备查。采面及距采面50m 风、机巷范围内、掘进工作面迎头向后50m 范围 内必须班班冲尘(每班要指定专人负责,便于考核)。对于产尘量较大的作业地点,要缩短冲尘周期,保证不出现煤尘堆积现象。 12、井下所岩巷工作面都必须使用湿式打眼;炮采和炮掘工作面必须执行放炮使用水炮泥、 放炮前后洒水和冲洗巷帮制度,同时加强开采作业产尘地点个体防护措施,采煤机司机、综 掘机司机、移架工、打眼工(湿式打眼时除外)、喷浆工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第三章 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选型、敷设方式及管道防腐一、管材选用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采

7、用枝状管网,管材采用 矿用钢管,管道及闸阀采用法兰连接。二、管径选型 1、用水量计算: 由于井下发生火灾时,井下洒水的很大一部分用水点来不及关闭,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消耗系 统的水量,为保障供水,井下消防洒水管路系统考虑井下洒水和灭火的可能最大组合用水量。 (1)采煤工作面用水量计算:采煤机喷雾:2.5L/s ;水幕 道:N0.1L/s ;移架喷雾 道: N0.58L/s ;转载点喷雾 道:N0.33L/s ;煤层注水: 2.4L/s ;给水栓 个:N0.3L/s;在胶带顺槽靠近胶带运输巷处设有胶带输送机机头,并设有固定灭火装置(7.5L/s)及水幕 (0.4 L/s)和转载点喷雾装置(0.33

8、L/s);消火栓流量为7.5 L/s。 故:回采工作面消防、洒水总用水量Q=n(2)掘进工作面用水量计算:掘进机喷雾:1.33 L/s ;水幕 道:N0.1L/s;转载点喷雾 道:N0.33L/s ;锚喷:0.42L/s ;给水栓 道:N0.3L/s ;(3)矿井总用水量计算:1)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 处;2)矿井采掘工作面水幕 道;3)冲洗巷道用水量应按下列各部位同一时间使用的给水栓数量计算:采掘工作面附近,每个工作面使用1 个; 转载点附近, 每2 个转载点使用l 个;胶带输送机巷道, 每1000m 使用1 个; 各条顺槽,采区上、下山, 每2000m 使用1 个;轨道大巷及回风大巷, 每3

9、000m 使用1 个。4)转载点 处,设置转载喷雾;5)矿井及采区进风大巷、回风大巷、胶带大巷、溜煤眼下风方向等 处, 均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总用水量为Q= n 2、管径选型 公式:D=2 V Q 14 . 3 1000 式中:Q-流量m3/s V-速度m/s D-管径mm (1)采掘工作面管径选型: (2)总管径选型 :三、敷设方式一)立井井筒内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井井筒中的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宜靠近井壁并保持检修操作所需的距离。 其位置应与井筒内的其他设施相互协调。 2 立井中的管道应每隔100150m 设一个承受管道荷载的立管托座。 3 井筒中消防、洒水管道的全部重量及水动力荷载

10、,应通过立管托座传递到固 定于井壁的承重梁上。 4 两个管托座之间的管道上应设一个伸缩器。伸缩器的强度应能承受管道的最 大水压,其伸缩量必须大于管道在温度及荷载变化下可能发生的长度变化量的2 倍, 且不应小于20mm。 5 立井井筒管道应设立管支架,用管卡将立管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位置应与罐道梁等构件的位置应协调,也可采用锚杆直接固定在井壁上。两个立管支架的间距:管径(mm) 50 50 100 150 200 间距分别为(m)3.0 3.5 4.0 4.5 5.0。二)水平巷道中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巷道内敷设的管道应采用牢固的构件固定。管道及固定件的位置应不妨碍人 员和运输设备的通行。

