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10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材简说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
2、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三、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3、,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2)、学生按要求自读。(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摄氏度差不多 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学习课文(l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
4、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2)、学生汇报交流。、交流“远”的特点: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板书:列数字举例子)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大”、“热”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a、“一
5、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
6、读)(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5、学习47自然段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3、选代表交流汇报。(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
7、风的形成来说明的。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6、总结全文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8、(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3)读写词语。8、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教案点评: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
9、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戴善娣评太阳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文章语句优美,多种说明方法并用。教学中抓住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关系一条主线,通过读,品评来感受说明文的语言,培养语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研究者的姿态投入了学习过程,我想学生定会学得情趣盎然。竺亦瑾评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其内在的活的语言文字的因素,促使学生能唤起这些活的因素,从而成为自己可以加以灵活应用的有益部分。在课后设计练习写写太阳的自述,能够使学
10、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又因语言的运用有章可循,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方案 篇2实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我英语教学两年来的几点体会:(一)课前准备。1、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线路图,也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深入研究,精心思考,大胆整合教材,广泛查阅占有相关资料,弄清课标要求及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根据学科和课型特点,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基本固定的“格式”,突出“问题设置”环节,使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设计好各环节时间,讨论交流次数,展示点评
11、方式,师生互动形式等。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成员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确立重点难点、知识能力目标及策略方法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自备。在个体设计的基础上,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说课,然后备课组成员集中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形成个性教案。其一般流程为:提前一周安排自备现场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说课组内讨论交流修改定稿形成个性化教案。3、组织学生课前预习。预习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课前预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也可以在上课前10至15分钟进行,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精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难点和疑点并做
12、上标记。教师一定要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便于课堂重点解决突破。(二)课堂活动。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落脚点。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学习目标呈现情境问题设置学生独立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生生质疑对抗师生评价点拨知识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反馈。“课堂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要凸显合作学习的“模式”,二要突出“自学、合作、展示”环节,三要体现互动“双边”特点。设计时现各环节的时间分布、策略方法、师生行为、问题预设、难点突破、包括前后环节间如何衔接等问题均要思考周全,写进“教学设计”中去。(三)课后复习。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课后任务也要
13、纳入,主要包括课后整合梳理当堂知识,复习巩固所学旧知,布置预习下节新知。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的导引,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师生实施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完成常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特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训练“实”起来、效果“好”起来的高效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我们的课堂上。但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使用那些适合我们和我们学生的,
