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实验法 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实验法的相关概念 实验法是研究者要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的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实验研究不仅可以根据原因预测结果,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原因去发现预期的结果。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为此研究人员抽选一批孩子,并对孩子们按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进行筛选配对,以便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每个组人数相同,同时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地区等特征上相同,并且实验调查前两个组测量到的“犯
2、罪倾向”也是相同的。两个组各有235个少年,其中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然后在48年的时间内,让实验组的孩子接受成年人一对一的忠告,而对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实验说明,对青少年影响大的因素,不是成年人的忠告,更可能的因素是贫穷、失望、不良传媒等。 实验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主要的相关概念有:实验者、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实验对象、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等。 1.实验者 实验者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
3、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倚变量。“犯罪倾向”是因变量,“忠告”是实验刺激,“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是控制变量。 3.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4.实验检测 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二、实验法的特点 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人为设定
4、观察情境 这与自然观察法有显著的区别。自然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尽量不影响,不干预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下考察研究对象,而实验法则要求对研究对象实施某种干预,使其处于不同于先前的状态,在受到干预了的非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由于实验环境是研究者人为设定的,所以尽管很多社会现象在技术上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但受到伦理和社会后果的制约,一些社会现象却不能进行实验研究,如贪污、毒品、贩卖人口、色情、暴力等。 例如一位老教师,一直从事法律教育,70多岁,经常承担教学课程。在前两年,身体一直不错,突然间感觉胸中有不适感。到医院经过全面诊断,被确诊为“肺癌”。因为他是一个长期吸烟者,他的肺部早已损坏,呼吸非
5、常困难。最后因为这种病过世了。能够反映出事情的因果关系。 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 实验法通过控制外部变量,直接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就建立因果命题而言,实验法的效率比其他方法要高许多。严谨的实验设计往往可以检验出设想的因果关系是否真实存在。实验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新解释变量的过程,研究者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实验设计使研究结论准确。 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3. (1)实验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注意那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与假设不一致的现象,从而造成研究结论不全面或不真实; (2)实验人员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
6、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向。 关于实验人员对实验结论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6年曾经做了一次“学术成就预测”实验。研究者告诉实验工作人员,在18间教室的每一间中将有20%的孩子是这一测验的高分获得者。实际上,孩子们是随机挑选的,每个房间高分获得者不会一样多,同时,也不会有这么高比例的孩子得高分。但教师们受到了引导,而且相信了,孩子们也相信了。结果造成恰好有这个比例的孩子在实验中显示了比较大的成就,迎合了教师们的期望。据此,罗森塔尔指出,实验人员被告期望发现什么与不被告知发现什么相比,前者所取得的实验结果更符合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 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下面是一个实验
7、法的例子: 一位研究者希望研究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新的奖励政策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即他希望证实这种“新奖励政策”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此,他选择两个在各方面差不多的车间进行实验研究。在开始实验之前,他先对这两个车间工人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量,然后在其中一个车间推行新奖励政策,而在其中另一个车间中仍然按照原来的奖励制度进行。过一段时期后,再对两个车间的工作效率进行第二次测量,并将前后两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车间的效率相差无几,则说明新的奖励政策并用没有起作用;如果只有实验组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而控制组的效率没有变化,或者虽然两个车间的效率都提高了,但实验组的工人的效率提高得更多,则
