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犍为出土战国古蜀铜印上的字符考证摘要:彝族早就进入犍为地区, 与当地土着濮人融为一体。在古蜀国开明王朝前, 从朱提 (云南昭通) 到郫邑称帝的杜宇早已统治犍为地区。1997年, 四川犍为出土战国时代的古蜀铜印3枚, 有多个字符。本文认为, 犍为印字符是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的彝文字符, 并用彝文字符考释了铜印字符, 译成了汉文。出土巴蜀土坑印字与古彝文的考释印证, 将对彝族与古蜀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关键词:犍为铜印; 古蜀印; 彝文字符; 印文考释; 重大影响;1977年1011月, 四川省博物馆考古队在犍为县东部的金井、五联公社发掘11座墓葬, 出土文物130余件, 主要是陶器,
2、有少量的铜器和其他器物。其中有铜印章3枚 (见图1、2、3)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犍为县巴蜀土坑墓说:可以确定这是一批战国晚期的巴蜀墓群;, 公元前316年, 秦灭巴蜀, 蜀王败死武阳 (今四川彭山县) 后, 大批蜀人很可能顺着岷江南徙,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他们仍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 尤其在川南山丘一带地区这批墓葬, 很可能就是这些蜀人及其后代所遗留下来的。;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说:犍为墓的陶器年代为西周后期和春秋时期;.四川芦山清仁乡出土战国时代古蜀印章2枚, 其中一枚附图于此 (见图4) 1(P.194), 以便对比考析。钱玉趾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再探说:犍为王文印上的上述四个字符, 具有
3、浓重的彝文笔意与彝文字符的相近相似, 究竟是互不相关的现象, 还是有内在的联系, 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史记·三代世表·正义称:蚕从国破, 子孙居姚巂等处。;姚, 即云南姚安;巂, 即四川西昌一带。方国瑜彝族史稿说:彝族祖先居住在这个区域的年代已经很早了, 在初期, 主要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 (今西昌) 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两个地区。2(P.2);蜀王本纪说:后有一男子名杜宇, 从天堕, 止朱提, 有一女子名利, 从江源出, 为宇妻。;朱提 (shi) , 在今云南昭通。华阳国志·蜀志说, 杜宇自以功德高诸王, 乃以褒斜为前门, 熊耳、灵关为后户, 玉垒
4、、峨眉为城廓, 江、潜、绵、洛为池泽, 以汶山为畜牧, 南中为园苑。;南中, 即今云南、贵州西部及四川的凉山州和宜宾以南地区。犍为县恰好处于峨眉与宜宾的中间, 应属杜宇的管辖范围之内。爨文丛刻·彝族远祖及罗甸水西世系表载:且兰考记载从希慕遮到隆穆31代‘世居于蜀’周之叔世, 杜宇称帝于蜀, 蜀有洪水, 隆穆避居南方, 诸夷奉以为君。;彝族的隆穆, 就是蜀族的杜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在云、贵、川的上述地区, 蜀族彝族似乎难分彼此。屈小强等编三星堆文化将古蜀族的三角戈、郫县张家碾和新都出土的铜戈铭文加以对照考析, 说上述三戈上的铭文为古蜀文字, 这种文字和彝
