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炎症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键词炎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健康讯:杨胜利 刘惠亮(综述) 何作云(审校)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源性猝死,其危害甚大。冠脉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和 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ACS的最重要机制。有人提出炎症与ACS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ACS为一种炎症过程,故认为炎性 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为ACS的危险因子 。现就其 作用综述如下。1 ACS冠脉内局部炎症存在证据 van-der-Wal等(2)研究死于AMI患者的斑块, 其中含有泡沫
2、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 斑块破裂部位的主要细胞类型,并有白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人类白细胞抗原-DRI (HLA- DRI抗原)的大量表达。血清中巨噬细胞的标记物 Neopteri n在ACS 中明显增加(3)。斑块肩部是炎症好发部位,有大量激活的肥大细胞存在,肥大 细胞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糜蛋白酶(chymase)引起基质降解从而使 斑块不稳定、易于破裂。激活的肥大细胞常出现在梗死相关的冠脉血管的外层, 其密度是正常的2倍,整个血管外层参与炎症过程。当肥大细胞激活时能释放组 胺及其他内源性的血管收缩剂导致冠脉痉挛,从而引起临床症状。介入手术
3、时取出斑块组织标本和尸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ACS患者IL-2受体(CD25阳性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缺血越严重增加越明显。表明不稳定斑块内免疫反应 是激活的。T淋巴细胞释放的丫 -干扰素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减少胶原 的合成使斑块不稳定(4)。所以活化的T淋巴细胞及其产物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 和治疗ACS的靶标(5)。炎症细胞因子能引起粥样斑块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 亡。粥样斑块内的巨噬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使胶原降解,细胞外基 质可使斑块结构不易于破裂。 肿瘤坏死因子-a (TNF-a )和IL-1可上调MMP。 参与炎症反应并在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的许多基因可被
4、转录因子核因 子-k B(NF-k B)激活,NF- k B在转录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方面是必需的, 并能诱导金属蛋白酶基因。在人粥样斑块血管内膜和中膜发现有活化的 NF- k B, 且NF- k B活化的程度与冠心病程度相关,并发现 UA患者白细胞中NF- k B选择 性高度活化。2 ACS全身炎症存在的证据研究认为,ACS冠状窦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上 CD11b/CD18整联蛋白受体表达比主 动脉窦多,活化的白细胞又增加 CD11b/CD18整联蛋白受体与活化血小板和内皮 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数量。在冠心病模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与冠脉内皮相互作用 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ACS患者循环中的中性粒细
5、胞具有较低的髓过氧化物酶含 量,UA治疗后,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就会回升到与稳定型心绞痛(SA)和对照组相似,因此中性粒细胞活化是在UA的活动期。血白细胞数增加可以预测ACS 预后(6),炎症介质(如补体系统、集聚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炎性因 子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在体外遇到免疫或非免疫刺激因素后,单核细胞表面就表达出组织因子并能特异性激活凝血过程。UA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能诱导培养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活化,而SA和对照组则不能。淋巴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促凝血活性是活动 UA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在急性缺血后的 812周可能不会被检出。在急性期,应用肝素能降低纤维蛋白肽A浓度
6、。UA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活化并且免疫反应出现在不稳定的缺血症状之前。与SA相比,UA患者CM 4和CM 8淋巴细胞HLA-D表达增加。可溶性 CD4(配体在ACS中 也明显增加(7)。反映患者体内炎症活动程度的 CRP水平与冠心病尤其是ACS 密切相关(8)。CRP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IL-6水平在UA患 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短期冠脉事件有关。在ACS患者中发现了可溶性细胞内黏附 分子-1 ( slCAM-1)、IL-6和CRP增高的炎症反应(9)。补体系统激活也是与动 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慢性炎症过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另有研究证实肺炎衣原体 与ACS密切相关(10)。3 ACS的炎
7、症指标3 . 1 CRP CRP浓度在UA和 AMI中是增加的(11)。心肌细胞损伤时,尽管肌 酸激酶和肌钙蛋白T浓度正常,但CRF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增加的。CRF和血 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大多数炎症、感染和组织 损伤触发下,由细胞因子介导肝脏产生。介导肝脏急性期反应蛋白产生的主要细 胞因子有IL-1和IL-6。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健康人群中,CRP少量增加即可增加AMI的危险。因此有强有力的证据认为 CRP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 因子,但机制还不清楚。CRR1过结合C1q和H因子激活经典的补体活化途径。 在粥样斑块内,CRF和终末补体复合物一并存在。CRP