14、并努力去实践它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以及电脑演示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科学常识。2运用电脑网络学生自主认读十二个生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词。3在识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学习生字“方”。课前准备:相应课件、小雨点伴奏带、录音机、生字卡(七套)蘑菇生字卡、森林背景、装饰课题、“点”生字卡、找朋友游戏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老师知道你们最近新学了一首歌小雨沙沙,我们一块儿来唱一唱、表演一下好吗?(配乐唱,可加上动作)师:你瞧雨点儿多么可爱呀!种子喝了甜甜的雨水,直嚷道:“我要长大,我要发芽。”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
15、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出示课题)这哪一个字是生字呀?(点)请大家认读。(学生读,读好第三声)它的部首是:四点底。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叫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可加手势指导:读完点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二)初步感知课文师:雨点儿有大有小,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空中落下来时说了些悄悄话,你想知道吗?请你听一听,看一看。(电脑演示并配有课文朗读)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自由答)师:大家说的真好,可以看出你们对雨点儿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上圈,再读一读、认一认。师
16、:大家都找到了吗?(找到了)你都找到了哪些字?(我找到了清、飘)你找的真多,还有呢?(我找到了数、半、空)你真棒!师:瞧,我们刚才把生字都找出来了,现在请各小组组长带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学生小组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三)在游戏中识字、学词、读文。1识字(1)出示课件(摘苹果,带拼音生字)师:我想你们应该学的不错,那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跟老师到果园里摘苹果。你们看,苹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想吃吗?只要你能带大家拼读出苹果上的生字,就能摘下苹果。谁来试一试?(2)师:刚才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那现在请组长再带大家读一读、认一认生字卡,看一看是不是每一位同学都会念了,都认识这
17、些字了,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一会儿我们还要去采更大更红的苹果。师:都读完了吗?走,我们去采更大的苹果。(3)出示课件(摘苹果,不带拼音的生字)师:你看看这棵树上的苹果真大呀,苹果上的生字没有了音节,可有点难摘,你还会吗?(4)巩固:老师出示不带拼音的苹果图,指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生:请大家跟我读“清”(直呼)师:你太厉害了。师:这个“清”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呀?生(指名答):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青字。师:好,我们接下去摘。生读(直呼)。(读对了苹果就掉下来,及时纠正发音。)依此类推。(当读到“清”、“飘”、“空”、“问”时,可以问学生:你是怎么记的?)师:你们可真了不起,摘了这么多的苹果,高兴
18、吗?(高兴)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件更开心的事。(4)游戏巩固。师:今天,我还邀请了许多雨点儿来和大家做游戏,谁要?老师先把雨点儿分给大家。(雨点:大雨点12个,写生字;小雨点12个,写音节。把雨点儿分发给学生。)师:请拿到雨点的同学都读一读,认一认手上的雨点儿。好,我们来玩找朋友游戏。师:请拿到大雨点儿的小朋友快快站到讲台上来,(全班拍手唱找朋友歌,直到站好)好,开始找朋友。生1“清”:(按顺序)我是“清”,我的朋友在哪里?(师拍手)生2(小雨点):在这里,在这里。生1.2:请大家跟我们读“清”师:真好,请你们先下去,接下去找。师:他们都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找到了)今天,老师发现大家认字的本领
19、真棒,记字的方法也真不少。2学词(1)师:大家还想玩游戏吗?(想)那我们去森林里的草地上玩游戏吧!看,草地上长满了什么?(蘑菇)老师把刚才学的字组成许多词藏在这些蘑菇里,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把他们找到。(出示蘑菇词卡,森林背景)师:老师请8位同学上来采,采到的也要带大家读一读。生采生:请大家跟我读“数不清”。(全体跟读)师把蘑菇放回原地。(词:雨点儿、数不清、云彩、飘落、半空中、回答、问、地方轻声音)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呀,老师把字都藏在词里了,还能找到。3读文(1)师:现在,我再把这些词藏在句子里,看你还能不能找到?生:能。师:请大家看课文,你能找到由“数不清、雨点儿、云彩、飘落”这些词组成
20、的句子吗?(师摆蘑菇)生读第一段师:你读的真好,谁还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句?生读12名。师:你还能找到由“半空中、问”这些词组成的句子吗?(师摆蘑菇)生读第二段师:“空、中”是后鼻音,跟我读。不错,大家一块儿来读一读这一句吧!师:(师摆)那“回答、地方”在哪呢?生读第三段师:他的问句读得真好,哪一组同学愿意像他这样读一读。12组同学读师:课文中哪里还有“地方”这个词呀?生读第四段。(读好轻声音)师:你读的真不错,男女生来比一比谁念的好。分男女生读师:念的真好。还有没有找到“地方”这个词?生读第五段。师:你读得真好,这一次我也想和大家一块儿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吧!(2)师:你们可真是厉害的小侦察兵
21、呀!眼睛可亮了。那我们来连贯地朗读一下全文。(生读)(四)学习生字“方”1指导书空。2老师范写。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4简单评价、展示。(五)总结: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我们不仅识了字、学了词、还读了句子。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希望大家回去去找一找,查一查雨点们有什么本领、作用,下一节课我们在网络共享。雨点儿设计说明设计理念一年级的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它以其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向我们诠释着全新的教改新理念。今年的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激发学生识
22、字的兴趣、阅读的愿望。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本课教学设计在新教改思想的指导下,以识字教学为主,指导学生认读十二个生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词。在识字的基础上能正确、连贯地朗读全文。同时学习一个生字“方”,并让学生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科学常识。力求新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给予他们充分学习的自由空间、挖掘潜能的机会,以促进他们高效、愉悦地学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部分。这一部分我让学生配合动作表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同时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为学生营造出轻松、
