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黄与桂枝:相同点: 均为辛温发散之品,归肺、膀胱经。 均能发汗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不同点: 麻黄微苦,辛味较浓,发汗力强,重在宣肺,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并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咳喘实证和风水水肿。 桂枝味甘,温性较著,发汗力缓,重在温通阳气,风寒表实、表虚均宜。 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及痰饮、蓄水、心悸等证。防风与荆芥:相同点:均味辛,微温。且温而不燥,药性和缓,皆能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不论风寒、 风热均可用之,常相须为用。另可用治风疹瘙痒。不同点: 荆芥:发汗透散之力较强,兼能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之力较胜,性润不燥,为“风药之
2、润剂,治风之通用药”,且能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白芷、细辛与藁本:相同点:均能发散风寒湿邪,止痛风寒感冒、风寒湿痹及头痛等证。 白芷、细辛尚可通鼻窍 鼻渊。不同点:羌活上升发散,作用强烈。尤宜于上半身风寒湿痹及太阳头痛。 白芷善治阳明头面诸痛。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止痛之力强,善治少阴头痛;又能温肺化饮。 藁本性味俱升,善达巅顶,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太阳)。不同点:苍耳子又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及 风疹瘙痒等证。 辛 夷药势上行于头面,善通鼻窍,专治鼻渊。苍耳子、辛夷相同点:苍耳子 均能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 夷 宣通鼻窍鼻渊头痛。不同点: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
3、半里之邪,又能疏肝解郁。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生津止渴、止泻痢。并能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以达升阳举陷之功,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并能清热解毒。柴胡、葛根与升麻相同点:三药均能发表表证发热; 升阳清阳不升。其中: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气虚下陷。 升麻、葛根:透疹麻疹不透。薄 荷发汗力强,长于清利头目, 兼疏肝解郁。牛蒡子散结力大,长于宣肺祛痰, 又解毒消肿,兼能通便。蝉 蜕甘寒清泄,长于开音, 又退翳明目、息风止痉。薄荷、牛蒡子与蝉蜕鉴别:三者均可:疏散风热风热表证,风温初起利咽风热壅盛,咽喉肿痛;透疹风疹瘙痒,麻疹不透。菊花与桑叶鉴别:桑叶:疏散力强,偏于清肺润肺止咳
4、,兼能凉血止血。菊花:明目力胜,偏于清热解毒。 相同点: 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清肝明目肝火上炎,目赤昏花。石膏与知母鉴别:相同点:均为甘寒之品,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治疗气分实热证,肺胃有热之证。常相须为用。 石膏辛而大寒,重在清解,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煅后外用能清热收敛。 知母味苦而寒,重在清润,偏于滋润肺胃火燥,长于滋肾泻火,又能润燥通便。黄芩偏清中上焦湿热; 长于清泻肺及少阳胆火; 兼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黄连偏清中下焦湿热。 长于清心、胃、肝经实火; 为湿热泻痢要药。黄柏偏清下焦湿热。 长于泻相火,骨蒸劳热多用。黄芩、黄连、黄柏鉴别:黄芩 均清热
