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恢复性生长_第1页
玉米恢复性生长_第2页
玉米恢复性生长_第3页
玉米恢复性生长_第4页
玉米恢复性生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指指导教师导教师:安曈昕 副教授平地玉米平地玉米马铃马铃薯薯间间作玉米恢作玉米恢复复性生的性生的长观长观察和察和研研究究n班班级级:2011级农学级农学(专专升本)升本)n学学生:生:龚龚杰杰 王凌志王凌志n学号学号:2011610252n时间时间:2014年年12月月10日日u 1、目的与意义、目的与意义u 2、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u 3、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u 4、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u 致致 谢谢汇报提纲汇报提纲1、目的与意义、目的与意义u目的:进行马铃薯玉米间套作实验,实现达到马目的:进行马铃薯玉米间套作实验,实现达到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增加的目的铃薯和玉米产量增加的目的u意

2、义:马铃薯、玉米均是经济粮食作物,提高其意义:马铃薯、玉米均是经济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增加其经济效益,有益于改善农户经济收产量,增加其经济效益,有益于改善农户经济收入现状,实现增收的目的。入现状,实现增收的目的。2、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u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郊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郊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果树认知中心,试验地共有果树认知中心,试验地共有9个小区,小区面积个小区,小区面积3m15m(45m2)。)。u 2.2 供试品种供试品种 玉米(玉米(Zea mays L):云瑞):云瑞-88 马铃薯(马铃薯(Solanum

3、 tuberosum L):会):会-2u 2.3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 试验设试验设3个处理,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共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小区:个小区: A: 玉米马铃薯玉米马铃薯4:4间作间作 B:马铃薯单作:马铃薯单作 C: 玉米单作玉米单作表表1 1:小区作物种植规格表:小区作物种植规格表处理作物密度(株/亩)行距(cm)株距(cm)小区行数(行)每行株数(株)总株数(株)幅宽(m)宽行窄行4:4间作玉米3669220502011151653.7马铃薯2201250403511999单作玉米3669752514121651.5马铃薯360155351891621.1注:注

4、:试验试验小小区内区内植株植株种种植植严严格按照小格按照小区种区种植植规规格表格表进进行。行。 玉米:玉米:4:44:4间作和单作玉米保持密度不变。间作玉米密度为间作和单作玉米保持密度不变。间作玉米密度为36693669株株/ /亩,宽行行距亩,宽行行距140cm140cm,窄行,窄行50cm50cm,株距,株距20cm20cm,每小区,每小区1111行,每行行,每行1515株。株。单作玉米密度为单作玉米密度为36693669株株/ /亩,等行距种植,行距亩,等行距种植,行距75cm75cm,株距,株距25cm25cm,每小,每小区区1414行,每行行,每行1212株。株。 马铃薯:马铃薯:4

5、:44:4间作密度为间作密度为22012201株株/ /亩。亩。4:44:4间作宽行行距间作宽行行距250cm, 250cm, 窄行窄行40cm40cm,株距,株距35cm35cm,每小区,每小区1111行,每行行,每行9 9株。单作密度为株。单作密度为36013601株株/ /亩亩, , 等行距种植,行距等行距种植,行距55cm55cm,株距,株距35cm35cm,每小区,每小区1818行,每行行,每行9 9株。株。图图1 1:小区分布图:小区分布图图图2 2:小区种植图(代表玉米:小区种植图(代表玉米 代表马铃薯)代表马铃薯)u 2.4 施肥水平施肥水平处理作物株数(株)底肥(kg)追肥(

6、kg)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苗肥穗肥4:4玉米16512.380.621.650.410.410.83马铃薯998.370.311.140.210.21单作玉米16512.380.621.650.410.410.83马铃薯16213.690.501.870.340.34单株用肥(g)玉米753.7510.002.502.505.00马铃薯84.53.1011.552.102.10表表2 2:小区施肥量及单株用肥表:小区施肥量及单株用肥表注:试验小区内植株施肥量严格按照小区施肥量及单株用肥注:试验小区内植株施肥量严格按照小区施肥量及单株用肥表进行施肥。表进行施肥。 底肥:玉米:精制有机肥底肥:玉米

