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践操作-促进观念建立_第1页
优化实践操作-促进观念建立_第2页
优化实践操作-促进观念建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 8587页。【 学情分析与思考 】思考一 :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 、具体 ,不能依靠眼睛观察得到 ,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 知, 而肌肉感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不易把握 ,更难以表达 ,学生更多地会受到物品外形 、 质地等无关因素的干扰 。 因此 ,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感知材料 、引导学生比照感知 ,以确保学生 有足够多的体验时机 , 在物体与重量相对应下 , 在比照感觉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本节 课的关键 。思考二 :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秤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对于用秤才能获取物体的质量是有生活经验的 , 但是对于不同的秤适

2、用不同质量范围 没有概念 。凭图片介绍秤 , 并不让学生通过动手称一称而直接给出物体的重显然过于 “牵 引。 因此课堂中应该有秤的选择和使用的过程 ,在秤的使用过程中认识秤 , 了解秤因需而 制、 因需选择 。 并由此而对质量观念的开展产生促进作用 。思考三 : 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学生对于轻重是有感觉经验的 , 对于小单位累积到一定量改写成大单位也是有认识根底 的。 因此克和千克之间进率关系的理解 ,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性 , 要提供应学生 1 克不断累加 到 1000 克的过程体验 , 进而揭示 1 千克是 1000 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 是人为设定的一个高 一级单位

3、 。思考四 : 如何引导学生估测物体重量 ?物体的轻重估测主要依靠肌肉感觉的经验 , 记存区分这些感觉经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 难度很大 ,必须借助一定的参照标准比照着来掂才行 。 因此 ,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 供应学生多个参照单位 , 引导学生不断比照感觉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掂一掂 、比一比 、 称一称等实践活动 ,初步建立起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 , 知道 1000 克=1 千克 ;2. 让学生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 ,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秤 ;3. 通过反复实践 ,使学生学会用比照掂的方法估计物体的轻重 ,同时积累和开展 “量感 经验。【

4、教学设计 】一 、开门见山 ,激活生活经验教师出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 板书课题 , 会念吗 ?你在哪见到过它们 ?你知道它们表 示什么吗 ?师:克和千克确实是表示质量的单位 ,而生活中人们习惯称它们为重量单位 板书 。设计意图 : 学生在生活中对 “克和千克 是有所接触和了解的 ,并且知道几克和几千克 代表的是物体的重量 。 通过引导学生描述 “克和千克 具体出现的场景 ,激活学生对它们的印 象二 、实践体验 ,认识克和千克1. 认识 1 克1出示硬币 。师:如果我想知道硬币有多重 ,可以用什么方法 ?用秤称老师准备了 3 架秤,认识 吗? 教师请学生指认天平 、盘秤和磅秤 秤硬币

5、该选哪架秤呢 ? 预计选盘秤的人会多 些, 也有人会选天平 ,应该没有人会选择磅秤 师 :我们先拿盘秤试试 。 运用视频摄像头把教师现场称硬币的过程投到大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 ? 盘秤的指针一动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硬币它没有重量 ? 硬币太轻 ,用天 平试试 师: 视频转向天平 天平两边相平表示两边重量相等 。师把硬币放到左托盘上 发生 了什么 ?向左边倾斜 现在我把游码移到 1 克的刻度 ,你看到了什么 ? 两边相平 这说 明这枚硬币的重量是 1 克。板书 :硬币 1 克设计意图 : 通过对秤的使用 ,一方面让学生形象感知秤 ,知道物体称重都用秤 ,不同的 秤有不同的称重范围 。另一方面

6、 ,天平的认识为后续学习估测 、做 “人体天平 做好准备 2感觉 1 克的重量 。师 :请你把硬币放在手心 ,别出声 ,闭上眼 ,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掌心 , 感觉到 1 克 的重量了吗 ? 谁来说一说 ?师 :请每位小朋友到学具盆中找一样 1 克重的物品 ,仔细观察这些重 1 克的物品 ,你觉 得这些物品怎么样 ? 引导学生关注 :花生是最小的那种小京生花生 ,五子棋是塑料做的 ,水 果橡皮比自己在用的橡皮要小得多 , 长方体的军棋子是塑料的并且中空 3列举重约 1 克的物品 。师:想一想,生活中怎样的物品大约重 1 克?学生举例时描述会比拟笼统 ,需要追 问: 怎样大小 ?多少数量 ?等等

7、教师举例展示 :小药丸 、边长 1 分米的便签纸 、图钉、卡通回形针 、气球、塑料纽扣 、 棉花团 。师:看看这些重约 1 克的物品 ,你有什么想说的 ? 引导学生感受形状 、大小 、材质各 不相同 ,但它们的重量是相等的 , 都是 1 克设计意图 :学生对 1 克的感觉所能表达的仅限于 “很轻“轻飘飘 “一点点重 ,纯粹从 感觉上建立 1 克的观念是薄弱的 ,易受物体外表的干扰 ,因此 , 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角度 、 多层次 、 一定量的观察感受来协助肌肉感觉 , 加深对 1 克的认识 2. 体验重量累加的过程1感受 10 克。师 :1 枚棋子是 1 克,那 10 枚是几克 ?这次需要称吗

