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识别和鉴赏_第1页
茶具的识别和鉴赏_第2页
茶具的识别和鉴赏_第3页
茶具的识别和鉴赏_第4页
茶具的识别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茶具的分类一、茶具的分类(一)据饮茶和茶事活动茶具的用途1)备水器具:电热壶(随手泡)2)泡茶器具:茶罐、茶壶、盖碗等3)品茶器具:茶海、品茗杯、闻香杯4)辅助用具:茶巾、茶艺用品组、水盂、茶荷、汤滤等(二)材质1、玻璃茶具特点:密度、硬度高,具有很高的透光性,但导热快,易烫手,易碎,无透气行,有利于观赏杯中的茶叶、茶汤。适宜冲泡绿茶、君山银针2、瓷质茶具:特点:硬度、透光度低于玻璃高于陶质。瓷质茶具质地细腻、光洁,能充分表达茶汤之美,保温性高于玻璃,在工艺风格上能充分表现民族文化。适宜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3、陶质茶具(紫砂茶具)特点:硬度、密度低于瓷器,不透光,但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2、、吸水性、保温性,这三性对茶汤大有益处。适宜冲泡红茶、乌龙茶、生、熟普洱茶4、竹木茶具:特点:辅助用具,实用、造型美观,富有艺术感5、金属茶具特点:金、银、铜、锡等金属制成的茶具6、漆器茶具特点:产于福建省福州,多以雕填、暗花工艺体现,多姿多彩二、茶具的鉴赏(一)紫砂壶的鉴赏 具有独到的艺术风格:可从形、神、气、相四个字体现出来形形状、高矮、肥瘦、方圆刚柔的姿态要得体;神神韵,体现一种生气,让人有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气气质,壶的风格,内在外在的美相壶的外部轮廓,初看粗旷而刚正,可爱,随着使用日久,又会变得光亮润泽,亮泽的可亲,爱不择手(二)如何选购紫砂壶1、听声音:击之声音高长或低沉。高长说明材

3、质优、烧成火温适宜。低沉的泥质不好,烧制火温不够,泡茶易产生闷味。2、观造型:壶嘴与壶提上端与壶口之间形成一水平线3、斟水是否流畅:壶嘴不挂水珠4、试壶提:是否好执,适手5、闻壶:是否有瓦味6、精密度:装半壶水,按住气孔,倒转看是否滴水供春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供春是跟僧人学做的壶,可能制造紫砂壶的年代要远远早于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及壶身有篆书“供春”二字。(三)瓷质茶具的鉴赏1、造型:造型精致、线条流畅2、彩画:不宜花杂、图

4、案过多,彩画线条清秀、典雅,有品位3、质感:如景德镇茶具有:白如玉、薄如镜、声如磬白瓷、青瓷(元)、黑瓷(四)瓷质茶具的选购1、听声音:击之声音清脆2、看质地及表面光洁度:质地细腻薄匀,有透明感,表面光亮洁白(白瓷)或青白(青瓷)3、鉴工艺:精工细做、表面光滑,色泽洁匀的为优。三、茶具的配套茶具的配套1、茶具的组合配套:根据不同茶类茶艺需要而设置2、茶具艺术配套:首先要突出茶具个性的艺术性,要求造型别致、文雅高贵、艺术感强,而且视觉上洁净、卫生;其次突出整体的协调性,色泽、艺术风格要协调,还要大小相宜。(一)因茶制宜 1重香气的茶,适宜用硬度大、密度高的茶具冲泡。由于茶具的硬度大、密度高其吸水

5、牢低,茶香不易被吸收,茶汤显得特别清洌。绿茶类、轻发酵的包种茶类是比较重香气的茶,如龙井、碧螺春、文山包种、香片及其他嫩芽茶叶等,都适合选用硬度较高的茶具,如瓷壶、玻璃壶。 2乌龙茶类是比较重滋味的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单从等,其他如外形紧结、枝叶粗老的茶以及普洱茶等,都应选择陶壶、紫砂壶来冲泡。低密度陶器的气孔率高,吸水量人,用其将茶泡好后,持其盖即可闻到茶的香气,这种茶香尤显醇厚。 3重形态观赏的茶类,选用透明的茶具,才能使观赏者欣赏到茶的美丽形态。比如冲泡名优绿茶,用透明的玻璃杯,才能欣赏到荼舞,冲泡人工结扎的艺茶,也是如此。 4重观色的茶,宜选用壶、杯内壁带白釉的茶具,或透明的茶具 中

6、国民间,向有“老茶壶泡,嫩茶杯冲”之说。老茶用壶冲泡,一是可以保持热量,有利于茶汁的浸出;二是较粗老茶叶,由于缺乏欣赏价值,用杯泡茶,暴露无遗,用来敬客,不太雅观,又有失礼之嫌。而细嫩茶叶,选用杯泡,一目了然,会使人产生一种美感,达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双丰收,正所谓“壶添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 (二).因地制宜长江以北一带,大多喜爱选用有盖瓷杯冲泡花茶,以保持花香,或者用大瓷壶泡茶,尔后将茶汤倾入茶盅杯饮用。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碗饮用。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 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饮茶。在长江三角洲沪杭宁和华北京津等地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爱好品细嫩名优茶,既要闻其香,啜其味,还要观其色,赏其形,因此,特别喜欢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在江、浙一带的许多地区,饮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