8、也能通过单核细胞引起组 织因子表达。CRP在全面判断心血管事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12)。ACS早期血运重建后,CRP增加是近期和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13)。另外,SA患者放 入支架后粥样斑块破裂,CRP浓度增高(14)。也有人认为UA患者住院时的CRP mg/L对其预后价值不大。3. 2细胞黏附分子:内皮是一种动力器官,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血液凝固和白细胞黏附,保持血液的流动性。组织损伤时,内皮细胞活化,表达细胞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介导活化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到内皮表面。白细胞结合和外渗的过程主要依赖于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 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通过与白细 胞上的整联蛋白相互作用。
9、人粥样斑块内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均 有ICAM-1表达。Pasceri等(15)报道CRP( 5 mg/L)可引起脐静脉和冠脉内皮 细胞内的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细胞外的 这些黏附分子能被酶分解并在血清中检测到,被称为可溶性黏附分子。在ACS症状出现的最初72 h,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和可溶性VCAM-1(sVCAM-持续 增加,而可溶性E选择素下降。也有证据支持ACS患者sVCAM-浓度增加与不良 预后有关。sVCAM-1浓度增加与CRP-样可提供预后价值(16)。另外,VCAM-1 被敲除小鼠可阻断粥样病变的发展 (17)
10、。这些证据肯定了炎症在ACS中的重要 病理作用,并提示炎症反应的强度(以增加的CRP和 sVCAM-1浓度表示)影响着 临床预后(18)。3 .3其他炎性指标:血栓烷素B2局部释放到冠脉血管中与UA缺血性胸痛有关。 UA患者尿中白三烯D4和E4分泌是增加的。这些发现与在患者中检测到全身炎 症成分是一致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也是一种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 心肌 细胞损伤时增加。IL-6在UA中是增加的,与CRPt很好的相关性,高浓度与不 良预后相关。4 ACS后炎症持续存在的证据尽管ACS患者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和介入性治疗,但仍有12%16在出院后46个月发生了主要的心脏事件(19)。AC
11、S临床症状消退后几周甚至几个月 可持续不稳定,有可能再发 UA AMI或猝死。也有认为不论临床症状是否消退, 炎症过程都持续存在。Biasucci等(20)报道血清CRPt度在出院后也持续升高, 3个月后随访,50%患者呈现Braunwald分级川B UA CRP持续升高与频繁住院有 关。因此再发缺血事件与持续性炎症刺激有一种潜在的。Ault等(21)报道在急性冠脉缺血事件后,患者有血小板持续活化的证据。血小板相关的P选择素是血 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在ACS临床稳定后1个月仍可保持升高,这种持续性的血 小板活化可能是持续炎症刺激的结果。ACS后半年slCAM-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和
12、可溶性P选择素持续升高。但也有作者认为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清 CRP 浓度相关性较差。5感染因素和ACS在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和发展中对感染因素的致病作用仍有争 议。急性感染能改变参与缺血事件的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及纤溶系统。血管外慢性感染(如齿龈炎、前列腺炎和支气管炎等)能增加血管外炎性因子的产生,炎性 因子可使远处粥样硬化加剧。血管内感染炎症刺激物可直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 (CMV) CMV可暗示冠脉介入后 的再狭窄,43%血清反应阳性(而阴性只有8%患者冠脉造影证实有再狭窄。再 狭窄危险与IgG抗体也有关。ACS中IgE也是增高的(22)。有CMV感染的心
13、脏 移植患者嫁接部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衣原体血清阳性与AMI和UAt关。 Bu rian等(23)报道热休克蛋白60和肺炎衣原体抗体浓度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 危险因子,两者同时存在大大增加了危险性。所以热休克蛋白60在粥样硬化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4)。从粥样硬化部位可分离出肺炎衣原体和 CMV尽管有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但仍有问题没有解决,如在ACS中,感染因素是独立 的致病原因还是合并因素,是否存在偶然的没有致病作用的共存因素等。6炎症在ACS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炎症不仅是 ACS危险增加的指标(25),也参与 了阻塞事件。急性期炎症反应直接影响血栓形成, 炎症通过抑制内源性纤溶系统
14、促进血栓形成增强和血块凝固。单核细胞暴露于免疫源或其他刺激物时, 在它的 表面表达一种诱导促凝血因子即淋巴因子刺激血块形成。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 IL-1、IL-6等细胞因子强有力地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诱导肝细胞产生大量急 性反应蛋白如CRP CRP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继而可产生 大量终末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9,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单核细胞、粒细胞均含 有CRP受体,CRP勺大量产生,可经其受体活化,通过直接(浸润、聚集)或间 接(产生细胞因子)作用,造成血管损伤。内皮血管壁存在CRP CRP与人类中性粒细胞紧密结合,CRF诱导补体活化,CRP与 一些细胞黏附分子有关,这些黏
15、 附分子在白细胞通过内皮壁时黏附和移行中起重要作用,此过程是粥样硬化形成开始重要的一步。存在于破裂斑块局部的巨噬细胞能产生 MMP。ACS患者中血浆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水平是增高的(26)。这些MMP能引 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所有成分降解,T淋巴细胞和活化脱粒肥大细胞聚集 增加。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释放自由基、 脂质氧化产物和蛋白水解酶,降解结 缔组织基质,使纤维帽变薄。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肥大细胞能释放大量的趋化因 子、炎症激活物和颗粒残余物,它们能使单核细胞聚集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这些 肥大细胞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激活斑块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 M
