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结课论文_第1页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_第2页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_第3页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_第4页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仪器分析结课论文光谱分析法 摘要 概述了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化学分析方面的应用。关键词 植物纤维原料 ;仪器分析技术 ;应用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复杂 ,除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这三种构成了植物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总质量的 80 %95 %) 外 ,还含有诸如单宁、果胶质、树脂、脂肪、腊以及不可皂化物等少量组分1 。光谱分析法1.1紫外光谱法1. 1. 1 木素含量的测定3先用苯醇混合物抽提纤维原料 ,排除色素等的干扰。称取一定量的苯醇抽提物 ,用溴乙酰冰乙酸溶液(25 %) 加热溶解 ,过量的试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分解 ;溶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溴及

2、溴化物 ,通过加入盐酸羟胺还原排除干扰。用冰醋酸稀释溶解后的样品到一定体积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空白溶液参比) 在波长 280nm 处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朗伯2比尔定律测出木素含量。1. 1. 2 聚戊糖含量的测定将原料试样与 12 % ( w/ w ) 盐酸共沸 ,使其中的聚戊糖转化为糠醛 ,再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出蒸馏出来的糠醛含量 ,然后换算成聚戊糖含量。另外 ,张曾、迟聪聪利用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双波长比色法 ,以戊糖、己糖的等摩尔吸收波长和戊糖的特征吸收波长为基础 ,实现了阔叶木和草类原料半纤维素(聚戊糖含量高于聚己糖) 提取液中总糖、戊糖和己糖含量的快速测定与分析4 。1. 2

3、红外光谱法1. 2. 1 木素定性/ 定量分析51. 2. 1. 1 定性分析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可分为功能基定性和结构分析两方面。功能基定性分析是根据木素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谱带测定它有哪些功能基 ,而结构分析通常是红外光谱与其他分析方法 (如质谱、核磁共振、X2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 相结合确定其结构。木素的红外光谱定性和结构分析一般有如下步骤 :试样制备 :采用适宜的方法将木素从原料或纸浆试样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纯化 ,制备成纯净的木素试样 ;制样和绘制谱图 :木素分离试样用 KBr 研压制成透明的试片 ,并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得到相应的 35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光谱

4、图 ;谱图的解析 :对木素所含基团的确定 ,通过所得试样谱图与前人证实的特征吸收峰加以对照比较来确定。红外光谱法进行定性与结构分析时 ,首先是在基频 区 ( 即 基 团 的 特 征 频 率 区 , 波 数 : 4000 1350cm- 1) 搜寻功能基的特征伸缩振动 ;再根据指纹区 (波数 :1350650cm- 1) 的吸收情况进一步确认该基团的存在及与其它基团的结合方式。1. 2. 1. 2 定量分析红外光谱用于木素定量分析时 ,常以木素的芳环特征吸收峰 ,即波数为 1500cm- 1 和 1600cm- 1 处的吸收峰作为定量的依据 ;而糖类则在 1200cm- 1和1680cm- 1处

5、有特征吸收峰。测定简要步骤如下 :作标准曲线(木素含量与相对吸光度 D 曲线) :取几种已知木素含量(化学法测定结果) 的未漂纸浆试样磨成粉 ,加亚铁氰化钾作内标 ,与 KBr 研压后制成透明薄片 ,在红外分光光度计上得到红外光谱图。取木素在 1595cm- 1和亚铁氰化钾在 2110cm- 1处的特征吸收峰之比作为相对吸光度 D ,求出各种含量的木素与亚铁氰化钾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之比(D1596 / D2110 ) ,并以此绘制出木素的含量与相对吸光度的工作曲线 ,或求出木素含量与相对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方程 ;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取待测纸浆样品 10mg ,加入亚铁氰化钾 1mg和 KBr (

6、过 200 目粉)300mg ,在玛瑙研钵中研磨(约120 次) 后 ,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 ,在真空度约0. 1MPa、70 下烘干 8h 以上。经烘干试样在压片模中(压力 :15t) 压制成透明薄片 ,在红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扫描 ,得到红外光谱图。结果计算 :根据红外光谱图得到相对吸光度值D (D1 595 / D2 100 ) ,再由该值查标准曲线 ,即可求得木素的含量。红外光谱用于木素定量测定时 ,测量谱带强度常用基线法。例如 :选用 2250cm- 1 和 1850cm- 1 吸收峰处分别平行于边线的直线作为基线 ,分别计算相关强度。1. 2. 2 纤维素结晶度的测定纤维素的结晶度指