7、:精制有机肥300kg/300kg/亩(单株:亩(单株:75g75g)、尿素)、尿素13.75kg/13.75kg/亩亩(单株:(单株:3.75g3.75g)、普钙)、普钙36.69kg/36.69kg/亩(单株:亩(单株:11.55g11.55g)、硫酸钾)、硫酸钾9.17kg/9.17kg/亩亩(单株:(单株:2.5g2.5g);马铃薯:精制有机肥);马铃薯:精制有机肥300kg/300kg/亩(单株:亩(单株:84.5g84.5g)、尿素)、尿素11kg/11kg/亩(单株:亩(单株:3.1g3.1g)、普钙)、普钙41kg/41kg/亩(单株:亩(单株:11.55g11.55g)、)、

8、 硫酸钾硫酸钾7.5kg/7.5kg/亩(单株:亩(单株:2.1g2.1g)。)。 追肥:玉米:苗期施尿素追肥:玉米:苗期施尿素9.2 kg/9.2 kg/亩(单株:亩(单株:2.5g2.5g)、灌浆期施尿素)、灌浆期施尿素15 kg/15 kg/亩亩( (单株:单株:5g)5g);马铃薯:现蕾期施尿素;马铃薯:现蕾期施尿素30kg/30kg/亩(单株:亩(单株:2.12.1克)。克)。u 2.5 种植方法种植方法u 马铃薯播种前,选用甲霜灵马铃薯播种前,选用甲霜灵.锰锌(喷洒锰锌(喷洒500倍甲霜灵倍甲霜灵.锰锌)喷洒锰锌)喷洒马铃薯表面,进行种薯消毒处理,待药剂晾干后再进行播种。马铃马铃薯

9、表面,进行种薯消毒处理,待药剂晾干后再进行播种。马铃薯播种采用沟播,沟深薯播种采用沟播,沟深1518 cm,开沟后将消过毒的马铃薯块,开沟后将消过毒的马铃薯块茎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马铃薯茎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马铃薯510 cm),最后盖土。),最后盖土。u 玉米:采用育苗移栽,首先育苗,将土,草碳,有机肥和蛭石按玉米:采用育苗移栽,首先育苗,将土,草碳,有机肥和蛭石按2:2:1:2均匀混合制成育苗基质,将基质均匀至于育苗盘内,再将均匀混合制成育苗基质,将基质均匀至于育苗盘内,再将玉米包衣种子播入,播种深度玉米包衣种子播入,播种深度23cm,期

10、间浇水。玉米移栽采用,期间浇水。玉米移栽采用沟播,沟深沟播,沟深1518 cm,开沟后将育好的苗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开沟后将育好的苗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玉米苗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玉米苗510 cm),最后盖土。),最后盖土。u 2.6 观察记载观察记载(1)(1)、玉米叶面积指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株、玉米叶面积指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株3 3株,用钢卷尺测量株,用钢卷尺测量玉米所有叶片的长、宽,并使用公式计算玉米叶面指数。玉米所有叶片的长、宽,并使用公式计算玉米叶面指数。叶面积计算公式:玉米叶面积叶面积计算公式:玉米叶面积= =长长maxmax宽宽maxma

11、x0.70.7;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玉米叶面积指数= =玉米总面积玉米总面积/ /土地面积。土地面积。(2)(2)、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小区内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小区内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3 3处,处,采用冠层仪(采用冠层仪(sunscansunscan)测定马铃薯叶面积指数。)测定马铃薯叶面积指数。(3)(3)、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马铃薯株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马铃薯株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株样株3 3株,用钢卷尺和软尺分别测量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马株,用钢卷尺和软尺分别测量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马

