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分子量。 2.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3. 技能要求:掌握冰点降低测定管、数字温差仪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 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稀溶液有依数性, 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 稀溶液的凝 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式为: T=Tf * - Tf = Kf mB(1) *式中, Tf*为纯溶剂
2、的凝固点, Tf为溶液的凝固点, mB为溶液中溶质 B 的质量摩尔浓度, Kf 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f, 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T,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 WB(g) 和溶剂 WA(g) ,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B为 : (2) 将 (2) 式代入 (1) 式,则: (3) 因此,只要称得一定量的溶质( WB)和溶剂( WA)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 液的凝固点,求得 Tf,再查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 3)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 量。 *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
3、, 不适用上式计算,一 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2、凝固点测量原理 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 若将纯溶剂缓慢冷却, 理论上得 到它的步冷曲线如图中的 A , 但实际的过程往往会发生过冷现象,液体的温度会下降到凝 固点以下, 待固体析出后会慢慢放出凝固热使体系的温度回到平衡温度, 待液体全部凝固之 后,温度逐渐下降,如图中的 B。 图中平行于横坐标的 CD线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纯溶剂的 凝固点 Tf* 。 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的液相与纯溶剂的固相平衡共存的温度。 溶液的凝固点很难精确 测量,当溶液逐渐冷却时,其步冷曲线与纯溶剂不同,如图中 III 、 IV 。由于有部分
4、溶剂 凝固析出, 使剩余溶液的浓度增大, 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下降, 冷却曲 线不会出现 “平阶”,而是出现一转折点, 该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 III 曲线的形状) 当出现过冷时,则出现图 IV 的形状,此时可以将温度回升的最高值近似的作为溶液的凝固 点。 3、测量过程中过冷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 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 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 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 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就会出现图中 V 曲线的形状, 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冷 , 同时需要按 照图中曲线 V 所示的方法校正。 三、
5、实验药品 SWC-LG凝 固点测定仪 1 套 ; 数字贝克曼温度计 ; 普通温度计 (0 50); 移液管 (20mL)1 支;洗耳球; 精密温度计、分析天平、烧杯 ; 纯萘 环己烷(分析纯) 碎冰 四、实验步骤 1、接好传感器 , 插入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显示为实时温度,温差显示为以20 度为基准的差值(但在 10度以 下显示的是实际温度) 。 3、将传感器插入水浴槽,调节寒剂温度低于测定溶液凝固点的2-3 度,此实验寒剂温度为 度,然后将空气套管插入槽中。 4、用 20ml 移液管准确移取 20ml 环己烷加入凝固点测定试管中, 橡胶塞塞紧, 插入传感器。 5、将凝固点试管直接插
6、入寒剂槽中,观察温差,直至温度显示稳定不变,此时温度就是环 己烷的初测凝固点。 6、取出凝固点测定试管,用掌心加热使环己烷熔化,再次插入寒剂槽中,缓慢搅拌,当温 度降低到高于初测凝固点的度时,迅速将试管取出、擦干,插入空气套管中, 记录温度显示 数值。每 15 秒记录一次温度。 注意:搅拌速度调节:刚开始缓慢搅拌,在温度低于初测凝固点时,加速搅拌,待温度上升 时,又恢复缓慢搅拌。 7、重复第 6 步平行再做 1 次。 8、溶液凝固点测定:称取 g 萘片加入凝固点测定试管,待完全溶解后,重复以上6、7、8 步骤。 9、实验结束,拔掉电源插头。 五、注意事项 1、在测量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
7、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 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 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过冷度。 2、搅拌速度的控制和温度温差仪的粗细调的固定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 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温度- 温差仪的粗细调一经 确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再变。 3、纯水过冷度约 1 (视搅拌快慢 ) ,为了减少过冷度, 而加入少量晶种, 每次加入晶种 大小应尽量一致。 4、冷却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 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5、实验所用的凝固点管必须洁净
8、、干燥。 六、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与分析 室温: 大气压: 数据 1: 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粗略测量)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315 615 30 330 630 45 345 645 60 360 660 75 375 675 90 390 690 105 405 705 120 420 720 135 435 735 150 450 750 165 465 765 180 480 780 195 495 795 210 510 810 225 525 825 240 540 840 255 555
9、 855 270 570 870 285 585 885 300 600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温度为、处温度都出现了平台,而事实上只有一个平台,所 以这组数据不能使用。出现多个平台原因分析有:1、仪器读数有误差(这个影响比较小, 属于系统误差) 。2、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而本实验我们没有对环己烷纯溶剂进行搅拌,所 以比较容易出现平台。 数据 2: 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 1)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525 1035 30 540 1050 45 555 1065 60 570 1080 75 585 1095
10、 90 600 1110 105 615 1125 120 630 1140 135 645 1155 150 660 1170 165 675 1185 180 690 1200 195 705 1215 210 720 1230 225 735 1245 240 750 1260 255 765 1275 270 780 1290 285 795 1305 300 810 1320 315 825 1335 330 840 1350 345 855 1365 360 870 1380 375 885 1395 390 900 1410 405 915 1425 420 930 1440 4
11、35 945 1455 450 960 1470 465 975 1485 480 990 495 1005 510 1020 由上图可以看到, 该曲线比较符合理想情况, 有存在一个比较持久的凝固平台, 跟粗测相比, 精测 1 的读数不会有很大幅度的变化。我们读出平台的温度:。 数据 3: 环己烷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 2)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450 885 30 465 900 45 480 915 60 495 930 75 510 945 90 525 960 105 540 975 120 555 9
12、90 135 570 1005 150 585 1020 165 600 1035 180 615 1050 195 630 1065 210 645 1080 225 660 1095 240 675 1110 255 690 1125 270 705 1140 285 720 1155 300 735 1170 315 750 1185 330 765 1200 345 780 1215 360 795 1230 375 810 1245 390 825 1260 405 840 1275 420 855 1290 435 870 由上图可以看到, 温度随时间不断下降, 没有出现平台, 所
