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澄湖农贸市场桩基施工方案上海普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 8月 18日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顶标高为-1.350m ,桩长 9m,总桩数 47 根。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苏图集中 AZH-30-9A,配筋选 A 组,混凝土采用C30,桩顶入承台 500mm,破桩头 250mm。二、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 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探资料及本工程试桩所取得的经验。2. 相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建

2、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苏(二)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方案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 措施得利、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2. 优质高效的原则精细组织,严格管理,明确质量目标,贯彻执行 ISO9001质量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充分发挥公司和项目经理部成员的施工能力, 将工程做到优质高效。3. 确保工期原则搞好上下工序的衔接, 及时组织材料进退场, 实施进度监控, 确保实现计划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4. 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工程量、各项管理目标以及施工现场地形地貌的特征, 在临时施工准备上,特别是水、电、路的 安排利用、进场材料的存

3、放、生活设施的布置,本着安全、文明、方便、高效的原则,优化配置、合理布局,满足施工需要。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2(一)施工工艺流程图施放桩点桩机就位复核桩点起吊下半节桩桩尖对准校正桩机水平桩点校正桩身垂直度沉桩记录压力值校正桩身垂直度对上节桩检验焊接质量焊接控制桩顶标高沉桩至设计记录压力值移至下一根(二)施工顺序为减少压桩挤土效应对桩位的影响,施工顺序按桩号顺序依次进行。(三)主要施工方法该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施工场地地表承载力经试桩确定满足桩施工要求,现场施工道路经填垫碾压满足基桩施工运输要求。1. 测放桩位该工程施工桩位由甲方委托专业测量队施测。A. 制定桩位放线方案:为了确保放桩准确

4、简便, 经研究决定用坐标法进行施测。B. 根据甲方提供的桩位平面图对所有桩位进行统一编号。C.桩位的放线确定: 放桩前对控制点进行检测校正后, 进行砌砖浇注混凝土进行强制性保护。 以工程控制桩为基准, 采用坐标法在各工程控制桩上设站, 以距离远的一个控制桩为零方向, 充分利用全站仪的放点功能,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误差;首先施放一个控制桩,详细检核站的正确性,然后再逐个施放具体桩位,在已放好桩位处撒白灰,系布条注明其编号。3D.桩位施工前再次用GPS全站仪对施工桩位逐个进行复测,确保桩位准确无误。2. 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打桩顺序:施工顺序按桩号顺序依次逐排进行。桩位复测:每根桩施工前, 均对桩位

5、用 GPS全站仪再次校正, 以避免由于桩基施工的挤土效应和运桩车辆对桩位造成的偏移。架设水准仪:依据设计水准点计算出水准高程, 根据有效桩顶标高计算出桩顶到水准点的垂直高度,以此计算出送桩深度, 并在送桩器上做出明显标记, 作为控制桩顶标高的依据。桩机就位、压桩:桩机调配、试运行各部件运行灵活可靠满足施工要求后,移机就位。调整桩机底座水平,在桩位处用相应桩径的圆规划出圆圈及桩点十字控制线,吊桩喂桩,启动抱桩器将桩抱紧、对位,确保桩位移小于 20mm,桩入时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 0.5%。开动装置压桩,压桩过程中使用在桩基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经纬仪观测桩体有无倾斜,若有,将桩调正后重新压入。打桩

6、至设计标高:随时观测桩体垂直度,记录每米压力值,桩压至抱桩器标高时,放上送桩器,送桩器底面干净平整,置于桩顶面上,检查送桩器垂直度后继续压桩至设计标高。当桩尖进入持力层后记录最终压力值。标高控制:压桩过程中用水准仪进行实时监控, 当压桩接近设计标高, 减慢压桩速度, 确保桩端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桩端标高允许偏差为 50mm。停压标准:以桩端设计标高为停压标准。 以甲方、设计、监理提供的桩达到设计标高时的压力值为参考, 若发现压力值过大, 而桩未达到设计标高或桩达到设计标高而压4力值偏小等情况及时与甲方、 设计、监理及有关单位协商处理方法, 并做好记录。截桩措施:截桩时,应确保截桩后桩质量, 截桩

