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_第1页
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_第2页
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_第3页
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_第4页
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医联体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目录1.医联体行业概况及现状32.医联体行业存在的问题62.4在配套政策上重技术层面轻激励机制62.1在组建方式上重行政主导轻内在动力72.2在内部整合上重临床轻资产82.3在利益分配上重“单赢”轻“共赢”82.5“虹吸”现象加剧92.7资源分配不均92.8运转效率低下103.医联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3.2创新纵向整合模式,最大力度重塑分级诊疗格局103.1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最大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13.3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分工协作功能113.4做实政策配套体系,最大程度激发联合协作动力124.医联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135.医联体行业政策及

2、环境分析156.医联体行业发展前景166.1城市医疗集团166.2县域医共体176.3跨区域专科联盟176.4远程医疗协作网186.5以信息化为导向推进紧密型医联体197.医联体行业投资分析201.医联体行业概况及现状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以来,全国医联体探索的风起云涌。但是在医联体推行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松散型的医联体构建,没有管理和产权关系,没有约束和限制条件,仅为医院之间的医疗合作和转诊,医保方面也缺乏支持和支撑,双向转诊的医保无法进行结算

3、,核心医院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到位。从一些地域的推行情况看,目前仍旧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越强的公立医院空床位越少,二级以下医院床位使用率较低,基层医院和社区机构“门庭冷落”、“无病可看”,这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一些区域围绕部分综合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所谓紧密型医联体就是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在行政、人员、财政、医保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进行统一调配,实现经济利益一体化。但在紧密型医联体推行过程中,往往有核心医院利益的考虑,与区域二级以下医院、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构建的紧密医联体,更大的效果是抢占病人资源,“抽水机现象”显著,构建向上转诊的通路,真正实现慢性病人、康复病人

4、向下转诊的屈指可数。这就造成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优质”,落后的医院更加“生存困难”。另外有的地方在推行总医院模式,从医院管理的形式上,明确总医院“两个主体”责任,即代表政府办医责任和监管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运营责任。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相对于医管局的管理模式,总医院模式更适合于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的区域,比如一个县域拥有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可以采取总医院的模式。在相对发达的县域或者地市,如果采取总医院模式直接向区域政府负责,区域内将会出现若干数量的总医院或医院集团,从政府管理上增加更多的举办和监督职能,也相对增加了管理层级。在相对发达县域或地市,应当推

5、行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或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模式。医联体构建是一个载体形式,推动一个区域医院之间的均衡发展,促进就诊病人的就近就便和合理流动,关键的是从人、财、物、药品、信息等在具体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支付方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本人参观过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医疗体系,这些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国家和地区,最大的特征是分级诊疗的实现,根据病人的缓急和难易程度合理分流了患者,综合性医院就医秩序井然,环境舒适,没有人满为患的现象。实质性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医联体仅仅是一种方式,目前看医联体问题较多,成效也不明显。因此,要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考核办法,构建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转诊有序

6、的分级诊疗机制,从支付方和基层医院能力建设上进行推动,加强监督和考核,促使医院之间采取实质性的行动,真正实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2.医联体行业存在的问题医联体建设在全国启动较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距离形成“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一体化全链条医疗服务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四重四轻”的问题。2.4在配套政策上重技术层面轻激励机制现阶段医联体建设仍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为主,各地在配套政策上也更加强调管理、人事、药物等技术层面。比如,在基本药物使用和配备上兼顾基层医院与核心三甲医院间的用药衔接,在医联体内实施更加灵活的多点执业制度,柔

7、性流动式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等。但这些配套政策并没有涉及到支付方式特别是医保支付方式这一核心激励机制,这就使得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的内在动力不足,向服务需方提供整体性健康管理服务的动力也不足,最终使得医联体的整体效率不足以显现。从考核医联体的核心指标来看,仅考核核心三甲医院次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很难分清是医联体改革的成效还是三甲医院自身加强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结果。2.1在组建方式上重行政主导轻内在动力从目前已经建立的医联体看,基本上都是公立的,而且在当地只有一家,大多数是由政府“拉郎配”,发展过程中行政干预较多,形成了一种三级医院“跑马圈地”的态势,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整合”的内在动力。对于基层医疗机