8、我们可以认为是新的奖励政策起了作用并产生了影响。 1.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来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前后两次的情况发生变化,则能够初步认为A是导致B变化的原因,即AB。这就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的分析原理。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安排受试者先填写一份有关种族偏见的量表,然后让他们看一部反对种族偏见的电影,过一段时间再填写上述量表,比较前后的差异,以建立宣传改变
9、人们 观念的结论。 假设第一次测量值为b,第二次测量值为b,则A的效应为a=b-b。 1122 如果确认a0(bb),则AB,即“宣传改变了人的观念”。 21 2.有控制组实验原理 由于社会现象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要研究其中两个特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必须要 先将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控制起来,以避免他们干扰对两个指定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实验法中通过引入一个控制组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者在实验中增加一个控制组,将实验组和控制组放到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惟一不同的是给实验组加以了实验刺激(A),而控制没有实验刺激。然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与后测的结果。如果两组的前测与后测结果的变化情
10、况不同,就说明实验刺激的因素产生了作用;反之,如果两组的前测结果与后测结果之间的变化情况是一样的,则说明这种变化不是由实验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实验研究者增加了一组受试者,他们不看那部反对种族偏见的电影,同样接受两次种族偏见测试。假设两组实验对象的测试结果如下: 实验组:第一次测量值为b,第二次测量值为b。 02.01 控制组:第一次测量值为b,第二次测量值为b。 1211 则A的效应为 如果确认a0(aa),则AB,即“宣传改变了人的观念”。 21 3.实施实验法研究的条件 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 (2)能
11、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4)实验程度必须是可重复的。 (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最本质的特征,在实验中,适当、准确的控制是研究结论科学的依据。 二、选择受试者的原理 根据实验的要求,必须有两组或更多组各方面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对象,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通过随机、配对、排除、纳入等方法创造出不同组的相同对象。 1.随机法 随机法是按照随机分派的方法将受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这是在理论上最有效的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如果每个组的人数足够多,则各个组的成员构成、条件都是均等的,受试者的年
12、龄、文化程度、性别比例等也都会基本相同,同时外部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同等的。即使有某些差异,也可能是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而不会是由于系统偏差。 2.配对法 配对法指的是依据一系列设定的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配对法很少单独使用,常常与随机法相配合使用。 3.排除法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把影响因素在实验前就进行排除。 纳入法4. 纳入法是把其他主要的影响变量也当作自变量引入实验中,同时对几个自变量进行操作、测量和检验。这需要借助于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考察各个自变量的影响和它们相互间的交互作用。
13、 三、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实验研究的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可分为准备、实践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每阶段还包括若干步骤。 1. 实验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实验的所有计划和设计,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2.实施阶段 实验的实施阶段是操作性质的,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实验活动的。3.资料处理阶段 这是建立结论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不同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 四、实验的基本设计 1.单变量的实验设计 单变量实验设计是假设自变量只有一个,通过多次重复的实验使其他变量的效果相互平衡和抵消掉,从
14、而确认变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后测设计 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使两组情况完全相同,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只做一次实验检测。 后测设计的基本原理 组别 实验刺激 后测 有(Y)实验组 有 1有(Y控制组 )无 2 检验法检验t,以独立样本实验效应 的差异是否显著。 (2)前测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在两个组未进行实验前都进行测定,主要目的是排除因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际上不完全同质造成的实验误差。这种设计尤其适用于实验对象样本容量较小或者样本差异性较大的情况。 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原理 前测 实验刺激 后测 有(Y) 实验组 有 有(Y) 13控制组无 有(Y 有(Y ) 24 实验效
