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琵琶武曲佳作的分析摘 要:琵琶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许多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上,都是其他乐器所不可比拟的。十面埋伏是以古代历史战争为题材的一首大套琵琶武曲,它的叙事性强,乐曲风格壮丽辉煌、气魄宏大。文章以汪派传人卫仲乐演奏谱为例,通过对乐曲的分析、理解、研究,进一步探索有关琵琶乐曲中大套武曲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为人们今后的学习及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琵琶武曲;十面埋伏;艺术特色;乐曲欣赏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81-02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较为古老的乐器
2、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之王;。琵琶乐曲可以分为文曲、武曲等多种体裁。文曲柔弱抒情、细腻委婉;武曲壮丽辉煌、气势磅礴。十面埋伏就是典型的大套武曲,叙事性极强,常用鲜明的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乐曲结构较庞大、段落分明。一、十面埋伏概述十面埋伏,最早为四面埋伏,后为十面、淮阴平楚,是一首大套琵琶武曲,它集中了传统琵琶曲中较多的指法,达到了技巧的运用和音乐表现的高度统一,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这首乐曲是根据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加以集中概括改编谱写而成的。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人民开始相继起兵响应,最后形成刘邦带领的
3、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两支强大的势力,他们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双方的战争持续了数年,到公元前202年,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刘邦以三十万兵力的优势布下十面埋伏,将项羽引入其中。深夜,谋士张良吹箫、士兵唱楚歌、使军心失散、对峙中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连夜率领骑兵突围外逃。最后在乌江边展开决斗,项羽终因寡不敌众,在叹息声中拔剑自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汉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十面埋伏情景交融,淋漓尽致的将刀光剑影的古战场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乐曲歌颂了战争中刘军取得胜利的威武雄姿,成为描绘战争场景的绝世佳作。有关乐曲的创作年代及作者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现今流传、现存最早的乐谱属清代北派王
4、君锡的传谱由华秋苹收录于1818年出版的华氏谱上。据统计十面埋伏共有三十个版本,但目前仍以浦东、崇明、平湖、汪派四个派别为主。后期该乐曲还改编过多种体裁形式,如刘德海的新派十面埋伏;女子十二乐访多人齐奏和加入电声乐队伴奏及在古典音乐基础上根据其戏剧性构思汲取世界现代作曲技法而改编成的交响叙事曲等。本文则重点以汪派卫仲乐演奏谱为例进行分析。二、十面埋伏乐曲分析(一)曲式分析全曲共有九个小段落,卫仲乐对乐曲的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将原本比较流行的十三个小段落的乐谱版本进行了删节,从而使全曲更为紧凑、精炼、演奏效果更佳。他在音色上追求完美、虚实结合,倡导武曲文弹;,对乐曲的速度、节拍、演奏技法等方面进
5、行了变化处理,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该乐曲为D商调式,是带有标题的多段结构,但在演奏过程中共用了四个宫调系统,宫、商、徵、羽四种调式的20多次转调。列营;为全曲的引子部分,以军鼓声、号角声和马蹄声拉开全曲的序幕,表现了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吹打;是乐曲主题的呈示部分,以a、b两段主题进行曲式呈现。点将;慢起渐快,依照乐曲主题的发展,对主题b部分进行第一次展开,使节奏更为紧凑。排阵;由慢渐快,是对主题b部分的第二次展开。走队;旋律依旧慢起渐快,是排阵;的部分的变化重复,接着,主题b部分继续展开,开头运用了换头;的演奏手法,体现了军队庞大、整齐的气势。埋伏;节奏自由,是对主题a的部分展开
6、,忽强忽弱,充分运用了力度的变化。鸡鸣山小战;是对主题b段的延展。九里山大战;主题b段的部分的展开性变奏,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将全曲推向高潮,速度极快,音量宏大,呈现出一幅千军万马,惊心动魄的交战场面。项王败阵;为全曲的结束段,慢起渐快,旋律不稳定,节奏多变,后主题b段,调式转入下方四度调性,调性深沉,体现出失败者的悲壮与无奈。随之,音乐发展到最后,表达出胜利者战马飞驰、士兵凯旋的辉煌场景。(二)结构与技术分析1.战前准备。主要描写汉军在战争前夕的操练、点将、走队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重点表现汉军威武雄壮的阵势,模拟的军鼓声、号角声、马蹄声高亢洪亮、激昂慷慨,给人营造出大战前夕紧张、激烈的气氛。(1)
7、列营:在高音区以散板模拟军鼓声开始,节奏变化较自由,各音的强弱、长度无明显规律,以古战场特有的音效拉开了战争的序幕。音乐慢起渐快,调式的复合性,使音乐增加了不稳定性。连续的拂轮;强烈渲染了旌旗密布的壮观场面。紧接着掌号处由弱渐强的摇指;好似由远及近震慑山谷的号角声,隐隐透露着杀气,弱而密的战鼓声、强而疏的号角声伴随着右手大指勾四弦而发出的放炮声以及快速夹扫;而形成的马蹄声,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战争前夕剑拔弩张的音响效果。(2)吹打:乐曲的主题段,节奏自由,抒情气息浓郁,旋律性较强。整段音乐材料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长轮;;勾轮;;拂轮;。其中勾轮;与拂轮;的旋律节奏相同,模拟了古代管乐器与打击乐器演
