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分析系统ppt课件_第1页
教学质量分析系统ppt课件_第2页
教学质量分析系统ppt课件_第3页
教学质量分析系统ppt课件_第4页
教学质量分析系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该系统是一套基于该系统是一套基于B/S结构,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结构,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系统建立系统建立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其功能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其功能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办公事务管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办公事务管理理、代码管理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代码管理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学籍管理可方便迅速对各校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审核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学籍管理可方便迅速对各校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审核和统计;通过成绩管理可从多角度分析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以多种方式跟踪各学统计;通过成绩管理可从多角度分析各学校

2、的教学质量,同时以多种方式跟踪各学校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步状况,为合理正确评测各校教学状况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校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步状况,为合理正确评测各校教学状况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教师管理中记录学校教师的信息,方便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管理;教师管理中记录学校教师的信息,方便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管理;办公事务管理通办公事务管理通过收发消息和收发文件,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过收发消息和收发文件,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 学校端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与城域版形成有效的联动,可互动上传数据,进行区级学校端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与城域版形成有效的联动,可互动上传数据,进行区级的数据汇总及有关重要

3、数据的审核。的数据汇总及有关重要数据的审核。 采用采用B/SB/S结构,结构,. .NetNet技术,有多种类型的用户群技术,有多种类型的用户群 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可与学校端互通信息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可与学校端互通信息 可直接进行导入导出数据,有多种形式的报表生成功能可直接进行导入导出数据,有多种形式的报表生成功能 以学生和教师为基础,统计各校学生和教师人员的变化情况,以学生和教师为基础,统计各校学生和教师人员的变化情况, 为教学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有效依据为教学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有效依据 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学质量跟踪,可及时发现各校各学科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学质量

4、跟踪,可及时发现各校各学科 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有效的监测和反馈各校教学质量进步状况有效的监测和反馈各校教学质量进步状况 办公事务管理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办公事务管理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3;.4结构框图结构框图5教学质量分析的主要功能教学质量分析的主要功能学校日常的教学测验的性质是一种“目标导向性评价”,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知识点”(“语言点”)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的教学测试,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诊断和分析反馈和调整矫正和补偿(“补缺补差”和“提优补差” ) 追求教与学的匹配、偶合匹配、偶合和优化优化,有针对地提升教学质量。6教学质量分析和监控

5、功能教学质量分析和监控功能1 1、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与监控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与监控(优良率、及格率、标准分、平均分、百分比、超均率、离差、档次、比值系数(优良率、及格率、标准分、平均分、百分比、超均率、离差、档次、比值系数等)等)2 2、自我发展性评价与监控、自我发展性评价与监控(教学质量跟踪分析(教学质量跟踪分析: :学校、班级和个人跟踪)学校、班级和个人跟踪)3、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控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控(双向细目表:知识点和认知水平,达成度分析)(双向细目表:知识点和认知水平,达成度分析)7(一)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一)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使用原始分、标准分、标准差、平均分、总分、中位数、分数段、优

6、率、良率、及格率、极差原始分、标准分、标准差、平均分、总分、中位数、分数段、优率、良率、及格率、极差率、超均率、档次、百分比、高低组、比值系数、排列分布率、超均率、档次、百分比、高低组、比值系数、排列分布 结果以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分布图等多种形式图表进行呈现以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分布图等多种形式图表进行呈现 进行区级分析、校级分析、班级分析和学生的学习区级分析、校级分析、班级分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构分析水平结构分析8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 单科及四率排序单科及四率排序 多科及四率排序多科及四率排序 学科人数分布学科人数分布 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a、优良率及均分分析、优良

7、率及均分分析9综合分析(侧重优良率频数分析)综合分析(侧重优良率频数分析) 分析:分析: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学校考试情况,帮助教研组及时了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学校考试情况,帮助教研组及时了解学校考试状况。图表中统计出了各个学校的考试人解学校考试状况。图表中统计出了各个学校的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良率、合格率、不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良率、合格率、不及格率等等。及格率等等。乙中学:平均分乙中学:平均分109.34,优率,优率13.9%,及格率,及格率90.6%;及格率较高,适当提优及格率较高,适当提优丙中学:平均分丙中学:平均分103.73,优率,优率21.3%,及格率,及格率76

8、.6%;两级分化严重,补差、超均率等信息两级分化严重,补差、超均率等信息10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分析汇总各学校各门课程的优率、良率、及格率分析汇总各学校各门课程的优率、良率、及格率和极差率、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及排名情况。对于学校和班级和极差率、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及排名情况。对于学校和班级分析依次类推分析依次类推 。11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 总分分数段频数分析总分分数段频数分析 b、分数段频数分析、分数段频数分析12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对各学校、年级、班级各单科分数段人对各学校、年级、班级各单科分数段人数

9、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把分数分成各个分数段,统计各个学校在某个分数段把分数分成各个分数段,统计各个学校在某个分数段的人数以及百分比,通过比较可以评估出各个学校的的人数以及百分比,通过比较可以评估出各个学校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 甲中学(甲中学(131人):人):150-135分数段(分数段(14,10.7%),),59-0分数段(分数段(1,0.8%);优秀人数较多,极差人数较);优秀人数较多,极差人数较少,学生总体水平较高。少,学生总体水平较高。戊中学(戊中学(91人):人): 150-135分数段(分数段(5,5.5%),), 59-0分数段(分数段(4,4.4%)

