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半生缘是近现代著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长篇爱情小说,这部爱情小说的原名为十八春。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成功的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的男性形象,张爱玲的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这不但是体现在对女性人物命运的描绘上,也体现在了对男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本文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为研究点,对生活在旧上海的典型男性形象进行分析。本文试从男性形象的塑造类型,作者对其男性形象进行创作的原因和男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入手,来浅析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男性形象AbstractHalf-Life is a novel by Zhang Ailing, a famous female writer in mo

2、dern times, whose original name is 18Th Spring. In Half Life, Zhang Ailing successfully portrayed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male images, Zhang Ailings novel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to the wood three points, which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portrayal of the fate of female characters, b

3、ut also reflected in the portrayal of male characters. In this paper, the male image in the novel is used as the research point, and the typical male image living in the old Shanghai is analyzed.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male image in Half Life from the shape of male image, the authors reason

4、 for the creation of male image and the meaning of male image shaping.Key words:Zhang Ailing; Half-Life; Male Image目 录一、引 言1二、男性形象的类型分析1(一)青年男性形象11.沈世钧的形象分析12.许叔惠的形象分析33.张豫谨的形象分析4(二)代表旧势力的男性形象41.祝鸿才的形象分析42.沈啸同的形象分析5三、男性形象的创作动因6(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带来的影响6(二)伤痛的情感经历带来的影响7(三)惯有的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8四、男性形象的塑造意义9(一)对旧社会制度和观念的

5、控诉9(二)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深刻同情10五、结 语11注 文11参 考 文 献12致 谢13浅析张爱玲半生缘中的男性形象一、引 言半生缘是张爱玲以梁京作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原名为十八春,在作者旅美的期间对作品进行了修改,把小说中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进行删除,给这部作品改名为了十八春。半生缘这部小说,故事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开始的,主角们经历了最动荡的年代。小说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刻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和其命运走向牵动着读者的心,书中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刻画了那个时代一群小人物的悲喜命运,其中对生活在旧上海的男性形象描写得很生动。二、男性形象的类型分析在半生

6、缘中,张爱玲成功的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的男性形象,如沈世钧、许叔惠和张豫谨三个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还有小说中沈啸同和祝鸿才代表着旧势力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青年男性形象1.沈世钧的形象分析沈世钧的性格自卑而懦弱,敏感而消极。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他和他身边的人陷入悲剧里,他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封建式家长,对于父亲的独断专横他感到反感和无力,对于自己母亲的中国派守旧他感到无奈,尽管沈家的经济还算是富裕,但家庭温情的缺失让他的生活变得凄凉和悲闷。他因为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存背景变得片面性和软弱性,他多疑不自信,软弱又悲观。沈世钧对于他自己的成长的环境存在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也导致他自己性格上的消极和

7、退让,最后,沈世钧选择了和自己的父亲决裂,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外面自己求学,自己去找工作,去寻找他心里面的那一个世外桃源。沈世钧的生活环境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有所欠缺,他并没有很多的朋友,从家里出来也只能先在好朋友许书惠的家里借助着,而好朋友许书惠活泼幽默的性格也对他的个性造成了一定的压抑,对于他自卑软弱的性格有着一定的影响。曼帧的出现让他的人生有了第一抹亮色,这是他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是他的初恋,同顾曼帧的相遇相识相爱,让他感觉到恋爱的美好,在这段恋爱里世钧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对未来的人生也充满了无限憧憬。顾曼帧生活在一个贫穷封建的家庭里,她温柔坚强,是一个外柔内刚,热爱生活,拥有理想抱负的人,

8、她是沈世钧人生中的重要人物。曼帧的父亲在她十几岁就去世了,毕业后就担起了家庭里经济重任,其家庭出身也会让她感到悲哀与无奈,内心孤独,她和世钧在一起,两个孤独灵魂的相遇互相给予安慰,温暖。曼帧因为家庭与世钧事业的缘故与沈世钧在一起两年多都没有结婚,她对她和世钧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执着,她一心一意的爱着世钧,在艰苦中等待着这段感情的幸福的结局。可是,他们两个人在性格上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一样,又因为双方家庭的变故也让这段感情向悲剧的结局走去。同顾曼帧坚强的性格相比,沈世钧却表现得软弱很多,在与曼帧真挚的感情里,他寡断消极的性格已经养成。在他知道曼帧的母亲和其祖母是个势利的人,想让曼帧嫁给别人时,不自信的

