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_第1页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_第2页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_第3页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_第4页
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不足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层次的研究者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学术观点陈杂,实践方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不断地补充、修正和否定。1鉴于此,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具体目

2、标,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了,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这一独立的个体。因此,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共同成长的过程2P160.1.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整体阅读教学观点认为一篇文章、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个学习阶段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地,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大致由整体-局部-整体3三个阶段组成。首先是初步整体认识阶段。3第一步是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在阅读无障碍的前提下,结合每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让学生通读全文,使学生熟悉文章的

3、内容,对课文的全貌有个整体的印象。这一阶段是整体阅读教学过程的基础阶段。其次是局部分析理解阶段。3可以是解读文章的重点词语,也可以是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分析,目的是使学生能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重要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往往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多在此阶段进行讲解分析。因而,此阶段是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最后是整体综合升华阶段。3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由分析到总结的概括过程。主要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以及写作特点的总结。完成此阶段,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才算是完结。2.研究性阅读的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这说明学生只有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才能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而研究性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或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做研究性质的真实阅读,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特定的成果,并在成果构建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形式4.这种阅读的教学过程由教师导入-学生感知-师生设问-学生独立研究-集体讨论-学生表达-师生总结评价1构成。这一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语文教师充当的不再是讲授者的角色,而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以来较为新颖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

5、的发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3.朗读性阅读的教学过程朗读性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读,难点在于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感知作者情怀。总之,朗读性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语言建构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效结合。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很适合朗读,如文言文、诗歌辞赋、抒情散文、神话寓言、小说、戏剧等。朗读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课文体裁的不同,可选择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等。范读,可以是教师亲身范读,也可以是运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的音像

6、视频。教师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朗读,才能达到此教学的目的。分角色朗读,能使学生更好的进入文本情景,感知文本。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朗读阅读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二、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是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具有一定共性的。比如,情景教学法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阅读教学方式就是,坚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显然,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已经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怎么学转移了。1.师生间的配合互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阅读的主体,即语文阅读教学的施教主体和学生

7、的学习主体。教师首先要根据文本内容设置阅读任务。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示范。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唱独角戏,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考虑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凸显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为本的教学理念。2.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首先,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分成结构合理的小组。之后,每个小组再根据语文教师设计好的阅读方案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潜能也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在这种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在探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将会逐渐多

8、元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分配,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3.情景教学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一个适宜的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过程体验。一般来说,为语文阅读教学所创设的情景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展现情境或者是多媒体渲染情境等。其中,借助多媒体可以使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文本的美。而通过给学生展示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三、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综观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虽然论述了很多阅读教学理论有了新的建构,在实践中也有了新的

9、突破,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研究者并没有对阅读教学过程和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界定,混淆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两个概念。因而,只有先确定两个概念的涵义,才更有助于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显然教学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该阶段的任务。而有些论者将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学的活动应该怎样完成,教学内容怎样讲。这就与教学方法混为一谈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

10、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不能等同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学过程是骨骼,教学方法是血肉.其次,有些论者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多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并没有或者较少地结合具体的教材实例加以说明,显得过于苍白,没有说服力。或者是所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不完全试用于所有的语文文本的阅读教学,不具有针对性。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有二:其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有年级高低之分,学生具有纵向性差异。其二,阅读的文本具有文体之别。中小学所接触的文体从时间上大体上分两大类:现当代文和古代文言文;从体裁上大体分为:记叙文、

11、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每一类体裁的文章都有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模式无固定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新时期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因人施教、因文施教。再者,由于对语文阅读理论的认识不足,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工作总结的不够,致使对新时期一些语文阅读理论因吸收和积累不够显得单薄而经不起推敲1.也导致了实践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1.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增加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也要丰富条件知识,即相关教育学原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科学教学方法,就要了解了相关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论知识,归纳出基本规律。此外,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一改以往以教材、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重点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充分研究文本、研究学生,设计和实施良好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参考文献:1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2刘志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