5、文一样都是音节文字。3(P.444);现在考析犍为印的字符。图1有4个字符, 呈菱形分布, 按上左下右顺序排列, 分别用代号Z1、Z2、Z3、Z4表示。图2有3个字符, 呈中左右排列, 分别用代号Z5、Z6、Z7表示;图3中间有1个字符, 用Z8表示;图4 (芦山印盖印图) 有3个字符, 按左下右顺序排列, 分别用Z9、Z10、Z11表示。以上11个字符见表1.11个字符之外的, 应是图形及符号。印章的图形与文字, 有印面图 (反面) 和盖印图 (正面) 之分。顺便说明, 在四川犍为县巴蜀土坑墓中, 图1是盖印图 (正面) ;图2是印面图 (反面) ;图3是印面图 (反面) .巴蜀青铜器中,
6、图1是印面图 (反面) , 而且放倒了;图2是盖印图 (正面) ;图3是盖印图 (正面) .本文皆采用盖印图 (正面) .芦山印Z11是王;字, 此字应是从中原甲骨文一汉字系统借用的字符。Z9与Z11呈左、右对衬排列, 因此, 可确定Z9是个字符。Z9与Z10一起, 构成王;的称号或名字。彝文字集有与Z9相似的字符 (见表1.Y91) , 其读音为a, 字义之一为父亲;4(P.295)。汉彝词典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9) 中, 与王霸;对应的彝文词中有相似的字符 (见表1.Y92) , 与酋长;对应的彝文词中有相似的字符 (见表1.Y93) .还有, 祖本;的彝文词是 (表1.Y94)
7、, 先驱;的彝文词是 (表1.Y95) , 都与Z9相似。古彝文的异形别体很多, 一个字符常有正写、倒写、反写与笔画多少弯曲不同的现象。因此, 我们认为, 字符Z9有父亲;、酋长;、祖本;的含义。如果上部的方块 (Z12) 也是字符, 在古彝文中有相似的方框形字符 (Y121) , 彝文字集云南卷、贵州卷、四川卷都有 (87, 292, 599, 779, 952, 1203页) , 读音为tu或to;含义有:宇宙、乾坤、苍穹等。图4印章应该是天授的开国君王的印章, 此君王相当于汉高祖、宋太祖一类君王。当然, 这个古蜀族 (或古彝族) 的方国, 应该是个中小型的酋邦。图4 (芦山印) 应是这个
8、方国国王的印章。再说图2 (犍为印) Z5字符, 在印章中部, 比Z6、Z7字符大而醒目, 它与Z9字符相似, 最大的区别是一正一倒。因此, 它应该也是方国国王称号或名字的字符 (参看Z9考析) .再后说重要印章图1 (犍为印) 的字符。Z4是王;字, 与图4 (芦山印) 的王; (Z11) 、图2的王; (Z7) 完全一样, 应作方国国王;解。Z1字符在印的上部, 应是首字符。彝文字集·四川卷1315页有两个相似字符 (见表1.Y11、Y12) , Z1与Y11的构形基本相同, 只是一正一倒。Y12与Z1方向相同, 只是竖画顶端多一横画。此外, Y11竖画的端部呈弯曲形。三者应
9、该是同一字符。Y11、Y12的释义有分开、离开;、叉;、懂;等。这三个字符的构形理念应该是:由一个竖画延伸、演变成两个笔画, 用以表达分离、分叉、分支等概念。作为植物, 在成长中由一个主根或主干, 分叉成两个或多个枝条, 这个主根或主干在下, 枝条在上, Y11应该是主要表达植物的分叉。作为人类种族, 一个祖先繁衍后代, 变成两个或多个支系, 这个祖先在上 (前) , 支系在下 (后) , Z1与Y12字符应该主要表达的是种族繁衍的概念。图1.Z2字符, 在彝文中有许多相似字符。彝文字集102页有 (属云南禄勒, 见Y21、Y22) 、357页有 (属云南宣威, 见Y23) , 793页有 (
10、属云南弥勒, 见Y24) 、1051页有 (属贵州, 见Y25) .在古史通鉴·笃慕源流中有许多类似Z2的字符, 且与彝文字集中上述字符完全一样 (见表1.Y26、Y27) .其读音为雅;, 都作人名使用。笃慕源流记述彝族远祖以希慕遮开始, 繁衍至笃慕有31代。笃慕后裔分六个支系, 传至阿格君长有85代历史。在笃慕之前的君长中, 有:诗雅立、立雅密赤雅德等8位;在笃慕之后的君长有:慕雅考、齐雅洪纪雅德、德雅堵等16位。上述24位君长名字中都有一个雅;字, 而且都处在第二字位。这也是将犍为印的Z2字符排在第二字位的依据。这个雅;字对应于彝文字符是Y21、Y22等。因此, 我们确定犍
