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华北地区_第1页
九章华北地区_第2页
九章华北地区_第3页
九章华北地区_第4页
九章华北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第九章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特征区域特征一一.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1.热量资源比较丰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气温较差大气温较差大(1)(1)夏季气温高夏季气温高, ,温暖期较长温暖期较长(2)(2)冬季较长且气温较低冬季较长且气温较低(3)(3)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2.2.降水集中降水集中, ,变率大变率大(1)(1)降水在年内分配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在年内分配高度集中且多暴雨(2)(2)降水的年变率大降水的年变率大, ,季变率更大季变率更大3.3.春旱多风沙春旱多风沙(1)(1)春雨少春雨少, ,无雨期长无雨期长,

2、,而春温回升快而春温回升快, ,使蒸使蒸发加强发加强, ,故春旱严重故春旱严重(2)(2)冬季少雨雪冬季少雨雪, ,使地表径流缺乏使地表径流缺乏, ,地下水地下水位低位低(3)(3)春季低压槽过境春季低压槽过境, ,槽前有槽前有5656级的偏南级的偏南风风, ,槽后则出现风力更强的偏北风槽后则出现风力更强的偏北风二二. .黄土广泛分布黄土广泛分布1.1.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1)(1)黄土的特征黄土的特征: :颜色由黄至红黄色颜色由黄至红黄色, ,疏松疏松多孔多孔, ,粉沙质粉沙质, ,质地均一质地均一, ,层理不明显层理不明显, ,垂垂直节理发育直节理发育(2)(2)黄土的类

3、型黄土的类型: :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兰黄土(3)(3)黄土的分布黄土的分布: :北到长城北到长城, ,东至太行山东至太行山, ,西西临乌鞘岭临乌鞘岭, ,南抵秦岭南抵秦岭; ;陇东、陕北、晋西陇东、陕北、晋西是黄土分布的中心区是黄土分布的中心区(4)(4)黄土的成因黄土的成因: :风从西北的沙漠和戈壁携风从西北的沙漠和戈壁携带而来带而来2.2.黄土地貌的特征黄土地貌的特征(1)(1)以墚、峁为主以墚、峁为主, ,塬面残留不多塬面残留不多(2)(2)现代侵蚀强烈现代侵蚀强烈,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3.3.黄土搬运、堆积与华北平原的形成黄土搬运、堆积与华北平原

4、的形成(1)(1)水土流失使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水土流失使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2)(2)黄河的泛滥、改道及泥土的堆积黄河的泛滥、改道及泥土的堆积4.4.黄土与土壤发育黄土与土壤发育(1)(1)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区, ,直接在黄土母质上发育了直接在黄土母质上发育了黄绵土黄绵土(2)(2)在塬地、川地和阶地上在塬地、川地和阶地上, ,由褐土形成楼由褐土形成楼土土(3)(3)在轻侵蚀的塬区、高阶地上在轻侵蚀的塬区、高阶地上, ,发育了高发育了高垆土垆土(4)(4)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广泛发育潮土广泛发育潮土三三. .暖温带的地带性土壤和植被暖温带的地带性土壤和植被1.1.纬度地带

5、性变化小纬度地带性变化小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2.2.经度地带性差异大经度地带性差异大自东往西为自东往西为: :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 旱生落叶旱生落叶阔叶林褐土地带阔叶林褐土地带 草原、灌丛黑垆土地带草原、灌丛黑垆土地带3.3.垂直差异明显垂直差异明显垂直带谱为垂直带谱为: :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温性针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温性针叶林、山地灌丛草甸叶林、山地灌丛草甸一一. .辽东、山东低山丘陵辽东、山东低山丘陵1.1.构造上是由古老结晶岩构成的断块山地构造上是由古老结晶岩构成的断块山地2.2.地貌上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貌上以低山丘陵为主(1)(1)辽东丘

