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版传染病学期末必考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
2、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6、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炎刺激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发病率高。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9、流
3、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
4、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简称赫氏反应。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19、后遗症
5、: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21、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2、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23、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24、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
6、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5、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26、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7、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
7、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8、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
8、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30、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31、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32、乙型
9、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3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34、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35、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36、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
10、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37、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38、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1、我国法定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分别有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为鼠,其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虫媒传播,临床上三主症是发热、出血、肾损害。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普通型分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治疗首选青霉素。6、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8、鼠疫临床上分胰鼠疫、败血症
11、型鼠疫、肺鼠疫三型。9、钩体病治疗首选药物青霉素,治疗过程应避免发生赫氏反应10、疟疾凶险发作临床表现分脑型、超高热型、冷厥型、胃肠型、水肿型。11、感染过程常见的表现有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体携带、潜伏性感染,。15、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鼠,临床表现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发热、出血、肾损害是三大特征。16、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腊样芽孢杆菌。1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20、发疹性疾病的前驱期分别是几天:水痘、风疹1天、猩红热2天、麻疹3天、斑疹伤
12、寒5天、伤寒6天。22、通常所说的乙肝五项是HBsAg、抗HBs、HBcAg、HBeAg、抗HBc。2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接触、母婴传播、其他(医源性传播)。25、狂犬病的临床经过是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预防狂犬病疫苗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26首先药物伤寒-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斑疹伤寒-四环素,猩红热-青霉素,百日咳-红霉素,普通型流脑-青霉素,恙虫病-氯霉素,细菌性痢疾-喹诺酮类药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青霉素,疟疾(控制发作)-氯喹。27、免疫接种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8、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13、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6、流脑:是由脑膜炎奈
14、瑟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炎刺激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发病率高。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0、
15、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赫氏反应:钩体
16、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简称赫氏反应。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
17、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21、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2、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23、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24、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
18、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5、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26、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7、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
19、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8、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20、30、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31、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3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
21、,肝功能正常的人。3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34、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35、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36、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37、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
22、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38、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
23、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6、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炎刺激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发病率高。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24、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
25、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简称赫氏反应。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
26、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21、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2、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23、病毒性肝炎
27、: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24、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5、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26、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7、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
28、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8、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29、。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30、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31、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
30、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3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3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34、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35、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36、
31、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37、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38、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
32、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6、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炎刺激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发病率高。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
33、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
34、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简称赫氏反应。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
35、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21、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
36、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2、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23、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24、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5、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26、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
37、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7、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8、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
38、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30、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31、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
39、,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3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3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34、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亦
40、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35、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36、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37、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38、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
41、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6、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炎刺激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发病率高。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
42、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43、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简称赫氏反应。16、恢复期:病理生
44、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21、窗口期:急性HBV
45、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2、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23、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24、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5、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46、。26、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7、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8、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30、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实习生派遣服务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租赁中介公司房屋租赁广告推广服务协议3篇
- 散打课程设计模式
- 2024年深圳市租房合同纠纷处理
- 玉石高端鉴赏课程设计
- 版权法律法规解析考核试卷
- 机械识图课程设计
- 展厅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 《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
- 物流短信平台课程设计
- 电动托盘搬运车操作规程范文(2篇)
- 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金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 【MOOC】轮滑高级教程-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医院副院长工作总结范文(2篇)
- 【MOOC】诊断学-山东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建造师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2
- 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协议书
- 汽车维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篇)
- 2024-2030年中国清洁供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