5、燥湿湿热证;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脏腑火热证;黄柏清热解毒热毒疮疡证。三药均有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等副作用,故脾胃虚寒者及阴虚津伤者慎用。 金银花与连翘鉴别:不同点: 银花疏散风热之力优, 兼凉血止痢:热毒血痢; 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 兼散结消痈,为疮家圣药; 利尿:热淋涩痛。 相同点:清热解毒热毒疮疡(均为要药);疏散风热温病初起,风热表证。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相鉴别: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 血热毒盛之斑疹吐衄多用。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 常用于瘟毒发斑等证。青 黛长于清肝火定惊, 用治肝火犯肺及肝热惊痫抽搐相同点:清热解毒痄腮喉痹,痈肿疮毒,丹毒凉血热入营血,身热发斑,吐血衄血。其中:
6、大青叶清热利咽用于咽肿口疮及板蓝根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鱼腥草金荞麦 鱼腥草为治肺痈要药。 兼能利尿通淋湿热淋证。 金荞麦可用治瘰疬、咽喉肿痛等证。鱼腥草皆归肺经长于治内痈。清热解毒金荞麦消痈排脓主治肺痈及肺热咳嗽。 跌打损伤 红 藤又活血祛风 风湿痹痛 经闭痛经。 败酱草消痈排脓之力较强, 又能祛瘀产后瘀阻腹痛。红藤败酱草 红 藤 清热解毒止痛肠痈腹痛(要药)败酱草 射干 又能消痰用于痰盛喘咳证。山豆根 泻火解毒消肿之力较强,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马勃 又能止血,内服、外敷均可。射干、山豆根与马勃鉴别:相同点:三者皆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清利咽喉,主治咽喉肿痛,为喉科常用药。 生地养阴生津之力佳,
7、 善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出血。 玄参泻火解毒之力强,咽喉肿痛; 兼利咽散结 瘰疬痰核; 痈肿疮毒,脱疽。生地与玄参鉴别:相同点: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证;养阴生津阴虚火旺,津伤口渴且均为甘寒滋腻之品,易助湿碍胃恋邪,故热邪尚在气分而未入血分者不可早用;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慎用。丹皮清热凉血力强。 兼能退虚热:善治无汗骨蒸及肠痈。 赤芍活血化瘀力胜,又能止痛。 兼泻肝火:目赤翳障。牡丹皮与赤芍鉴别:丹皮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 赤芍活血化瘀:血瘀证,瘀热互结者尤宜 不同点: 大黄味苦,泻下力强, 冷积、食积、湿热积滞均可用之。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兼活血祛瘀瘀血阻滞; 清泄湿热黄疸、淋证。 芒硝
8、味咸,软坚力胜, 外用清热解毒用于乳痈、回乳, 及疮疡、咽痛、目赤。大黄与芒硝鉴别:相同点: 泻下攻积实热积滞便秘;苦寒沉降 (常相须为用) 清热消肿外科痈肿疮毒。 不同点: 作用最强,善行经隧水湿。甘遂又能逐痰涎风痰癫痫。 入丸散,每次0.51g。 作用较缓,偏行脏腑水湿。大戟 入丸散服,每次1g。 作用最缓,善泻胸胁水饮。芫花又能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入丸散服,每次0.6g。甘遂、大戟与芫花相同点: 甘遂 峻猛有毒多入丸散,内服醋制。 大戟 泻水逐饮水肿,臌胀,痰饮。 芫花 消肿散结疮痈肿毒。不同点: 治痹痛以上半身为佳。 羌活 发散力强,善治太阳头痛。 治痹痛以下半身为优。 独活 善治少
9、阴伏风头痛。羌活与独活鉴别:相同点: 祛风湿风寒湿痹; 解表风寒挟湿表证; 止痛头痛牙痛,瘀血疼痛。 秦艽与防己相同点:祛风湿风湿痹证;止痛不同点秦艽 风湿热痹尤为适宜;1.祛风湿“风药中之润剂” 风寒湿痹羌活、川芎。2. 通络中风半身不遂。 止痛各种疼痛证。 骨蒸潮热知母、地骨皮。3.退虚热 (为治虚热要药) 小儿疳积发热薄荷。4. 清湿热湿热黄疸。防己1. 祛风湿: 风湿痹证(湿热偏胜者尤宜)2. 止痛:牙痛,肝阳上亢头痛(降血压); 外伤瘀血疼痛; 手术后疼痛等。 风水证; 皮水证;3. 利水消肿 (尤宜于下肢水肿) 湿热腹胀水肿; 脚气肿痛木瓜。 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 木防己:偏于祛
10、风湿止痛。不同点: 辛温苦燥,祛风湿,强筋骨力强, 五加皮为治风湿久痹之要药; 兼利水消肿湿痹肿痛; 质偏润,补肝肾,养血安胎力胜,桑寄生 为治腰痛,胎动不安,胎漏之要药。五加皮 桑寄生相同点:五加皮 祛风湿 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补肝肾 桑寄生 强筋骨 腰膝酸软无力 。 不同点; 微温,化湿解表力强,辛散不峻烈。藿香 化湿不燥热,为芳化湿浊之要药。 兼能和中止呕多种呕吐证。佩兰 性平,以化内湿、辟秽浊为长。 善祛脾经湿热秽浊脾瘅证。藿香与佩兰功效比较:相同点:藿香 化湿醒脾湿浊困脾证; 气味芳香 佩兰 发表解暑外感暑湿表证、湿温初起。 藿香与香薷功效比较不同点: 藿香化湿力胜,又能和中止呕;