8、构来说基本没有选择权,无法根据区域内人口结构和疾病结构选择合适的三甲医院,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辖区居民的就医选择自主权。对于核心三级医院来说,在联合体内更多是在扮演承担社会责任的角色,缺乏激励机制。对于二级医院来说,期望与三级医院在医联体内形成诊疗资源互补的格局,而三级医院则希望二级医院承接一些有技术要求但经济价值较低的诊疗项目,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需求矛盾。在实际运行中,这种行政化为动力的组建方式容易导致相关医院之间的合作主要以追逐患者资源为目标,而在医疗资源共享上未能产生实质性效果。2.2在内部整合上重临床轻资产医联体成立以后内部资源整合是关键,重点是对内部医疗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统一运行管理。

9、目前各种类型医联体内部整合的重点是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等临床医疗服务领域,具体内容多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开展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三级医院专家到基层机构坐诊、开展远程医疗合作等。但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仍保留着原单位各自的法人地位,原利益补偿渠道没有改变,人、财、物等各项管理权限暂时保留在区域内各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这意味着内部最重要的人员和资本两项根本性资产没有实现整合,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化治理和对医疗资源的统一管理,无法真正实现医联体内人员、服务和设备等资源整合与共享。2.3在利益分配上重“单赢”轻“共赢”医联体内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利益共同点不足,形成了“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对于核心三

10、级医院来说,可以通过优化疾病和患者就诊结构,使得优质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这也导致医联体容易演变为核心医院的市场扩张,医联体内部的双向转诊成为变相的“虹吸”。对于基层卫生机构来说,可以提升服务能力,共享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从而提高居民就诊依从性,增加服务量和收入水平。对于二级医院来说,一方面很难从基层卫生机构的向上转诊中增加服务量,另一方面在承接三级医院向下转诊患者的过程中,反而转向康复或养老等经济价值更低的专科服务,处于技术层次和医保额度“双失”的尴尬境地。2.5“虹吸”现象加剧大型公立医院出于利益考虑,医联体已成为它们“跑马圈地”的战略武器,更多的基层医院成为它们的患者流量入口,医联体也

11、成为新的“虹吸”途径。由于医联体内部未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大医院缺乏患者下转的动力,加上科室盈利压力,更是雪上加霜,积极性低下。患者流转不通畅,只上不下,基层医院患者加剧流失。2.7资源分配不均从基础设备到药物配置,从医保费用到财务预算,基层医院和大医院有着本质区别,通过医联体本该促进资源、费用更好的配置。但很多医联体没有良好的资源分配、成本结算、收益共享等方案,对人员也缺少促进流通的鼓励机制。因此内部人、财、物的流转都面对着巨大的困难!2.8运转效率低下医联体内部各家医院,特别是大小医院间,由于隶属关系不明确,资源整合不到位,造成职能管理不清、流转效率低下。松散型组织,没有触及各级医疗机

12、构的根本利益,医院间无可靠利益和责任关联!3.医联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2创新纵向整合模式,最大力度重塑分级诊疗格局重点是在医联体内部通过精细化资源整合降低转诊率。首先,作为医联体核心的三级医院与成员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时,应根据成员医院的医疗技术条件和水平,确定各个协作专业的分级和转诊标准;根据成员医院的等级水平和发展目标,确定核心医院下派专家和成员医院专业人员培训计划,不断降低专业内转诊率。其次,在医联体内,针对与疾病诊断相关的非必需转诊病人,由核心三甲医院开放大型检查设备和技术的绿色通道,成员医院病人可实现无须转院、挂号和缴费,用成员医院住院号实现记账式登记检查。再次,鼓励核心三甲医院专家在