9、沈世钧生气万分,误会曼帧对他变心而生气而在雨中离开顾家。后来两个人复合但世钧也变得多疑,他的多疑源自于自己的不自信,可是他又因为自己的多疑而变得更加的没有了自信,这两者在世钧的身上不断的循环交叉着。世钧7对于这样一件本来是简单的事,世钧自己却要反复思考,越是反反复复的思考,越是想不出答案,他自己就越是多疑,然后开始怀疑他自己,无法肯定自己,他自己也说,他承认自卑感是他自己的一个缺点,他的缺点有很多,一点好处都没有。他的不自信和多疑,让他自己变得胡乱猜忌,他自己猜想曼帧对自己是友情,是自己误会曼帧的意思了,对于曼帧和豫谨,他猜想是曼帧移情别恋,喜欢上别人了。沈世钧对世俗的看法无法做到视而不见,曾

10、邀请曼帧去南京订婚却不敢告诉家人,不敢坦诚相告家人关于曼帧的家庭身世,后来为了隐瞒真相要求曼帧搬离与自己有着深厚感情的姐姐身边。另外,“他还是一贯的消极作风,一有第三者出现,他马上悄悄地走开了”,后来,曼帧被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联合陷害,被困在祝家的一间屋室里,世钧也只是消极的认为是曼帧不想与他见面,从而没有尽心尽力,发了疯一样的去寻找她,两个人的爱情无疾而终。他的软弱也让他最终不敢和家庭势力对抗,继承了家业,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小姐石翠芝,向形势妥协了。沈世钧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生活,他做不到完全摆脱封建家庭对他的影响,在世钧的内心深处也依然对家庭有所依赖,做不到真正的自主独立。2.许叔惠的形象

11、分析许叔惠的骨子里是自卑的,对于石翠芝的大胆表白和狂热激烈的追求,他不敢接受。尽管之后两个人交往了,但叔惠却始终认为自己和石翠芝的家庭悬殊,觉得自己没有钱,很穷,不能和翠芝门当户对,自卑软弱,没有勇气面对两个人之间的那一份感情。在后来,知道翠芝在家人压力下不得不被迫和世钧结婚的消息后,他自责也痛苦,感到非常的沮丧,也仅仅只是在痛苦悲伤之后选择大醉一场来逃避这一切。在石翠芝和沈世钧婚期之前,她意外见到了许叔惠,并且给予叔惠的信中请求对方可以把她从即将到来的婚姻中解救出来,但是许叔惠还是没有抓住机会,选择了逃避,石翠之试过从家里逃出来,但还是被阻拦了,在家人强势的逼迫下最终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世钧

12、。许叔惠虽然在这段感情里也感觉到无比的痛苦不堪,伤心绝望,但也没有付出什么行动,不敢突破世俗的限制挽救这段感情。最后经历了短暂的美国留学和婚姻后,也只敢借着酒精述说着对翠芝的思念。许叔惠由于自己本身性格的活泼外向,外表上看起来让人觉得气质洒脱,他和沈世钧的性格不一样,面对感情的问题,叔惠表现得很隐忍,他很理性。叔惠在对待感情问题方面,所做出的决定都是在他自己冷静思考后的结果。他知道他和翠芝两个人之间彼此喜欢,但他还是拒绝了翠芝的感情,这一切也是他为了不能让自己事业受到影响所下的决定,是在他认真思考衡量之后所做的决定。许叔惠是个很懂得掩饰自己的人,在平常生活中他穿着西装,打扮得很好,并不会让人觉

13、得他家境不好。对于感情他喜欢却不敢表达,选择安静的守护,知道翠芝对自己的心思,他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在爱情里表现得过于懦弱。表面穿得光鲜亮丽,却做不到勇敢的牢牢抓住自己喜欢的人,这大概就是叔惠不够自信的一种表现吧,内心懦弱不堪。许叔惠的懦弱与世钧的表现不同,一个是明面上的,一个隐藏下的。许叔惠对待自己的感情,过于理智,这种理智实际上就是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懦弱,这种懦弱让他不敢去跟翠芝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虽然对待事情表现得理智是我们需要的态度,但是不是成为我们决定任何事情时的态度,毕竟不是一切事情都可以靠理智来解决的。人们总是在需要理智时选择肆无忌惮,在需要放纵行事时却表现得过于理智,