7、时不得使用大锤及风镐等电动机械硬凿或强行扳拉截桩, 应先在不需要截除的桩身根部用钢箍抱紧,沿钢箍上缘采用专用锯桩器截割。3. 施工控制要点进场材料(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控制: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进场验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并具有合格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出厂报告及相关材质证明等资料,同时检查桩的外观质量符合下表要求,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桩不得使用,坚决退场。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吊装运输,并且桩体的龄期达到 14 天后方可施工。桩外观质量要求项目质量 要求粘皮和麻面不允许桩身合缝漏浆不允许局部磕损不允许内外表皮漏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单龟裂、水纹

8、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墩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断筋、脱头不允许柱套箍缺陷不允许内表面混凝土塌落不允许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空不允许洞和蜂窝桩位控制:每根桩施工前对桩位及轴线进行检验校正,以避免由于桩基施工挤土效应和运5桩车辆积压造成的桩位偏差;施工中在桩位处使用圆规划出圆圈和十字控制线,以控制桩位偏移,压桩过程中如有个别桩遇地下障碍物跑位,将该桩拔出地表,障碍物处理后重新按原桩位压入。标高控制;每根桩送桩均用水准仪直接观测, 必须保证送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桩端标高允许偏差 50mm。垂直度控制:桩体垂直度使用经纬仪控制,操作人员分别从桩机的

9、两个垂直方向进行观测、控制桩体垂直度,保证桩体垂直压入地下。桩身允许偏差控制在桩厂的0.5%以内。桩位的保护控制:桩位挂布条撒白灰做明显标识。 运输车辆的运行、 材料的堆场、 施工机械的行走方向,每台机组均由专人负责指挥,防止挤压桩位位移。桩的储存与运输控制:储存:桩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放置在邻近桩位吊车工作半径内,尽可能减少二次倒运。桩堆放时,最下层放置两根垫木, 垫木位置距桩两端0.21L 处,垫木支撑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桩应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得超过6 层。运输:桩吊装采用两支点法和两头勾吊法, 两吊点距桩端 0.21L 处,钢丝绳与桩身的夹角不得大于 45 度

10、,装卸时要轻起轻放,严禁抛弃、碰撞、滚落。管桩在运输过程中放置两支点垫木距桩端 0.21L 处,且绑扎牢固。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与管理1. 现场组建由项目经理、 工长、专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小组, 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设施, 并负责对进入本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做好安全交底记录。62.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严禁酒后作业;特工种操作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二)设备的管理1. 每台桩机和吊装机械由专职机械工负责检修、 维护、保养,每日施工前后检查试运行各部位运转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2.

11、 现场的各种电器机械设备以及其它电动工具非专业人员不得动用和拆改,各种专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 各种机械和动力机具必须有安全装置, 所有电器设备一律采用三级控制两极保护,一机一闸,安装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 操作者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品。4. 电焊机必须使用二次电焊钳子线,不准有破头,电焊机应垫高地面 30cm,要有防雨罩,一二次线端应有防护罩。(三)桩位孔洞的防护每根桩施工完毕, 桩位孔洞及时封盖围挡, 每个独立基础桩位施工完毕立即将桩位空洞用杂土分层回填至现地坪,以防伤人及雨季积水。(四)吊装、运输1.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 必须平稳不得损坏, 吊点采用单点调运, 黄金起吊点距桩顶 0.3L ,钢丝绳绑扎固定牢固。2. 起重机工作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3. 工程桩的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6 层。4. 管桩在运输过程中放置两支点垫木距桩端 0.21L 处,且绑扎牢固。(五)临时用电安全防护1. 临时用电应按有关规定编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并建立对现场线路、 设施定期检查制度。2. 配电线路必须架设整齐, 架空线路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