11、香薷解表力强,又能利水消肿。 相同点:藿香解表暑天感寒;辛微温化湿湿阻中焦; 香薷解暑暑湿证。 不同点: 辛散为主,可祛内外湿邪,苍术 为燥湿健脾要药。 并能散寒解表、明目。 苦燥为主,又能行气、消积,厚朴 偏治内湿,为消除胀满要药。 并能降气消痰平喘。苍术与厚朴鉴别: 相同点: 皆辛苦温燥,主入脾胃经。 均能燥湿运脾,用治湿阻中焦之证,常相须为用。 砂仁与豆蔻不同点:偏中下二焦,善理脾胃气滞。砂仁长于温脾止泻; 又能理气安胎胎动不安。 偏中上二焦,善理脾肺气滞。豆蔻长于温胃止呕; 又能芳香宣化湿温初起。相同点: 皆味辛性温,主入脾胃,气味芳香。 均能化湿湿阻中焦; 行气脾胃气滞; 温中止吐泻
12、脾胃虚寒。 常相须为用。入汤剂均宜后下。 不同点: 性平和缓,健脾作用较强; 茯苓 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并能宁心安神。 性凉,祛湿作用较强。 薏苡仁 又能除痹舒筋,清热排脓。茯苓与薏苡仁:相同点: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之水肿、痰饮、泄泻尤为适宜。 不同点: 为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明显; 主要用于亡阳证和阳虚诸证。 为乌头的块根。川乌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力强; 主要用于痛痹、心腹冷痛等。附子与川乌鉴别:相同点: 皆辛热有毒,均能温里祛寒止痛, 用治心腹冷痛、寒湿痹痛等证。 走而不守,可通行十二经。附子 回阳之力强,可温一身阳气。 又能散寒止痛
13、:寒湿痹痛。 守而不走,主入脾胃。干姜 回阳之力弱,温中散寒力强。 又能温肺化饮:寒饮伏肺证。附子与干姜相鉴别:相同点: 皆辛热之品。均能: 1. 回阳救逆亡阳证,常相须为用; 2. 温里散寒中焦虚寒证。不同点: 辛热燥烈有毒,附子温补脾肾为主。又善回阳救逆:亡阳证。 辛热无毒,以温补肾命为主。肉桂又温通经脉:寒疝、阴疽、痛经。 引火归原:下元虚衰,虚阳上浮。附子、肉桂鉴别:相同点:皆为辛热之品,常相须为用。均能:补火助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散寒止痛脘腹冷痛,胸痹,痛痹。肉桂 桂枝不同点:肉桂长于温里寒,用治里寒证。 又补火助阳:命门火衰。桂枝长于发表寒,用治表寒证。 又通阳化气:痰饮、蓄水。
14、相同点: 温通经脉胸痹痛经; 散寒止痛寒证疼痛。不同点:干 姜长于暖脾阳,偏治脾寒腹痛泄泻。高良姜长于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噫气呕吐。干姜与高良姜相鉴别:相同点:皆温中散寒主药,主治脾胃寒证,常相须为用。不同点: 为成熟果实的果皮。橘皮 其性较缓,温和不峻,质轻上浮。 主理脾肺之气,兼能燥湿化痰。 为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青皮 其性较猛,力峻破气,沉降下行。 主疏肝胆之气,兼能消积化滞。橘皮与青皮鉴别:共同点:二者同出一物,皆辛苦性温。均能 理气消胀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常相须为用。枳实与枳壳:虽同出一物,性味功用俱同,但“大者为壳,小者为实”。临床使用有别:枳实气锐力猛,破积、导滞多用 。枳
15、壳力缓,理气宽中、消胀除满多用。 山楂 神曲 麦芽相同:消食积-饮食积滞,常炒焦相需为用“焦三鲜”不同:山楂-消肉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 神曲-面积,健脾和胃 麦芽-米,面,薯,芋食积,回乳消胀,疏肝解郁不同点:地榆-兼收涩止痢,血痢亦可使用 又解毒敛疮,烧烫伤(要药) 槐花-功专大肠,便血、痔血为佳; 兼清肝泻火,肝火头痛目赤地榆、槐花相鉴别相同:苦寒沉降,偏于下行 凉血止血-善治下部血热、出血证 如便血,痔疮出血,崩漏等 不同点: 黄 芩味苦,清热之力较强, 以燥湿,泻火为优。 苎麻根味甘,药力相对较弱, 以凉血止血见长。苎麻根与黄芩鉴别:相同点:二者均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胎之功