14、过于理智会让人变得隐忍,时间长了使得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这种理智会快速消耗两个人之间的情意,假如一个人不可以勇敢自信的追求爱情,那光鲜亮丽的外表又如何,内心的脆弱只会导致爱情的悲剧。许叔惠就好好像最初相遇时就预知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结局一样,理智如他,断然拒绝爱情的萌芽,却不知这个种种子已经深深的埋藏在了他自己的心里面。他和翠芝一见钟情,翠芝深知自己家人的势力和两个人在家的贫富差距,却也在这段感情里表现得主动而大胆,而叔惠由于自卑和懦弱的影响让他没有勇气追求爱情,对自己贫寒的出身很介意,这样的悲观思想让两个人的感情走向悲剧。张爱玲对于这些男性的塑造,表明了时代虽然在前进,但这类男性身上的

15、性格缺陷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浪潮而被冲刷,面对现实的残酷最终都选择了投降。3.张豫谨的形象分析张爱玲以往的小说中对于男性形象的批判很多,在半生缘中,存在着一些真诚善良的男性形象,张豫谨大学毕业以后在一家医院工作,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和顾曼璐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最后曼璐和别人结婚了,他只能看着曼璐离开。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悲剧是一个时代悲剧,张豫谨在顾曼璐结婚后又对与曼璐十分相似的妹妹顾曼帧产生了爱慕,对顾曼帧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后面豫谨跟曼帧求婚,曼帧没有接受。在和曼璐最后一面也表现得很冷漠,看似也不专一,但是,只是因为他觉得已为人妇的曼璐已和自己完全不可能发生什么了,他的真诚善良体现在曼帧被强

16、暴后,两个人相处中豫谨是一直主动帮助她的。豫谨后来被曼帧拒绝后让他在感情上遭受了很大的打击,面对爱情他失去了信心,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最后和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了婚。(二)代表旧势力的男性形象1.祝鸿才的形象分析自私残忍的男性在张爱玲的每本小说中都有,半生缘进一步深化。祝鸿才是上海三十年代新兴繁荣背景下的时代产物,传统思想的固化与糜烂的繁华都市造就了他的一生。他是导致三对爱情悲剧的主要人物,在和曼璐结婚之后,他并不爱曼璐,对婚姻,感情不忠,使得曼璐婚后百受折磨。后面居然心生邪念,侮辱了曼璐的亲妹妹曼帧,导致曼帧怀孕,并把她囚禁起来,让曼帧与沈世钧就这样断了联系彼此错过了,导致后面沈世钧

17、以为是曼帧不想见自己,在失意误会里娶了石翠芝,祝鸿才间接导致了许叔惠与石翠芝爱情悲剧。他身上有太多让人无法原谅的缺点。在落魄的时代苦苦哀求曼璐为自己借钱,曼璐不得已又再次回到之前的百乐门工作,可是,在经济发达了之后并没有念办法夫妻之情,自私残忍到了极点。顾曼璐在去世的那一刻,祝鸿才却只是一句“我爱玩儿嘛”而已,曼璐嫁给了他,注定不会幸福。他的出场已经成为了经典不由得“想起杰民形容他的话,说他笑起来像猫,不笑的时候像老鼠”,这已经为他可恶的形象做了一个铺垫,表现“将他骨子里既奸诈,又龌龊的本性暴露无遗”祝鸿才是新生的投机分子的代表,对婚姻不重视,把女人当做玩物,得不到曼璐的时候各种甜言蜜语,曼璐

18、嫁给他了之后各种折磨,在对曼帧的事情上更是将他的男权主义暴露无疑,从一开始“可望而不可及”到“甚至于觉得他是上了当”、“就像一碗素虾仁,看着是虾仁,其实是洋山芋做的,木木的一点滋味都没有”,显示了他的自私。祝鸿才和顾曼璐两个在结婚之前,祝鸿才已经有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和孩子,抛妻弃子为自己的虚荣心做尽伤害天理的事,娶了曼璐之后依然在外面花天酒地不着家,喜新厌旧,薄情寡义,最后用下三滥的手段得到了曼帧的身体,伤害曼帧,只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淫欲。对于祝鸿才这个人物,半生缘里对他的描写无半分留情,他是一个怯弱的人,无情的人,即使曼璐离世他也并没有真正的心痛和难过,他只担心他自己的生活,金钱。张爱玲把这个

