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复习课件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复习课件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复习课件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复习课件_第4页
病原微生物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微生物学1-2微生物概述形态与结构1.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繁殖迅速;种类繁多、容易变异2.微生物的分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有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少。如: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 如:病毒3.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球杆等螺形菌:弧菌、螺菌、弯曲菌4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胞膜内陷,折叠成囊膜,形成中介体,可拟线粒体提供能量,合成细胞壁物质,与细胞分裂有关)、细胞质(核糖体是某些药物的靶点,胞质颗粒用特殊染

2、色法可染成与细菌其它部位不同的颜色:异染颗粒有鉴别意义)、核质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特有/特殊条件下具有荚膜:与细菌毒力有关:抗吞噬。增强细菌抵抗力:抗干燥等。有助于鉴别细菌。决定细菌的抗原特异性。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有助于鉴别细菌、可能与致病性有关、具抗原特异性菌毛:普通菌毛和性菌毛,细菌可通过性菌毛转移细菌的某些特性,如耐药性、致育性、致病性等。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园形小体。杀灭芽胞作为彻底灭菌的指标。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5.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根据细菌革兰染色特性,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结构: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革兰阴性菌结构:肽

3、聚糖外膜(三层聚合物)外膜结构:脂蛋白:连结外膜与肽聚糖 脂类双层:与生物膜类似 脂多糖(LPS):即内毒素,具多种生物作用3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1.繁殖条件:营养物质、温度:最适温度、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值人体内环境,pH7.2-7.6、气体:氧气,二氧化碳2.对氧的需求:专性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环境都能生长,多数致病菌属于此类;微需氧菌:需要低氧压(5%-6%);专性厌氧菌:分子氧对其有毒害作用。3热原质:定义:由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一种物质,注射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成分:脂多糖(内毒素)特点:耐高温(高压灭菌不破坏)意义:注射制剂防止污染4.内毒素:是革兰阴

4、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5.外毒素:是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毒性极强。4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1.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生物屏障:阻止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阻挡、代谢竞争、细菌素等)免疫效应:不断刺激免疫系统,获得免疫力营养作用:通过细菌的代谢,协助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降解有害物质2.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3.灭菌: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繁殖体芽胞,病原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4.热力灭菌:干烤法:170,2h.(实验室用);高压蒸气灭菌法:102.97(103.4)KPa,121.3,30min.(杀死芽孢)5细菌

5、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变异):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损坏后仍然存活的细菌2.毒力变异强毒株长期培养减毒株,抗原性保留活疫苗。如,结核杆菌年代的培养卡介苗无毒株有毒株。如,白喉杆菌b噬菌体溶原性转换可产生外毒素。3.耐药性变异产生方式:突变、重组、耐药质粒转移。质粒:其基因产物可以降解药物或阻止药物的结合。对策:避免滥用抗生素(口服,广谱)、选择高敏感抗生素,及时足量、联合用药4.变异发生的机制基因突变(自发突变、诱发突变)基因的转移和重组:转化:受菌直接从环境中摄取供菌游离的DNA片断,整合,发生重组。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菌DNA片断转移到受体菌中,整合溶原性转换

6、:噬菌体本身与受染菌整合,使之遗传结构发生改变。接合:细菌杂交。特点是直接接触,胞质沟通,转移大段DNA。F菌才能接合。6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1.细菌的毒力2.内外毒素的区别(25页)3.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发热反应:内毒素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发热。白细胞反应:刺激骨髓释放白细胞外周白细胞增多。内毒素血症与感染性休克:内毒素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内毒素激活凝血因子,广泛性小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消耗后又激活溶纤维蛋白酶,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4.感染类型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7、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繁殖,但不在血中繁殖者。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者。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者7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G+ 1.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2.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例青霉素)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肠毒素(耐热) 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3.链球菌:致病性与免疫性:外毒素致

8、热外毒素: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链球菌溶血素:能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有两种溶血素O(SLO):感染后23周,血清中可查到抗O抗体,持续数月。(抗O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大于400为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溶血素S(SLS)特性: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侵袭性酶类:组织疏松,利于扩散,脓液稀薄乙型A群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4.肺炎链球菌G+,成双排列,进入体内形成厚荚膜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即典型性肺炎8肠道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其他)G-无芽胞,多数有菌毛和鞭毛乳糖分解试验可用于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不分解,无色菌落 肠