11、为印图1.Z2字符处在方国国王名字的第二位, 用笃慕源流的雅;对译, 应该比较合理。彝文字集·贵州卷的字符 (1051页Y24) 释义之一有和;的意思。Z2字符中间是长竖画, 两侧各有一短竖画;三竖画略有不同, 但有一横画连成一体。可谓和而不同, 不同又能紧密相连, 和谐相处。图1.Z3字符, 在彝文中也有较多相似字符。彝文字集202页有 (属云南禄劝, 见表1.Y31、Y32) 、266页有 (属云南宣威, 见表1.Y33、Y34) 、639页有 (属云南石林, 见表1.Y35、Y36) 、1326页有 (属四川, 见表1.Y37) ) .上述字符都与S相像, 但有正向和反向,
12、 横放和竖置的不同。在爨文丛刻·君代母系中, 与图1.Z3相似的字符有23个之多 (见表1.Y38、Y39、Y310) , 这些字符全是竖置, 书写笔画与S相反;其读音接近斋;, 译为汉字作舍;.这23个舍;都作人名使用, 如:迫娄舍节、娄额舍主阿享舍鲁、本局舍纽等。这些名字都由4字 (4音节) 组成, 舍;字 (音节) 都处在第三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上述由舍;组成的人名都是女性, 都是君长的母亲。在汉文史书中, 舍;有时译作奢; (如奢香;) .本文据君代母系译为舍;.彝文字集 (云南宣威) 的字符 (Y33、Y34) 有发布政令;的词义。按此词义, 译成摄;似乎更好,
13、统摄;与发布政令;词义相近。S (或反S) 横放或竖放, 那弯钩形态可分别表示能挽住或掌控上下或左右的一切, 寓意能发布政令、统摄臣民。周有光世界字母简史说:拉丁字母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在最初六百年间, 在意大利以外地区还是影响不大。;拉丁字母的S, 是借鉴一个希腊字母Σ (左转90°的Μ) 改造而成5(P.286)。古蜀字符 (彝文字符) S是独立创造, 应早于拉丁字母S, 并有特定含义, 说明古蜀人 (古彝人) 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力。现将犍为印图1的4个字符综合考析。字符Z1, 与彝字Y11、Y12相似, Y11、Y12读音为斋 (支) .图1印4个字符用汉字注
14、音可写为:支雅舍王。支;有分离、分支的意思, 雅;有和的意思, 舍;有发布政令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应是:分支的、推崇和;的、能发布政令的王。这个犍为印就是这个王的印章。其他印字分别用汉字注音, 图2印是:阿舍王;图3印是:舍 (王) ;图4 (芦山印) 是:阿舍王 (或妥阿舍王;, 天授的开国君王) .犍为土坑墓出土了3个印章, 图1的印面直径是3.7厘米, 图2的印面直径是4.2厘米, 图3的印面直径是4.5厘米。图3中部的字符 (Z8) 与图1的第3个字符 (Z3) 相同, 都读舍;, 都是发布政令的意思。那么, 这个印就是能在方国的分封国内发布政令;的国王的印章。图2印有3个字符, 其中
15、, Z5与Z9有父亲、祖本、先驱的意思, Z6与Z3、Z8、Z10相同, 也读舍;, 有发布政令;的意思。这个印应是能发布政令的先驱王的印章。这个先驱王相当于汉族的秦始王、汉高祖、宋太宗般的君王。当然地处南方的古蜀族 (或彝族) 的君王的方国应该较小, 但是, 这个君王应是这个小方国的大王, 所以, 印章也大。在3个印章中, 图1印要小一号, 这可能意味着这个方国要小一等、国王要低一等。唐朝的唐睿宗曾将五个儿子封王, 李隆基被封为楚王。图1印中的王, 考虑到他是分离出来的崇尚和;的国王, 可能是大方国国王的子嗣或大臣, 被分封为王 (封国之王) 之后, 必须忠于大方国之王, 与其他分封之王和睦
16、相处。这就需要尊崇和;的理念。古代的犍为一带是僰人的居住地。蒙默楚为僚说说:除了南中八郡, 古代巴蜀地区也是濮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区。;又说古代僰人和濮人、僚人一样, 它是一个较大的族系, 它的内部包括着不同的支系。;秦汉时的僰人就是魏晋时期所称的濮人。6(P.15);又在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中说:我们认为杜宇就是僰人。6(P.45);许慎说文解字载:僰, 犍为蛮夷, 从人, 僰声。;水经注·江水说: (僰道) 县本僰人居之, 地理风俗记曰:‘夷中最仁, 有仁道故字从人。秦记所谓僰僮之富也。’古代犍为的民众最讲仁道, 方国国王印章含有和;意义的