16、MPs这可能是触发基质降解、纤维帽消化和冠脉斑块破裂的机制。炎症细胞的 活化在ACS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之间有一定 的,在某种途径上这些免疫细胞的活化是有连接的,即一种细胞的活化可导致另一种细胞的活化。富含分叶核白细胞(PMNS的血栓中发现有明显的自溶现象, 用尿激酶(u-PA)抗体和尿激酶受体可中和大部分活性。孵育含有PMN啲血浆可产生游离u-PA活性,u-PA也可在动物模型血栓和在体人体内血栓中检测到。 纯化中性粒细胞和游离嗜酸粒细胞可产生与PMNS等价的活性,t-PA、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对溶解产生较少的作用,说明循环中PMNs在内源性血栓溶解 中起到重
17、要的作用(27)。抗炎治疗改善ACS预后的证据他汀类药物具有重要的 抗炎症作用(28,29)。普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能减少粥样斑块的巨噬细胞含量 (30),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伐他汀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并抑 制组织因子和MMPSI勺表达(31)。因为他汀类可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所以所有ACS患者不论血脂是否紊乱均应使用他汀类药(32)。中小剂量洛伐他汀可使急性冠脉事件降低37%相反,若ACS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心脏事件就会增加(33) 将环加氧酶-2 (COX-2)抑制剂Meloxicam用于ACS可降低危险性(34 ,3 5)。Ridker 等(36)认为阿司匹林可减少高CRP水
18、平AMI患者的危险性。抗生素能降低 ACS 的不良预后(37)。总之,局部炎症细胞能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激 活内皮并使之具有抗黏附和抗凝特性。炎症细胞因子可减少基质合成并增加基质 降解,从而利于斑块破裂。最终,细胞因子可增强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内皮素 合成,导致平滑肌细胞对局部缩血管物质反应性增加。大量证据支持这样一种假 设,在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中(早期形成、病变发展和最后的血栓形成)炎症均 起到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肯定了炎症指标在 ACS预测和预后中的价值。然而,炎 症在ACS中的详细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炎症过程是冠脉斑块破裂的前因还是后果? ACS中的炎症成分是否为潜在的治疗靶标?感
19、染因素在ACS冠心病中是否有致病作用?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杨胜利,何秉贤,何学兰,等.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XX 30:618-619.2 van der Wal A C,Piek J J,de Boer D J,et nt activati on of the plaqueimmuneresponse in coronary lesions underly 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 . Heart,1998,80:14-18.3 Auer J,Bere nt R,Labeta nig
20、E, et al. Serum n eopt erin and activity ofcoro nary artery disease(J). Heart Dis,20XX,3:297-3 01.4 Libby con cepts of the pathoge 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syn dromes(J).Circulatio n,20XX,104:365-3725 Spag noli L G,Bonanno E,Mauriello A, et cen tric in flammatio n in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ies o
21、f patie nts dy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 farctio n(J) .J Am Coll Cardiol,20XX,40:1579-15886 Sabati ne M S,Morrow D A,Ca nnon C P,et on ship betwee n baseli n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egree of coronary a rtery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patie 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 dromes:a TACTICS-TIMI 18 (tr
22、eat angina with aggrastat and determ ine cost of the rapy with an in vasive orcon servative strategy-thrombolysis in myocardi al infarction 18 trial)sub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XX,40:1761-17687 Peng Daoqua n, Zhao Shuip in g,Li Yifu,et ed soluble CD40 liga nd isrelated to the en dothelial adhe
23、si on molecules in patie nts with acutecoro nary syn drome(J).Clin Chim Acta,20XX,319:19 -268杨胜利,何秉贤.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XX 29:187-188.9 O Malley T, Ludlam C A, Riemermsa R A et a rly in crease in levelsof soluble in tercellular adhesi on molecule-1 (si CAM-1),pote ntial riskfactor for the acut
24、e coronary syn dromes(J).Eur He art J,20XX,22:1226-1234.10 Chandra H R,Choudhary N,O Neill C, et m ydia pneumoniae exposureand in flammatory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 drome (CIMACS)(J).Am J Cardiol,20XX,88:214-218.11扈秀丽,董予新,宋晓漪,等.C反应蛋白与心电图S T段的相关性对急性 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XX, 1 4 : 637-638.