9、道非致病菌-分解,有色菌落1.埃希菌属大肠杆菌(代表菌):一般不致病。随粪便污染环境,卫生监督指示菌2.志贺菌属(俗称痢疾杆菌,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有菌毛,无鞭毛有O、K抗原,依O抗原分群(ABCD)和型。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感染为主致病性:菌毛:粘附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内毒素: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外毒素:主要由A(痢疾志贺菌)产生,毒性强烈,包括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临床类型:急性菌痢:症状典型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不明显慢性菌痢:前者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3.沙门菌属(对人致病的: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周鞭毛致病机理;进入小肠,随血流进入部

10、分器官,第一次菌血症,在器官中增值,再次进入血液,引起第二次菌血症抗原结构O抗原(菌体抗原)意义:分组依据(共同抗原);抗吞噬H抗原(鞭毛抗原)意义:分型依据(特异性)Vi抗原(毒力抗原):带菌者标志 所致疾病伤寒与副伤寒:也称肠热症、食物中毒:(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引起,潜伏期4-24h,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多为集体食物中毒)、败血症 肥达反应9厌氧性细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芽胞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1.破伤风梭菌致病机理(藏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菌体/芽胞通过缺氧性伤口局部繁殖,痉挛毒素阻断上下行神经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骨骼肌强烈收缩,痉挛强直

11、免疫性:病后一般无免疫力2.产气荚膜梭菌繁殖极快(8分钟一代)。庖肉培养基产气,肉渣粉红。牛奶培养基中呈汹涌发酵现象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3.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传递,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所致疾病:主要引起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与其它食物中毒不同,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稍麻痹,可因呼吸肌麻痹死亡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杆菌、核梭杆菌、双歧杆菌正常肠道菌群)所致疾病:腹部感染、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口腔感染10分支杆菌属(结核分支杆菌、麻风分支杆菌)1. 结核分支杆菌抗(抗酸染色阳性,不易染色生长缓慢,18h/代,4W可见菌落)致

12、病性:原发感染(自愈)与原发后感染(原发后结核:免疫防御:病灶局限。变态反应:干酪样坏死空洞)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阴性为未感染,反应了其免疫功能低下或重大疾病后期卡介苗:活疫苗,减毒性11其他病原菌G+: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G-: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幽门螺杆菌1.白喉棒状杆菌革兰阳性,菌体细长一端膨大呈棒状。异染颗粒。抵抗力强,耐干燥、寒冷。细菌在鼻、咽粘膜上繁殖产生外毒素,形成局部炎症,出现灰白色假膜,病变向下延伸, 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2.霍乱弧菌营养要求不高。嗜碱霍乱肠毒素引起剧烈呕吐、腹泻:米泔水样排泄物,严重脱水,要及时补

13、充液体和电解质标本以米泔水样便为主3.炭疽芽胞杆菌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芽胞抵抗力极强,严禁在室外剖检病体4. 幽门螺杆菌:引起慢性胃炎,抗酸治疗要与抗菌治疗同时进行12其他原核细胞性微生物(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1.支原体原核生物中最小: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无细胞壁,形成“荷包蛋”状细小菌落抵抗力弱,对青霉素、结晶紫不敏感肺炎支原体:引起支原体肺炎即原发性非典型肺炎2立克次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寄生、并以其为传播媒介,自然疫源性疾病与变形杆菌菌体有共同的抗原性,可发生交叉反应:外-斐反应(因为太小检测不到)所致疾病: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

14、恙虫病恙虫病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恙螨 传染源、储存宿主:鼠类 叮咬处可见焦痂3.衣原体(专性细胞内寄生)分类:沙眼衣原体:3个生物亚种 沙眼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鼠亚种肺炎衣原体4.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传染途径:性接触:获得性梅毒 母体经胎盘传染:先天性梅毒 输血:较少见钩端螺旋体为我国重点防治传染病,洪水后多见主要表现:高热,乏力,头痛腰痛,腓肠肌疼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13真菌包括浅部感染(皮肤癣菌,通过接触感染)与深部感染(机会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新生隐球菌,脑及脑膜炎的隐球菌病常多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白假丝酵母菌:皮肤黏膜感染、内脏感染、中枢神经感染曲霉