11、沿巷道底板敷设的管道距道碴面的净高不应小于0.3m ,布置 在人行道上方的管道距道碴面的净高不应小于1.8m. 2 在巷道的直线管段应设支承管道重量的滑动支架,用管卡固定管道。两支架 的间距:管径(mm)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间距分别为:(m) 3.0 3.5 4.5 5.5 6.5 7.5 8.5 9.5 。3 需要时,可采用吊架代替滑动支架。当采用锚杆在巷道顶部固定吊架时,大 于DN200 管道的两个吊架的间跟不应超过5m 。 4 水平巷道的直线段宜每隔100m 左右设一固定支架,并且应在每两个管道拐弯 点之间的直线管段上设一个固定支架。 5 直线管段的每

12、两个固定支架之间宜设一个管道伸缩器。 三)斜井井筒及倾斜巷道中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巷道内敷设的管道应采用牢固的构件固定。管道及固定件的位置应不妨碍人 员和运输设备的通行。沿巷道底板敷设的管道距道碴面的净高不应小于0.3m ,布置 在人行道上方的管道距道碴面的净高不应小于1.8m。2 在巷道的直线管段应设支承管道重量的滑动支架,用管卡固定管道。两支架 的间距:管径(mm)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间距分别为:(m) 3.0 3.5 4.5 5.5 6.5 7.5 8.5 9.5 。3、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承受下滑力的斜管托架。在倾斜坡度小于摩擦系数时,可用固定

13、支架代替斜管托架。 4、斜管托架或倾斜巷道的固定支架的强度应能承受管道的下滑力。 四、管道防腐 1、 安装在井简中的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的钢管、钢制管件应按煤矿立井井简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 MT/T 5017 的规定进行防腐蚀处理。 2、 巷道中的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的钢管、钢制管件应根据井下巷道各部位的不同条件,分别选择不同等级的预处理工艺和涂料。 第四章、 矿井消防给水系统 一、系统选择 1、 井下消防、洒水宜采用消防与洒水合一的给水系统。2、 井下消防、洒水应优先采用静压给水系统。当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动压给水系 统或以一种给水方式为主、另一种给水方式为辅的混合给水系统。3、 在分质供水的不同

14、系统之间建立联络管以调剂水量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 证水质好的系统单向补充水质较差的系统,严禁出现倒流。 二、水池、蓄水仓1、 矿井必须设置地面消防水池与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相连。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其他 供水设施代替地面水池时,其可靠性及供水能力均必须大于地面水池。 2、 单独设置的地面消防储备水池,其容积应按井下一次火灾的全部用水.计算,且不得小于200m 3。合建水池容积应大于日常洒水的调节容且与消防储备水量之和。3、 当消防的地面水池与其他水池合建时,应有确保平时井下消防储备水量不作他用 的措施。4、 为提高灭火效率,在有条件时,也可建设辅助性的井下蓄水仓。 5、 在设有井下蓄水仓的井下

15、消防、洒水系统中,蓄水仓可储备10min 消防水量,但 不得因此减少地面水池的消防水储备量。 6、 用于井下洒水的静压供水水池及井下蓄水仓的最小调节容积应按洒水日用水量的 15%计算。 7、 寒冷地区的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三、加压、减压 1 、供水系统应保证供水管道及每个用水设备和器具均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在必要时应设置加压或减压设施,以满足最不利点的水压要求。2、 加压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井筒深度浅、地面水源完全不具备静压供水条件时,加压泵宜设于地面;2)下列条件时宜在井下设置加压泵:(1)利用的井下水源天然压力不足;(2)井下管道系统往前延伸后出现压力不足; 3、 供给

16、整个矿井井下或采区的给水加压设施应按固定加压泵站的要求设计。 单个采掘工作面的给水加压设施应与采掘机组的活动喷雾泵站协调,条件合 适时可合成一个泵站。 单个用水点的局部增压措施可采用管道泵。 4、 需减压的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宜采用减压阀降低下游管道的水压。在有可利用的 空间且位置合适时,也可采用减压水箱或利用用水点的上水平蓄水仓将上游管道中的水 压释放,然后再靠静压送往用水点。 5、 减压水箱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箱容积不小于管道计算流量的10min 水量; 2) 进入减压水箱管道的静压不宜超过2.0MPa ;3) 水箱上部应有不小于1.4m 的检修空间,其周围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应有不小于 0.