19、人物刻画得很鲜明,他的人就跟他的名字给人带来的反差一样,会非常缺德在医院里要债,利用完曼璐就甩到一边,不顾一点点的夫妻之间的感情,这种不仁不义的人在曼璐离世最后一刻也没有真正觉得自己有错,非常的残忍可恨。2.沈啸同的形象分析半生缘里的沈啸同作为旧社会的代表,思想落后,在外面有自己的姨太太,玩舞女,疏落本家。是个很势利的人,他集合了旧社会的陋习。精神摧残,徐鑫认为他是“封建没落家族的遗老遗少”,是守旧势力的代表,有着男权主义,不允许家里有不一样的声音,独断专横,自私自利三、男性形象的创作动因出生于没落贵族的张爱玲,特殊的经历让她对人性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很多不同的男性角色,父亲,

20、恋人,朋友等。这些人物形象塑造,都和张爱玲个人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她自己的创作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带来的影响张爱玲出生于没落贵族,有着显赫的家世,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担任李鸿章幕僚的清末大臣。时代造人,任何人物形象的存在都与生活的时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张爱玲来说,其父亲是让她最早对男性有了认识和了解的人,这是她生命中最早接触的男性,这是占据了她整个童年时期的人物,影响了她整个人生和男性观的形成。张爱玲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封建遗少,吃喝嫖赌,游手好闲。张爱玲的父亲会念诗给她听,带她出去,她觉得父亲是喜欢她的,但在父亲

21、娶了继母后张爱玲的心里就只有恨了,居然想把她杀了,这是多么让她痛心的事,最终她逃离了那个阴沉沉的家,。她讨厌自己的父亲,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几乎没有一个正面的父亲形象,如猥琐的潘汝良父亲,自私冷漠的郑川鹅的父亲,暴虐凶残的聂传庆的父亲。在半生缘里,沈啸同代表着没落而仍在挣扎的阶级,思想落后,精神摧残。在外面娶姨太太,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与妻子,自私又霸道,专横独断,他在半生缘是以父亲的形象存在,也深深的烙着张爱玲“父亲”的形象,对于张爱玲来说,她对父亲的不良印象已经严重到“她后来患痢疾,可是她父亲不替她找医生,也不给她买药”,小说中如果把作为旧时代的代表这一个身份搬掉,那么他就是代表着男权的父亲形象,

22、沈啸同的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并不是偶然,而是张爱玲小说作品里“父亲”形象中的一个罢了,在作者自己的家庭经验下把这种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母亲和姑姑的影响下,张爱玲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并不是以男权主义作为视角,而是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关注社会,书写着这世间的百态。因此,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以女性作为主题来写的,用弱化或者病态的写作手法来对男性形象进行塑造。张爱玲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婚,父亲娶了一个对她并不好的后母,父亲也因受到后母的怂恿而打她,甚至把张爱玲关了很久的禁闭,这种折磨让她甚至想拿一个炸弹炸掉这个家,就是和别人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作者在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多少都有点自

23、己的体会和反应,这段经历在半生缘中与顾曼帧被囚禁在祝家的悲催经历很相似。张爱玲独特的生活经历让她整个人的心灵都变得复杂而落寞,形成了张爱玲小说中悲剧意识,她的自身经历让她对人性,对历史和对现实都充满了悲观的态度,使得她的小说创作有着自己的悲情艺术。作者的悲观的状态,让她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是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二)伤痛的情感经历带来的影响张爱玲于1944年8月在上海与“汉奸文人”胡兰成秘密结婚,抗日战争在1945年取得了胜利,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重庆方面定会惩罚汉奸,于是胡兰成逃到了浙江化名为了张嘉仪。在这逃亡的时间里,胡兰成靠张爱玲用自己不是很多的稿费接济着。张爱玲在1

24、946年2月的时候,独自从上海到温州寻找胡兰成,却意外发现在胡兰成的身边还有一个叫范秀美的女人陪在他身边,胡兰成也因张爱玲的突然到来感到吃惊。张爱玲在温州待了二十几天就回去了,随后八九个月里偶尔也有通信联系,1947年张爱玲心灰意冷与胡兰成结束了婚姻。对于张爱玲的世界来说,这是动荡的一年,在这之后她很少创作发表新作品,除了以不了情的剧本改写的华丽缘和多少恨。对于张爱玲来说,“与胡兰成的不稳定的婚姻使她的身边深受折磨”,让她不是单纯的处在纸上谈兵或恋爱状态,张爱玲对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虽然这段感情并不是以什么轰轰烈烈的分手方式告终,但对张爱玲来说,心理永远留下了伤痕。和胡兰成不稳定的婚姻让她