16、。白及与三七相同点:皆归肝肾经,皆可止血不同点: 化瘀止血:出血证(尤以有瘀滞者为宜)三七-甘苦温 活血定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伤科要药) 补虚强壮:虚损劳伤 白及-苦甘涩寒 收敛止血:出血证(收敛止血要药,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消肿生肌:痈肿、烫伤、手足皲裂相互配伍的意义: 白及收敛止血代表,可提高三七的止血作用; 三七化瘀止血代表,可防止白及有“止血留瘀”之弊。不同点:桃仁性平质润,祛瘀力强, 兼能润肠、排脓、止咳。红花辛散温通,作用和缓, 量大活血破血,量小和血养血。桃仁、红花鉴别:共同点:活血祛瘀瘀血阻滞,常相须为用。 (为经、产、跌损瘀证常用)丹参 妇女月经不调
17、; 1.活血调经 痛经经闭;(妇科调经要药,血热瘀滞尤宜) 产后瘀滞腹痛。 因其祛瘀生新不伤正,故有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之说。 2.祛瘀止痛 胸痹心痛; 脘腹疼痛;各种瘀血疼痛癥瘕积聚; 跌打伤痛;(化瘀要药)风湿痹痛。3.凉血消痈热毒瘀阻,疮痈肿毒。4.除烦安神热病烦躁神昏;杂病心悸失眠。川芎与丹参川芎 1.活血行气血瘀气滞之胸胁腹部诸痛。 调经多种妇产科疾病。 2.祛风止痛头痛要药(寒热虚实均可)风湿痹痛。 “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各种头痛要药。 “下调经水”:活血调经妇科调经要药。 “中开郁结”:行气开郁胸腹胁肋疼痛。 “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风湿痹痛。 “血中气药”:以活血为
18、主,又能行气。三棱与莪术相同点:不同点:莪术偏入气分,破气消积之力较强。三棱偏入血分,破血祛瘀之力较强。1.破血行气癥瘕积聚、经闭腹痛。2.消积止痛食积脘腹胀痛。 醋制均可增强止痛作用,常相须为用。不同点: 主入脾肺,长于燥湿健脾以消痰 ;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半夏降逆止呕呕吐(为止呕要药)+生姜 (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消痞散结痞证,结胸,梅核气。 偏走经络,辛温及毒性均强。天南星长于治风痰、顽痰。 祛风止痉风痰眩晕, 中风癫痫及破伤风。半夏、天南星相鉴别相同点: 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均能: 1. 燥湿化痰:湿痰,寒痰(要药)。 2. 外用消肿止痛:痰核,痈疽肿毒。 甘味为主,性偏于润,川
19、贝 长于润肺止咳内伤久咳、肺热燥咳 散结作用稍弱。 苦味为主,开泄力大,浙贝 偏于清肺化痰外感风热、痰热咳嗽 散结作用较强。川贝、浙贝相鉴别相同点: 皆为苦寒之品,均能: 1.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2.散结消肿瘰疬,痈疮等证。 桔梗善于宣肺祛痰。 又能利咽排脓,载药上行。 旋覆花善于下气消痰; 又能降逆止呕止噫。桔梗与旋覆花相鉴别: 相同点: 均为常用化痰药。 皆能祛痰治疗咳嗽痰多病证。 但二者一宣一降,作用有别。不同点:紫 菀长于化痰,作用平和, 寒热痰咳均可。款冬花长于止咳,多种咳嗽均可, 以寒咳更优。紫菀、款冬花相鉴别相同点:润肺化痰止咳多种咳喘有痰之证。凡咳嗽无论新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
20、,皆可用之。均宜蜜炙以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甘寒,药力较缓;桑白皮 泻肺中火热小儿肺热咳喘多用。 偏治皮水、风水等阳水实证。 辛苦大寒,药力峻猛;葶苈子 泻肺中痰水痰涎壅盛喘满不得卧。 兼治臌胀、胸腹积水。桑白皮与葶苈子相鉴别:相同点: 皆为泻肺行水之品。 均能: 1.泻肺平喘肺热、痰饮咳喘之实证。 2.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之实证。龙骨1.镇惊安神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痰热内盛,惊痫癫狂。 为重镇安神要药,各种神志失常均可2. 平肝潜阳肝阳眩晕。3.收敛固涩滑脱诸证。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肾气不固) 崩漏、带下(冲任、带脉不固) 自汗、盗汗(表虚不固)4.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
