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与_第1页
职业教育改革与_第2页
职业教育改革与_第3页
职业教育改革与_第4页
职业教育改革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及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并提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需求中,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主要亮点之一。 这十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波澜壮阔、不断进取,快速发展的十年;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

2、创新的十年;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重大贡献的十年!3内容u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u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u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u三、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u五、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4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51.发展历程 2.辉煌成就 3.巨大贡献 4.改革举措 6.问题挑战 7.未来展望 5.改革创新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61.发展历程 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基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重点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

3、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全国人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72002年2005年2010年重申大力发展的方针 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绘就未来十年新蓝图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

4、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0年7月,进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1.发展历程 81.发展历程 结论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出现恢复性增长,走出规模发展低谷,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各种形式的城乡职业培训广泛开展,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确立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开启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全面开创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5、的新局面。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国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全面推进改革创新,职业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时期。92.辉煌成就 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13177所,在校生2197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959万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2011年,仅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就达6000多万人次。2011年以来,职业教育累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700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 102.辉煌成就 1996年,中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目前已基本

6、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规章为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以及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系、职业教育机构体系和职业教育服务支撑体系。2.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职业大学职业初中 成人技校 113. 一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行业企业举办的中职学校占中职总数比例 9.6%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学校占高职总数比例 24%产教对话活动 覆盖1500多家企业 覆盖1600多所学校 覆盖80多个研究机构 2.辉煌成就 123. 二是集团化办学 已组建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 10000多家企业参与 涉及100多个行业 覆

7、盖50%的中职学校 覆盖80%的高职学校“十二五”规划 国家500强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60%以上 覆盖70%的中职学校 覆盖90%的高职学校 2.辉煌成就 133. 三是民办职业教育 民办职业学校3164所 在校生近400万人 2.辉煌成就 144. 2.辉煌成就 2007年起,开始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覆盖90%的学生。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奖补政策,受资助面积达20%以上。2007年前 2007高职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比例 3% 20% 2007年前 2007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比例 5% 90% 国家助学金生均金额 2007年以前 20

8、07年 高职 中职 1500元 1000元 2000元 1500元 155. 2.辉煌成就 办学宗旨办学宗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千万计的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 办学方针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机制办学机制政府主导政府主导、行业指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企业参与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地方为主、政府统筹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教育特点教育特点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终身性、公益性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

9、终身性、公益性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传授传授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培养职业道德与素养职业道德与素养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德育为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能力为重,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手脑并重手脑并重 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到到20202020年,年,形成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

10、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63.巨大贡献 一是助推经济增长:7265多万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2002至2012年,我国职业院校平均每年有700万学生毕业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11年增加至2010年的13年年度年度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职业职业高中高中23.8223.8222.8822.8816.911

11、6.9116.9116.919.199.196.866.865.065.062.982.981.781.781.181.18中职中职380.0380.05 5346.40346.40359.19359.19418.19418.19479.05479.05530.90530.90580.66580.66625.19625.19665.29665.29660.34660.34高职高职68.1568.1594.7994.79119.49119.49160.22160.22204.80204.80248.20248.20286.27286.27285.57285.57316.37316.37328.5

12、3328.53173.巨大贡献 二是提高就业能力:中职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95%以上,高职半年后就业率87%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2171.3元,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2006-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50608090(%)20092010201185.288.1 90.6 (年)2009-2011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7095969899(%)20092010201195.9696.6596.69(年)2009-2011中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97183.巨大贡献

13、三是促进社会公平:90%的中职学生和20%的高职学生享受国家资助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地方财政共安排600多亿元用于中职学生资助,90%的中职在校学生享受到了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了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406080100(%)20092010201187.9 88.5 88.1(年)2009-2011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0200400600(亿元)200620072008591.99 851.81049.24(年)2006-2010年职业教育投入变化 80010001200140020091198.87201

14、01357.31389.92631.58802.79921.121051.49高职 中职 193.巨大贡献 四是优化教育结构:中职占高中招生数的48.89%,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 十年中,通过持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从2002年的473.55万人、1190.76万人增至2011年的813.87万人、2205.3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从2002年的161.70万人、376.28万人增至2011年的324.86万人、958.85万人。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0.0020.00 40.

15、00 60.00 80.00 100.0046.19 53.81 49.09 50.91 49.25 50.75 51.1248.88 51.0049.00 49.0051.00 2006-2011年中等教育职普比变化情况(%)普通高中在校生中职教育在校生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0.0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53.6546.3550.1549.8551.11 48.8949.0150.9946.9253.0847.6752.332006-2011年高等教育职普比变化情况(%)普通本科招生高职教育招生203.巨大贡献 五是

16、服务“三农”发展:十一五期间,农村新生劳动力带技能转移2500万人,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000万人职业教育重点建设的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一大批涉农院校及农业专业点,构建起了覆盖广大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输送毕业生300多万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213.巨大贡献 六是推进区域发展:60%以上毕业生当地就业,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达30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以上留在本地发展,并且此比例还在上升;高等职业学校35%的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市就业,68%在学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 2003年启动的东西部合作办学,截至目前,近30

17、00所中高职学校开展了办学合作,每年联合招生达30多万人 223.巨大贡献 七是传承民族文化:开设50多种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造就一大批文化传承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开设各类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50多种,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传播基地,在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4.改革举措 一是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探索中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18、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44.改革举措 二是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教育部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划归到一个司属 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探索建立