25、深受折磨,都体现在了半生缘中所描绘的几对爱情悲剧,在顾曼璐与祝鸿才的婚姻里,对祝鸿才的批判十分的尖锐。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张爱玲最恨的一件事是,一个天才的女子结了婚,原以为她不会在感情上依附于任何人,不会轻易动情,但也明白,这样真性情的女子一旦懂了情,又有谁能够劝得住呢?他爱的很彻底,他只爱一个男人。见了他,高傲如她也变的很低很低,但这个男人心里有那么多女人。最终还是辜负了她。她说,倘若我不得不离开,我亦不会去自寻短见,也不会爱上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说过: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可见,张爱玲对待感情时她是清醒的,可又清醒的同时让一个男人占据了她的世界,面对爱

26、情她也会飞蛾扑火。但当张爱玲遭到丈夫胡兰成的背叛时,她没有苦苦哀求的挽留对方,也没有寻死觅活。她可以享受幸福时的喧闹也可以承受喧闹过后留下的极致孤寂,这就是张爱玲。但这段感情也让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所塑造的都是多情,花心,懦弱,没有责任心的。悲观懦弱的沈世钧,张豫谨和许叔惠,都因为自己的懦弱悲观错失了爱情。喜新厌旧的祝鸿才对曼璐和曼帧都造成了无法原谅的伤害,在张爱玲小说中她笔下的男性彻彻底底的颠覆了崇高悲壮的正面形象,她说描绘男性自私无情,懦弱悲观,残忍可恨,没有强壮的体魄,缺乏坚强的意志,大多都是一群身心具残的丑陋形象。(三)惯有的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张爱玲的创作风格整体上是一直延续的,

27、这和作品集中在1943年到1944年有关,首先,她作品的创作风格在短时间里不会轻易就发生改变,其次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让她一举成名,得到自己需要的名和利,最后,政治没有过多干涉文化,张爱玲创作作品整体是以动态时世里自己的家族环境为背景,直接描写男性霸权和男性病态的心理,充满自然的色彩。而到了1950年,因为政治对文化开始干涉使得张爱玲的作品偏离了主流文学,在半生缘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男性的霸权,而是把它隐藏在大环境中,把大环境隐藏在几对爱情的悲剧里面。这样的创作风格与当时的政治的有关,也是对自己想让自己的创作技巧有所不一样,在之后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艾中就是如此,张爱玲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她所创作

28、的作品少了几分当初的激情,多的是对事物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笔触没有了原来的浓墨重彩,更加自然的表达了自己对男性的失望与男性霸权的认识。对张爱玲来说,她只是讨厌男权主义并非想要推翻它,有一种观点是“削弱男性主体意识,颠覆男性霸权的性别立场”, 在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环境下,她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宿命感,想用自然流畅的笔触将小说揭露这个男权圈子的黑暗和虚伪,“张爱玲表现出深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作为一个注重精神探索的作家所具有的对整个人类历史,尤其是男性主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深刻而自觉的反思”,她关于她对男权主义的剖析也是解构了男性形象并没有颠覆,她只是以一个时代记录者身份用自己的独特的文风进行文学创作

29、。 半生缘对于男性形象的塑造,和张爱玲之前小说中的男权主义是有所秉承的,对于整个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里,沈啸同代表着守旧势力,体现着旧时代的男权主义,他在外面娶有姨太太,可以随便玩舞女,专横霸道,家里只能他说了算。沈啸同是代表着在没落时代里挣扎的阶级,本身“道德”不堪却认为自己是道德的卫士,他的思想落后,精神残障,这在张爱玲小说中常见的形象。四、男性形象的塑造意义半生缘的男性形象从女性视角来塑造,诉说着三段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旧社会的制度和观念的声声控诉,对于男性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无限同情。(一)对旧社会制度和观念的控诉张爱玲半生缘小说里的故事背景是民国时期,是一个势比人强,依然存在

