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导学案_第1页
山居秋暝导学案_第2页
山居秋暝导学案_第3页
山居秋暝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修导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山居秋暝导学案制作人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使用时间2016年12月10日【学习目标】1、品味诗的意境。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了解王诗的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4、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1、诗歌意境的把握。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第一课时【预习导航】二、预习导航:1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诗歌发展的概况:诗经楚辞一一汉魏五、七言古体诗一一唐诗一一宋词一一元曲一一明传奇一一清(集 大成)现代诗(自由体、律诗)2、识作者: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701 761),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九岁就负有

2、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第一名,二一岁、开元九年(721 )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 连读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此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 己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 、禅宗始于北魏,在盛唐以后兴起,安史乱后才开始广泛流行,可能与寒士 ”阶层(中小地主、庶

3、族地主)的崛起有关。禅宗比之与道教是较为悲观的,是美好理想幻灭的产物,比较符 合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个人在现实社会中被挤压、难以自我主宰的感觉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前曾在嵩山隐居过),先是在终南山,以后在蓝田辋川,两处的景色都很优美。他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的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同时对佛教的信仰日益发展,他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 意味。王维往往以最经济的语言来勾勒自然风景和物象,并将参禅妙悟之所得溶入其中,使人读 之如万水回野,千峰合抱,风日无边,应接不暇。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寥寥十字,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其中禅意绵长, 难怪

4、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变之无穷, 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诗人玉屑中也说:“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一道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 、他是诗人,还精通音律,善绘画,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北宋苏轼说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绘画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著有王右丞

5、集。 、前期的诗表现出清新明快、豪迈健康的调子,作品也具有较强烈的现实主义,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 后期因为政局黑暗, 奸臣专政,只好渐退出官场,隐居山林, 诗作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地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隐隐透露出田园的恬静闲适的 乐趣,以及做人处事的禅机,所以被誉为诗佛。王维晚年信奉佛禅,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不过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 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3、略说“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 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

6、,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而宁愿隐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 物、柳宗元等。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 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

7、对后世影响很大。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 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4、知背景:王维青年时期,由于当时政治比较清明,曾创作过一些豪迈俊爽的诗篇。后来奸相李林甫 当权,排斥异己,诗

8、人几经贬谪,愈发礼佛参禅,对仕途产生了厌恶情绪,于是退居山林,亦 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首山居秋暝就是表现诗人山居隐逸的乐趣的。三、学习探究 探究活动一1、题解初步感知: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 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2、字音辨析秋暝()竹喧() 浣女()歇息()暝:山居秋暝喧:喧闹渲:渲染瞑:瞑目暄:暄腾冥:冥想煊:煊赫3、整体赏析 .“山居秋暝”中的“暝”的意思是 与“迷花倚石忽已暝”中的“暝”意思是否相同? .含联、颈联对仗工整,分别从 、四个角度进行了描写。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 (用四个字概括)的特点。 .在诗里诗人勾画出了一幅雨后晚景图,从画中可以

9、看出这里山村的风景是如此之 ,民风是如此之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犹如世外桃源。这就给 句中的作了有力铺垫。4、意境何谓 意境”?这里的 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 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 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探究活动二展开想象再创意象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第一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一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 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暗点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清新、

10、恬淡的基调。)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一一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一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探究活动三1、意”指的是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 揭示怎样的现实生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或说明怎样的 道理。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一句的词序还可作两种排列: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哪些好处?4、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这首诗的 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5、与多数诗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