13、以这一个的数据也是不符合 实际情况的。原因分析: 实验中寒剂温度控制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寒剂温度过低,造成冷 凝的速度很快, 而即使冷凝快, 放热多, 但对于与寒剂温度相比, 还不能够使环己烷温度有 上升,所以出现温度不断下降,而不出现平台的情况。 综合上述数据 1、2、3 以及分析,得出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数据 4:(萘的质量: ) 萘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粗 略测量)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345 675 30 360 690 45 375 705 60 390 720 75 405 7
14、35 90 420 750 105 435 765 120 450 780 135 465 795 150 480 810 165 495 825 180 510 840 195 525 855 210 540 870 225 555 885 240 570 900 255 585 915 270 600 930 285 615 945 300 630 960 315 645 975 330 660 由上图可以看到,加入了萘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时温度不断下降,而中间也没有出现一个 比较明显的温度转折点, 斜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粗测的数据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跟数据 3 的情况相类似, 分
15、析原因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 而实验中寒剂的温度为左右 (中 途有改变寒剂的温度,起初为) 。 数据 5:(萘的质量: ) 萘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 1)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540 1065 30 555 1080 45 570 1095 60 585 1110 75 600 1125 90 615 1140 105 630 1155 120 645 1170 135 660 1185 150 675 1200 165 690 1215 180 705 1230 195 720 1245 210
16、735 1260 225 750 1275 240 765 1290 255 780 1305 270 795 1320 285 810 1335 300 825 1350 315 840 1365 330 855 1380 345 870 1395 360 885 1410 375 900 1425 390 915 1440 405 930 1455 420 945 1470 435 960 1485 450 975 1500 465 990 1515 480 1005 1530 495 1020 1545 510 1035 525 1050 由上图可以看到, 在温度为左右出现了一个平台,
17、可是稀溶液是不会出现平台的, 很明 显地,这一组的数据也是失去可靠性,存在较大的误差。分析的原因是:1、跟数据 4 一样, 调节寒剂温度过低,所以下降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2、出现平台是在开始实验几 分钟的时候, 平台可能是因为凝固点试管还没有跟寒剂之间有很好地传热效果, 所以温度变 化不大。 3、平台附近有可能是凝固点,虽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明显在斜率方面存在有 转折性,大小大。 数据 5:(萘的质量: ) 萘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表(精确测量 2) 时间(/s ) 温度(/ ) 时间( /s ) 温度(/ ) 时间(/s ) 温度( /) 15 540 1065 30 55
18、5 1080 45 570 1095 60 585 1110 75 600 1125 90 615 1140 105 630 1155 120 645 1170 135 660 1185 150 675 1200 165 690 1215 180 705 1230 195 720 1245 210 735 1260 225 750 1275 240 765 1290 255 780 1305 270 795 1320 285 810 1335 300 825 1350 315 840 1365 330 855 1380 345 870 1395 360 885 1410 375 900 142
19、5 390 915 1440 405 930 1455 420 945 1470 435 960 1485 450 975 1500 465 990 1515 480 1005 1530 495 1020 1545 510 1035 1560 525 1050 1575 由上图可以看到,温度在处出现一个转折点,斜率发生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不大,总 体上比之前粗测和精测 1 的数据要准确一些, 所以这个数据还是可以保留的, 我们读出转折 点的温度: 综合上述数据 4、5、6 以及分析,得出萘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2、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数据: 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萘
20、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T=或 萘的质量:; 环己烷的体积: 20ml。 理论参考数据: 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 Kf = kg/mol 环己烷纯溶剂的密度: cm3 理论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mol K f WB TfWA 103 g/mol 实际测得的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20.0K kg / m3ol 0.1790g 3 103 mol / kg 127.10g / mol 1.767K 20cm3 0.797 g / cm3 相对误差: (128.18 127.10) g /mol 0.84% 128.18g /mol 七、提问与思考 1、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答: 1
21、、因为要准确测定凝固点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先测一个近似点,当精确测量时,在近 似点附近我们可以降低温度下降速度,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2、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当温 度冷却至凝固点时要通过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要求,促使晶体析出。 2、根据什么原则考虑溶质的用量太多或太少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根据稀溶液依数性范围确定,太多不符合稀溶液,且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太多, 析出 溶剂晶体后,溶液的浓度变化大,凝固点也随之降低,不易准确测定其凝固点。过少,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少,相对测定误差也大。 3、测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则没有,为什么 答:纯溶剂逐步冷却时, 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放 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 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 当放热与散热达 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自由度 =0,所以在曲线呈现出一个平台;而对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分享
- 废旧物资回收供货协议
- 幼儿园父亲节节日教育
-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藏族近现代文学作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先秦散文研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全口义齿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2025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三原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反馈英语试题含解析
- 电梯日常维护与保养作业指导书
- CRRT治疗的应急预案
- 采购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世界500强集团)
- 全自动六面钻铣加工中心使用手册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向左向右转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 JGJ64-2017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首发)
- 高速公路小型维修养护施工方案
- 成都市环卫保洁精细化作业规则
- 2024万达商业广场物业管理合同
- 20 蜘蛛开店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