23、有趣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童话般的世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备有饱满、激昂的情绪。2课文范读。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相应的动画课件(如:下雨的情景,雨后的美景。)。生动的朗读,逼真的画面,将课文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感悟。3自主学习。本课教学设计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自然段,找生字,自学生字。其次以小组长带读的形式巩固生字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过程,自由讨论、自由交流,使他们的学习更主动,更灵活。4游戏辅助。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那当属“游戏”了。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学词读文为主干,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例如:摘
24、苹果游戏,苹果上写有生字,学生会读后,苹果就掉下来,以此来学习生字;找朋友游戏,一部分学生拿写有生字的雨点,一部分学生拿写有音节的雨点,然后找相对应的朋友,以此来巩固生字;摘蘑菇游戏,创设森林情景,草地上有许多蘑菇,蘑菇上有要认读的7个词语,学生摘到蘑菇后再带大家读一读,以此来学习词语。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生字、学会了词语。5读文感悟,有感而读。以读促思,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再思考相关问题。如,课文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雨点儿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展开讨论,更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又如,教学中我提出: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还知道什么东西数不清吗?让学生发散思维,点燃他们思维的
25、火花,从而去体会这一句该怎么读?6生字教学。一年级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要任务,因而在课程的最后学写一个生字“方”,采用学生观察后教老师写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知道:我现在是老师了,我不仅要教得好,也要写得好。这样使写字教学更有效率。总之,给予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体验加法含义,学
26、会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看图列式。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铅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黄色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看课件学着试一试。师:一共有几枝铅笔?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让学生
27、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2摆圆片。教师出示幻灯片课件,演示摆桃子的过程。(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生:1+34。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2)参照课件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要把同类
28、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4说一说,算一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图画。)(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
29、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
30、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
31、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
32、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
33、最。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电脑显示讨论题: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
34、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2从多角度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二)科学知识: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三、教学准备
35、: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制作日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教学铺垫: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让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二)、探究新知: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1 )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36、。(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 6 )碟片介绍:日晷;2 、制作简易太阳钟:(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3 )动手制作;( 4 )展示、评比。3 、玩手掌日晷:(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3 )教师讲解、演示;( 4 )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三)、归纳本课教学知识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学生汇报。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4学生
37、汇报。5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课题: 太阳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教学过程】一、引入。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
38、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二、用太阳来计时。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三、用光影来计时。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
39、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四、延伸。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分析:课文写了一只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它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了心理的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它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从而揭示了做事要亲自去