8、奏的音调,奏出宽广雄壮的曲调。音乐逐渐渐快增强,庄严肃穆、极富歌唱性,同时也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预示作用。刻画出汉军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浩浩荡荡阔步前进的壮丽场景。(3)点将:速度慢起渐快,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使节奏整齐紧凑,音符跳跃富于弹性,给人一种大战前步步紧逼的感觉。运用(勾;抹;弹;抹;)凤点头;的演奏技法,节奏感鲜明、音乐流动性强,可使乐曲音符密集、音色更加清晰,将点将发令时严肃紧张的情景描绘的恰到好处。本段还充分运用同音反复的手法将乐曲不断向前推进。(4)排阵:节奏整齐,运用遮分;的演奏技法,塑造出战争前一对对士兵在营地里操练、迅速变换队形、步伐矫健的形象。(5)走队:将排阵遮分;的演奏
9、技法改为遮扫;,使音色更加坚实饱满,从逻辑上更为严密。音乐慢起渐快、由弱渐强,展示了士兵整队出发、气势磅礴、昂首阔步的军容风貌,为过渡到激烈的交战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2.交战过程。全曲的中心部分。节奏急促、音乐多变,在演奏技法上运用了多种手法。主要描写楚汉双方激烈厮杀、惊心动魄的交战场面。(1)埋伏:是此曲的主要乐段之一,这段音乐与所描绘的场景都很有特点,每个乐句的处理都是由慢渐快,节奏自由。长音运用勾轮;、摇指;,体现了埋伏过程中寂静的状态和隐藏的潜在的不安,加上与快速夹弹而奏出的大二度音的演奏技法的相互配合,描绘出汉军在夜幕笼罩中埋伏下来准备伏击楚军的情景,渲染出大战前阴森恐怖的气氛,增加
10、了战场上的神秘色彩,给人一种神出鬼没、危机四伏的感觉。(2)鸡鸣山小战:全曲的重点段。乐曲中运用了特有的非乐音煞弦;的演奏技法,它是指甲与弦相接触的运动,犹如刀剑相击碰撞发出的嚓嚓声。复合拍的运用使音乐渐强渐快,形象的描绘了楚汉双方在垓下决战开始,矛盾相撞、短兵相接的小规模战斗场面。接着速度逐渐加快,旋律上下模进,炮声、箫声、楚歌声、马蹄声愈演愈烈,生动的塑造了一种焦躁、不安的感觉,逐渐将音乐引入大规模的生死决战之中。(3)九里山大战: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包含了箫声、呐喊、信号收兵三个部分。本乐段运用了多种琵琶演奏技巧,将战争的场面模拟的十分逼真,仿佛身临其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扫弦;开始,奏
11、出一段紧凑的十六分音符旋律;加上绞弦;、提;、勾轮;等演奏技法的运用,生动的描绘出战场上气势非凡的箫声、马蹄声、厮杀声。谱例2:接着通过推;、拉;、双弦;、滑弦;等技法将乐曲推到最高点,表现出士兵们声嘶力竭的呐喊、雄壮磅礴的气势,震慑人们的心灵。信号收兵用夹扫;整齐的奏出,营造出楚军在突围外逃时,汉军响起了传达命令的号角声,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三)战争结束(1)项王败阵:全曲的结束段。低沉的音乐气氛与之前的形成强烈的对比,马蹄声与追兵声交替出现,描绘了项羽因寡不敌众在乌江边拔剑自刎时万般无奈的复杂心情和汉军高唱凯歌胜利回师的欢腾场景。旋律流畅,节奏分明,全曲于扫弦;后伏;住戛然而止,展示出汉
12、军胜利后凯旋而归的喜悦心情,令人回味无穷。(四)音乐特性乐曲具有标题性和模拟性。标题音乐的创作展示出作曲家以标题为依据,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中都有鲜明的表现。一般音乐所表现的形象都比较具体,有一定的情节。乐曲中每段的小标题可以清晰的看到垓下决战的战争场面及发展的全过程。为了使乐曲达到更为写实的目的,音乐可以模拟自然界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琵琶更是利用了它在技术上的优势。乐曲中运用绞弦;、长轮;、摇指;、提;等各种技法,来模拟战场上的军鼓声、号角声、马蹄声。将战争的场面描绘的更加形象、逼真。三、结语十面埋伏几乎包含了琵琶所有的演奏技法、达到了古代琵琶武曲演奏艺术的高峰。它的曲式结构及调性布局严谨、宫调系统复杂、演奏技法繁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主要对乐曲的概况、曲式、结构、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把楚汉战争的场面描绘的淋漓尽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健康类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 员工凝聚力与执行力培训
- 店铺品类管理调查
- 食品基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煤化工工艺流程模拟与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教育的本质与初心
- 灯具配件的全球供应链优化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科技创新驱动考核试卷
- 课件防溺水教学课件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1《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 中科院考博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 GB/T 42755-2023人工智能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程
- 2022年秋季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华为内训书系 华为管理三部曲(套装全三册)
- 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
- 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验收申请表
- 胫腓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
- 热镀锌电焊网检测报告
- 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