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_第1页
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_第2页
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_第3页
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_第4页
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观演类建筑分析 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如何分析一个建筑?建筑师的背景建筑的背景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建筑体型特征与结构形式建筑空间布局与流线分析建筑立面分析建筑材料的运用上海大剧院 夏邦杰主持设计于1994 夏邦杰和他的工作室 夏邦杰(1939-2010),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是法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建协常务委员会主席、巴黎商会法中委员会成员等荣誉的获得者。“全盘中化”的法国建筑师夏邦杰作为上海大剧院和南京路步行街的设计者,夏邦杰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国建筑师代表。法国建筑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仅仅在上海,他做过的项目就包括上海大剧院、南京路步行街、浦东世纪大道、路易凯旋宫等。 1992年成

2、立的夏邦杰事务所以前只做城镇景观设计,而现在则考虑以进入办公文化类建筑进入中国市场,目的就是在中国城市化开始的阶段分一杯羹。上海大剧院就是他的重要代表作。 建筑背景 上海大剧院始建于1994年,正值上海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基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西北侧,南靠人民大道,西邻黄陂北路,北望人民公园和上海老图书馆,东边是市政大厦,地处上海文化与政治的核心地带。而剧院的建设就是要与上海改革开放形象相符合,成为九十年代上海发展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总体规划 上海大剧院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人民广场的特殊位置和内容,主要立面面向广场和人民大道,与周围的建筑形成庄重、恢弘的群体,使人民广场成为真正的政治

3、、文化中心。特别是基地前后的街心花园和人民公园,使剧院建筑成为人民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 建筑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思在于环绕观众厅和舞台的集中组合,这些空间是来宾与演员的聚会场所它后面是表演和专业技术活动场地,前面是观众休息娱乐空间。通过一条简单的路径,观众从户外穿越花园及水池,登上台阶,进入大剧院。建筑物前的平台如同纪念性的阶梯,达到了大剧院入口的完美,它一方面能正式接纳重要贵宾,同时也可引导人们进入平台下方的入口。建造方案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手法,它的平面以“井”字型划分成9十方格,前部设有大厅、台阶和花园,这一严谨的平面有机地组合了主要与次要舞台,观众太厅

4、与公共场所。 屋顶层包容舞台上方的机械空间,此属于首创之举的解决方法,它包含有丰富的多功能空间,太屋顶的侧翼保护着大剧院和附属服务设施,它隔开了都市噪音,其内部如同反转的贝壳,可容纳多层的多功能服务设施、酒吧、俯瞰城市的餐厅、会议室、聚会及接待场所。 建筑体型特征与结构体系建筑体型特征与结构体系 建筑使用了“天圆地方”的基本构造大剧院的平面是几何正方形的,曲线的屋顶则是圆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方”代表大地,“圆”则代表天。屋顶造型呈向天空展开式的曲面 。屋顶下方,建筑的主体则是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盒子”。被设计师定位为开放的宫殿“.大剧院透过一座水、土相溶的坚实台基,奠定在中国的土地上

5、,它置身于上海政治、文化中心;向蓝天展开其屋顶,象征中华民族的聚宝盆,承接着来自宇宙、人类的恩泽与智慧,象征着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情追求,也象征着上海有有始以来就与天地相通的博大胸怀.。 大剧院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空间钢桁架结构。钢屋架的重量同重于埃菲尔铁塔,其安装安度巨大,采用的是整体提升安装的方式。该屋架为箱型梁厚板全焊接空间的结构。其悬挑跨度大东南28m。南北23.4m。为了体现艺术外型与内在功能的完美统一,顶部以钢结构减轻自重,用六根透明的柱子撑起它向天空反翘的顶盖,给人以飘浮的动感。下部以混凝土结构组合成不同的板块。如此高难度的设计,飘逸的造型,粗犷的结构,结合了力与美,使建筑具有恢

6、弘的气势。 建筑空间布局与交通流线建筑空间布局与交通流线 进入主入口就能看到四层楼高的大堂,建筑师利用大净高的大厅,营造了一个恢宏大气的的室内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同时也体现出了建筑的特点和地位。主要的大中小三个剧场,分别分布在建筑的不同的楼层,由此可见,整个建筑以垂直交通为主。观众通过大厅的几部楼梯,进入各层。楼梯的位置很显眼,有很好的导向性。 建筑立面分析建筑立面分析 大剧院外观为透明的水平墙面,有韵律感的垂直线条装饰。乐感的曲面屋顶接收来自天空的光线并将其反射出去。夜晚,这光与水交织的剧场闪烁着万千光面,直接的光束、晶体立面与屋顶组合的光幕、水池及瀑布水光反射形成了一个水晶宫殿。

7、建筑的立面表现出了建筑内部的功能,公共交通部分以玻璃装饰,辅助部分与剧场空间外部则饰以厚重的混凝土,体现了功能主义建筑的精髓。 建筑材料的运用建筑材料的运用 外墙为高科技的彩釉玻璃幕墙,采用暴露式钢索结构,搭配上厚重的混凝土,体现的是大剧院独特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融合了飘逸的艺术感以及认真的庄严态度。公共空间主要装饰材料为大面积的饰以希腊水晶白石材,这种材料晶莹剔透,举世罕见。 总结总结 政治、经济、文脉三者碰撞的产物东方艺术文化中心保罗安德鲁设计于2000 举世闻名而又颇受争议的大师举世闻名而又颇受争议的大师 保罗安德鲁 (paul andreu,1938年 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