17、6m 的操作空间; 4)水箱宜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造;5)水箱应装设两个浮球阀;6 从静压高于1.0MPa 的干管直接连接给水栓、消火栓时宜设减压阀。从静压不大 于1.0MPa 的管段接出时,可采用孔板减压。减压后的水压不应大于0.5Mpa。7 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减压阀的位置及出口压力的确定,应保证对静压和计算流量下的动压均能适应, 且满足下游水压的要求; 2) 减压阀前的管道应设过滤器; 3) 减压阀应按产品的要求方向竖直或水平安装; 4)总干管及采区供水干管的减压阀应采用双阀并联安装; 5) 支管减压可采用单阀及带阀门的旁通管。但从高压干管上直接连接的单个给水 栓、消火栓,其连

18、接管上的减压阀可不设旁通管;6)当一个系统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进水管,或井下干管形成环状且减压阀位置在环 上时,可不设并联减压阀或旁通管;7)减压阀应在上下两端各设同规格检修阀门。只供单个用水点的减压阀下端可不设 检修阀门; 8)减压阀进、出管道上应设压力表; 9)减压阀上游管道靠近减压阀处应设承受管道推力的固定支架,下游管道上应设 相同口径的管道伸缩器; 10) 立井井筒中的减压阀宜设置在具有检修空间的壁龛硐室内; 四、 管 网 1、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的管道必须延伸到可以对全部用水点进行供水的所有位置。 2、 管道系统可采用枝状管网;有条件时宜设计成环状管网。 3、 管网进水口位置的选择及管网

19、的布置应使管道中水的流向与巷道中的风向一致第五章、矿井消防水压、水质、水源及水处理一、水压井下用水设施、设备的供水水压应根据用水设备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给水栓处及接入一般用水设备处的水压不应低于0.3MPa。 2、 接入凿岩机及湿式煤电钻的水压不应低于0.2MPa ,且不应高于压缩空气的压力。 3、 接入加压泵站水箱或水池的进水口的水压不应低于0.02MPa 。 4、接入上述设施的水压不宜高于1.6MFa ,否则应采取减压措施。 5、 采掘工作面采用水压达到0.410 MPa 的高压喷雾宜由高压喷雾泵提供。 接入高压泵的系统供水水压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 6、 直接接入喷雾设

20、施的水压不宜低于1.0Mpa. 3.2.2 井下灭火时,消火栓栓口水压不应低于0.35MPa,也不应超过1.0MPa ,出水压 力超过0.5MPa 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7、井下消防、洒水管道的静水压力不宜超过4.0MPa 。 二、水 质 井下消防、洒水用水的水质应满足各用水项的不同要求。主要用水项的水质标准:1、 悬浮物含量标准不超过30MG/L 。2、 悬浮物粒度 不大于0.3mm 。3、 pH 值 69 4 大肠菌群 不超过3 个/L (注:滚简采煤机、掘进机等喷雾用水的水质除符合表中的规定外,其碳酸盐硬度应不超过3mmol/L)。4、高压喷雾用水同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5、特殊设备用水按

21、设备厂家提供的水质标准. 三、水源一) 水源选择井下消防、洒水的水源应与整个矿井的水源相结合。可采用一个水源或多个水源。井下消防、洒水的水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可靠的水量保证。在只有一个单独水源时,水源的枯水期保证率应采用 90% 95% ;在开发多个水源时,其主要水源的枯水期保证率应大于90%。 2、 供水水质经处理后能达到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宜优先选择处理 工艺简单或不经处理其水质就能满足要求的水源。 3、 选择水源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择水源应符合节约天然水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 2)应优先考虑利用井下排水作为水源的可能性。 3)地面水

22、源工程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水文、环境、交通、供电及工程地质等因素。 4、选择井下排水作水源应考虑在井下排水未形成时建立临时水源的可能性; 在井下水源可靠性不足时应考虑保留地面水源作为备用水源的可能性,确保水源不会对矿井的安全构成威胁。四、水处理 1、 地面水源的净水工程应根据进水水质和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2、 利用井下排水作水源时,宜设水处理站集中设置净水设施、酸性水的中和设施、 腐蚀性高矿化度水的除盐设施。 井下水处理站的位置可根据矿井的井下条件、地面条件、环境的要求及处理 后水的使用分配情况选择设于地面或井下。3、 设于井下的水处理构筑物应根据井巷工程的特点进行布置,

