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电气自控实验报告_第1页
武大电气自控实验报告_第2页
武大电气自控实验报告_第3页
武大电气自控实验报告_第4页
武大电气自控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年级:大三 班号:1407姓名:陈继业 学号:2014302540205成绩: 教师:杨玲君实验设备及编号:A10实验同组人名单:陈继业,刘金来 实验地点:电气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6 年 10 月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1. 比例(p)环节根据比例环节的方框图,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电路图为: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参数设置:若比例系数 K=1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若比例系数 K=2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200k。比例

2、系数K=1时:比例系数K=2时:当ui为一单位阶跃信号时,用上位机软件观测并记录相应K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另外R2还可使用可变电位器,以实现比例系数为任意的设定值。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K随着K的增大,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图像上表现为输入信号幅值越来越大。2. 积分(I)环节根据积分环节的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 R0=200k。 若积分时间常数 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C=10uF(T=RC=100k10uF=1s);若积分时间常数 T=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C=

3、1uF(T=RC=100k1uF=0.1s)。积分时间常数T=1s时:积分时间常数T=0.1s时: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随着T的增加,系统输出到达稳态所需时间越长。当积分环节的时间常数T变小时,积分作用更加强烈,达到稳定值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在波形图中表现为斜率更大。3. 比例积分(PI)环节根据比例积分环节的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 R0=200k。 若取比例系数 K=1、积分时间常数 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 C=10uF(K=R2/R1=1,T=R2C=100k10uF=1s);若取比例系数K=1、积

4、分时间常数T=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R2/R1=1,T=R2C=100k1uF=0.1s)。注:通过改变 R2、R1、C 的值可改变比例积分环节的放大系数 K 和积分时间常数 T。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1s时: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0.1s时: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比例系数K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积分常数T的增加,系统输出到达稳态所需时间越长。而积分常数越小,说明积分的作用越强烈,在图上表现为斜率更大。4. 比例微分(PD)环节根据比例微分环节的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

5、单元为反相器,其中 R0=200k。 若比例系数 K=1、微分时间常数 T=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R2/R1=1,T=R1C=100k1uF=0.1s); 若比例系数 K=1、微分时间常数 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R2/R1=1,T=R1C=100k10uF=1s)。比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0.1s时:比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1s时: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随着T的增加,系统输出到达稳态所需时间越长。微分时间常数越小,微分作用越强烈,图中表现为,当输入有了

6、一个响应后,更快地达到稳定值。由于两次测试的比例系数K相等,最后达到的稳定值相同,但由于微分常数不相等,动态特性不同,微分时间常数小的先达到稳定值。5. 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根据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 R0=200k。 若比例系数 K=2、积分时间常数TI=0.1s、微分时间常数 TD=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1uF、C2=1uF (K=(R1C1+ R2C2)/ R1C2=2,TI=R1C2=100k1uF=0.1s,TD=R2C1=100k1uF=0.1s); 若比例系数

7、 K=1.1、积分时间常数 TI=1s、微分时间常数 TD =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1uF、C2=10uF (K=(R1C1+ R2C2)/ R1C2=1.1,TI=R1C2=100k10uF=1s,TD=R2C1=100k1uF=0.1s)。比例系数K=2、积分时间常数TI=0.1s、微分时间常数TD=0.1s时:比例系数K=1.1、积分时间常数TI=1s、微分时间常数TD=0.1s时: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比例系数K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K的增加,输出开始幅值是输入信号的K倍;随着的增加,系统输出到达稳态所需时间越长。积分

8、常数越小,说明积分的作用越强烈,在图上表现为斜率更大;微分时间常数越小,微分作用越强烈,图中表现为,当输入有了一个响应后,更快地达到稳定值。6. 惯性环节根据惯性环节的电路图,用CT01实验模块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 R0=200k。 若比例系数 K=1、时间常数 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R1=1,T=R2C=100k10uF=1s); 若比例系数 K=1、时间常数 T=0.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 R2/R1=1,T=R2C=100k1uF=0.1s);

9、 通过改变 R2、R1、C 的值可改变惯性环节的放大系数 K 和时间常数 T。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1s时: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0.1s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随着T的增加,系统输出到达稳态所需时间越长。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越大代表惯性越大。实验思考题:1. 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时,其传递函数是在什么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答:1)假定运放具有理想特性,即满足“虚短”“虚断”特性。2)运放的静态量为零,输入量、输出量和反馈量都可以用瞬时值表示其动态变化。2. 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而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比例环

10、节?答:惯性环节的特点是,当输入x(t)作阶跃变化时,输出y(t)不能立刻达到稳态值,瞬态输出以指数规律变化。而积分环节,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输出为输入对时间的积分,输出y(t)随时间呈直线增长。当t趋于无穷大时,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当t趋于0时,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比例环节。3. 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实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答:在积分环节中,纵坐标K对应的横坐标就是时间常数T;在惯性环节中,在起始点作该店的切线,与y=K相交的点的横坐标就是时间常数T。4. 为什么实验中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有一定误差?答:因为选择的电子元器件,