15、应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对被试的变量,无论是研究对象个体的差异、身心的变化、历史的因素等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它的缺点是因为有了前测,可能多了前测的反作用效果,因此,作推论时不能推及未进行前测的总体。 (3)四组设计 四组设计又称所罗门设计,是指将被试随机取样,并随机分为四组,两组为实验组,两组为控制组, 两组中一组有前测,一组无前测,这实际上是将以上两种设计方案合并在一起。 图10-2 四组设计的基本格式 这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方案,集中了前两种设计的优点,在无关变量的控制上比较完善。 2.多变量的实验设计 单变量设计方案的结论,往往难以推论到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去。例如,导致人们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因
16、,可能既有工作物理环境的原因,还有工作人员的群体凝聚力,管理的特定措施等。 (1) 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随自变量数量和每个变量变化水平的不同,有多种类型。 假设两种奖励措施在两个凝聚力不同的车间里实验,检验其对劳动效率的影响。因此选择凝聚力不同的两组,共四个车间,除凝聚力外,这四个车间其他方面都相等,用奖励政策1分别在高凝聚力车间和低凝聚力车间实行,用奖励政策2分别在另两个高凝聚力车间和低凝聚力车间实行。 图10-3 不同车间的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2)拉丁方设计。 拉丁方实验设计是多变量实验设计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案,它的特点是实验顺序、研究对象的差异都被当作自
17、变量使用。 表10-3 拉丁方的基本格式 实验顺序 研究对象B B B 321A A A C 32 11A C A A 1223AC A A 2133 表中A、A、A为实验处理的三个水平,C、C、C为研究对象的三种不同类型,存在个体差异。 322113 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每个因素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是相同的;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每个顺序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相同。 五、实验结果的评估 实验效度表明实验所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序。实验设计者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资料分析手段的选择,往往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内在效度评估 内在效度通常测量实验数据统计值偏离真
18、实值的程度得到。系统误差越大,偏离真实值程度越多,内在效度越低。 一个实验中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特殊事件。社会实验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的,实验期间的特殊事件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结论的真实性。如农村耕地使用权制度的实验,可能会因为电视台播出的一则相关新闻使结果变化。 (2)被研究者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被试人员自身的变化影响结论的真实性,如年龄变化、健康状况的变化、疲劳程度的变化、兴趣的变化等。 (3) 受测经验的增加。受测经验的增加会增加受试者的应答技巧,从而产生迎合、抗拒等受试心理。 (4)测量工具信度差。如果测量工具信度不高,测量不准确,实验误差将会很大。 (
19、5)统计方法的影响。 (6)被试者流失。 (7)前测影响。 (8)实验组与控制组出现沟通。 2.外在效度的评估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论在推论和应用上的准确程度。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因素如下: (1)实验控制的影响。 (2)样本的代表性影响。 (3)测量工具的影响。 (4)指标设计有局限性。 第三节 实验的基本类型 一、实验的分类 实验通常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个基本类型。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纯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对实验环境可以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只能部分的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 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20、。按照调查的目标不同, 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调查可分为单一实验组实验、实验对照组实验和多实验组实验。按照被调查内容的不同,还可分为社会心理实验、教育实验、经济实验、法律实验、军事实验、政策实验等。 二、实验室实验及典型案例 实验室实验是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关键是研究者能创造出一种接近自然的实验情境,使实验人员与实验对象的行为都尽可能“自然而然”。 1.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齐默巴多的课题研究监狱警察滥用权力的问题。究竟是那些粗鲁、冷酷无情的人被拉来当了狱警了,