19、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试点 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向,招生对象由应届初中毕业生逐步扩大到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生产服务一线职工等城乡劳动者 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知识”考试试点,试点院校单独或联合行业、企业组织考试,通过“笔试+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等选拔办法 2009年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单独招生,各试点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文化考试,也可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254.改革举措 三是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4年6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教育部牵头的

20、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扶贫办7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能是:统筹协调全国支援教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等 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2010年3月,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简称全指委)成立全指委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组织旨在发挥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加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等264.改革举措 三是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建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指委为全指委下设机构,是受教育部委托,由

21、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咨询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行指委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产教结合机制,增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2010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提出“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20102011年,共举办对话活动17次,2011年对话活动吸引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参加,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金额7亿元 274.改革举措 四是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2、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逐步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前厂(店)后校”、“前校后厂(店)”、“校中长”、“厂中校”等模式 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专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改造或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岗位需要的传统专业,增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各级政府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中高职衔接、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支持和推动集团

23、化办学,鼓励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 建立技能大赛制度 2008年,教育部决定依托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长期举办有中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参加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2011年竞赛项目覆盖16大产业门类、55个紧缺技术岗位 284.改革举措 五是建立健全资助与免学费制度 1.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2. 进一步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3. 配套改革措施 294.改革举措 六是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 304.改革举措 六是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 314.改革举措 七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

24、伍建设 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职教师资管理制度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各地多措并举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324.改革举措 八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要进一步提高对中、高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职业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是强化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334.改革举措 九是开展综合改革实验和配套改革试点 344.改革举措 十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合作 2002年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中澳两国政府开展了“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

25、”;教育部与德国教育与研究部签署了关于共同设立“中德职教合作联盟”的联合声明:中英共同签署了中英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加强师资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部与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国地区开展合作,实施了“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中德职业教育人员联合培训项目”、“中澳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中奥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等 实行“走出去”战略 一是建立援外基地。2003年,教育部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挂牌成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二是援建职业学校。2007年10月,由我国政府援建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竣工。三是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四是走出去办学。五是职业院

26、校对外招生,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 35着力提升职教基础能力,形成一大批优质资源,改善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中高职衔接为突破口,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5.改革创新 思路创新 理念创新 制度创新 资源创新 机制创新 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 确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提出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 形成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全新理念,深化了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理清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

27、、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基础。 模式创新 366.问题挑战 376.问题挑战 386.问题挑战 397.未来展望 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教育规划纲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职教体系日趋完善 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

28、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 提高质量成为核心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已经由注重规模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和教材开发机制 407.未来展望 优质资源人人共享 未来发展,将以中央财政为引导,带动地方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教育技术创新,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和教育管理,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 国家制定更加健全 进一步健全行业指导

29、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人才需求预测、指导专业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校企合作、进行质量评价等方面作用完善企业参与制度,推动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国家标准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和奖励表彰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机制,以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是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更要把服务于人的职业生涯、服务于人的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实施为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诸如个人自主性、公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等更广泛的教育需要 417.未来展望 服务三农能力提升 在未来的发展中,面向农村

30、的职业教育政策应进一步完善,把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发展涉及专业,培养大批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标准、政策与世界接轨坚持“引进来”,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和专家等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援助,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贡献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42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及主

31、要任务 43(一)发展思路 44(一)发展思路 一是推动高等学校分类管理。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对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试行分类设置、分类评估、分类指导。 二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鼓励地方高校要科学定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以高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一般普通高校为立交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 三是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改革步伐。以促进工学结合、加强产教融合为手段,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建立综合考虑知识、技术和技能,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 45(二

32、)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体系。二是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深化高考分类改革,以课程衔接为重点,统筹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和标准体系,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制定生均经费标准,完善行业企业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 46(二)主要任务 四是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

33、以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五是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整合多方力量、多种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 六是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鼓励试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有机统一,协同创新的良好机制。 47(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1. 一是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配合指导高等职业院校把十八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中

34、。指导职业院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做好对师生员工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工作。 二是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报请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配合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我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48(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49(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50(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51(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52(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53(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2.

35、54(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3. 一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55(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3. 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56(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3. 三是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 57(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4.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继续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计划等。配合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促进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 二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

36、息化 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编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加强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等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订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数字化资源征集工作。继续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支持建设一批数字化资源开发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58(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 4. 三是增强职业教育科研支撑能力 加强对职业教育科研的统筹协调,围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与政策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综合协调

37、作用,依托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高等学校等方面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拓展研究平台。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专家人才库和职业教育数据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启动职业教育科研基地认定工作。 四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继续开展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启动“职业技术教育学”赴德长期研修(奖学金)项目。实施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现代学徒制试点、课程开发合作项目。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继续推进在100个专业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重点支持一批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示范项目。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教师和校长国(境)外培训。提升全国职

38、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水平。研制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规划。 59三、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相适三、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应的表现 60 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占据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地位。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职业教育师资素质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61(一)教师对职教的认识水平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定位不相适应(代差) 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式认识不到位 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认识模糊 在进行职

39、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时,往往容易与普通教育等同起来。 62(二)专业素质与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实践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职业院校教师跟踪技术创新调整教学内容的能力较弱。 63(三)实践能力与职业教育特质要求不相适应(缺少) 职教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 其二 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是由其它专业教师转变而来,对转型后的专业实践较少或无 部分来自院校的毕业生,在教育教学经验,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与职业教育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64(四)专业建设能力与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求不相适应(表面化) 专业建设能力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能力 由于教师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墨守陈规,以普通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导致了教育教学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目标之间的偏差(穿西装戴草帽) 65(五)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错位) 相当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