21、敛。龙骨与磁石 磁石1.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悸癫痫。2.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兼能益肾补阴,对于肝阳上亢之证, 可达标本兼顾之目的。3.聪耳明目肝肾亏虚,目暗耳聋。4.纳气定喘肾不纳气,动则喘甚。(偏肾阴虚者尤宜) 酸枣仁、柏子仁相鉴别:均善养心安神心神不宁的虚证。酸枣仁又能益肝血,安神力强。 味酸能敛汗、生津。柏子仁质润多脂,又能润肠通便。不同点: 甘涩而平,又归心经。龙骨 重镇安神力强,收敛固涩力优; 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味咸微寒。牡蛎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又能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龙骨与牡蛎相鉴别:皆归肝肾经,临床常相须为用,均能: 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
22、,头晕目眩; 收敛固涩正虚不固,滑脱不禁。不同点: 味甘微寒,清热之力较强。钩藤小儿急惊风多用,为肝风内动常用药。又清肝热肝火上攻,头痛眩晕。 甘润不烈,作用平和,为止眩晕良药。天麻肝风内动,寒热虚实皆可配用。 又能祛外风,通经络。天麻与钩藤钩藤与天麻相鉴别: 皆归肝经,常相须为用。均能: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息风止痉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同点:亦常用治热毒发斑。羚羊角又善平肝潜阳肝阳上亢;清肝明目肝火上炎。 亦常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牛黄 痰热蒙蔽心窍; 又清热化痰开窍热入心包。羚羊角与牛黄相鉴别: 皆属常用的名贵中药。 两者皆性寒,归心肝经。 均能息风止痉,清热解毒 热极生风、小
23、儿惊风等证。全蝎、蜈蚣与地龙不同之处在于:全蝎 性平,作用较缓。蜈蚣 性温,作用较猛。皆为虫类药,味辛,性善走窜,归肝经。均能: 小儿急慢惊风;1.息风止痉 中风口眼喎斜; 破伤风等痉挛抽搐。 (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3.通络止痛风湿顽痹,筋脉拘挛; 顽固性偏正头痛等。且二者皆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慎用,孕妇忌用。4.利尿通淋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近年用治原发性高血压、腮腺炎、丹毒、及精神病等,均有一定疗效。地龙1. 息风止痉热极生风(与盐化水); 清热定惊高热惊痫,狂热癫痫。2. 通络中风后遗,半身不遂 痹证(热痹尤宜)。3.清肺平喘肺热哮喘。 为温开之
24、品,偏治寒闭。麝香 开窍力极强,为醒脑回苏之要药。 又能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为凉开之品,热闭尤宜。冰片 开窍力缓。 又能清热止痛,为五官科常用药。麝香、冰片: 皆味辛气香走窜,均能: 开窍醒神窍闭神昏(寒热均可) 消肿止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牛黄1.凉肝息风止痉: 温热病之热极动风证; 小儿惊风之壮热惊厥; 痰蒙清窍之癫痫发作。2.清心化痰开窍: 温病热入心包之高热神昏; 痰热蒙蔽心窍之神昏痰鸣。3.清热解毒: 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石菖蒲 牛黄石菖蒲1.开窍醒神痰蒙清窍,神志昏迷。2.化湿和胃湿阻中焦及噤口痢。3.宁神益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不同点:* 补气之力强,善大补元气;* 人
25、参能补心肾脾肺之气,安神益智;* 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补气之力较弱,长于升阳举陷;* 黄芪补脾肺为主,为补气升阳要药;* 又能固表、利尿、托毒、行滞。人参与黄芪相鉴别:* 皆味甘性微温,均能:* 补脾益肺肺脾气虚弱证;* 益气生血气血不足证;* 益气摄血气虚不能摄血;* 益气生津气津两伤证。* 味甘,长于补脾,燥性较弱;* 白术 补脾益不足,脾弱虚证多用;* 又能利尿、止汗、安胎。* 味辛,长于运脾,燥性较强;* 苍术 运脾泻有余,湿盛实证多用;* 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白术与苍术相鉴别:* 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均能:* 燥湿健脾脾虚湿盛,泄泻、 水肿、带下、痰饮等证, 常相须为
26、用。* 不同点:* 淫羊藿辛甘温,补肾壮阳之力较强;* 可用治中风偏枯,肢体麻木;* 又有祛痰止咳之功。 * 巴戟天甘辛微温,补肾助阳之力较逊;* 兼能益精血,用于精血亏虚之证。* 仙茅辛热有毒,散寒燥湿之力较强。* 善补命门之火,用于阳痿早泄等证。巴戟天、淫羊藿与仙茅鉴别:* 味辛性温热,归肾肝经,均能:* 补肾阳肾阳不足,阳痿尿频;* 祛风湿,强筋骨风寒湿痹,肾虚骨痿。* 三者常相须为用。* 甘味为主,补益、安胎之力较强;* 杜仲 为肾虚腰痛要药,肾虚阳痿多用。* 又降血压高血压病,兼肾虚者尤宜。* 味兼苦辛,补益、安胎之力较弱; * 续断 善行血脉,疗伤续折,为伤科常用药;* 并能止血肝