23、做到紧凑、便于管理和检修,设置人行栈道,并留出设备进、出的通道。 第六章 相关要求1、 井下喷雾防尘宜设置自动控制装置。设备选择应综合考虑技术先进、灵 敏、可靠和防尘效果满足要求等因素。 2、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上的放炮喷雾系统宜采用放炮声控自动喷雾 装置和爆破冲击波自动喷雾装置。 3、 除采掘工作面外,其他地点的风流净化水幕应实现自动化。控制方式根 据巷道条件,可选用光电式、感应式白动控制装置。 4、 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卸煤口、主要绞车道、装车站和胶带输送机机头 等产尘地点宜设置光电式或感应式喷雾洒水控制装置。井下的装卸载点应设自动喷 雾洒水控制装置,实现在装煤或卸煤的同时进行喷雾。对

24、于架线机车巷道等定点洒 水场所宜选用触控式、水银触点式等控制装置,而风速较大的绞车道和机车运输大 巷可选用风电控制装置。 5、 对于自动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场所可选用机械式自动控制装置。 6、 井下电控装置选型应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的有关规定。 7、 巷道水喷雾隔火设施启动控制装置的装设地点和控制方式应根据压力 水传输速度和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确定,需满足火焰蔓延至水幕区之前能够及时喷雾 的要求。 8、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的下列环节应纳入“井下安全监测系统”: 1) 消防储备水池的存水量或水位; 2) 加压泵的运行状态; 3) 井下消防、洒水管道上重要控制阀、切换阀的状态指示; 4) 固定灭火装置的运

25、行状态; 5) 井下消防给水最不利点的水压值。 第七章 附属设施的安装要求:一、消防给水栓的安装:1重点保护区域及井下交通枢纽的15m 以内:1) 主、副井筒马头门两端;2) 采区各上下山口;3)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入口; 4)爆炸材料库硐室、检修硐室、材料硐库室入口;5)掘进巷道迎头;6)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7)胶带输送机机头;2 有火灾危险的巷道内: 1)斜井井筒、井底车场、胶带输送机大巷每隔50m;2 )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的巷道每隔50m;3 )煤层大巷,采区上山、下山、工作面运输及回风顺槽等水平或倾斜巷道每隔100m;4 )岩石大巷、石门每隔300m;3、在有火灾危险的巷道中,处于其他

26、巷道已设消火栓保护半径之内的区域,可不设消火栓。在一般巷道中,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应按50m计;在岩石大巷、石门中可按150m计。 4、井下消火栓的布置应尽量靠近可通行的联络巷。 5、消火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消火栓的规格应为DN50 ,由带阀门的三通支管及水龙带接口组成。 2)消火栓栓口安装高度可根据巷道情况确定,但宜设置在距巷道底面0.81.6m 的范围之内。 3)井下消火栓与水龙带的接口应与矿区救护队或承担井下灭火任务的消防部门配备的器材一致。 6、消火栓设置应标志明显、使用方便,不会妨碍井下其他设备的工作,且不易因物体碰撞而受损坏。 7、在设有专用消防加压泵或电动消防切换阀且井下条

27、件允许时,应在消火栓附近设启动按钮。8、在井下下列部位应设存放水龙带、水枪及与消火栓的接口件等器材的存放点:1)入口设有消火栓的机电硐室、仓库硐室附近。如相距不到150m ,可设集中存放点; 2)胶带输送机机头上风侧的消火栓附近;3)采区的上下山口;4)以上地点之外的其他设有消火栓的巷道内,每500m 距离或靠近联络巷的位置。 9、水龙带存放点的设置及器材的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水龙带应采用适合于井下使用及长期存放的材质。 2)水龙带接口应与消火栓匹配,或者配备与消火栓连接的专用接管件。 3)每个水龙带存放地至少存放2 卷25m 长水龙带,并宜同时存放50m 左右d25 消防卷盘、同规格的