8、caudran),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世界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他善于设计大规模的建筑,也很善于通过文案推销他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大型项目中多次中标。安德鲁的作品系列和建筑追求是非常独特的,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戴高乐机场的建设历经30余年,有着高品质的完成度和撼人心魄的感染力。代表作有国家大剧院、上海浦东机场、查尔斯戴高乐机场候机楼等。但他的设计也多次出现问题,尤其坍塌等安全问题和设计中的能耗巨大浪费问题为主。 建筑背景建筑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浦东新区开始飞速发展 2000年浦东新区人 民政府正式成立, 同时,浦东新区人

9、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和浦东新区政协又相 继成立。由市政府和 浦东新区政府投资11 亿元建造的上海东方 艺术中心坐落于浦东 行政文化中心,是市 委领导在召开的上海 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 出的文化布局规划设 想的上海文化“一轴”的东起点。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规模宏大,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 。 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 五个半球体依次为:正厅入口、东方演奏厅、东方音乐厅、展览厅、东方歌剧厅。每个部分彼此分开而又通过中间的公共部分联系在一起。以中间的圆形部分为核心,五个厅放射状分布在四周。单独把每个部分平面拿出来分析,又会发现全部是以观众和舞台部分为中心,其他的辅助用房如排

10、练厅、休息室扇形分布在周围,呈放射状分布。 -平面图 体型特征与结构体系体型特征与结构体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后现代建筑理念的一个杰作,设计理念是上海市花“白玉兰”运用了仿生学原理,远眺之下,碗状体型宛如一朵翩跹的“白玉兰”,不同于一般的几何形体,她更像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有机体,这使得整个建筑生动起来,独特且更有魅力,成为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整个设计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前卫最有文化意蕴的风格回归大自然。在这样的环境里欣赏音乐艺术,是一种真正陶冶性情的享受。曲面玻璃墙连接着屋顶与基座,但并不直接依附于建筑实体,而是采用了国内从未使用过的钢架-索网-支撑体系和特殊的点式驳接安装。同时,在观众厅的混凝土墙

11、和立面之间加上了支杆作为补充结构以减小构件尺寸,用这种方式,外部荷载就不会光加在立面玻璃系统上,观众厅的混凝土墙也能分担一部分外荷载。连接玻璃立面和石墙的拉杆也赋予高耸的休息廊以勃勃生机,产生一种室内新景观,这也成为了东方艺术中心的主要特色之一。为了让立面能获得通透感,结构体系更显轻盈,采用了一种由垂直和水平的椭圆钢构件制成的轻质格架作为立面的主要结构,以具有抵抗风荷载和抗震的能力。 屋盖承重结构采用由正交钢结构析架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整个建筑屋盖结构同下部结构一样分成五个区,即人口大厅(一区)、演奏厅(二区)、交响乐厅(三区)、展厅(四区)、剧场(五区)。中间屋面处钢结构与剧场(五区)固定

12、连接并可滑动支撑于其它四个区的钢析架上。 空间布局与交通流线空间布局与交通流线 简简单单的一道外门与开阔恢宏的大厅直接相连,体现了设计者“令人眼前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 。进入大厅,观众面临的是发散式的流动型空间,通过大厅,可以自然而然的分别进入四个不同的演出展览空间。观众从左边的入口进入建筑内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演出空间。交通流线明确,以水平交通为主。 建筑立面分析建筑立面分析 整个建筑外表皮采用双曲面灰绿色的玻璃幕墙。从外面欣赏艺术中心,通体的玻璃幕墙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如同一座琉璃宫殿。玻璃幕墙随时间和光线而变化。从里往外看时,整个立面能时时保持其透明性。由外往内看,是从透明到不透明的

13、渐变,极富个性。 建筑外立面-建筑内部向外看 建筑材料的运用建筑材料的运用 为了达到之前所说的独特的立面效果,外立面材料采用了具有透明、高强度、耐光、耐热、耐寒、抗冲击等性能的夹层玻璃,两层之间是密度不同的镀锌钢穿孔板,其不透明性根据立面所需的抗太阳辐射的要求而定,由上至下穿孔率递减,从而保证均衡且合理的能量分布。根据安德鲁的设想,内墙的装饰要以陶瓷质感体现中国韵味。一进入大厅即感受到分别为褐、红、黄、灰的类似一颗颗大豆穿在一起悬挂在整面墙上的不同陶砖,既是中庭的内墙也分别作为三个观演厅的外墙,配上较为毛糙的山西黑的花岗岩地面,使得建筑内部风格颇为中式。-宜兴制作的陶瓷挂件 颇受争议的地方颇受争议的地方 自2004年底运营以来,电费成为其最大的能源开支。记者获知,如果一年演出300场,东方艺术中心电费开支需要800万元;如果演出500场,电费就要上千万元。 还有东方艺术中心大门,不少人曾指出其设计缺陷:简简单单的一道外门与开阔恢宏的大厅直接相连,虽然体现了设计者“令人眼前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