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年级 班 姓名 学号(或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内江铁中初2013级语文月考试卷(10月)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卷和第卷, 第卷为选择题, 第卷为其他类型的题。(请将题做在答题卷上)A卷 (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mng )。 B. 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 q )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C.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qn)在梦乡。 D. 跟着我去
2、踩田圃(p)的泥土将润如油膏。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莫地燃烧 B.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音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C.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D.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
3、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D. 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
4、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先主器之,
5、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一天天B.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C.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猖蹶:失败D.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诚:实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6、A. 先主器之B.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此用武之国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C. 国险而民附 D.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刘备三顾茅庐,表面上写刘备,实际上仍是侧面写诸葛亮,写诸葛亮慎择人,善择人。对刘备的叹息,诸葛亮深有同感;刘备的精神,让诸葛亮激情奋发;而刘备“思贤若渴”更让诸葛亮感动。B. 诸葛亮认为,先跨有荆州很有必要,因为荆州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用武之国”。C. 文章开头写诸葛亮的抱负和徐庶对他的推荐都很好地烘托诸葛亮的才华,为下文写隆中对策作好了铺垫
7、。D.刘备茅庐问计,诸葛亮给刘备先分析天下形势,后定下了总方针:先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后兵出宛洛、秦川,进而统一全国。第卷(共82分)三、(20分)7给上面阅读材料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箪食壶浆 沔 存 恤 猖 蹶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2分)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2分) (2)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分)9.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 ,背灼炎天光。 (2)今夜偏知春气暖, 。 (3) 过尽千
8、帆皆不是, 。 (4) ,西北望,射天狼。 (5) , 载不动,许多愁。 (6)渔家傲一词中,集中抒写了征人们功业未成,归家无期的矛盾心情的语句是:_ , 。”(7)池上碧苔三四点, 。 (8)巧笑东邻女伴, 。(9) ,日高人渴漫思茶。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 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
9、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0、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11、文中画线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3分)12、“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2分)
10、13、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3分)1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国;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是(2分)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B、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去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才能创造新的生活。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五、作文(50 分) 15.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胸前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
11、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美好面前,我们学会了欣赏;在生活的叉路口,我们学会了放弃请以“学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可用话题作题目;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 卷 ( 共 60分 )一、诗歌鉴赏 (14分 )阅读下面词,按要求回答问题。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
12、景?(3分)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3分)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4、“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在这首词中“壮”是怎样体现的?(3分)5、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分)二、文言文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年级 班 姓名 学号(或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
13、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注:跂圣:向圣人看齐。蟊螣、蜂虿:害虫、毒虫。恤:担心、忧虑。攸:所。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2)己过不改则累德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2)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8、这段选文的主旨是什么?你还能记起一些与
14、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一条。(3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25 分 )(一) 名著阅读 (4 分)9.根据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后面的题。 (4 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
15、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一情节节选自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信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 ” 主题。 请概括这一故事情节 。你还知道这一人物的其它故事情节吗?请写出一个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5 题。( 21分)泥土的声音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 息,
16、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战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
17、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
18、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
19、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0、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分)11、作者在第三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四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4分)12、结合语境,揣摩第六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13、文章一连四次写到“我”匍匐
20、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4、作家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读完本文后,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对土地的感受或体会。(4分)15、本文在内容、结构和写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举例分析。(4分)四、语言运用 (12 分)16.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面对这样的奇迹,生活在四川成都的你,会感慨万千,也想说点什么。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 (4 分
21、) (1) 面对这样的奇迹,你的感受是: (2 分 ) (2) 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 (2 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1)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 分) 答: (2) 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2 分)18.“吃在中国,味在四川”。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饮食文化,某班组织了一次成都小吃和名菜的社会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油料作物种植的农业技术应用与培训考核试卷
- 数图形的学问课件
- 电气安装中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考核试卷
- 青少年安全防护:防溺水与防触电教育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设计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 《肌内注射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