13、医联体内进行有限坐诊的同时,充分发挥医疗网络平台和远程会诊平台的作用,使得成员医院的患者和医生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获得三级医院的技术支持。3.1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最大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始于 2015年的本轮医联体建设的核心推动力是行政力量,但这不能完全否定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医联体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资源禀赋、服务地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这三项因素。一是要以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需求互补代替优劣势互补,充分激发资源整合的内在动力;二是充分尊重二、三级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不能盲目夸大其公益性属性,这两级医院在组成

14、医联体时更多应遵循市场配置的原则;三是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医联体之间双向选择的权利,通过双向选择既能反应区域内居民的医疗服务诉求,又能兼顾作为医疗服务市场主体的二、三级医院的经济利益。同时,各级政府应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政策、基本药物政策等配套方面适度进行引导。3.3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分工协作功能建立基于协作基础上的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变强调竞争为协作共赢,是医联体得以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将医联体收益来源分为单个成员单位完成的医疗服务量与多个成员单位协作完成的医疗服务量, 对于双向转诊这样协作提供的医疗服务要进行成本收益核算,

15、 要从医联体整体收益的角度进行利益分配, 通过对整体利益和协作利益的强调避免医联体内部的无序竞争。同时,在医联体内部利益分配上也可以适当向非核心成员单位倾斜, 改变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中动力不足和边缘化的局面。其次,依托医疗联合体优势资源真正落实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的签约工作, 通过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内部的按人头预付,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和长期有效的补偿激励机制。3.4做实政策配套体系,最大程度激发联合协作动力在激励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发展的配套政策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需要多部门之间协作完成。在财政投入上,将原先的不同行政层次财

16、政对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分别投入, 调整为对医联体统一投入,进而从政策方倒逼医联体内部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医保支付上,由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单独支付,调整为对联合体统一预付,实施总额预付,按服务签约涵盖人头数打包支付;达到“强化医联体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目标” ,激发医联体内合理有效使用资源、对服务需方进行全面健康管理、降低人群疾病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在管理考核上,重点考核协同服务开展的数量和质量、 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最终的健康管理效果、费用控制效果等指标,通过考核推动协作落地。4.医联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众所周知,医联体发展的好与坏,除了政策层面和市场化运作的影响,医疗资

17、源分配不均的良莠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医联体的热潮已经开始席卷医疗行业的当下,多数医联体的路子都差不多,毕竟面对着医疗市场万亿的市场容量,谁不想分一杯羹?诚然,医联体创建理念与实践虽很不同,但现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却极相近。未能显现出开端利好的端倪。俗话说,“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医联体建设中,必须理清各自不同目标之间相互关联、此消彼长的利害关系,谋定而后动。一般来说,格局高的医联体能看到市场,格局更高的可以看到未来的市场,没有格局的只能看到下派专家到基层。这不仅仅是有一层隐含的得陇望蜀的想法,而是所谓的既要马儿跑,还要给马儿吃草。不能堵住了一端,而流向另一端。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医联体究竟应

18、该对应多少个医院(市场比)?一个医联体究竟应该有多大的规模(市场额)?从很多大医院蓄势待发的趋势看来,医联体的适度规模,对于大医院来说,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着力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来说,医联体却面临多个维度的严格考核与评估,这里面谁是鲶鱼,谁又是在浑水摸鱼?这也不仅仅是考虑基层医院单方面的感受,还要服务于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达成的效果。最关键的是,医联体只是一个“连通器”,十分复杂,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基层医院在整个医疗环境影响下,不是一厢情愿地表现出对医联体的友好。虽然医联体建设有可能增加了医疗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但是医疗基础设施的增加和经费的投入却未必能立即跟上,职责与责任是否匹