8、? 其实我们的两只手就是一架天平 秤,一手掂 1 克,一手掂 10 克,你感觉到了什么 ? 学生肯定能比拟得出 10 克重一些 ,追 问: 重很多吗 ?引导描述重的程度 :略微重一些 2感受几十克 。师 :如果一袋物品是 10 克 , 那么 4 袋物品就是几克 ?你能利用这 40 克做一架 “人体天 平来称一称鸡蛋的重量吗 ?小组活动 ,4 人轮换掂 反应:学生能判断鸡蛋比 40 克重 ,但对于鸡蛋大约是几克的估计会遇到困难 。教师通过 引导比拟重得不是很多 , 帮助学生确定大概范围 。 最后选秤实测验证 。3感受几百克 。师:知道了鸡蛋的重量 ,我们就又有了一杆秤 ,你能用这杆秤称一称苹果的

9、重量吗 ? 小 组活动 , 比照着掂鸡蛋和苹果 ,估计苹果重量 反应 : 重点引导当一个鸡蛋与苹果比拟着掂 ,难以把握时 ,尝试用两个鸡蛋与苹果比照后再做推测 。然后用盘秤实测验证 。师:知道了这个苹果的重量 , 你想利用它做些什么呢 ? 小组活动 ,估测盐的重量 反应 :重点引导学生描述比照掂的过程 :一个苹果与盐相差较大 ,换成两个苹果和盐比照 掂。 揭开盐袋的标签验证 。3. 认识 1 千克1克和千克的进率 。师:一包盐是 500 克,那两包就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 :500+500=1000 克 1000 克我们又可以把它写作 1 千克,千克是一个比克更大的质量单位 。板书 :

10、1000 克=1 千克小组内 4 包盐有多重呢 ?你能算算写写吗 ?指名写:2000 克=2 千克2感受 1 千克 。师:请你把两包盐叠在手掌上 ,用心感受一下 1 千克 。同桌轮流掂 师:想一想,怎么样的物品大约重 1 千克?结合学生举例 ,推算 15 个鸡蛋大约是 1 千 克,4 个苹果大约是 1 千克, 100 包 10 克的围棋子大约是 1 千克 。1000 枚硬币大约是 1 千 克教师列举 :实心球、?现代汉语大词典 ?、四盒牛奶 、两瓶矿泉水 、9 卷卫生纸 、5本数 学课本 、 10 本数学课堂作业本 。31 克和 1 千克的比拟 。师:看看这些物体重约 1 千克,与刚刚重 1

11、克的物品比怎么样 ?多、大 请你一手掂 1 克 ,一手掂 1 千克 ,告诉大家你的感受 。 板书 :比拟轻 比拟重 设计意图 : 通过让学生掂熟悉的物品 ,感受 10 克40 克70 克250 克500 克 1000 克 ,给他们所熟悉的物品贴上质量标签 ,学生易于接受 ,并能留下深刻印象 。更重要的 是, 在比照掂的过程中渗透 “人体天平 的估测方法 ,同时这些物品将是学生进行估测的参照 单位,即便是走出课堂 ,学生依然能自觉调动参照单位来比拟判断物体的重量 。此外,1 克和 1 千克物体的形 、量 、质的比照 ,使克和千克的观念在比照中得到深化4. 感受几千克 、 几十千克师:请你找一找

12、,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重量适合用克作单位 ? 哪些适合用千克作单位 ? 师:大家都认为书包应该用千克作质量单位 ,那你能估计一下书包大约有几千克呢 ? 反 馈: 重点交流选择什么作参照 、怎样估测的 。然后选体重秤实测检验 ,并介绍小学生书包适宜 的重量是根据小学生的体重来计算的,在23千克之间比拟适宜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 选班中最前排和最后排的学生各一位 , 进行称重并记录 , 得 出班内学生的体重范围 你想感受一下二三十千克吗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5. 介绍认识各种秤师:如果我想知道比我们体重更大的重量 , 比方一辆载满货物的大卡车 ,用体重秤还行 吗? 介绍地磅 , 介绍各种不同的秤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更重的重量 , 丰富学生的感觉经验 , 积累更多的参照单位 。同 时, 使学生对称超重物体的方法及更大的质量单位有一种联想 , 甚至是创造的冲动 。使他们认 识到为了知道更多物品的重量 ,人们不断制作不同类型的秤 、设定更大的质量单位 三 、回忆梳理 ,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比拟多 , 谁能做做小老师帮我们回忆一下 结合板书回 顾? 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 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深化1. 独立作业 , 课本第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