27、肾不足,崩漏、胎漏。杜仲续断鉴别:皆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均能:1.补肝肾,强筋骨:* 肝肾不足,腰痛脚弱;* 痹证日久,累及肝肾。2.安胎肝肾亏虚,胎动不安及滑胎。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助阳力强,偏于温补肾阳;* 补骨脂 对肾阳虚久泻疗效较好;* 又能补肾强腰,纳气平喘。* 助阳力弱,偏温脾固精缩尿;* 益智仁 中焦虚寒之泄泻也常用;* 长于温脾开胃摄唾。补骨脂、益智仁相鉴别皆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均能:* 温肾固精缩尿肾阳不足,遗精尿频;* 补肾温脾止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辛甘性平,不温不燥,* 菟丝子 又能益阴,为平补阴阳之品。* 并能温脾止泻,
28、安胎。* 甘温不燥,* 沙苑子 平补肝肾以收涩见长;* 固精缩尿止带多用。菟丝子 沙苑子相鉴别 皆味甘,归肝肾经,均能:* 1.补肾助阳肾虚腰痛,阳痿不孕;* 2.固精缩尿遗精尿频,白带过多;* 3.养肝明目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温补力强,峻补肺肾之气,* 蛤蚧 善纳气定喘,为肺肾虚喘要药;* 又能益精血。* 温补力弱;* 核桃仁 多用于肾虚腰痛如折者;* 又兼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为平补肺肾之品,* 兼止血化痰,劳嗽痰血多用。 蛤蚧 核桃仁 冬虫夏草相同点:* 三者皆归肺、肾经,均能:* 补肾助阳肾阳虚衰,阳痿遗精* 温肺纳气定喘肺肾两虚,肾不 纳气之咳喘证
29、,常相须配伍。山茱萸的药性功效主治,及与五味子、熟地之比较。 山茱萸1. 补益肝肾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肾阳亏虚,腰酸阳痿。 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肾要药,平补阴阳佳品。 肾虚不固,遗精遗尿2. 收敛固涩崩漏下血,月经过多。 大汗不止,体虚欲脱。(为固精止遗要药)熟地1. 补血血虚诸证(为补血要药)。“补血而主静”,血虚兼有出血倾向者最宜。2. 滋阴填精益髓肝肾阴虚证。(为滋补肝肾阴精的代表药)五味子 肺虚久咳(敛肺气); 肺肾虚喘(滋肾阴);1.收敛固涩自汗,盗汗; 遗精,滑精; 久泻不止。2.益气气虚及热伤气阴证。 既能补元气,又能补肺脾心肾之气 生津津伤口渴及消渴。 3、宁心安神心悸,失眠,多梦。白芍与赤芍相鉴别:* 白芍:为栽培品,补血养阴,阴血虚者多用* 又能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 赤芍:为野生品,凉血活血散瘀,* 血热证及瘀血证为宜。* 故成无己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施工合同
- 全屋定制安装合同范本
- 采购及服务合同
- 一建合同管理的程序
- 废旧买卖合同范本
- 幼儿园场地租赁合同
- 镀锌行业安全知识竞赛学习资料
-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 基于能量选择的空间电磁防护结构设计与研究
- 2025年海口从业资格证应用能力考些啥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3)-江西省(解析版)
- 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
- 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绩效考核手册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YB∕T 4146-2016 高碳铬轴承钢无缝钢管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高考英语单词3500(乱序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五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北方、南方戏剧圈的杂剧文档
- 灯谜大全及答案1000个
- 洗衣机事业部精益降本总结及规划 -美的集团制造年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