28、灭火喉及消防卷盘与消火栓连接的专用连接管件等。4)水龙带、水枪及接管件存放在标志明显、取用方便、靠近消火栓的地方,且不得妨碍井下其他设备的工作。当设有专用消防泵或电动消防切换阀且井下条件允许时,应在存放水龙带地点附近设消防按钮。 10、下列位置宜设相应的固定灭火装置: 1)胶带输送机机头处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马头门内侧20m 处设水喷雾隔火装置; 3)井下变压器、空气压缩机等设备设泡沫灭火系统; 4)其他经采矿工艺认定火灾危险较大的井下巷道或硐室; 11、非标准的固定灭火设备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必须遵循煤矿安全规程 的规定; 2)其设计参数应采用试验资料; 3)其喷头及管道的布置应

29、保证受保护的目标能得到水或其他灭火剂的良好的覆盖.并且平时不得妨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4)除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外,其他自动开启的灭火装置必须同时配备手动开启机构; 12、固定灭火装置应采用钢管在固定的位置与系统干管相接。二、 洒水三通的安装下列部位应设置相应规格的洒水三通:1)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 应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 的洒水三通; 2)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 、煤巷每50m 设置一个规格为DN25 的洒水三通; 3)溜煤眼、翻车机、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 2、湿式凿岩及湿式煤电钻的引水管或分水器的引水管,注水泵、喷雾泵吸水桶的进水管,宜通过软管与供水系

30、统的洒水三通相接。给水栓的规格必须与用水点的最大流量匹配。三、 喷雾装置一)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采煤机、掘进机截割部、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口、液压支架产尘源、破碎机等处以及运输系统中的煤仓、溜煤眼、翻车机、装车机、胶带翰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应设置喷雾防尘装置。 采掘工作面的外喷雾应采用由离压喷嘴构成的高压喷雾装置。二) 非标准喷雾装置设计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喷嘴的型号和数量: 1能形成对尘源及粉尘扩散区的良好覆盖。尘源覆盖面积,当缺乏资料时可取下列参考数值: 1)移架喷雾 1216m2; 2 )放顶煤喷雾 2436 m2; 3 )溜煤眼 48 m2; 4 )转载点 48 m2; 2

31、喷雾强度可取23L/( minm2)。 3喷嘴位置不妨碍其他设备运行和操作。 4各种类型喷嘴的适用场合5、喷雾喷嘴可固定安设,必要时也可采用能调整喷嘴方位的方式,但均必须采用刚性结构作为固定喷嘴的构架,工作时必须稳定。三)在下列地点应设置风流净化水幕: 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30m内; 2、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 内; 3、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 处; 4、胶带输送机巷道、刮板输送机顺槽及巷道; 5、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 6、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及斜井;7、水幕喷嘴的位置及喷射方向应满足下列规定: 1)喷射方向宜逆风向; 2)在有效射程内应使巷道整个断面被水雾

32、充满; 3)在2/3 有效射程内不同喷嘴喷出的密实雾锥不发生交叉; 4)喷嘴及管道的位置均不得妨碍运输;8、工作面水幕应做到移动灵活方便;。 四、隔爆水棚的安装及管理 (一)主要隔爆水棚的安装标准 1、主要隔爆水棚安装在矿井主要进、回风井筒及大巷内,水棚设置在直线平段巷道内,棚区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 米的巷道断面一致,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距离不得小于50 米。 2、根据巷道断面计算,主要隔爆水棚水量不低于400L/m2,水棚的 排间距为1.23.0m,且棚区长度不小于30 米。 3、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同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 米, 棚边与巷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 米,水棚距巷

33、道轨面高度不得小于 1.8 米,棚区内各排水棚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各水棚之间必须平行 安装布置。 4、每组水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同规格的水袋不得掺混使 用。 5、主要隔爆水棚由通防工区统一安装和管理。 (二)辅助隔爆水棚的安装标准 1、辅助隔爆水棚安设在掘进工作面及回采工作面两顺槽巷道 内,水棚应设置在直线平段巷道内,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m 200m 范围内。 2、根据巷道断面计算,辅助水棚的水量不低于200L/m2。 3、水棚的间排距为1.23.0m,且棚区长度不小于20 米,安装水棚 位置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 米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4、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与巷壁之间的