25、12 Ridker P C-reactive prote in : pote ntial adjunct for global risk assessme nt in the primary preve ntio 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 n, 20XX,103:1813-1818.13 Mueller C,Buettner H J, Hodgson J on and Iong-term mortality afternon-ST-elevatio n acute coronary syndro me treated with a v
26、ery earlyin vasive strategy in 1 042 con secutive pat ients( J ).Circulation,20XX,105:1412-1415.14 Almagor M,Kere n A,Ba nai C-reactive prote in level after coronarystent implantationin patients with stabl 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Heart J,20XX,145:248-253.15 Pasceri V,Willerson J T,Yeh E proin
27、flammatory effect of C-reactiveprotein on humanendothelialcells(J) . Ci rculation,20XX,102:2165-2168.16 Mulvihill N T,Foley J B,Murphy RT,et mmatory markers predictingoutein un stable angina and non Q-wavemyo cardial in farctio n(J ).Heart, 20XX,85:623-627.17 Cybulsky M I,Iiyama K,Li H,et major role
28、 for VCAM-1,but not ICAM-1, in early atherosclerosis(J) .J Clin In vest,20 01,107:1255-1262.18姜霞,田凤石,张秀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黏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XX 13: 615-617.19 Schwartz G G,Olsson A G,Ezekowitz M D,et 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early recurre nt ischemic eve nts in acute coron ary syn dromes,the MIRAC
29、L study:a ran domized con trolled trial(J).JAMA,20 01,285:1711-1718.20 Biasucci L M,Liuzzo G,Grillo R L,et d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at discharge in patie nts with un stable a ngina predict recurre ntin stability(J). Circulatio n,1999,99:855-860.21 Ault K A,Ca nnon C P,Mitchell J,et activatio n
30、in patie nts after onacute coronary syn drome:results from th e TIMI-12 trial: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 diol,1999,33:634-6.22 Erdoga n O,Gul C,Alt un A, et immun oglobuli n E resp onse in acutecoro nary syn dromes(J).A ngiology,20XX,54:7 3-79.23 Burian K,Kis 乙Virok D,et
31、 and j oint effects of antibodies to human heat shock protein 60 and chlamydia pn eum oniae in fectio n in thedevelopme 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 .Circulatio n,20XX,103:1503-1508.24 Wysocki J,Karawajczyk B,Go rski J,et heat shock protein 60 (409-424) fragme nt is recog ni zed by serum an tib
32、od ies of patie nts with acutecoronary syndromes(J).Cardiovasc Pathol,200 2, 11:238-243 .25杨顺来,刘兆昶.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XX 13: 633-635.26 Ino kubo Y,Ha nada H,Ishizaka H,et lev 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 in ase-9 and tissue in hibitor of metalloprote in ase-1 arein creased in the
33、coronary circulati on in patie nts with acut e coronarysyn drome(J).Am Heart J,20XX,141:211-217.27 Moir E,Booth N A,Be nn ett B,et lear leucocytes mediate en doge nous thrombus lysis via a u-PA-depe ndent mecha nism(J).Br J Haematol, 20XX,113:72-80 .28 Ridker P M,Rifai N,Clearfield M,et ent of C-rea
34、ctive protein for the targeting of statin therapy in the pr imary prevention of acute coronary eve nts(J).N Engl J Med,20XX,344:1959 -1965.29 Albert M A,Da niels on E,Rifai N,et of statin therapy on C-reactiveprotein levels,the pravastat in in flammati on/CRP evaluati on (PRINCE):a ran domized trial
35、 a nd cohort study(J) .J AMA, 20XX,286:64-70.30 Fukumoto Y,L ibby P,Rabk in E,et alte r smooth muscle cell accumulati on and collage n content in established a theroma of Wata nabe heritable hyperlipidemic rabbits(J).Circulatio n,200 1,103:993-999.31 Aikawa M,Rabk in E,Sugiyama S, et HMG-CoA reducta
36、se in hibitor, cerivastati n, suppresses growth of macro phages ex press ing matrix metalloprote in ases and tissue factor in vivo and in vit ro(J).Circulatio n,20XX,103:276-28332 Spi n J M,Vagelos R use of stati ns in a cute coronarysyn dromes(J).Curr Atheroscler Rep,20XX,5:44-5133 Heesche n C,Hamm C W,Laufs of stat ins in creases eve nt rates in patie nts with acu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动力学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社会责任报告与评估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行业服务品质管理考核试卷
- 组织文化与员工参与度考核试卷
- 原动设备制造企业的战略管理与规划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的市场调研方法与技巧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行业市场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的智能化制造趋势分析考核试卷
- 天津农学院《发动机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5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 简易呼吸球囊
-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讲课课件
- 基于51单片机家用电热水器的设计论文
- 临床研究样本量计算器 CRESS V1.3
- 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 消化系统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护用药理学)
-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 年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
- GB/T 4798.1-198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贮存
- GB/T 20388-2006纺织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 银行结售汇统计案例分析
-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第六单元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