15、菌:黄曲霉素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与原发性肝癌有关14病毒概述(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性微生物病毒由一种核酸、衣壳、包膜、刺突组成包膜成分:宿主细胞膜成分 + 病毒蛋白复制周期:五个阶段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病毒增殖的主要过程 装配与释放病毒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病毒的感染方式:水平感染:指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垂直感染:指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母体传给胎儿(新生儿)的感染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有一定临床症状,病程可达数

16、月至数年,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并可不断排出体外。潜伏性感染:某些病毒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某些细胞内,以后在一定诱因下可引起 复发,呈急性过程。间歇期称潜伏期。慢发病毒感染:亦称迟发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缓慢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亚急性、进行性,终致死亡 ,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干扰素: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其他物质作用,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的,由病毒表面蛋白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可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15呼吸道病毒(流行性感

17、冒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SARS)1. 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两种刺突 血凝素(HA) 抗原性强易识别,但变异快 神经氨酸酶(NA)发病机理:病毒在局部粘膜细胞内增殖变性、坏死上呼吸道炎症内毒素样物质(包膜)引起发热、头疼等2. 麻疹病毒抗原性稳定:一个血清型传染源:病人 传染途径:飞沫,鼻咽、眼分泌物发病机理:病毒局部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单核淋巴细胞增殖再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皮肤,粘膜 呼吸系统发热、皮疹继发细菌感染/麻后肺炎、脑炎神经系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迟发感染3.腮腺炎病毒:腮腺炎(可并发睾丸、卵巢炎)4.风疹病毒:妇女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

18、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畸形,人类重要致畸病毒16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1.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极少数: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轮状病毒分7组(AG) A组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 秋冬季流行,6M-2Y婴儿易感17肝炎病毒分甲、乙、丙、丁、戊等五种1.甲型肝炎病毒传染途径:粪口途径青少年易感,暴发流行,急性肝炎,预后好防治原则:注射甲肝活疫苗2.乙型肝炎病毒电镜下的三种颗粒大球形颗粒:完整病毒颗粒,具传染性 小球形颗粒:病毒外衣壳 管形颗粒:串连的小球形颗粒两对半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血清出现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抗HBs (HBsAb)中和抗体

19、,具保护性,是乙型肝炎恢复(或接种疫苗成功)的标志核心抗原(HBcAg):要做肝穿刺才可检测,一般不捡,血清中难检出、抗原性强,产生IgM(大部队)和IgG(精准打击)抗体,无中和病毒作用抗HBc(HBcAb)IgM高滴度是HBV在肝内增殖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逐渐消失表示康复/转慢性抗HBc(HBcAb)IgG可在血清中持续多年e抗原(HBeAg):血清中出现HBeAg是HBV体内复制的标志,提示血清具有传染性传染方式:多样。血清途径为主。输血、注射、手术、针刺、透析等。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STD致病机制:HBV肝细胞内增殖免疫病理损伤乙型肝炎细胞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清

20、除受感染细胞,同时造成肝细胞损伤()致病性:急性肝炎 重型肝炎:大量肝细胞溶解。 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感染肝硬化 HBV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3.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血液及血制品,器官移植、透析、注射等 性接触、密切接触 母婴传播致病性:HCV隐性感染急性丙型肝炎5075%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4丁型肝炎病毒HDV为缺陷病毒:衣壳蛋白依赖HBV病毒提供,不能独立进行复制HDV的传播方式:输血、血制品,注射等 母婴垂直感染 密切接触(STD)HDV只感染HBsAg阳性者,与HBV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HDV使HBV感染加重,常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病死率高5.戊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粪-口潜伏期10-60天,多为急性,预后良好,18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深林脑炎病毒)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传播媒介:蚊(库蚊) 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极少数(0.05%):突破血脑屏障脑组织炎症,坏死 高热,昏迷,惊厥及头痛,呕吐等 可有失语,痴呆等后遗症,病死率10%+2.登革病毒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热带、亚热带为主) 白纹伊蚊(亚热带、温带)19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球形DNA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