21、还是监狱社会环境助长了暴力行为?为找到答案,齐默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仿建了一座监狱,并在年轻人中征集实验者。70多人申请了这项每天报酬为15美元的工作。齐默巴多用心理测验和体能测验挑选了24个看起来心理稳定和正常的学生参加实验。他们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些学生被随机指定为“犯人”或“狱警”两个角色中的一个。那些被“选”作犯人的学生真的由当地警察逮捕并带到这个地下室监狱。关在一个3人一间的囚室里,并被告知要关两个星期之久。但实验没有持续两周,到第六天这个假监狱就被关闭了。因为研究者都对他们的实验所引起的行为感到很担心:被选为“狱警”的学生真的扮演了典型狱警的角色,像对待牲口一样对
22、待“囚犯”,以非人手段取乐。同时,“囚犯们”也很快地适应了囚犯角度,想到的是如何逃生和避免惩罚。 虽然有批评者指出,在实际当中,同室囚犯一般能产生一种非正式的结构,这有助于减少他们面临的压力。而且,在真实的监狱中,狱警知道要和囚犯相处数月或数年,而不是两周,所以,许多人会尽力避免极端敌对的情况出现,与囚犯建立合理的、积极的关系。它表明了监狱暴力不是狱警和囚犯的人格造成的,更多的是监狱本身社会结构的作用,社会结构的要求可以轻易的征服个人偏好,塑造出一种适应于社会结论的群体角度。 2.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 由于实验室实验要求创设人工情境,所以很多实验刺激都是人为虚构的。这种人为的真实感,经常要
23、通过欺骗受试者来实现。如1974年美国斯坦利米尔斯莱姆关于权威与服从的研究就属此类。 米尔斯莱姆打出广告征集“助手”,宣称要验证他的某一种“教学方法”。每名“助手”都被带入一间房子中,那里有一名“学生”被绑在椅子上进行口试,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米尔斯莱姆要求“助手”“电击”学生,如果回答继续出错,“电击”的电压就要成倍提高,直到标明的电压足以致人非命。 当然,整个事件是事先安排好的,真正的实验对象是“助手”,“学生”是演员,故意答错题,因此,会遭受越来越强烈的“电击”。当“助手”电击时,他要假装痛苦的嚎叫。实验目的是为了知道当给别人施加痛苦时,人们还会在多大程度上服从米尔斯莱姆的命令
24、。实验结果令人恐怖。即使“学生”痛苦的尖叫甚至假装昏迷,但仍然有65%的受试者不打折扣地执行了米尔斯莱姆的命令。 虽然这个实验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关于权威与服从的解释理论,但米尔斯莱姆的实验引起了有关社会科学中伦理道德的严肃讨论。 三、现场实验及其典型案例 现场实验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调查现场实验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 方式。现场实验的特点是隐蔽性好、真实性较高,实验对象一般不易发现实验目的,很难觉察到实验者的存在。 1.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较典型的严格控制型现场实验。 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中进行实验研究。当时
25、霍桑工厂在美国企业中是一家较著名的企业,但在那几年,工厂中的工人总是情绪不高,企业的管理者感觉到莫明其妙,不知什么原因总感觉工人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因此他们曾经寻求社会上的一些社会研究人员来给予帮助。这些调研人员假设,工人工作环境的好坏应该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研究人员将一部分工人作为控制组,固定照明亮度,将另一部分工人作为实验组,通过不断改变照明亮度观察生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照明亮度的变化,对产出量没有多大影响。通过反复实验,调研人员推论工人工作环境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不大。 梅奥教授等人在1927年至1932年期间继续进行实验。采取的实验办法很多,如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中有意
26、的增加劳动定额、工作期间提供休息时间并提供茶水和点心等、缩短工作日、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对正式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大规模的访谈。 “霍桑实验”的结论后来成为“社会人”假设的基础,被广泛地引入社会学等学科的应用研究,被应用于企业管理等实践活动中。这个实验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啤酒偷窃案”实验 “啤酒偷窃案”实验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 斯温格尔(1973)在实验中建立的假设是:在没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对偷窃行为会表现出更多的正义感。实验首先安排由实验人员扮演的盗贼和店员进入酒店,当酒店只有一个假店员和一名真顾客时,“盗贼”问“店员”:“你们店最贵的进口啤酒有什么品牌的?”店员会回答说是某某牌子的,然后就:“我去看看有多少。”同时离开房间,店员离开后,盗贼就拿起一箱啤酒说:“他们决不会发觉丢了这箱啤酒的,”然后把酒装到汽车上便走了。 在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接触网施工》课件模块三 接触网上部工程施工
- 2024版K线图表解读详解教程
- PCS 7 操作员站体系结构(工程师培训)
- 教学研究:三角形分类教案的发展趋势(2024年)
- 北京大学2024年有机化学教案:实现教学个性化
- 科学实验:《十万个为什么》动手实践探科学
- 2023年护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教案设计新趋势:以《2小毛虫》为例
- 2024海滨小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假设检验完全》课件
- 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
- 沥青改色路面修补施工方案
- 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实施方案
-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基本机理研究
- 《机械设计基础A》机械电子 教学大纲
- 水工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 基因扩增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课件
- 斜井敷设电缆措施
- 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实施方案
- 牙膏产品知识课件
- 液化气站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