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_第1页
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_第2页
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_第3页
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_第4页
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无线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设计二、设计任务1. 通话距离:至少10米以上通话距离。 2. 电路简单,低频电路收发机共用,使用集成器件。3. 扬声器兼作话筒。三、设计计划12月13日:布置题目,进行分组,按学号顺序2人一组。12月14-16日:查找资料,确定具体方案,理解电路原理。12月17日:上午9:00,实验楼A202,各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方案阐述,老师进行评判,方案通过着方可开始电路制作。12月18-21日:进行具体电路的制作与调试。12月22日:各组进行实物演示,答辩。四、设计要求1. 画出整体电路图;2. 对所设计的电路全部或部分进行仿真,使之达到设计任务要求;3. 写出设

2、计报告书。1、设计方案选择方案一:单工对讲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工作在一种状态下(收,发)的对讲机。即是说接受时不能发射,发射时不能接受;要实现这两种功能只能是通过开关来切换。方案二:同时处于收发状态的对讲机称为双工对讲机。也就是说像普通电话一样,两种状态同时进行,内部的收发电路同时工作。 经比较双工对讲机造价高,体积较大,电路复杂,耗电高;而单工对讲机造价低,体积小,电路简单耗电低,所以本设计为同频单工对讲机。1)工作原理本对讲机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话筒收到的微弱音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交流电压经过检波电路检波整流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平信号,用其控制电子开关去切换收发

3、电路工作状态,完成对讲机的收发转换过程。音频放大调制电路高频放大收发带通滤波器振荡器电 源发射接收选频放大混频电路中放电路解调电路音频放大本 振图4-1 对讲机原理框图2)收音机(或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脚外接电容为鉴

4、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3)对讲发射原理: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

5、VT2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VT2用9018超高频三极管作为 振荡和发射专用管。4)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整体电路设计及其相关说明D1800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调频信号经C9耦合到其I9脚内进行混频,本振信号进入1脚形成本机震荡电路,L4、C、C10、C11等元件构成成本的调谐回路。D2822作为功放电路的核心芯片,主要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VT2为D40,是专用发射管,可用9018替换。 D1800芯片介绍 D1800内部方框图及静态电压参考值D2822集成功放电路常用在随身听、便携式的DVD等音频放音用;功率不是很大但可以满足一般的听觉要求

6、了,且有电路简单、音质好、电压范围窄等特点,是业余制作小功放的较佳选择5)调频(FM)工作原理 调频是调制方式的一种。调频调制就是让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低频信号的幅度的不同而变化。因为低频信号的幅度是变化的,所以经调频后所得到的信号的频率也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比如收听调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FM101.8”时,此台的中心频率为101.8KH,但频率会有一定的变化范围,所以在接收和解调时电路应有一定的通频带,能对以中心频率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信号都能进行处理。这样,调频信号就能被解调出来了。调频(FM)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回路、本振回路、混频回路、中放回路、鉴频回路和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 信号与本

7、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FM混频,混频后输出。FM混频信号由FM中频回路进行选择,提取以中频10.7MHz为载波的调频波。该中频选择回路由10.7MHz滤波器构成。中频调制波经中放电路进行中频放大,然后进行鉴频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调频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调频的接收天线以耳机的地线替代,也可直接插上配给的天线ANT,二者工作原理相同。调频广播的高频信号输入回路直接经电容C、L组成的LC振荡回路,实际上构成一带通滤波器,其通频带为88MHz108MHz。在集成块内部接受的调频信号经过高频放大,谐振放大。被放大的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信号在内部进行FM混频,

8、混频后输出。此外,因在调频波段未收到电台信号时,内部增益处于失控而产生的噪声很大。为此,通过检出无信号时的控制电平,控制静噪电路工作,使音频放大器处于微放大状态,从而达到静噪功能。6)调制信号及调制原理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2、所需用的设备、仪器万能表、烙铁、松香、波器 镊子 螺丝刀 五号电池等3、 设计步骤焊接与安装 l)清查元器件,使用万用表对每个器件进行检测,熟习各元器件及其功能,做好好焊接前预备工作。2) 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确定元件安装方式3) 将元器件弯曲成形,尽量将字特置于易观察的位置,

9、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捍接;由于本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安装时必须紧贴线路板以避免高频衰减而造成对讲距离缩短。4) 焊接:捍接前应先将双联用螺丝上好。并剪去双联拨盘画周内多余引脚再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5)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装接顺序:首先插焊集成电路2822及其外围元件R14/C27/C29/CY/C31/K1/RP,连上喇叭,通电试听。如无自激啸叫而且用改锥朋C32焊点时喇叭会发出嗡嗡声说明正常。接下来装单联/IC1及外

10、围元件,原理图中C9以左的发射部分暂不要装,这时在Y孔焊接上一条导线做天线,通电试听,应能正常收听到调频台,如不正常,应重点检查焊接。当能够正常收听后再装发射部分,发射电路不用调试,只要元件不坏,插件正确,焊接良好就能正常工作,这时即可成装。4、 系统电路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音频信号 载波:正弦波 频率:87.7MHz接收信号本振信号 解调信号5、焊接、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1)发光二极管应焊接在印制板反面,对比好高度和孔位再焊接2)由于本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安装时请尽量紧贴线路板,以免高频衰减而造成对讲距离缩短;3)焊接前应先将双联用螺丝上好,并剪去双联拨盘圆周内多余高出的部分再焊接;4)

11、J1可以用剪下的多余元件脚代替,J2的引线用黄色导线连接,TX的引线用略粗黄色导线连接;5)插装集成电路时一定要注意方向,保证集成电路的缺口与电路板上IC符号的缺口一一对应;6)耳机插座上的引脚要插好,否则后盖可能会盖不紧;7)按钮开关K1外壳上端的脚要焊接起来,以保证外壳与电源负极连通。7、 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这些电路均为单一频道的对讲机,二次变频的对讲机工作原理亦基本相似,二次变频的电路只是在一次变频电路的基础上多加了一级中放电路和第二本振级,其他电路均大同小异。二次变频是为了对讲机的增益和灵敏度更高、工作更稳定而设计的。我们知道,单一级放大电路的增益不可能无限的增加放大级数来提高

12、增益的,因为单级电路增益过高,就不可避免带来级问的串扰和自激问题,工作变得不稳定,甚至变为不能正常工作。二次变频就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放大电路分为多级,不同的级电路放大的是不同频率的信号,级问的干扰可通过陷波、滤波等手段加以克服,使每一级电路均可稳定可靠的工作,总的增益就可以做得很高。调整时,可采用一台调频收音机作接收机使用;或组装好两台,一台发射用,另一台作接收用。做接收用的,先将S2置于“接收”位置,在通电后扬声器中应有较大的“哗哗”的超再生噪声,用手摸一下三极管外壳噪声消失说明接收电路工作基本正常。否则说明电路已处于接收状态若发生自激应适当改变R5、C6的数值,以改变超再生振荡的“熄灭电压”,即减小正反馈量,自激即可消除。调试时,这时扬声器应有较大的噪声。然后将S2置于“发信”位置,取一台调频收音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