10、;优秀人数较少,极差人数较);优秀人数较少,极差人数较多,需要补差补弱。多,需要补差补弱。 甲中学的综合实力明显,强于戊中学。甲中学的综合实力明显,强于戊中学。13 档次频数分析档次频数分析 名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得分分布分析得分分布分析总分得分系数分析总分得分系数分析 百分比频数分析百分比频数分析 c、拓展分析、拓展分析14档次频数分析档次频数分析分析:分析:档次频数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考档次频数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考试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出在选定学科各档次内的人数试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出在选定学科各档次内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对于甲、乙两个学校来说:及其所占

11、的百分比。对于甲、乙两个学校来说:甲学校:甲学校:A档(档(4%),), B档(档(22.4%),), C档档(35.2%),),D档(档(16.0%),),E档(档(22.4%)乙学校:乙学校:A档(档(37.65%),),B档(档(32.27%),),C档档(16.98%),),D档(档(5.38%),),E档(档(7.77%)通过档次分析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内部结构有很大差通过档次分析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内部结构有很大差异,甲学校异,甲学校A档较少,档较少,E档较多,说明整体水平较弱,档较多,说明整体水平较弱,我们既要补差又要提优;乙学校学习水平较高。我们既要补差又要提优;乙学校学习水平较高

12、。15名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 名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班级是对全区各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考试进和学生个体的考试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出行抽样分析,统计出在选定学科各分数段在选定学科各分数段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分比。针对不同学校学习水针对不同学校学习水平结构,采取不同的平结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因材施教。16d、班级和学生个体分析、班级和学生个体分析 班级名次班级名次 学生名次学生名次学生档次学生档次学生比值系数学生比值系数 学生标准分学生标准分 17查看学校班级在校内和校外的排名情况查看学校班级在校内和校外的排名情况班级名次班级名次18学

13、生名次分校外排名和校内排名学生名次分校外排名和校内排名分析学生在全区抽样学校和校内的排名情况分析学生在全区抽样学校和校内的排名情况学生名次学生名次19e、文理科分析、文理科分析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名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档次分析档次分析个人名次分析个人名次分析个人档次分析个人档次分析 20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统计分析全区各学校理科班统计分析全区各学校理科班级的各科平均分、优良率、级的各科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极差率以及总分的及格率、极差率以及总分的名次。名次。21档次分析档次分析档次分析:档次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理是对全区各校、理科班档次、科班档次、M值以值以及及M值进行分析。值进行分析。比

14、较各学校理科综比较各学校理科综合实力,在图中可合实力,在图中可以分析和比较各校以分析和比较各校理科班内部结构和理科班内部结构和各档次的百分比。各档次的百分比。22(二)自我发展性分析与监测(教学质量纵向跟踪分析)(二)自我发展性分析与监测(教学质量纵向跟踪分析) 一、一、学校、班级群体发展性评价学校、班级群体发展性评价 通过区各次考试均分系数、优良率系数、及格率系数、通过区各次考试均分系数、优良率系数、及格率系数、 标准分、档次人数、总分名次、发展情况等指标跟踪校标准分、档次人数、总分名次、发展情况等指标跟踪校 教学质量的进步状况。教学质量的进步状况。二、个体发展性评价二、个体发展性评价 通过

15、学生各次考试名次、标准分、档次、比值系数、通过学生各次考试名次、标准分、档次、比值系数、 认知水平等不同角度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进步状况。认知水平等不同角度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进步状况。 23学校、班级均分系数跟踪学校、班级均分系数跟踪均分系数跟踪均分系数跟踪 :学校和班级均分系数与区年级均分的比值,通过跟踪此系数,反:学校和班级均分系数与区年级均分的比值,通过跟踪此系数,反映各学校和班级各学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映各学校和班级各学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 分析:分析:这是跟踪各个学校历次考试成绩的均分系数,通过跟这是跟踪各个学校历次考试成绩的均分系数,通过跟踪此系数,反映各学校踪此系数,反映各学校 数学学

16、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数学学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丙学校:丙学校:0.77870.84210.91580.97551.0574起点均分系数最低,但一段时间后起点均分系数最低,但一段时间后,均分系数排均分系数排名第一,一直进步。名第一,一直进步。乙学校:乙学校:1.12411.06921.04171.05240.9644入学均分系数最高,但曲线一直下降,最后均入学均分系数最高,但曲线一直下降,最后均分系数处于下方,找出退步原因分系数处于下方,找出退步原因24学校、班级发展情况跟踪学校、班级发展情况跟踪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次考试单科成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

17、次考试单科成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以名次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以名次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 分析:各学校语文考试成绩和跟入学成绩(可以是和以往任何一次成绩)比较,分析:各学校语文考试成绩和跟入学成绩(可以是和以往任何一次成绩)比较, 分析发展分析发展情况,蓝色是进步,红色为退步。情况,蓝色是进步,红色为退步。乙学校平均分乙学校平均分68.973.2,名次,名次102变化变化8庚学校平均分庚学校平均分76.569.3,名次,名次17变化变化-6壬学校平均分壬学校平均分76.367.8,名次,名次29 变化变化-7 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次考试单科成

18、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以名次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次考试单科成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以名次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可以很显然的看出哪个学校的进步快慢。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可以很显然的看出哪个学校的进步快慢。25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双向细目表分析双向细目表分析达成度分析达成度分析(三)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测(三)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测 26试卷试题分析试卷试题分析 试卷试题分析试卷试题分析对区分析不同对区分析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校不同班级试卷的各题得试卷的各题得分率、难度、分率、难度、区分度、信度、区分度、信度、最高分、最低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各校的标反映各校的试卷得分情况试卷得分情况 27双向细目表分析双向细目表分析知识点和认知水平的达成度分析知识点和认知水平的达成度分析(班级)班级)通过双向细目表通过双向细目表分析反映各班级分析反映各班级的认知水平(各的认知水平(各项指标包括识记、项指标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析、综合、评价)在年级和全区的在年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