34、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 米, 棚边与巷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 米,水棚距巷道轨面高度不得小于 1.8 米,棚区内各排水棚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并与巷道拐弯、交叉 口的距离不小于50 米。 5、每处水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 (三)使用管理规定 1、辅助隔爆水棚由通防工区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负责日常加水维护 管理,并根据工作面的掘进和回采进度通知通防工区进行挪移。使用过 程中发现损坏的,及时维修或更换。 2、隔爆水棚必须定期清洁除尘,保持文明卫生。 3、通防工区每周至少检查1 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 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五、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及管理 (一)采煤工

35、作面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1、在采面回、运顺距工作面 2540m 处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为20 个呼吸袋,2、在采面两顺槽施工钻孔需安装的压风自救,每组压风自救装置5 个,安装位 置距打钻地点的距离不得超过20m 并能正常使用。3、采面需放炮的,在操纵放炮地点及站岗警戒地点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5 个。 4、在采面进回风巷内绞车处、固定排水点、运输摘挂钩点等有人固 定工作的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 5、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应随着采面的回采及时向外挪移,发现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二)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装置安装标准 1、在每

36、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 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 置,并不得少于10 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置,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置距迎头在25m-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2、在每个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 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 3、工作面回风流中有人作业地点,放炮站岗警戒点、操纵放炮地点 必须安装一组5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置。 4、在掘进巷道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不少于12 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 装置;5、掘进巷道的压风自救装置由施工单位自己安装,管理、挪移、维 护。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回收。巷道施

37、工完毕形成工作 面时移交采煤工区。 (三)使用管理规定 1、所有压风自救装置必须有减压装置和带有控制阀门的呼吸嘴。 2、各地点压风自救装置的每个呼吸袋供风量符合要求:避难硐室内 压风自救装置每个呼吸袋供风不得少于0.3 m3/min,其它地点压风自救 装置每个呼吸袋供风量不得少于0.1m3/min。 3、压风自救装置的总阀门必须常开,每个呼吸袋的阀们常闭,人员 使用压风自救装置避灾时首先打开呼吸袋阀们,然后用呼吸袋套住头部 及上身即可使用。 4、掘进单位在巷道施工时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每50 米安装 一组压风三通,便于通防工区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5、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必须以呼吸罩能

38、完全罩住人体 头部为准(考虑人员坐在座椅上)。 6、其它地点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坐在巷道底板上后 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 7、必须及时按规定安装、维护、回收压风自救装置,各施工单位要 求及时移挪和管理好分管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 8、各单位负责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必须定期清洁除尘并明 确专人管理,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地点保持巷道畅通,便于人员应急佩用。 9、压风自救装置的压风管路要安设牢固,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 保证应急使用安全。第八章 安全培训1、 该矿应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工 程、劳资、安监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 要害工种人员必须定岗定员,强

39、化岗前培训,上岗学习操作,三 个月后考试合格,持证正式上岗,坚持每年一次年审制度,及时调换不合格人员。 3、 对新入矿工人, 实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不低于 72 小时的安全教育, 学习安全基本知识,由老工人带领实际操作四个月,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4、 各队必须认真推广“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培训经验, 坚持班前有针对性的安全学习和培训,切合实际选学规程施工安技措施及有关专业知识。 5、 保持要害工种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各队无权变更工种, 如确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必须事先经过项目部分管领导批准,否则将追究 直接责任人责任。 6、 定时对工人掌握的安全技能进行检查。并且在井上及井下安设

40、各 种避灾路线图,并且组织工人学习。第九章 避灾及应急救援 一、 井下避灾1、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1 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 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近制在 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 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 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是提高警惕, 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 生。 2 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

41、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 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 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 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 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 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 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 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 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2、 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 (1) 、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 安全地点地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