11、输入输出曲线,不可能像理论那样的线性,在实验中,运放并不是理想的,假设的2个条件是到处传递函数的前提。再加上元器件都有温度特性曲线.器件参数都有误差。5. 为什么PD实验在稳定状态时曲线有小范围的振荡?答:PD环节中存在微分环节,而微分环节对偏差敏感。因为输入的信号有噪声,并不是平直光滑的,所以,经过微分后,使得偏差放大,出现小范围振荡。实验二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二阶系统电路图:闭环传递函数为:1. 值一定,即取图中C=1uF,R=100k(此时n=10,值改变:(1)=0.2时(=250K):(2)=0.707时(=70.7K):(3)=1时(=50K):(4) =2时(=25K):2. 值

12、一定,即取图中R=100k,=250K(此时=0.2),值改变:(1)=1时(C=10uF):(2)=10时(C=1uF):分析:值一定(=10),随着增大,上升时间增大,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变短,峰值时间变大;值一定(=0.2),随着n增大,自然频率变大,阻尼比变大。K的变化使得闭环极点位置发生变化,K增大极点垂直远离实轴,超调量p增大,调节时间ts与极点实部相关,因此不变,峰值时间tp与虚部成反比,因此减小。而实验结果可知K值的增大使得稳态误差减小。由此可以知道,系统开环放大系数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产生影响。思考题:1. 如果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会在实验中产生什么后果?答:阶跃

13、信号幅值的大小选择应适当考虑。过大会使系统动态特性的非线性因素增大,使线性系统变成非线性系统;过小也会使系统信噪比降低并且输出响应曲线不可能清楚显示或记录下来。2. 在电路模拟系统中,如何实现负反馈和单位负反馈?答:将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引回反相输入端就是负反馈,单位负反馈就是要比例系数为一的负反馈。3. 为什么本实验中二阶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答:因为二阶欠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表达中,当t趋向于无穷时,它值趋向于1,即稳态误差为0实验五 典型环节和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1. 惯性环节电路图为:参数为:C=0.1uF,=200K,=200K,=200K传递函数为:G(S)=幅频特性:相频

14、特性:奈奎斯特曲线:2. 二阶系统电路图为:参数设置:可调,这里取43K(1),10K(00.707)两个典型值。传递函数为:当=43K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奈奎斯特曲线:当=43k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奈奎斯特曲线:思考题:1. 用示波器测试相频特性时,若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送入Y轴,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送至X轴,则根据椭圆光点的转动方向,如何确定相位的超前和滞后?答:如果输入和输出信号交换输入的话,那么判断超前和滞后的方法也要反过来,即顺时针时为滞后,逆时针时为超前.2. 根据上位机测得的Bode图的幅频特性,就能确定系统(或环节)的相频特性,试问这在什么系统时才能实现?答:最小相位系

15、统。实验六 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1.零极点对消法(时域法)进行串联校正(1)校正前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曲线:(2) 校正后模拟电路图:参数设置:其中R2=R4200K,R1 =400K(实际取390K),R3 10K,C=4.7uF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可知:校正后超调量减小,满足设计要求。2.期望特性校正法(1)校正前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曲线:(3) 校正后模拟电路图:注:80K电阻在实际电路中阻值可取82K。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可知:校正后超调量符合要求,减小,满足设计要求。思考题:1 加入超前校正装置后,为什么系统的瞬态响应会变快?答: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

16、,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使系统的瞬态响应变快。2什么是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它们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答: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装置是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滞后网络或PI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装置是滞后校正装置。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

17、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3实验时所获得的性能指标为何与设计时确定的性能指标有偏差?答:由于实验的各种元件参数的误差以及一些不确定性引起的偶然误差引起了实验性能的偏差。 实验七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为:分别改变P、I、D参数时得到的直流电机转速变化曲线如下:(1)只改变P时:P、I、D为2、3、0时:P、I、D为5、3、0时:P、I、D为25、3、0时:(2)只改变I时:P、I、D为5、5、0时:P、I、D为5、10、0时:P、I、D为5、15、0时:P、I

18、、D为5、23、0时:(3)只改变D时:P、I、D为5、3、3时:P、I、D为5、3、13时:P、I、D为5、3、23时:PID参数记录表1.K变化,Ti、Td不变KTiTdn()(r/s)ess()(r/s)nmax(r/s)超调量(%)Ts(s)Tr(s)23024.88060.119430.30321.7924.134.86524.83650.163528.659515.3920.784.62524.88910.110927.801811.712.084.61分析:当K增大时,超调量、调节时间都相应减少2. Ti变化, K、Td不变KTiTdn()(r/s)ess()(r/s)nmax(

19、r/s)超调量(%)Ts(s)Tr(s)55024.84760.152428.745915.6918.744.91524.71450.285527.286710.421.825.152324.76770.232324.85190.3412.586.65分析:当Ti增大时,超调量减少3. Td变化,Ti、K不变KTiTdn()(r/s)ess()(r/s)nmax(r/s)超调量(%)Ts(s)Tr(s)53324.81370.186335.083341.3931.548.451324.83530.164728.704715.5842.118.712324.88910.110935.091540.9932.0313.12分析:当Td增大时,超调量减少后又增大PID控制器参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