19、配?动机和目的成为医联体建设最基本的思考元素。与基层医院合作的前提,合作双方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医联体建设的各项筹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控制能力,是否将信任基础建立在风险控制的机制上?事实上,很多基层医院对于医联体的本质都不了解,对于成立医联体的目的不清晰,医联体面对现实中的医疗服务市场,还是停留在公立医院那时的一套,也仅仅是为了确保和市场接轨,亦步亦趋出那些传统医疗服务方式,而缺少根植于学科业务价值链,用医疗需求用户都能接受的服务去演绎和表现。毕竟,医联体建设不只涉及硬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打破医生团队建设、品牌形成的边界。其中,学科业务价值链建设或将成为医联体版图中最具想象力的一环。倘若医

20、联体建设能够进一步打破大医院的边界,比如说,以往科室布局时,是按学科宽口径而不是按专业设置的,多学科协作功能俨然已越来越虚化甚至被架空了,这个所谓协同的组织也正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现今按照市场需求做实体业务布局,率先进入这个万亿蓝海市场,通过学科业务价值链+商业价值运营模式,就会开创一个全新的服务未来增长空间生态圈。5.医联体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2002年国家体改委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此文件是早期医院间合作的政策基础。 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前卫生部长陈竺表示“要探索通过医疗服务联合体等形式,推进医院与

21、社区一体化、县乡村一体化,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2013年卫生部表示将选拔若干城市,建设医联体,权利支持医联体模式发展。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十三五”相关规划及分级诊疗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医联体建设目标、原则,并明确四大组织模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6

22、.医联体行业发展前景6.1城市医疗集团城市医疗集团,即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促使医联体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医联体内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形成松散型合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趋势分析: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在全国建设100个城市医疗集团。按照规范发展、包区包块、防治结合、行业监管,建立紧密的医联体,

23、防止盲目扩张,防止大医院的跑马占地。6.2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重点探索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并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趋势分析:目前,县域医共体已经进入强力推进阶段。根据国家卫健委部署,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将指导地方落实县域医共体建设规划,强化医联体网格化管理,确定5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做到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连、信息通。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

24、、管理统一的紧密型医联体。6.3跨区域专科联盟跨区域专科联盟,是根据区域内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一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为主,联合其他医疗机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形成区域内若干特色专科中心,提升解决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横向盘活现有医疗资源,突出专科特色。趋势分析:国家卫健委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优势,重点推进肿瘤、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感染性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儿科、麻醉科、病理科、精神科等短缺医疗资源的专科联盟建设。可以预见的是,以专科协作为纽带,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强弱项、补短板,将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专科整体能力的大幅提升。6.4远程医疗

25、协作网远程医疗协作网,是由牵头单位与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趋势分析:目前,“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已实现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县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覆盖全国的医疗专网、远程医疗云服务平台及视频云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各地二级以上医院均可利用互联网或专网开展远程医疗服务。6.5以信息化为导向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让资

26、源与技术“多跑”,让患者少跑,对推进分级诊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医联体的建设,国家明确指出以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以设区的地市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同时,有针对性地主动指导专科联盟建设,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行心医联体系统以“医养云数据中心”为理念,采用“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的方式,以医疗协同,分级诊疗为指导的思想,集中部署,分级享用的方式,建设医联体云数据平台,区域HIS系统,电子病历(EMR)系统、实验室(L

27、IS)系统,影像数据中心(PACS)、远程诊疗等区域系统。实现集中部署一套云平台,解决区域数据中心、区域电子病历集中管理、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等功能。实现与医养联合体云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保健 7.医联体行业投资分析(一)适时调整医联体发展重心在目前供不应求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医联体给患者带来了新鲜的感受,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是,医联体的发展重心并不能仅停留在以固定患者群、获得稳定收入为目的的浅层次合作层面上,还应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任务,包括: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大量技术骨干人才;为基层医疗机构添置硬件和软件,帮助其取得实质性发展;辅导基层医疗机构建章建制,走规范化管理之路。按“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制度设计,国家应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用政策引导医联体将建设重心放到基层医疗机构上,核心指引就是让医疗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愿意去、去了之后留得住,让投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