30、守旧势力的社会,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大多人对自己的命运、前途和感情没有办法把握,这样的社会会逼迫一个年轻人妥协,他们需要承受来自封建家庭,世俗道德等压力,封建家庭里沈世钧的母亲需要母凭子贵,在那个时代,为了所谓的门当户对,世人眼里的“金童玉女”,他被逼迫和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小姐石翠芝结婚。封建家庭的氛围,成长的环境让他的性格变得懦弱悲观与消极,最后自己的感情悲剧也与本身的性格有关。沈世钧和顾曼帧两个人的爱情最终以悲剧结尾,也是因为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罢了,世钧的性格是由他自己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他骨子里的悲观与软弱离不开他那个充满守旧氛围的家庭的影响,哪怕他们两个彼此自己不存在误会也还是会走向悲剧的

31、结局。环境形势推动着他往并不想的方向走。许叔惠的爱情悲剧也是环境所造成的,在他们的感情里,尽管叔惠是接受了新派教育也没有勇气面对门当户对的普遍环境,没有办法与充满着旧观念的时势相对抗。而张豫谨也是妥协与残酷的现实。 在那个守旧的家庭里成长的沈世钧,他没有自己个性,和父亲发生争吵也是选择了离家出走。软弱的性格让他的感情不幸福,人生也受到了影响,由一开始出去想自己做番事业到向家庭妥协,导致结局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把翠芝的钱也用花了。而这些悲剧的形成追根溯源还是环境造成的,就算不是沈世钧,而是陈世钧,李世钧也是一样,三人的悲剧与以沈啸同和祝鸿才为代表的旧势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在某种意义上对

32、旧社会存在的制度和观念的声声控诉。(二)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深刻同情张爱玲半生缘这部小说充满了无力感,在那个男性霸权的社会里,张爱玲以女性悲剧来表现男性,审视男性,给我们塑造了男性的懦弱,自私,可恨,不负责和胆怯等特点,打破了对于男性形象的传统塑造,擅长写女性悲剧的张爱玲,以女性的视角来写男性,对于几乎主宰着女性悲剧命运的男性她提出了控诉,对于女性悲剧命运她表示出了深刻的同情。无论是知识青年的沈世钧、许叔惠和张豫谨,还是庸俗丑陋的祝鸿才,思想落后的沈啸同,他们都是女性悲剧的主导着,作为男性,他们在感情风波中可以快速的对生活妥协并且做出自己的一番理解,对于女性,她们只能顺从与命运带来的折磨和痛苦,表

33、现了作者对于造成女性悲剧的男性的深刻控诉,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张爱玲的小说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正面形象,多是令人失望的被否定形象。在传统男权社会里男性在家庭和地位有着较高的地位,但作家作品也因女性主义的到来淡化了男性形象,男性在女性主义渗透下是女性依附性的存在,女性成为了书写的主角。现实生活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权被作者弱化,颠覆。男性形象的弱化也反面体现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追求进步与解放。女性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压迫,生活在世界里的角落里,但因为这样的封建制度对于女性的不公,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不管女性被压迫多久,历史的发展趋势也不无法改变,张爱玲以女性视角审视男性,作品具有一定的女性主

34、义特征。五、结 语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她小说创作中塑造着一个个具有劣根性男性形象的锲机,她敏锐的察觉到所处封建时代是一个即将破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是需要斗志,需要英雄主义的时代,在新社会制度刚诞生的时期需要人们给予肯定,像沈世钧,许叔惠和张豫谨等人显得过于普通,他们会被环境逼得妥协,接受环境带来的影响,被环境左右,那些在夹缝中挣扎的男性无法担起时代改革责任,只能在时代洪流中淹没,她小说里对于男性形象的颠覆塑造,丰富了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于生活在四五十年代的女作家,她自己有这对女性所处在男权社会的体验,她笔下的男性形象被剥去了富丽堂皇的外衣,与以往的伟岸,正直等正面男性形象的塑造非常不同。男性在爱情里,不敢冲出旧制度的重围,走出旧观念的思想,选择向无情的现实低头。面对婚姻,他们喜新厌旧,背叛感情,折磨女人。作者以女性悲剧命运为视角,颠覆了男性的正面形象。出生于没落贵族的张爱玲,她所接触的是封建氛围十足的生活,她所熟识的是精神萎靡的遗老遗少,所经历的感情也是伤痕累累,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大部分的男性形象是让人失望的。半生缘里的爱情悲剧,离不开旧社会的环境。对于男性形象的塑造,用矮化的塑造方式来写,来达到批判男性世界,控诉旧社会制度观念和同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