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对象的客体_第1页
核算对象的客体_第2页
核算对象的客体_第3页
核算对象的客体_第4页
核算对象的客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顾w 核算对象的客体n机构单位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包括常住和非机构单位n基层单位生产核算的基本单元n机构部门、产业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对象。机构部门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 、金融机构部门、 政府部门、住户部门 、非营利机构部门 和国外部门;产业部门包括第一、二、三产业w 核算对象交易。n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交易、金融交易、内部交易和其它积累交易。交易的市场价格形式包括要素价格、基本价格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w 核算的根本方法国民经济帐户方法 w 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容n生产的产出包括货物和服务,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n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按市场价格核算 非市场产

2、出虚拟核算n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 总产出核算: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核算 总产出=最初投入 + 中间消耗 + 生产税净额 (从价值形成角度) =销售额(或营业额)+库存增加额 (从生产成果使用角度) 增加值核算:增加值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生产法) 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分配法)例 (参见指导)三、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三、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w 总产出核算总产出核算w 中间消耗核算中间消耗核算w 增加值核算增加值核算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w 工业部门 通常采用“工厂法”(p43)n工业总产出=成

3、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工业性作业价值w 农业部门 通常采用“产品法”(中间投入重复计算)(p44、45)w 餐饮业、营利性服务部门n生产业务直接按产品销售收入计算n转卖业务总产出=销售价进货价w 金融保险业 不包括运用自有资金所得财产收入(略)w 社会服务业(p50)n 总产出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w 三种服务业n 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收入例(指导p32第5题)参考答案:总产出=25+(10 16)+(11 8)+5=27万元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w 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

4、价值。从实物形态看,即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材燃料等;从价值形态看,它是生产的转移价值。(p51)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小型工具、固定资产普通的保养修理属于中间消耗。例(指导p32第7题)参考答案:中间消耗=542 68 25 +5=454万元增加值=860 454=406万元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w 类似于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也有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核算方法。(p52)w 生产帐户 (p53) 如下表。 生产帐户生产帐户 生产帐户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中间消耗 3775 增加值 4778 劳动者报酬 2583 生产税净额 601 固定资产折旧 589 营业盈余 1005总产出

5、8553合计 8553 合 计 8553四、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四、国内生产总值核算w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全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总和。(p57)w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应的有生产法、收入法及支出法。w 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对国内各机构部门或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求和后所得到的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相应的实物形态即全社会的最终产品。 (p56)w 生产法、收入(分配)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理论上讲,计算的结果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中会有差异。w 国内生产总值 =(各机构部门

6、或产业部门的)增加值 =总产出 中间消耗(生产法)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收入法) =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帐户(p59)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 8553减:中间消耗 3775总消费 3858 居民消费 2702 公共消费 1156总投资 889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905 库存增加 16净出口 31 出口 1124 减:进口 1093劳动者报酬 2583 生产税净额 601 生产税 减:补贴固定资产折旧 589 营业盈余 1005国内生产总值 4778国内生产总值 4778例(指导p30第2题)使用来源总产出 193

7、0 减:中间消耗 470 总消费 1000总投资 640 净出口 180 出口 220 减:进口 400劳动者报酬 700 生产税净额 80 生产税 200 减:补贴 120固定资产折旧 400 营业盈余 280国内生产总值 1460 国内生产总值 1460w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联的其他总量指标 n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折旧n国民总收入。n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国民净福利=国内生产净值+为改善坏境资源的质量的投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产出+虚拟的闲暇时间内的活动价值第三章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投入产出核算一、投入产出表的分类一、投入产出表的分类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基本平衡关系二、

8、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基本平衡关系三、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三、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一、投入产出的分类一、投入产出的分类w 产品生产的技术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n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中间投入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也称为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具体说来就是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n产出分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大类,中间产出就是中间产品,它与中间投入相对应,当某种产品被用作中间投入时,它也就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出就是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口。 w 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n按计量单位,投入产出表分为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

9、值型投入产出表。n按时间期限,投入产出表分为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n国民经济核算主要使用价值型静态投入产出表二、投入产出表二、投入产出表 的结构和基本平衡关系的结构和基本平衡关系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12n中间投入12nx11x12x1ny1x1x21x22x2ny2x2xn1xn2xnnynxn最初投入v1v2vn总投入x1x2xn前进提供中间投入的部门消耗中间产品的部门n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构成: 第i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第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

10、第象限主要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构成情况。 第象限一般认为主要反映再分配关系。n投入产出表中的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1、从纵向看,中间投入十最初投入=总投入。2、从横向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4、第象限的总量=第象限的总量。这是投 入产出表的总平衡式,即全国最初投入总计 等于最终产品总计。三、直接消耗系数三、直接消耗系数 的概念和计算的概念和计算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中间投入系数,是两个部门间直接存在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数量表现。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数量。 直接消耗系数), 2 , 1,(njixxajijij后退例例 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x22=23140亿元, x23=210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x2为4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x3为9853亿元。 要求:(1)计算直接消耗系数a22 和a23 ; (2)解释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