17、字符, 应易被理解了。蒙默试论彝族的起源问题说: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 与以濮人为主的土着居民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说:今云南彝人中多有濮夷-即原住彝人, 六祖是古蜀国彝人南下后在云南的回家、叠加和重合;又说:曲涅、古侯渡江后有三次大的分徙一支顺江而下, 往东进入雷波、屏山、宜宾、泸州;一支往北, 进入凉山腹心地古侯仍往东, 进入美姑, 越雟、甘洛、峨边、马边、汉源、雅安、乐山等地乃至更远。7(P.127-139);犍为地处乐山、宜宾之间, 应该包含其内。杜宇从天降, 至朱提;, 朱提就是云南昭通。后来, 杜宇来到成都平原称帝, 应是
18、从昭通到宜宾 (较近) , 由宜宾沿岷江北上成都平原, 途经犍为。因为岷江南流到乐山, 经犍为到宜宾注入长江。蜀王本纪载望帝治汶山下, 邑曰郫;.刘琳注:杜宇的时代约在春秋中期。8(P.182);杜宇之后是鳖灵, 建立了开明王朝。华阳国志校注说:开明立, 号曰丛帝。从帝生卢帝。卢帝生保子帝。帝攻青衣, 雄张僚僰。九世有开明帝, 始立宗庙8(P.185);青衣在今四川芦山县, 图4芦山印字与犍为印字一样与彝文有关, 当在情理中。九世开明帝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 开明王朝共传12世, 在公元前316年灭亡。开明王朝时期, 犍为地区应该是濮 (僰) 人、彝人、蜀人融为一体的族属了。巴蜀古代文字发现
19、后, 早期的学者用解读甲骨文的方法解读。童恩正、龚廷万从四川两件铜戈上的铭文看秦灭巴蜀统一文字的进步措施说: (戈的文字) 是方块字而非拼音字, 是直行而非横行。它与汉字一样, 属于表意文字的范围。;李学勤试论余杭南湖良渚文化黑陶罐的刻划符号说:中国境内存在的古文字, 绝非都是汉字, 或与汉字有关。比如巴蜀文字, 不少论作以之当作汉字来释读, 就是不成功的。9;2010年, 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承担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对比研究课题;, 四年来形成对比图片122张 (刊于诺苏18、19期) .阿巴乌呷嫫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对比图片展览获得中外学者的好评说:中央民族大学朱文旭教授说:‘
20、从对比图片上看, 三星堆文化与彝族文化, 确实有历史渊源关系。’戈隆阿弘彝学研究文集说:三星堆遗址, 肯定是彝族先民古夷人的遗存无疑。10(P.143);.犍为出土印章的年代被定为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晚期, 可能处在开明王朝保子帝之后的10世、11世或12世时期。此时的犍为应是彝族的居地, 也是蜀族的辖区。考虑到犍为所处的特定地域、特定时代以及种族的特殊关系, 彝族与蜀族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因此, 我们用彝族文字考释犍为出土的古蜀印章文字, 应该说具有合理的元素。多数彝族学者比较赞尝这种考释, 但有较多汉族人士一时难以接受。本文上述考释方法与结果若能成立, 有较多的古蜀印和铜器铭文皆可如此考释, 将对巴蜀历史文化、彝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古代巴蜀文字的研究, 产生重大影响。参考文献1四川省博物馆。巴蜀青铜器M.成都:成都出版社, 2005.2方国瑜。彝族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3屈小强, 李殿元, 段渝主编。三星堆文化M.成都: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