40、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的道理。设计理念:(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学情分析: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环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想他们的心理,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课本剧体会深刻道理是本课的宗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
41、能力、表演能力。(2)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方案 篇8活动目标:1、欣赏米罗的绘画作品托儿所的装饰画,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2、运用自己领会的美术形式大胆表现。活动准备:1、课件托儿所的装饰画2、各色水粉颜料、水粉笔活动流程:导入活动,出示作品,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引发幼儿表达表现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作品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哪儿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画家名字叫米罗(出示米罗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画的一幅画。(点击画)2、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
42、验(1)你觉得这幅画怎样,象什么?(2)你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颜色怎么样?(4)请你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好吗?大家起的名字真不错,都是按照你的感觉来起的,你们想知道米罗自己给这幅画取名叫托儿所的装饰画3、引发幼儿表达表现(1)仔细猜猜看,米罗是怎么画画的?(2)好,现在请你们也来画画看,试试什么颜色在一起是很漂亮的。4、评价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很高兴,觉得你们比大画家米罗还能干呢,very-good ,请你们说说你觉得那幅画有意思?教学设计方案 篇9【创意说明】傅雷家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价值无比珍贵。既是书信,则关联着写信者、读信者双方,而读信者又不只是傅聪一人,还有其他众多人。众多人读傅
43、雷家书,可能会读出众多的感悟,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也。因此,教学时宜采用发现法,即充分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其珍贵的价值,在发现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步骤】一、在搜集中发现并走近傅氏父子通过课外查找、搜集傅氏父子的资料及阅读傅雷家书,去发现、提取、整合最重要的信息准备在班上交流。信息要点:傅雷、傅聪生平及事迹;傅雷家书;阅读资料时生发的个人感悟等。二、在品读中发现并走进傅雷家书两则1、站在父亲的角度品读: 默读:不出声,用心读,整体感悟父亲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读后用第一(二)封信针对儿子为开头进行归纳。归纳要点:第一封信针对儿子精神消沉想表达安慰、劝勉、鼓励
44、之意;第二封信针对儿子演出取得成功想表达高兴、激励、劝勉之意。(大意对即可) 朗读:读出声,用心品味父亲表达了什么。读后用第一(二)封信为开头,尽量用书上的词语、句子归纳。要点: 指导朗读:既是站在父亲的角度,则应仔细揣摩父亲的心情、情感、声音、语气及语态等。如第一封应读得语气轻柔与清脆,读出满腔慈爱与牵挂,读出满心阳光与爽性,读出诚挚的关爱与鼓励,读出理性的思考与人生的坚毅。而第二封则应读出收到儿子书信后的喜不自禁,得知儿子演出成功毫不矜持的激动和兴奋,对儿子面对成功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谦卑的欣慰,以及鼓励儿子要克服一切困难不断追求艺术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指导表达:指导学生大胆提取、充分运用信
45、中的雅词佳句进行准确的表达。2、站在儿子的角度品读: 默读,整体感悟:读后用第一(二)封信让我读到了父亲或两封信让我读到了为开头归纳感受。感受要点:宽慰、慈爱、鼓励、博大、胸怀、骄傲、追求 朗读,具体感悟:读后用从一(几)句,我读到了的句式谈感悟。 朗读指导:既是站在儿子的角度,则应细心揣摩儿子在收阅两封信时的不同情绪、不同心境下的语音、语调、语态等。如第一封信应读出在父亲的慈爱、劝慰和鼓励下重又感到自信、振作、愉快、充满信心的情绪;第二封信应读出父亲为儿子取得成功感到的激动和骄傲之情,读出父亲要求儿子在艺术人生之道上保持谦卑不断追求的殷殷期望之情。 感受示例:从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
46、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清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几句,一方面我读到了人生充满了起伏跌宕的曲折经历,对此应该尽量处之泰然,保持心态平衡;另一方面我读到了父亲书信语言表达的优美贴切,比喻的形象生动,从中窥见了父亲作为一个翻译家其学识之渊博,语言功底之深厚。这启发了我,一定要多读多积累多运用。3、站在旁人的角度品读: 从为人父母的角度读到了什么?要点: 从父亲傅雷处读到了对儿子的慈爱、理解,对挫折所持的乐观、积极态度,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以及学识的渊博深广等;
47、 父母应在儿子精神消沉时给予阳光与春风而不责备或埋怨;在儿子事业成功后应与之分享其快乐,同时给予劝勉和鼓励,使之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为人子的角度读到了什么?要点:读到了理解、关爱、谦逊、追求;读到了应像傅聪一样为祖国为民族为事业不懈努力三、在积累中发现并感悟家书的语言魅力家书虽为书信,但语言优美,应让学生勾画、摘抄、积累。1、大量运用词语,使语言显得精致、文雅和富于内涵:如:大惊小怪、发泄、庸碌、廓然无累、惊心动魄、重蹈覆辙、感触万端、刻骨铭心、凭吊、涕泗横流、发扬光大、自知之明、孤军奋战、扶掖、气吞斗牛2、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使书信内蕴丰厚又透出强烈的文化和哲理气息,启人深思。如排
48、比: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能里去发汇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一连串的反问构成排比,表达了父母的慈爱和理解。如比喻:如把感情上的创伤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像对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等,表达出对过去的事情要有一种平静、超然的心态。如引用:引用克利斯朵夫的经历,表明要冷静客观,吸取教训,引为借鉴;引用古诗词,既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信心,又鼓励儿子要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新中国的钟声。四、在仿写中发现并展示自己的语言天赋自主选择下面的一项小练习进行先书面后口头的训练,让学生挑战自我。1、选用信中五至十个词语,写一段话;2、自选一个句子或语段仿写。如句子一个人惟有才不至于或者世界上最莫过于更莫过于;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