6、陵辽东丘陵(2)(2)胶东丘陵胶东丘陵(3)(3)胶莱平原胶莱平原(4)(4)鲁中南山地鲁中南山地3.3.景观特点景观特点: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棕壤景观棕壤景观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内部差异区域内部差异二二. .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1.1.构造上属新生代的巨大拗陷盆地构造上属新生代的巨大拗陷盆地, ,堆积中生堆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物代和新生代的沉积物2.2.地貌组成地貌组成(1)(1)华北平原华北平原: :隐状构造间往往有大断裂存隐状构造间往往有大断裂存在在, ,陆相沉积发育陆相沉积发育 (2)(2)辽河下游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属渤海凹陷带的北部属渤海凹陷带的

7、北部, ,目目前仍在沉降中前仍在沉降中 3.3.景观特点景观特点: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棕壤景观棕壤景观三三. .冀北山地冀北山地1.1.构造上属中生代的断陷盆地构造上属中生代的断陷盆地2.2.地貌上是平原向高原过渡的山地和山间盆地地貌上是平原向高原过渡的山地和山间盆地组合区域组合区域(1)(1)辽西低山丘陵辽西低山丘陵(2)(2)冀北山地冀北山地(3)(3)晋北山间盆地晋北山间盆地3.3.景观特点景观特点: :具有过渡性具有过渡性(1)(1)气候上气候上: :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2)(2)水文上水文上: :由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由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3

8、)(3)植被上植被上: :由森林由森林 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四四.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1.1.构造上属中生代的山间盆地构造上属中生代的山间盆地2.2.地貌组成地貌组成(1)(1)陇中盆地陇中盆地(2)(2)陇东、陕北高原陇东、陕北高原(3)(3)渭河地堑平原渭河地堑平原(4)(4)山西高原山西高原3.3.景观特点景观特点: :森林草原褐土景观森林草原褐土景观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整治区域开发与整治一一.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1.1.黄土高原的整治现状黄土高原的整治现状(1)(1)滥垦以扩大耕地面积滥垦以扩大耕地面积, ,广种薄收的方法广种薄收的方法仍在继

9、续仍在继续(2)(2)存在重工程、轻生物措施的倾向存在重工程、轻生物措施的倾向(3)(3)治理标准低治理标准低, ,缺乏长远、全面的规划和缺乏长远、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统筹安排2.2.黄土高原的治理方法黄土高原的治理方法(1)(1)统一规划统一规划, ,区别对待区别对待a.a.在常态侵蚀区在常态侵蚀区, ,要坚持合理利用、控制开垦、要坚持合理利用、控制开垦、保护森林。保护森林。b.b.在严重切割区在严重切割区, ,要增加植被的覆盖度要增加植被的覆盖度, ,采用多采用多层截流的方法和退耕还林或退耕还牧。层截流的方法和退耕还林或退耕还牧。(2)(2)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生态环境建设, ,强化综合治

10、理强化综合治理a.a.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综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形式。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形式。b.b.强化综合治理强化综合治理, ,重视人口与资源环境承受能重视人口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平衡。力相平衡。c.c.重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体系。重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体系。二二. .华北平原洪、涝、旱、碱的治理华北平原洪、涝、旱、碱的治理1.1.华北平原洪、涝、旱、碱的原因华北平原洪、涝、旱、碱的原因(1)(1)洪洪: :黄河决口黄河决口(2)(2)涝涝: :低洼地积水低洼地积水(3)(3)旱旱: :干季时间长干季时间长, ,春季升温块春季升温块, ,蒸发强蒸发强(4)(4)碱碱: :沿海受海水影响沿海受海水影响; ;内陆则因地下水位内陆则因地下水位高或积水洼地受蒸发造成高或积水洼地受蒸发造成2.2.治理方法治理方法(1)(1)防洪除涝抗旱防洪除涝抗旱a.a.上游地区修筑水库上游地区修筑水库, ,蓄水调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