7、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数 ,表征纤维素聚集态形成的结晶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定纤维素结晶度的常用方法为 : X2射线衍射法、红外法和密度法 ,也可应用喇曼光谱和核磁共振作为辅助方法。红外测定纤维素结晶度的方法有重氢取代法、沃康诺经验法及纳尔森2沃康诺经验法。沃康诺结晶度指数和纳尔森2沃康诺结晶度指数的测定步骤为 :称取经粉碎的试样 (80120 目)3. 54. 0mg 和 350mg KBr (小于 200 目粉) ,将其放入玛瑙研钵中和匀研细。称取 300mg 混合物置于称量瓶中 ,然后在 60 、真空度接近 760mmHg 条件下烘 4h。烘干后

8、倒入压片模 ,在 10100MPa 压力下加压 3min ,可得到全透明压片。然后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出样品的红外光谱。计算波峰为1372 cm- 1和 2900 cm- 1(或 1429 cm- 1和 890 cm- 1)的两个峰强度之比 ,即可得到纤维素的红外结晶度指数 N. OKI(或 OKI) 。据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对 12 种纸浆(包括不同制浆方法的木浆、草浆和麻浆) 纤维素红外结晶度指数的测定结果 ,N. OKI 指数为 0. 390. 47 ,OKI 指数为 1. 01. 9。1. 3 近红外光谱技术6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光谱测量技术与化学计量学学科的有机结合 ,具有操作快

9、捷、制样简单、不损坏样品、可以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点 ,已广泛用于农业、食品、石油化工、医药等。李小梅等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测定方式 ,对植物纤维原料组成进行了测定 ,主要步骤如下 :基础数据测定 :采用国标标准方法测定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43 种纤维原料的各个化学成分以国家标准方法测定 ,所得数据为实测值。取 31 个样品建立数学模型 ,并随机从中抽取17 个样品进行内部验证。另外 ,取未参与建模的 12个样品进行外部验证 ;光谱采集 :将样品装于漫反射样品槽中 ,在 4002500nm 间扫描 ,每个样品重复 2 次 ;校正方法 :光谱数据采用 WINISII

10、I 专用近红外分析软件进行全光谱 (4002500nm) 处理 ,并建立数学模型 36 2010 年 第 2 期黑龙江造纸结果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 S) 处理验证 ,根据 MPL S 回归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样品的近红外值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对造纸纤维原料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是可行的。方法可靠、较准确 ,快捷 ,是一种环保、对样品无损的分析测定方法。它对造纸纤维原料的快速鉴定和筛选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造纸纤维原料品质的管理与“按质论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纸浆及纸品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4 。扰 ;紫丁香基、愈疮木基 ,对香豆酸的峰分开 ,不受其他基团干扰。4

11、结语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分析中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并且还在深入发展着。可以简单概括为 :紫外2可见光谱法 (UV) 与红外光谱法 ( IR) 在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定性与定量方面的分析(红外着重于结构分析) ; 质谱 ( MS) 、核磁共振(NMR) 、X2衍射能谱( EDXA) 在木素和糖类结构方面的分析 ; 气相色谱法 (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用于碳水化合物各单糖组分的分离鉴定、木素降解产物及树脂组分分析等 ;凝胶渗透色谱用于测定木素和纤维素的分子量及分布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透视电子显微镜 ( TSM) 用于显微超微结构研究 ,半纤维素在显微细

12、胞壁中的分布研究 ;扫描电镜2X2射线能谱 ( TEM2EDXA) 用于测定木素、硅和硫等在植物纤维细胞各形态区中的分析 ;电导分析( EC) 中的非水电导滴定法测定木素中酚羟基、羧基、羰基和磺酸基等功能基含量等13 ,14 。参 考 文 献1 杨淑蕙. 植物纤维化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528.2 石淑兰 ,何福望.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922356.3 刘铭祥.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造纸原料中木素含量J . 中国造纸 ,1982(3) :14217.4 张曾 ,迟聪聪. 快速测定半纤维素提取液中戊糖和己糖含量的方法P.

13、 中国专利 :200910037365 ,2009 - 07 - 29.5 钟颖 ,樊永明. 仪器分析在木素化学中的应用J . 现代仪器 ,2006(3) :11212.6 李小梅 ,黎庆涛 ,罗伟强 ,等. 近红外光谱法分析植物纤维原料的组成J . 纸和造纸 ,2008 ,27(5) :58261.7 郭慧萍. 色谱分析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 . 上海造纸 ,2008 ,39(5) :29233.8 严丽 ,李新平. 气相色谱及其在造纸分析中的应用J . 西南造纸 ,2006 ,35(5) :27228.9 彭云云 ,武书彬 ,程江娜 ,等. 离子色谱法测定蔗渣半纤维素中的单糖及糖醛酸含量J .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9 ,28 (5) :10212.10 周学飞. 核磁共振法在研究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结构方面的应用J . 中国造纸学报 ,1998(13) :86291.11 佘集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