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特色_第1页
夯实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特色_第2页
夯实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特色_第3页
夯实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特色_第4页
夯实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夯实学科基础 构建专业特色 知识是力量 , 经济是颜面 , 人才是根本 , 教育是关键。学科建 设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 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战略性和 全局性的影响 ,是学校事业发展核心。 没有一流的学科 , 不可能办 成一流的大学 ,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 是提高教 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环节。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 求,浙江林学院工商管理学科重点学科建设 ,师资培养,案例教学 ,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科研、教研活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 愿与业界同仁相互交流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现介绍如下 : 一、准确定位 注重实践 本科教育是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

2、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 阶段,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 , 因此我们培养目标是强 化基础 , 拓展个性 , 突出能力 , 注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 适应 复杂环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方面要坚持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创造特色,形成优势”的方针 ,遵循高等 教育发展规律 , 适应经济全球化、 知识化及网络化的趋势 , 以工商 管理学科学为主体 ,立足浙江 ,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建设的和一 线。坚持“宽口径、 厚基础、高素质、经能力、 有专长”的原则 ,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 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的应用型高级经营与管理人才。 实践性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

3、实 践环节和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上 , 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地 受到实践锻炼 , 做好从书本到实际、 从学校到社会过渡 , 以增强学 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市场经济 建设的主战场 , 校企合作为企业培训服务 , 并且校企联合办学 , 为 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 采取“走出去 , 请进来”的方针 , 加强教师与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培养师资 优化梯队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 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 , 具有创新意识和 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 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 , 以学术带 头人为主体

4、, 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 , 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 , 工商管理专业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 设, 根据学校规划要求 , 本专业积极采取措施 , 落实师资队伍建设 计划 , 调整结构 , 提高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层次 , 大量选送优秀 教师外出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 还有的教师被送往国外进 修学习深造。 同时,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 近年引进教授 1 人、副 教授 4 人、硕士研究生 14 人, 同时, 多方努力 , 积极主动地聘请国 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为我院的客座教授 , 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力 度, 采取送出去培训与请进来讲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本专业学术 水平。通

5、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 优化了专业师资的结构。具体办法 如下: 1、设立特聘教授岗位 , 实施“名师工程” , 引进学科带头人 和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 ,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 鼓励教师攻 读硕士、博士学位 , 通过“传、帮、带”和给青年教师压担子 , 加任务、学真知、练内功、长才干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 2、通过校企合作、 校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和形式 , 提高教师的 教学科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 培养更多双师型师资。聘请在专 业建设及学术研究方面有较高知名度的客座教授。 3、岗位练兵 , 自学成才 , 通过讲课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相互 了解,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4 、积极

6、探索“教学一科研一生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 , 鼓励教师多接触实际 , 为企业提供咨询策划服 务, 以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 体现特色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 , 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 式。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具体化 , 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 因此加强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以院级重点课程建设 为切人点,带动系级重点课程建设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全面铺 开、规范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 完善健全课程体系 ;二根据学科与专 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与管理 , 深化 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 努力提高人才培

7、养质量。积极推广教 学改革成果 , 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 加强课程 建设 , 建立起融知识、 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 大力推 进优质课程建设 , 创建一批优质课程 ; 出一批能反映较好学术水 平并具有较强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的精品教材。与此同时 , 要积 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从兴办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教学大纲的制定。 按 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 求, 在借鉴国内著名高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工商管 理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 并由学校编印成册。因而有完整、 合理的教学大纲 , 各大纲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培养目标和培养计

8、划 的基本要求 , 执行情况好。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本学科 采取以下人才培养模式与措施 :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三大平台制 , 以凸现“宽口径 , 厚基 础”。第一平台为公共课 , 第二平台为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课 , 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与特色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B类)。 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建立科研平台和实习基地 , 以强调 教学的现实性、操作性和应用能力培养。 第三,在考核机制上实施中期论文考核制、综合性实践教学 制、课外实践教学制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制 , 以强调教学成果的综 合性、有效性、持久性。 2006年, 高泉蔡、许焕北等人在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 大赛获二等奖

9、,2006 年李若若等人在浙江省第九届管理案例分析 大赛获团队三等奖。 2007 年张鹤琦等人在浙江省第十届管理案 例分析大赛获“个人最佳风采”奖励与团队三等奖。 2008 年缪 麒麟等人在浙江省第十届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获“个人最佳风 采”奖励与团队三等奖 , 团队最佳配合奖。 2008年王利祥、王春 燕、张鹤琦等同学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比赛中获 金奖。 四、学术交流 拓宽思路 大力推进科学研究 , 建立有助于科学研究的竞争机制、激励 机制与约束机制 , 加强科研协作 , 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 使科 学整体研究水平处于学校前列。 加强与兄弟院校、 相关学校团体 建立密切联系 ,

10、 加强学术交流 , 提高本学科教师在同行业中的学 术地位与影响力。本专业虽然创建较晚 , 但在科研上发展速度很 快, 建立了恒星管理研究所。 1、思想上高度重视科研工作 ,崇尚学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名人效应 ,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办好每 年一次的学术活动月。本专业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加科研项目 , 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争取主持校级以上课题研究 , 助教争取参加 课题研究。本专业所有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2、建立科研奖励、 约束机制与成果公示制度 , 加大科研奖励 力度和处罚力度 , 鼓励和督促教师重视科研 ,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对本专业教师提出硬要求 ,

11、 要求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每年 至少发表 2篇论文 ,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每年在核心期刊上至少 发表 2 篇论文。 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 教学模式 ,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 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加强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 政府部门及企业的联系 ,争取相应支持 ,借助外部资源 , 促进学科 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4 充分重视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 , 要求本专业教师全部主 持或参加教学研究项目。 要求本专业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 教学研究 , 使教学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新的突破。充 分发挥恒星管理研究所和教研室的作用与功能 , 形成相对稳定的 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群体。 积

12、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 合作,每年选派 5 名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内国际专业学术会议 , 并争取每年召开一次有影响的学术会议。 五、授课准则 体现十化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 如何利用好考试这一重要杠 杆,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 重要课题。本专业根据各课程的特点 , 采用开卷、闭卷、口试、 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 以培养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所 必须的知识 , 理论和方法 ,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平时不努力 ,考试靠 突击记忆的状态 , 让学生从考试方式的改革中体会到必须重视教 学全过程。 第一, 通过参与培训和学习等手段提高本专业教师的计算机 水平 ,使本

13、专业教师都能熟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二,加强实验室建设 , 建立管理模拟实验室 , 用现代手段提 高教学水平。 第三,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 , 扩大考教分离的课程种类。 有条 件的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可采用上机考试的办法 提高考试的效果。 第四,进行“走出去 ,引进来”活动 , 学习兄弟院校教学改革 的经验 , 消化并吸收。针对长期以来“灌输式”和在教学中过分 偏重讲授的传统被动教学方法 , 我们努力尝试授课方式的改革 , 根据各课程的特点 , 在教学计划中制订了各门课程的不同授课方 式 , 具体包括面授、自学、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案例教学等启 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这种改革的目的 在于营造一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氛围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 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以逐渐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 , 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的改革一方面使学 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听课”转变到“参与式听课” , 另一方面也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准则 ,体现十化 : 学科建设特色化 课程设置适用化 教学方式多样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