12、铃薯株高;铃薯株高;(4)(4)、马铃薯分枝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株、马铃薯分枝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株3 3株进行观察,记录马株进行观察,记录马铃薯分枝数。铃薯分枝数。(5)(5)、土壤温度:间作处理每个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温度:间作处理每个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 6个点,个点,玉米行下取玉米行下取3 3点,马铃薯行下取点,马铃薯行下取3 3点,单作处理点,单作处理3 3个点,个点,用半导体电温计(美国造用半导体电温计(美国造FFLUKE51K/LFFLUKE51K/L型温度计)每型温度计)每1515天测定一次天测定一次15cm15cm土层土壤温度。土层土壤温度。u (6)(6

13、)、土壤含水量:间作处理每个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含水量:间作处理每个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 6个个点,玉米行下取点,玉米行下取3 3点,马铃薯行下取点,马铃薯行下取3 3点,单作处理点,单作处理3 3个点,用英国个点,用英国制造制造DELTD-TDEVICES-HH1DELTD-TDEVICES-HH1水分测定仪每水分测定仪每1515天测定一次测定天测定一次测定0 07.6cm7.6cm和和0-20cm0-20cm两个土层土壤含水量。两个土层土壤含水量。u (7)(7)、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随机于玉米和马铃薯行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随机于玉米和马铃薯行下选择具有

14、用代表性的点,用选择具有用代表性的点,用HOBBOHOBBO测定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测定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持续观测强度,持续观测3535天。天。u (8)(8)、光能利用指标(光能利用指标(Li-6400XT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每小区及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每小区及玉米马铃薯不同的边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叶片测定玉米马铃薯不同的边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叶片测定3 3株。每株选择株。每株选择3 3个叶片(玉米拔节期测定第个叶片(玉米拔节期测定第6 6片展开叶,以后测定穗位叶),用片展开叶,以后测定穗位叶),用Li-6400XT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对上、中

15、、下三个部位的叶片的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对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环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环境CO2CO2浓度浓度、玉米和马铃薯的光强曲线进行测定,、玉米和马铃薯的光强曲线进行测定, 各作物按生长前、中、后期测定各作物按生长前、中、后期测定3 3次。次。u (8 8)收获测产收获测产u 马铃薯:每个小区的每个边行随机选取马铃薯:每个小区的每个边行随机选取8 8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及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及薯块分别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计算鲜干重比、地上地下生物产薯块分别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计算鲜干

16、重比、地上地下生物产量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量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1212株混合称重,地上地下部分分开,计算株混合称重,地上地下部分分开,计算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小区为单位混收称重。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小区为单位混收称重。u 玉米:每个小区及边行随机选取玉米:每个小区及边行随机选取6 6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和玉米穗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和玉米穗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计算鲜干重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

17、,计算鲜干重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1212株混合称重,茎秆和穗分开称重,计算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株混合称重,茎秆和穗分开称重,计算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小区为单位,将茎干和穗分开混收称重,测定边行及小区实际产量。小区为单位,将茎干和穗分开混收称重,测定边行及小区实际产量。u (9 9)室内测产室内测产u 将田间获取将田间获取5 5个玉米样本和个玉米样本和8 8个马铃薯样本烘干,烘箱温度个马铃薯样本烘干,烘箱温度8080度,持续哄度,持续哄7272小时

18、。玉米:烘干后使用天平分别对玉米穗干重、茎叶干重、小时。玉米:烘干后使用天平分别对玉米穗干重、茎叶干重、 籽粒干重进行称量,使用软尺及钢卷尺测量玉米穗穗粗、穗长、秃顶长。籽粒干重进行称量,使用软尺及钢卷尺测量玉米穗穗粗、穗长、秃顶长。马铃薯:使用天平分别称量马铃薯茎叶干重和薯块干重。马铃薯:使用天平分别称量马铃薯茎叶干重和薯块干重。3、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u 3.1 生育指标生育指标图图3 3: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动态比较: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动态比较不同处理玉米叶片数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玉米叶片数分析比较图图4:不同处理玉米叶片数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玉米叶片数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分析比较图图5: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分析比较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